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辣·足球-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我也就没什么话了。语言不通。就像有位体育界的人叹到的一样——中国的国技不是乒乓球、羽毛球,也不是跳水,而是麻将!
昨天,中国足球最后一块遮羞布——中国女足被扯碎了。
我打开网页看新闻,惊奇地发现无数球迷还在那骂呢,看他们乐此不疲的样子就很容易的再次明白为什么中国足球总是不行了,球迷犯规技术太好了,什么嘴上飞铲、嘴上踹人太厉害了,以至都影响大脑的正常思维能力了。比如比赛输了,输也完全是因为技不如人,可他们居然还认为自己民族相当卓越呢,还标榜自己的民族是“和平的雅利安人”呢,还在那快快乐乐地骂日本人呢。如此自卑又自大,看着漫骂都让我感到茫然了,中国球迷不仅越来越难以揣测,中国球迷都已经变异成奇怪的物种了,我为国家有这样的人感到悲哀。在中国,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就是劣根太深。
还有就是,中国球迷像疯狗一样狂吠着要谢亚龙下课,可这一众人也不用脑袋想一想,谢亚龙就算是下课了到底有什么意义没?!还不是一个谢亚龙下去了,千千万万个谢亚龙站起来——中国足协什么时候不是这样?!中国足协是不是从来都是这样!?在过去的N年当中,一开始的王俊生,然后又是阎世铎,接着再来一个谢亚龙。这么多年了,算是按照广大球迷的意思,体育总局也照顾了自己的面子稍微拖拉一下换人的时间,最终哪次不是该换的人都换了,中国足球照样没起色?!
有人说,在接二连三的失败后,中国足球已经走到了冬天。这话听起来有点让人难受,不过话的内容未免还是有些过于乐观——事实上,中国足球有过不是冬天的时候吗?中国足球什么时候不水深火热了的?!
现在中国足球最大的问题不是主管足球的是谁,最主要的是让更多的人走进足球场,让更多孩子走进足球场,只有这样中国足球才能有一个群众基础,有了群众基础才能慢慢崛起,除了这个办法之外,不会再有任何办法。
我想谢亚龙应该下去,让球迷再见识一下谢亚龙的继任者怎么搞。然后再让你们失落一次。
谢亚龙、教练、球员都可以一批一批下去,对中国足球基本上从来都不负责任的球迷呢?其实是不是你们才是真正的元凶!?!
2008年8月16日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在工体,马拉多纳C了中国足协
有马拉多纳——蓝白间条衫的精神领袖和象征,阿根廷国足才会变得更具魅力。
为什么?难道他竟是阿根廷的足协高层?
马拉多纳早已不再踢球,但作为阿根廷人顶礼膜拜的足球神话英雄,出身于极其优秀足球运动员的他才是受人尊崇的硬道理,才得以长久成为阿根廷足球的象征性人物。在足球场,马拉多纳坐在看台上,甚至不亚于阿根廷总统也坐在同样的位置上!可是在中国呢?足球耶酥不好使。那谁好使呢?政治骗子好使!——比如,南勇、张吉龙、谢亚龙等等等等。可笑的是,在中国,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必须要和八杆子打不上一撇的政治生拉硬拽地扯上“莫须有”的关系?!
马拉多纳氏足球哲学虽然是近似于一种常为民主主义政治家所不齿的寡头文化,但是看在竞技本身不同于政治,体育本身就是一种以充分尊重对手为原则、异常强调优胜劣汰的文化。——说白了就是“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所强调的基本思想,绝对不是关紧大门夜以继日地茫无地去努力、拼命和以贪婪为基调对索取无限向往,而是需要努力去超越过去的高度,达到新的境界的追求。
和阿根廷一样,其他足球大国也有自己的代表性人物,比如,巴西的贝利、荷兰的克鲁伊夫、英格兰的博比·查尔顿、德国的贝肯鲍尔、法国有普拉蒂尼。这些代表人物往往又是代表着体育竞技的冠军元素。可在中国呢,我们有谁?足协的谁坐在那里会具有绝对的震撼力?!是南勇、张吉龙、谢亚龙,等等等,还是年维泗、张宏根、古广明,等等等……可以说,冠军元素我们一个都没有。我们只有足协政客和充当足协走狗的“鸭肥啦”式亲密伙伴!
2008,这一年肯定中国足球历史上挺黑暗的一年,两度彻底的崩盘让全国人对中国的足球再次彻底迷茫!可是对于有些人说“中国足球完蛋了”这样的话,我只能笑——中国足球真的完了么?“曾经牛逼过”应当是“完了”的最好参照,可问题是——中国足球根本从来没牛逼过啊!再有一个,中国足协还没完呢不是么!
