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隋唐逝1-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尚来不及说上一句,悲愤之中一头就撞死在了南墙上……日月昭昭,天理何在啊!”
“岂有此理!”男人听罢怒气冲天,大步往五凤楼方向去了。
安逝抬头一看,原来是之前在私塾见过一面的教书先生。微一沉吟,也立刻跟了上去。
待她赶到,五凤楼已杀声震天。只见一人手提白刃,于府衙官兵中横劈竖挑,堪有万夫不挡之勇。
楼外聚集了议论纷纷的人群:“那不是刘先生吗?怎地突然刺杀起了府衙公子?”
“平日见他,就觉不像一个教书的,气势太过——”
“为人倒也还好的……”
“哎呀,双拳难敌众手,猛虎不抵群狼,我看刘先生要支持不住了——”
安逝边听,眼珠左右转了转,趁乱绕进楼里,点了一把火烧起来。
熊熊火光冲天而起。
“着火啦——着火啦——”
“快来救火啊——”
局势变得更加混乱。一部分官兵被迫分开精力去救火,就在此刻,刘先生已一手逮住府衙公子,手起刀落将他劈成了两半。
同时,另一队官兵也闻讯而来。为首的捕头见他一眼,惊叫道:“李密!那不是协助杨玄感造反的叛贼李密吗?快快给我抓起来!”
一伙一伙的人簇拥上来。刘先生,不,此刻应该称他为李密了,红着眼杀出一条血路,一路冲撞来到城门前。
倚在一间屋舍旁喘息着,边打量城头的情况。一只手忽然拉住他:“我随你出去。”
他大惊,反手甩开,转身拿刀指向来人,却又吓了一跳:“是你?”
瘦瘦的小女孩笑着:“你把刀抛了,趁现在城门尚通,赶紧混出去。”
他想想点头,当机立断把沾血的外袍也脱了,又道:“我为何要带你一起?”
小女孩眨了眨眼:“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幸运星。”
“传令!”三匹快马朝城头而来。
“何事?”城墙上的戍卫队长叫道。
为首之人取出一道令牌:“传县府令,马上关闭城门,不许任何人进出!”
戍卫队长下得墙来,验证令牌无误后,挥手:“关闭城门——”
“喂喂喂喂,城门要关了,现在不能再出去了。”城门内,左边一名守卫拦住一大一小两个人影。
男人头发凌乱,遮住了大半个脸,眼中厉芒一闪而过。
忽见小女孩摔倒在地,男人忙抱起她。
只听她哽咽道:“爹,我……我这麻风病恐怕是治不好了,您,您还是把我带回去找个地方埋了算了,免得传染……叔叔婶婶们都死了……要是您也死了……”
“什,什么?这小东西得了麻风病?”守卫一听,立刻捂住口鼻,弹跳三尺远。
男子低下头:“是的。县中无药可医,只好出城寻找。”
“哎哟倒霉!可别传染了我才好!快走吧快走吧,最好别回来了。”士兵一个劲挥手。
就在城门仅剩一人过身之际,他们脱身出来。
月光下,二人相视一笑。
初遇李氏
弘化?李府
“月色正朦胧,与清风把酒相送;
太多的诗颂,醉生梦死也空。
……
最后,还有一盏烛火,燃尽我;
曲终人散,谁无过错。我看破。”
凉亭内,一个小女孩站在亭中围栏上,手中高举着小小的酒囊,对着月亮扬声吟唱。
“这是哪来的野丫头,敢在我李府大叫大嚷?”一名十二岁左右的男孩子走进来,声音凶霸霸的。
安逝转身,跳坐在栏上,也不怕摔下去,歪着头,打量着这个身材瘦小的小鬼:“你又是谁?”
“嗬,胆子倒不小。”男孩扬了扬手中一对大锤:“见过这个吗?”
