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国甜心-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没有搞错啊?你那儿子才三岁啊?不要这么无聊好不好?”电话这头的我被她的话弄得一头雾水,以为这个爱搞笑的家伙又在胡闹,没事找事给她的儿子来个指腹为婚,定个娃娃亲什么的。

  小秋的儿子比我小女儿小半岁,当初大家一伙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你儿子娶我女儿,你女儿嫁我儿子之类的乱起哄,后来,小秋的丈夫更换工作,他们一家搬到外州,有空大家打电话闲聊,还会习惯性地旧话重提,亲家长亲家短地闹一阵,这会儿听她这么一讲,以为她老毛病又犯了,所以立刻义正词严地发出警告。

  “哎呀,老林啊!我真不是跟你开玩笑,这回是正经的,真的要当grandma(祖母)啦!”电话那头的她有点气急败坏的意思。接下来听她细说分明:原来,这回狼真的来了。

  小秋的丈夫在与她结婚以前有过一段婚姻,并和前妻育有两子,大儿子已经独立,小儿子和母亲一起生活,刚上高中就和女朋友开花结果,于是小秋地位跟着水涨船高地升了级:做了祖母。

  “老林啊!你说说这叫什么事情?”电话那头的小秋用哭笑不得的口气对我说,“高中一年级啊,自己的生活还不能保障,自己还要父母养的,他就搞出小孩了,他就当爹了,你说他有什么资格当爹呢?”

  “他还不是脑袋发热,才不会考虑后果呢,不然也不会有这个结果。”我说。

  “你说我们做大人的遇到这情况该如何是好?”小秋在电话那头高声叫。“说也不好说什么,孩子都出来了,生米也成熟饭了,说什么都晚了不是?”

  “孩子生出来谁管呢?你们还是女方父母?”我关心那孩子的命运,忍不住追问。

  “说老实话,从法律上讲,跟我们关系不大,”小秋略带侥幸地说,“当初我老公离婚的时候,两个孩子父母一个人一个,老大判给我老公,现在好好的,也独立了。这个老二当年是判给他妈妈的,监护人是他妈妈,我们这边也就是一些感情上的联络,礼尚往来。”

  “这样看还好啊,你这个祖母也就是挂个名而已,没有太多实质的利益冲突。”我替小秋松口气。

  “是啊,不然够我受的,自己一个小孩,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猛地又垛一个孙子来到我头上,不是要我的命吗?”小秋的语气有点不幸中的万幸的意思。“我现在替那个女孩的父母伤心噢,你说吧,女儿未成年有了孩子,谁养?男方──也就是我老公的这个老二,他养啊?他才不管呢!他一个高中生,也管不了,搞个小的出来,谁养,当然是女方的父母给养啦,哪家的父母不心疼女儿呢?女儿有了外孙,父母一疼女儿,就自己背上了,所以,我现在想想,心里是真的替那女方的父母伤心。”小秋不无同情地说。

  “可不是吗?”我颇有同感地附和着,脑筋一转,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便问小秋:“你老公这个老二,我有印象的,当初你在这里的时候,有一次到你家开party,记得他也在。”

  “对啊,就是那个小子,人长得不赖,就是脑筋不好使。”小秋以一种非常惋惜的口气评论这个继子。

  我记起一些那次在小秋家开party的情节,记得当时大家在谈论孩子们的学习教育情况,小秋叽叽喳喳发表看法:中国孩子们聪明学习好,乖巧听话,家长普遍管得严,虽然有些影响孩子的创造性,孩子们胆怯软弱,但好处是在中国们的严厉管教下,华裔孩子多半循规导矩,长大不太容易出轨。美国孩子们个性突出,勇于自我表现,敢于创造,热爱体育活动,精力旺盛,但是由于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自由迁就,结果孩子放任自流,一不留神就容易出大纰漏。

  当说到孩子们智力状况的时候,小秋偷偷拿来一张她家这个二儿子的数学测验卷子,上面有一道数学题,好象是道减法,记得是十减三等于几这样的简单数*算,她家这个老二竟然算错了。

  “看看吧?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十减三等于几都会算错的,知道有多聪明了吧?”记得当时小秋抖着那张数学测验卷子,一脸无奈如是说。“这样的题目,我们中国幼儿园的孩子都会,他都不会。”从此,这就成了我们那伙朋友熟知的一个段子,以后每当相互开玩笑说谁傻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习惯以“十减三”来替代那个傻字,比如说本来想说: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啊,你傻吧?在我们的更改下,就变成了:“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啊,十减三唉!”听的人立刻明白什么意思。

  现在,我和小秋通话,又提到这个老段子,我说:“十减三都搞不懂唉,生孩子他倒搞得很懂。”