多余的PS:
在工体,马拉多纳很C是中国足协(C=China),估计也是给足了中国足球政治家面子。说这话也是因为我第一次看到那么老老实实看球的马拉多纳。
2008年8月20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奶粉还不是三鹿足协最大的问题
前段日子,因三鹿奶粉而喝出了几个肾结石的孩子。感觉是他们挺无辜、挺可怜的。
最近我去超市买奶品时发现,三鹿的地方分销商已经做出了积极的相应,做了些消费者满意的活动,比如,降价、礼品、抽奖什么的。由于感觉还说得过去,所以就买了一些,事实上很多年来我一直挺相信三鹿品质的,而这次肾结石事件之后三鹿的做法更是让我喜欢这个国产品牌。
三鹿奶粉事后处理比较理智,并没有响应网络中的特殊号召,什么炒掉老板、总经理什么的,更没发昏关门大吉。先是道歉,接着是产品品质方面透明化处理,然后是在价格方面做补偿。
身体方面的肾结石包括我在内,很多人一辈子没得过,不过精神上的肾结石未必很少有人得过。比如,喜欢中国足球的球迷就是很多精神上得过肾结石的无辜的、可怜的人。
中国足球总是挂掉,联赛联赛不行,国家队国家队不行,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三鹿足协的产品品质一向缺乏质量保证。可是三鹿足协呢,却从来没有做出能令中国球迷满意的活动,比如,降价、礼品、抽奖什么的。以为得了肾结石的中国球迷呢,总是疑神疑鬼的以为自己得了肾结石,常常整出一副活不起的样子,豪言壮语不买三鹿,结果还是偷偷地去买。
据说谢亚龙要下去了,似乎如今他已经下去了,被剥夺了管理奶粉的权力。
可是,谢亚龙的继任者南勇上来又能改变什么呢?一直以来他们不都是国家体育总局里的同僚么,在同一个部门的他们不一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国家公务员么?一丘之貉做出来的事情还不是猫模狗样的东西!照我说,南勇上来整理中国足球办法可能还是换汤不换药,三鹿足协下一个被消费者炮轰的就是他。
关于三鹿足协,我的见解是,三鹿足协处理问题,治标之外,更要治本,光炒掉一个总经理谢亚龙没有意义。三鹿足协若不在产品质量方面好好下工夫,不彻底整顿一下联赛、不成天把国字号玩得精尽人亡,肾结石事件仍然会在中国消费者们中间延续。
而一帮吃着三鹿足协产品长大的娃娃们呢,最后只能成天怀疑自己得了肾结石,长大后越来越不喜欢三鹿足协的产品,转而更喜欢英超奶粉、意甲奶粉、西甲奶粉、世界杯奶粉、欧洲杯奶粉等等等等。继而,三鹿足协只能步步走向灭亡。
PS:
说到三鹿奶粉在一岁左右的婴儿身上发现了问题,就不得不抛开三鹿的责任谈孩子的父母了。
孩子不到一岁,是最应该吃母乳的时候,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当妈妈的不给孩子吃母乳呢?就怕乳房瘪了少了魅力?那未免也太过自私了吧。
如果如今的中国人母爱都可以打折了的话,我劝全世界的商家,卖给中国人产品也打折吧。
2008年9月16日
“教育大跃进”灾难化中国足球
一般正文:
凭良心说:中国足球差,并不完全是中国足协不行。因为在我们这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每个国字号政府的组织、管理模式都和中国足协几乎一样。那么,为什么其他部门要比足协出彩呢?归根结蒂,还是要问问每个中国人(至少是号称喜欢足球的中国人)——比起足协那么几十几百号人,同是中国人的你们为中国足球做了什么没有?!
如果没有,就少放屁!
眼下,中国足球现在的环境已经到了史上最差的程度,甚至国家队连续两次兵败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第一轮都没有群情激奋的意思,中国足球基本上已经丧失了起码的血性。如果回头看看“5·19”,不禁要为中国足球现在的麻木感到惋惜。虽然“5·19”那时国家队败了,可群众对足球的热情没有败,那时中国球迷对足球的喜爱有可能是历史最高。
绝对正文:
关于中国足球不行,我会先想到——教育体制之虎猛于中国足协之庸,病态的教育体制才是中国足球越来越不行的恶性循环之根本。
粉碎“四人帮”是好事,“四个现代化”也是好事,但做事情过于极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就像“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极端地去发展,直接导致中国足球的崩溃。
其实可以说,一开始的“四个现代化”确实带给了我们国家不少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的智力,为国家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智力辅助。
但是,当我们的教育在过度发展后,一度被妖化了教育口号便成了国家的累赘和负担,过度发展的学校文化课教育帮无数家庭的孩子塑造成了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废料,不仅缺乏实验意识,就连实践的本事也都缺乏了,甚至深造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众多人才也成为了逆学术研究化的市井社会人。这就有点像1070大炼钢铁的“大跃进”,虽然一度豪迈地宣称要赶英超美,最后的结果却是落得一塌糊涂,不仅没有超过别人,超限度的资源浪费甚至把自己推向倒退和落后的境地。