安逝瞅了瞅他洋洋得意的神色,走过来,围着那对大得令人咋舌的锤子绕了两圈。
男孩哼哼:“不认识吧!小心着点,它压死你可不费半点事儿。”
安逝不理他,复回到刚才坐的围栏上,喝了一小口酒:“擂鼓翁金锤,当年汉朝马超的先祖汉浮波将军马芫所使,重三百二十斤,需膂力过人者使。你姓李名玄霸,是也不是?”
男孩越听嘴越发张大:“你……倒还有些见识。”
“何止见识。三弟,栽跟头了吧?”朗朗笑声传入,伴随而来的,是一个紫袍少年。
少年生得眉宇开阔,剑眉星目中又奇异的掺着一丝柔和之感。
“二哥!”玄霸高兴的叫道。
李世民!这就是开启了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吗?!
心中泛起了久违的激动。从下定决心跟李密走出来见识一番起,她就抱着要识尽此间各路英雄的宏愿。此刻碰见这么一个后来将要大名鼎鼎的人物,怎能不让人慨然感叹?
玄霸见他俩互望着对方,直感莫名其妙,“砰”一声把自己那双三百斤大锤放下来,一屁股在凉亭石凳上坐下:“我说你俩干嘛呢?”
世民咳了咳:“小姑娘,你怎会一人在此?”
“我叔叔被你们老爹拉进书房谈话去了,叫我在外面等着。”
“原来如此。”世民点了点头:“刚才你咏唱之词句,奇异曼妙。是姑娘自己所作?”
这个,咳咳,好像侵权了~~管他,点头,勉强表示个是。
李世民笑:“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曲调,实在新奇,妙!”
一句“过奖”尚未说出,亭中又袅袅婷婷走进两位少女,身量较高的那个笑道:“二哥一向喜爱结交,这次又碰上什么了好事?”
世民转身一瞧:“原来是三娘跟长孙小姐。三娘,平日你我自负才思敏捷,见识不少,今日碰见,当真知外面世界实在广阔这句话。”
李三娘走过来:“就是这位小妹妹?”言语中惊讶、欣喜之意甚浓,毫无贬低之意。
哈哈,这是日后统率数万娘子军,助李渊平长安,后来被封为平阳公主的传奇女子——李家三女李三娘呢。真真亮然如一把出鞘的剑,隐隐璀璨高贵焉。
三娘巧笑:“来,给你介绍一位姐姐,长孙无垢。呵呵,不久后,就是我的二嫂咯!”
说得另外两名年轻人不好意思起来。
安逝瞪大眼瞧向另一个修长眉目、气质稳然的少女:“你就是长孙——姐姐?”皇后二字生生吞下,啊,长孙皇后,千古一后的长孙皇后居然也让她见到了——今晚真是她的幸运之夜!
三娘见她一副嘴巴就要咧到耳根的样子,摸摸她的头:“见到长孙姐姐那么惊讶?”
安逝赶紧恢复常态,笑笑摇头。心头暗想,公元614年,是了,正是今年,十三岁的长孙皇后嫁给了李世民。
“小妹妹,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长孙无垢开口了,声线柔和,隐约又带着一线铿锵。
“我叫安逝。安然之安,逝者如斯夫之逝。”
一伙年轻人围着亭中小石桌坐下。
三娘唤来丫鬟摆上瓜果糕点:“难得大家在一起,不如以茶代酒,行个酒令如何?”
玄霸反对:“行酒令那种文绉绉的事儿,太费脑子,我不喜欢。不如来猜拳,又简单又助兴。”
世民笑:“人家都是女孩子,跟你划拳有甚么意思?”
安逝想了想:“不如这样,我们来行一支《卜算子令》,只要唱其词,然后根据词来逐句做动作,若是稍误,即行罚酒或其他。”
“这法子不错。仔细说来听听?”
