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牌宠妃-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祖宗之法不可废?”轩辕澈冷哼,道:“既然是法,就是让人不断地修改,不断地完善的,若是万事都墨守陈规,你轩辕将来如何发展?”
轩辕澈讥诮地扬起唇角,道:“新民令既然是轩妃提出来的,那么我就给你们个机会,来人,传娘娘上殿!”他吩咐好了之后方道:“你们一个个,食君之禄,却从不为君分忧,如今却还对新政多有阻挠,实在是罪不可恕,不过念在你们一片忠心上,我给你们个死得明白的机会。只要你们能反驳娘娘所说的每一条法文,朕就马上废除新民令,从此不再提,反之……哼!你们要为你们昨天罢朝一事付出代价!你们有些人记住,你们在朝中卖官求利,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朕不杀你们不是因为怕了你们,而是不想在国家危难关头又起风波。你们的脑袋是朕暂时寄存在你们的脖子上,若是不珍惜,那就不要怪朕心狠手辣。该杀的,该关的,朕一个不留!”
狠厉绝情的音色从遥遥金殿上传来,刮起一阵阴风,不少人的心中,已经在打鼓,而有些人,膝盖已然在颤抖,冷汗淋漓。
皇帝发狠了……从未如此和朝臣正面冲突过,不少人心中猛然明白,这一次他施行新民令的决心。
茉歌上了金銮殿,先是给轩辕澈行礼之后,方才缓缓而起,她穿着五彩纹凤华服,精致绝丽的脸庞一片雍容华贵,让人不敢逼视。
朝中百官顿时骚动起来,纷纷窃窃私语,有几个还不可置信地看着她。有的人是一脸愤怒和憎恨,若不是她的提议,就没有今天的新民令,再加上此次的轩辕玉凤之战,谁都知道,她是间接的导火索,一时间,新仇旧恨就像是一阵冰箭纷纷射向茉歌,她浅笑站着,八方不动,屹立如山。
她很安静,却没有人能忽视她的存在。
明明那样娇小的身子,却有无穷的力量。
“敢问娘娘可知,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参政,娘娘身为后宫妃嫔却插手朝中,有违祖制,以法,该诛!”户部尚书第一个犀利地逼问,双眸炯炯有神中透出惊人的厉气。
茉歌笑道:“是否该诛并非厉大人可以说了算,若是本宫真的有罪,龚大人自然会依法办理,今天皇上让本宫上金銮殿就是给你们个机会,假若你们不想施行新民令,行啊,只要说服我,你们就赢了,厉大人,早朝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你确定要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对骂上吗?”
户部尚书呼吸一急,脸部涨红,怨恨地瞪着她,那眼神简直想要把她给撕裂。
茉歌一笑,站到中间,她姿态优雅,自信大方,双目炯炯地扫过群臣,说道:“各位大人对轩辕忠心耿耿,皇上和本宫都是知道的,如今国难当头,卫明寒将军和玉凤在边境正打得如火如荼,以轩辕的存粮储备,可以支撑两年,你们也知道,轩辕的粮线已经被玉凤割断了,我们和南乐北越又积怨甚深。若是两年之内这场战争,打不赢,国力军需不足,要怎么办?你们要让皇上当亡国之君,你们要当亡国之臣么?”
茉歌问得锉锵有力,声音有力地在大雄宝殿中盘旋。反正轩辕澈不会认为她此言是危言耸听就好!
经过轩辕澈刚刚的震慑已经有不少臣子心里发虚,大多已经不敢和茉歌直视,剩下来的是那些从一品以上的大臣,他们是利益受损最直接,最大的群体,自然会据理力争到底。
礼部尚书年迈的身子因茉歌的话而气得微微发抖,怒问:“娘娘休要耸人听闻,我轩辕男儿沙场上骁勇善战,军需充足,我等必当竭尽全力为轩辕百姓谋求出路,不日必当是国泰民安,何来亡国之说?”
