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谈·读·看-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国、一会儿忽悠挑拨燕国,让这些国家之间发动了近十次大的战争,最后后又游说六国抗秦,成了六国丞相,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果不虚言,以至于后来的剑谱中也有“苏秦背剑”,我想并非模仿苏秦当年携剑的方式,大概有“绝杀”的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当年“头悬梁锥刺股”的奋起读周书的目的,居然是唯恐天下不乱,让人想不通。不过,忽悠的力量,的确不可小觑。

  我们的历史书总是记述得很干瘪的,其实我很想知道苏秦当年是怎样忽悠这些国君的,是不是也时常来个“走两步”之类的细节,这些国君是不是也患上某种“疾病”?诸葛亮三寸不烂之舌才换来两国联合,而苏秦却把这么多个国家的国君玩弄与股掌之间,让齐国打宋国就打宋国,让燕国打赵国就打赵国,让N国联军打齐国就打齐国,而且这些被忽悠的国家打来打去,都把苏秦当成恩人一样尊崇。

  仔细想来,苏秦之所以能说动这些国家,关键在于苏秦看到了问题的关键,而且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制衡。国君嘛,只要符合本国利益,至于这个策略是谁献的无关紧要了。发展到后来成了“所在国重 所去国轻”的程度,这些国君自己都有些害怕苏秦了,怕他去游说几个国家来攻打自己,于是干脆当成座上宾供起来,就像燕国,明知上了苏秦的当但还是要请苏秦当丞相。

  然而读苏秦,让我感慨的并不是苏秦后来的成功,而是之前的另外几个故事。

  一个是苏秦对书的钟爱。苏秦学成纵横术出山首次游说秦国失败后,身无分文,忍饥挨饿吃不饱穿不暖力气乏的情况下,还把书当成命根子一样地保护, 从西安到洛阳,更是把书背了回去。

  一个是苏秦能知自己。在“妻不下,嫂不炊,父母不与言”的情况下,苏秦还分析了自己首次失败的原因,然后奋起读书,才有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

  一个是苏秦的真实。苏秦成功后回家,有些小人得志的样子问跪在地下的嫂子说:为什在我落魄的时候你不给我饭吃看不起过而现在这样卑躬屈膝?他嫂子回答也干脆:是因为你现在有钱了。苏秦由此感叹,人都是趋炎附势的,没有钱,父母都不认你,有了钱有和权势,谁都想来巴结。因此,“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一个是苏秦的感恩。也可以说成是感恩,也可以说成是小人得志之后的招摇。就是苏秦衣锦还乡之后在家乡建豪宅、散千金,让自己的亲戚朋友和帮组过他的人与他共享荣华富贵,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你能从上面的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呢?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的“金钱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