安逝自院中折回一支梅花,边唱边做动作:
“我有一枝花(指指自己),斟我些儿酒(点向酒囊),唯愿花心似我心(指花),几岁长相守(放下花枝叉手)。满满泛金杯(拿起酒盏),重把花来嗅(以花嗅鼻),不愿花枝在我旁(把花指向下座人),付与他人手(下座接去)。”
“好玩好玩。”三娘拍掌。
“说令词时,动作要连贯一致,不许太慢及停顿。当然也可以在这基础上作些即兴发挥。”
“好好好。”众人一致同意。
半个时辰后,亭中嘻嘻哈哈笑成一团。
三娘笑道:“玄霸,你这套锤法已经耍过三遍啦。能不能换点新的?”
玄霸嘟囔:“那我学二哥射箭好了。”
“不要不要,你箭法又没二哥好。”
窦夫人正待回房,途经花园听到熟悉的笑闹声,皱皱眉,循声走过去:“这么晚了,你们这是在干嘛呢?”
世民、三娘、玄霸见了她,一齐止住了笑,乖乖站起来:“娘。”
长孙无垢也立到一旁,微微行一礼:“伯母好。”
窦夫人扫了一眼众人,不期然看到一张陌生的面孔,而那个小女孩也正兴味盎然的看着她。
“这位是——?”
世民接话:“她叫安逝。她叔叔正在书房跟父亲谈事情,所以我们陪陪她。”
窦夫人点头,在世民搀扶下坐下来,突然咳嗽了两声:“怎么有股酒味?你们谁私自喝酒了?”
她家教甚为严厉,女孩子自不必说,即便是男孩子,不得允许也是不能擅自喝酒的,她认为喝酒伤身。
几人面面相觑。安逝微微一笑: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众人皆看向她,一致的惊叹。当然,除了那个对此十窍通了九窍的李玄霸外。
窦夫人原本紧绷的脸色缓和下来:“小姑娘好诗才!”
“夫人,酒并非只是毒药。用得好,它亦可为百药之长。举以一例,若将人参、当归、玉竹、黄精、首乌、枸杞六味切片,放入陶瓷坛内,加入白酒浸泡十天后饮用,足可润肤乌发,健身益寿。”
窦夫人微微一笑:“这调调倒是新鲜。看来酒是你带进来的了。罢罢,今晚我便不再追究。”
余下几人偷偷掩嘴而笑。
窦夫人道:“看你们几个,倒像我平时有多管着你们似的——”
正说着,两条人影匆匆往凉亭而来。
当先一人长相雄伟,身材高大,有种不怒而威的气势,正是李渊;而后面那人面庞黝黑,剑眉横卧,眉间巧生一粒朱砂痣,乃李密是也。
见这边如此多人,李渊微拧眉头,“夫人,带大家回房歇着吧。我送他们出府。”
世民看了安逝一眼,问道:“你们今晚就要走?”
“世民!”李渊沉声唤了一句。
少年知道了,低头撇撇嘴,不舍的跟众弟妹随母亲回房。
待人散后,李渊秘密将他俩送至后门:“我也只能帮你们到此。还望后路多加珍重。”
李密一拜:“刚才误会。请李兄多多包涵!”
“哪里。”李渊伸手托住他:“你我本为同宗,怎可抓捕于你?快走吧。”
“多谢。”
一连急急行了数日,到了雍丘境界。
“此地县令是我妹夫,你先在此等候,我去探探他的口风。”
安逝点头,李密朝她笑笑,转身去了。
找了个台阶坐下来,安逝托着下巴,无聊的观望着熙来攘往的人群。前面角落有几个小孩子正拍手唱着童谣:“天下水,黄河堤……”
她心念一动,笑眯眯的走上前去:“我会一首新的歌谣哦,你们肯定没听过。”
“是什么?”众小童踊跃问道。
“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歌词简单易记,调子亦朗朗上口。
“好听好听!教教我们吧!”
待她教得差不多时,李密出来了。
“怎么样?”