学校内集中的文化教育被无限度地推广之后,像体育这样这本应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出现的东西就被抛弃了。李承鹏曾哀叹过“中国足球联赛若是分区就是回到‘体工大队时代’”,但是,口若悬河的他却并没有看清中国足球当前的情况,那就是——还不如“体工大队时代“。中国注册球员的数量已经连年下降,在堂堂13亿人口的国家里,维持常年参训职业和半职业足球的人数已经不到3万人!相比“体工大队时代”已经呈现出了严重滑坡的趋势。
爱之深,痛之切。眼下的中国球迷所以没有痛之切,我想,应该已经是爱之不够深了吧。
PS:如何改变这一窘状呢?我写出几条,希望回复本文的朋友加以补充。
1、请家长支持一下您的孩子去踢球,哪怕是占用了课余学钢琴的时间。注意孩子的天赋。
2、女生不要老是站在篮球场上做鼓风机,足球场上的帅哥也很多。虽然踢足球的男生身高有些劣势,不过根据国外医学界的统计,踢足球的男生的性能力未必要比篮球男生差。
3、请老师们不要占用体育课时间,不要借口为了您的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着想。谁还不知道为数不少的你们是为了您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
2008年9月17日
球员成不成才和出国的年龄无关
刚刚看了一篇载在新浪体育首页的评论,文章的题目是《一先机反令董方卓难比韩神童黑洞已吞噬多少才俊》。该文看完之后吓我一跳,因为作者又是一个给中国足球看风水先生的人——今天见风说风,明天间水说水的算命人。我不知道这样的文章将又会带给中国信风水的球迷什么样的见解。
那篇在体育首页的文章用韩国朴周永的23岁才出国、仅一场比赛演出惊艳的事情,就论证董方卓19岁加盟曼联、于海19岁加盟维特斯和于大宝19岁加盟本菲卡十分不周的观点。作者是自过去一些年那些风水先生掐了手指、看了中国足球的相之后,再提出的中国如何留洋的“如何才更好”道理,他也和几年钱扯破嗓子喊中国足球应该走出去的先生没有本质的区别。
不同的是,过去畅谈“早出论”,现在起的高调是谈“晚出论”。谈来谈去却始终没提足球根本的发展应该如何,只是强调了个别案例,想要以点概面。
原文说,“杨晨24岁转会法兰克福第一个赛季就打进8球、谢晖24岁转会亚琛差点获得德乙射手王、孙继海24岁加盟曼城就打上主力、李铁25岁加入埃弗顿”,而“董方卓19岁加盟曼联、于海19岁加盟维特斯以及于大宝19岁加盟本菲卡”,是因为离家太早所有没有成才。照我看,此公说法有点类似数学猜想,碍于目前找不到合适的公式和定理来论证,所以便只能是反复猜想。
照我看,从年龄上来看前面四个人出去的时间确实不早,看问题是这好像和他们最后个人有所成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反观,杨谢孙李四人早年都在体工队练过,早在1994年职业联赛草创前在地方就已经有了颇为响亮的名号,基本上都是没交过什么高昂的学费就参加正规的足球训练的球员。
回头再看看现在的中国足球环境,谁家的孩子想到足球学校去踢球,每年父母若不拿出多少多少万出来是供不起一个孩子从小踢到大的。也正是因为这样,足球学校就成了富家子弟的后花园。想想,如果花园里若能培养出野生的、茁壮的大树的话,那可真是可笑的事情。
有钱人家的孩子,由于父母小时候生活在平穷年代,因此一有了钱和孩子之后,最大愿望无非就是让孩子过上舒适生活。而被惯坏了孩子肯定向来不怎么喜欢学习文化知识,偶尔还喜欢打架什么的,所以就被送去踢球了,接着就出现了什么砍人、杀人的事情。文中提到的19岁出去的董方卓、于海、于大宝,他们都属于职业联赛创立之后参加训练的孩子。他们不成才,因素是时代的局限,和多少岁出去关系并不是很大。
依我看,中国足球不行,主要是教育体制压力最大,还有就是传统观念带来的负担。
我国当今的教育体制特别强调综合能力强的孩子会在优胜劣汰中会取得胜利,也就是说,所有课程都拿到更高分数的孩子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而单方面特点突出的孩子总要面临遭到淘汰、或肯定要遭到淘汰的宿命;传统观念的问题是,中国人小农思想特别严重,习惯偏安现状和小富即安,缺乏对更高层次追求的向往。在中国,踢球的孩子出了国门,往往兜里揣着的不光是一大笔钱,还有父母的一句叮嘱,比如“儿子啊,在那边踢不好就回来,你在国外踢过,回国来踢谁还不能要你?”这样的话,不仅让出去踢球的孩子没什么危机感,优越感倒是会不失时机地油然而生。
中国足球不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踢球的人太少。就像有人侵略你,你想抵抗外敌,没有正规军是肯定不行的。而像足协那样的地方是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的。如果,把足协比作将军、球员比作军队的话,将军手下没有人数够多、质量够好的士兵,见谁都只能输!今年中国两支球队都挂了,不能说足协不行。那些骂足协无能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