茉歌一嗤,走到他面前,闻道:“庞大人今年五十有余了对吧?”
“是!”他答道,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
茉歌道:“庞大人是礼部尚书,平时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而我朝中具体情况你又知道多少?骁勇善战,国泰民安,敢问庞大人,如何才能做到国泰民安?轩辕以强兵着称,那么,是什么在背后撑着这支军队?就光凭大人所说的,竭尽全力?若是一切事情都能竭尽全力而办成,那么皇上想要一统天下,是不是竭尽全力便可?”
连连问话,礼部尚书自然是不敌,礼部,掌管的是朝中礼仪祭祀餐宴等事,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茉歌问的又岂会是他的专长。
再加上朝中大部分还遗留着柳家的余党,他们结党营私,食君之禄,乐在其身,又岂会把家国天下之心放在心上。
礼部尚书的脸已经涨得通红,被茉歌呛得恼羞交加,偏偏眼前人是君,他打不得,骂不得,更是一脸的愤慨。
茉歌继续说道:“答不出的本宫为你答一个,所谓的强兵,多年征战训练出来的,而轩辕多年对外征战以什么维持,是军需。你以为粮食戎备和树上的叶子一样随手就摘得到吗?轩辕税赋之重已经是三国之最。过重的赋税让百姓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条件,加上前十几年中,官官相护,官商勾结,柳家只手遮天,导致这几年民愤四起。此等情况若得不到改善,何来大人你口中所说的国泰民安?”
轩辕澈勾起一抹笑容,茉歌的说辞倒真的挺高明的,层层渐进,加上气势上颇胜一筹,大有一派名家的风范。若是两国有纠纷之时,派她出面谈判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轩辕澈坏坏地想着。
“既然娘娘您说百姓赋税已经过重,为何还要多加一道商品税?岂不是更加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户部尚书出言问道。
茉歌看了过去,这个还算是有点脑子,懂得从她的法文里挑毛病。
茉歌笑道:“轩辕为了维持高额的军需,在田赋上增收了多重的税赋,将田和赋的等级各划分为九等,如华城的田为五级,而赋则为一或二级,苏城的田为九级,其赋却为六或七级。离王朝越远征得越重,明显就是不公平的。你们都知道天子脚下乃繁华之地,所以,要倒过来,越是离京城近,征税越要比边境轻。你们作为最主要的课税对象,在田赋方面,很明显是剥夺了贫苦百姓的利益。在数据显示是二八分成,你们二,而百姓八,你们收入极高却缴税极少,把所有的赋税负担都转嫁在广大贫苦百姓头上,你们认为公平?还不如重新定法,你们享受了百姓这么多年的贡献也该回馈一下,所以你们八,百姓二,对百姓而言,他们的赋税降低了。”
而我们一向重农桑而轻商业,其实,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赋税来源,在于商不再于农,轩辕的税法中对商人加倍征利税降低了商人的积极性,索性把这层税赋也减低。其实真正带给国库的是流转税而非最后的得利税。就拿货币来说,流转得越快,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越多。而商品经过多个流转环节都在增值,对每个环节都在征税,税赋又低,若是你在完成一笔一百两的交易中,官府拿走一两你是绝对不会有意义的,而商品在流通中,这样的税多如牛毛,不但鼓励了商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给国库带来滚滚不断的税源。”
“岂有此理,照娘娘所言,岂不是我们都成了最重要的纳税人?剥削百姓不可以,就可以剥削我们吗?”一名大臣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双眸灼灼地等着茉歌。
茉歌冷笑,“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能者多做贡献,你想过你一年从国库拿走多少俸禄没有?你想过你拿到手里的钱是哪里来的没有?树上摘的还是天上掉的?”
……
殿上静了片刻,轩辕澈和南舒文脸上都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暗自赞叹,虽然听过茉歌的分析,不过在大殿上这样锉锵有力地讲出来又另有一番气势,让人折服。
这些都是他们所想不到的事情!