李密叹口气:“说什么朝廷命官不敢收留通缉犯……不过,他介绍我到本地游侠王秀才家中去。据闻此人性格豪爽,兼爱打抱不平,是个人物。”
来到王秀才家中。李密将自己真实身份告明,端看他如何反应。
王秀才约四、五十岁,只见他一手摸着落腮胡,仰头大笑:“当今皇帝暴虐无道,一条运河,弄得民不聊生;三征高丽,次次惨败而归,公乃公卿子弟,敢带头率先反抗,莫怪现下义军如潮啊!”
“王兄见笑了。”李密拱手。
“密兄切莫如此。只管安心住下,虽不是广厦美宅,遮风蔽雨倒是可以的。”
当夜。
“小丫头,你在干嘛呢?”李密推门而入。烛光下,一个小小身影正拿着小刀修着一节竹子。
安逝头也不回:“做竹酒筒呢!”
“哦?”李密凑前一瞧,一个约个半手掌长的中空绿色竹节摆在那儿,盖上盖子后,嘿,竟然丝毫不露痕迹,外露十分逼真。
“巧啊!”他左看右看,“不过,你一个女孩子家的,年纪又小,爱喝酒总是不好。”
安逝笑笑:“小口怡情。”
“真是个怪丫头。”他叹口气,放下竹筒:“整日这样飘来荡去,躲躲藏藏,要到几时?”
她结着挂竹筒的穗子:“如今起义反隋者甚众,雍丘不正有一支义军吗?你可去游说试试。”
“李公逸?”
“正是。”
“之前我也曾投靠过一些义军,可那些人一般都目光短浅,只图一时,根本毫无大计。”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依我之见,你也并非要去投靠他们,多去联系、认识,以后总会有些用处。”
李密想了想:“说得不错。”
辗转结识各路英豪,大半年过得飞快。
中间遇到一件奇事。
有天上山,半路遇到一块石碑,前面立了个五六十岁的老者,他皱着眉,做百思不得其解状。
第二天经过,老者还在那儿,不过这次是坐着的,目光炯炯,仿佛能把石碑上那些字射出个洞来。
第三天上山,他竟然还在,改成了卧的姿势,嘴角含笑,一边用手顺着字体勾划,面上有激动兴奋之色。
李密安逝两两相望:他们接连三天上山来找周文举,半途竟一次不捺的碰上这名老者,太巧了吧!
安逝咳嗽一声:“老爷爷,您在干嘛呢?”
老者不理她,浑然已进入忘我境界。
安逝提高八度:“啊呀,这块字碑破破烂烂的,又挡路,叔叔,不如我们把它铲掉——”
“掉——”的尾音还没拉出来,老者已然跳起:“荒唐!荒唐!此乃西晋书法家索靖所书之章草石碑,内藏书法用笔之精妙,岂可如此对待!”
安逝噗哧一笑:“您老回魂啦?”
老者见两人神情,已明白他们是故意的,遂跺脚:“真是世风日下,竟拿我这老头子来消遣。”
“对不起对不起啦。”安逝忙陪笑:“我们只是见您观摩了三天三夜,深为佩服,故而想请教先生大名?”
老头看了看她:“你这小丫头,气质也不似官家小姐,却又像读些书写过字的,是哪家的姑娘?”
“爷爷您先回答我嘛!”
“老朽复姓欧阳,单名一个询字。”
“欧阳询!你就是欧阳询?!”安逝瞪大眼,连李密也露出了敬佩之色。
他上前道:“原来是欧阳大师,久仰久仰。”
这边厢安逝已经在翻包找笔了:初唐三大家、“欧体”的创始者大书法家欧阳询耶!要是能得到他的签名,既有艺术性,又有价值性,兼富观赏性……哇哇哇哇,怎么想都赚到啊!
老头看看他俩激动的神色,“你们认识我?”
李密答:“文帝时您的书法就已经名扬海外了,只是没想竟会在此处巧遇。”
“当当当当——”一旁安逝跳了出来,一手捧纸,一手持笔:“请您签个名!”
“签名?”欧阳询不解的看向她。
“就是在纸上写上您的名字就好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