“好,就撇开赋税这方面不说,科举选拔呢,贫民和贵族怎么能平等竞争?”户部尚书喝道。
“对,选拔人才不分等级,平民和贱民哪来的资格对贵族指手画脚的”有人附和,本来镇定的群臣中因为这点而骚动,茉歌实在是不明白,贫贱对他们而言真的那么重要,刚刚讲到赋税的时候没有见他们反弹的这么厉害的。
“平民和贱民中也有可用的人才,应该同等视之。”
“哼!这是在剥削贵族的权益。”
茉歌冷笑,道:“若是继续以打压贫民,有多少人才会被埋没在尘世中,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卫明寒卫将军,他出身贫苦,属于贱民阶层。可是,若是没有他你们能在这里大吼大叫,华灯一上就歌舞升平么?”
……有的人开始脸色不佳,红一阵,黑一阵,看着龙椅上的轩辕澈冷如冰霜的脸,都有一种寒风直吹的感觉。
轩妃娘娘为何如此的难缠?可偏偏她说的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他们根本就没有反驳的空间。
“敢问娘娘说过民以食为天,那如何才让百姓丰衣足食?”
“重农桑!”
“何为重农桑?”
“农桑又何必奖励,那是他们该尽的责任。”
茉歌一阵冷笑,摇摇头,没知识也要有常识,这样简单的道理他也好意思问。
“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朝廷应降下诏令,要求各级政府和人民,讲究农田厉害,兴修水利,大兴农利,并制定一套奖励人民的方针,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
“不许官员自荐地方官,这是什么道理?”
茉歌扫向他,官员自荐,是增加你们结党营私的机会吧,也不想想轩辕澈有多憎恨官官相护,从某些意义上讲,她还算是提早给他们打个醒。
“严密贡举制度。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应该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科举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这样,学生有真才实学,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实了。”
“严明管理升降制度。朝廷之中,升降官员不问劳逸如何,不看政绩好坏,只以资历为准。故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无所作为。朝廷应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大官每年都要自荐其子弟充京官,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经过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这样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朝廷,不仅增加了国家开支,而且这些纨绔子弟又不干正事,只知相互包庇,结党营私。为了国家政治的清明和减少财政开支考虑,应该限制大官的恩荫特权,防止他们的子弟充任官阁要职。”
……
一席话如一巴掌重重地拍在某些人的脸上,红红绿绿,没一张是好看的,又不能反驳。
连轩辕澈眉毛都往上一挑,真是太小看她了!
接着茉歌微笑地扫过群臣的脸庞,笑得极其优雅镇定!
“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背后都有它的原因,如果前面的人做好了。就不需要它了,只有前面做的不好才有它的容身之处。”
这句话比前面任何一句都犀利,一针见血。
轩辕澈几乎想要起身拍手叫好。
茉歌啊茉歌,得你真的是我轩辕澈上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看着那群官员一个个脸色青紫,他心情舒畅,情操大好。唇角竟然溢出一丝浅浅的笑容,堪称温柔。
……
全场静默良久。
“还有人反对吗?”
……
“那此事就这样决定,从明日起,轩辕开始施行新民令。南丞相为这次新政施行的总督察,今天朕已经给你们机会反驳娘娘提出来的新政,你们找不到理由反驳,那么日后若是处处阻扰新政施行,那么,杀无赦!”
轩辕澈声音冷而狠,让人不寒而栗。
南舒文跪地接旨,此事也就一锤定音!
新民令一出,四海皆震,轩妃娘娘先是以祸国红颜家喻户晓,这次以惊世良才之名轰动整个天下。
茉歌笑了……
后花园,轩辕澈有一件事不明,问道:“茉歌,你所增加的赋税税率太低了,这样一来很难把减少的田赋给填补上,能不能详细计划下,提高下?”
茉歌阴阴一笑,道:“轩辕澈你傻了,现在低反倒正是刺激他们的好机会,等到商业发展起来,税率多少还不是你说了算?”
……第一次,轩辕澈感觉很无语……
这女人,天生就有当奸臣的本事!
“我有没有说过你很奸诈?”
“臣妾宁愿皇上赞美臣妾英明睿智。”
茉歌笑得落落大方,百花失色。
谁主沉浮天下事 007 天伦之乐
从佑轩十三年七月开始,新民令开始在轩辕正式的施行,在朝臣无力阻拦,百姓一片欢呼中,新民令以燎原之势席卷整个轩辕。
工、农、商得到了全面而平衡的发展。
司农部也开始针对轩辕农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反之前墨守陈规的耕种方式,接手了轩辕娘娘的建议,开始对轩辕的地形做出了耕种规划。
轩辕地形偏高,很多高山地区土地是可以耕种的,但是,因为灌溉的原因,这一片土地一直被浪费掉。
在高山上种田乃是闻所未闻,但是,轩妃却让司农部开始以京城郊外的凉远山为试点,种植棉花和蔬果。
她依稀记得梯田的模型,照着脑海里的模型,说出大概的轮廓让司农部的人想办法以这个模型为根据,一层一层地开垦高地,若是此举可行,那么轩辕土地的利用率将会从百分之二十提升到百分之七十。
而商业方面,这片是茉歌的专长,虽然明里是南舒文为新政施行总督察,可暗里,在商业这一块,是茉歌发挥自身所学最大的一块,如果说农业上她依稀只能说出一个大概的模型,那么在商业的发展上,她可以把轩辕所有的资源运用的淋漓尽致。
轩辕澈对她也放一百个心,放手让她去做。
从佑轩十三年九月开始,因为奖励机制的通畅运行,轩辕境内的商业蓬勃发展,冉冉生机。商流的不断涌进,不顾本国的阻挠,通通奔向这一片他们可以大展手脚的土地。
一时间,轩辕人才云集,商机勃勃。
佑轩十四年三月,随着轩辕商业发展越来越迅速,轩辕国内正常的贸易需求已经难以维持商业的发展速度,轩辕澈、南舒文在召开六部会议之后,大胆地开放了轩辕和北越、南乐两国的通商口岸,试图通过商业上的想过牵制解决邻国的纠纷。
所有人都明白,远攻近交,和轩辕澈最边上的两国国家搞好关系,有利于轩辕日后的发展。
在未来的几年里,不管是商还是农,轩辕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度稳占天下强国之首,彻底摆脱了经济被人牵制的窘迫局面。
本来对茉歌尚存意见的大臣们,个个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新民令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斐然成绩,它的成功不仅让茉歌扬名天下,也让轩辕上下对她真心认同,轩妃,在轩辕臣民的心中,无异成了一个神话。
她是轩辕第一宠妃,也是轩辕臣民心目中,无名之后,虽无后位,却已和皇后无异。有足够的资格和轩辕澈并肩站在朝堂之上,看天地苍穹无级。
轩辕十七年三月初三,浔阳公主大婚,下嫁御医林子淮,举国欢庆!
而这次大婚,即将迎来了一对谁也想不到的人马,女儿国凤怀音贺浔阳公主大婚,让凤阳公主亲自出使轩辕,送上贺礼。
此举,让轩辕澈和南舒文不得不仔细地推敲她的来意。
一般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
凤凰殿中,春寒料峭,茉歌正在暖榻上批阅着户部昨天刚刚送来的各地商行分析表,边看边批注。
五岁的倾情裹着一身雪白的狐裘,在暖榻上玩着茉歌费尽心思弄出来的积木和拼图。她五官小巧精致,魅眼粉唇,活脱脱一个小玉女形象。
“娘,图拼好了!”小家伙扬起一抹骄傲的笑容,喜滋滋地看向茉歌,那笑容,和她爹凤十一十成十的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