  “我也这么想啊?”电话那头小秋笑道,“你说他那个脑子用哪里了,正经没用在学习上,都用这方面啦!小学五年级那时候十减三他就算不出来,这不刚上高中,他就搞出孩子来了,所以说啊,这小孩还是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否则,他一闲着无聊,他就动歪心思啦。”

  “尤其现在的美国孩子,营养那么好,身体发育超前,荷尔蒙一刺激,脑子再发热,当然洪水猛兽都来了。现实的情况是:媒体泛滥,*成灾,家长再不看严点,为孩子们发现一个合理的渠道去消耗他们多余的精力,得!孩子不走斜路就奇了怪了。”我在电话这头义正词严地指出问题实质。

  愤怒声讨归愤怒声讨,假如儿女们有了下一代,即使是青少年未婚先孕这样令人难堪的现实,做大人的从亲情角度出发,怎么的也不能袖手旁观,小秋那里放下电话,赶紧就得跑去给名义上的孙子买礼物了,谁让她是人家的grandma(祖母)呢?人家喊一声,这边礼物赶紧要奉上,尽管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表面上的礼仪总要顾忌得到,不管心里是否愿意。

  就小秋家老二这一件事情似乎还不足说明美国青少年未婚先育的现状。

  有一天,在吃饭的时候我和我先生谈起这个话题,他听了以后想了想,问我:“你知道这美国人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吗?”

  我说:“哪还用问吗,现阶段经济危机,大家最担心的当然是layoff(解雇)啦!”

  “那是你的想法。” 先生不紧不慢地回答。

  “不是失业,那还有什么比这更吃紧的事吗?”我孜孜不倦地刨根。

  “那就该问问美国人了。” 先生一边吃饭一边慢条斯理地回答,“本来我也以为对美国人来说,目前首当其冲最担心的是工作稳定问题,但是,今天我们公司一个director(主任)说了一习话,让我改变了看法。”

  “他说什么了?”我问。

  “今天上午,在我们公司的休息室里,大家三三两两在喝茶,我听到我们公司一个director(主任)愁眉苦脸跟他的手下谈话,说你们大家最担心的是工作稳定问题,不被layoff(解雇)是你们的底线,底线,就是bottomline(底线)”他怕我没明白,又用英文补充道。

  不用他补充,底线这个词我当然明白,并且很明白,“这个bottomline(底线)嘛,我的是知道的,有人把它翻译成屁股线”我插话,“好象谈论青少年生育率的时候翻译成屁股线更贴切一点噢?”我自言自语。

  先生嘿嘿笑:“好,就是屁股线!”他一脸忍俊不禁,“我们公司这个director(主任)对他的手下说,你们知道我的底线──我的屁股线是什么吗?” 他拉长声调,模仿着那个主任的口气说,“我的屁股线还不是至少不被layoff(解雇)这么简单,我的屁股线是我那上高中的女儿不要给我闹个外孙回来,我就心满意足啦!”

  看见了吧,美国青少年怀孕现象有多严重了吧?这已经不是故事,不是传奇,不是偶然,已经成为必然,成为现状,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稍后一天,我和我的女朋友们闲聊,谈到美国青少年未婚先育问题,一个女朋友意味深长地说:“有女儿的同志们注意啦,把自己家女儿看严点,除了适当进行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之外,还要陈明利害,动之以清、晓之以理,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防微杜渐,把住这暗道机关。”

  “唉,为什么光提醒有女儿的注意呢?”一个有儿子的女朋友疑惑不解,“难道我们有儿子就不该注意啦?”

  我在一边吃吃暗笑,欲说还休。

  倒是先前说话的女朋友快人快语:“你们有儿子的就好办多啦,把人家的肚子搞大了,大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这是在美国,即使你那未成年儿子跟人家未成年女儿有了孩子,只要是双方自愿,也不触犯法律,等于没你们儿子什么事儿,我们有女儿的要是有了这个事情,我们当父母的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躲都躲不掉的,到头来还不是我们来养那个小的?”一语道破天机,大家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家里有女儿的,不由的面面相觑,暗自担忧起来。

  眼见着花骨朵长成了花,花开了就要结果,自然规律似乎难以抗拒,只是作为人,我们还不能完全顺其自然不是?孩子们在成长,问题不断出现,教育孩子刻不容缓。

  曾经和一对美国老夫妇聊儿女经,老夫妇有两个儿子,都长大成人且健康优秀,当时诚恳地向老夫妇讨教:当孩子处于青少年时期,如何引导教育这些精力过于旺盛,又处于叛逆自主的未成年人,使他们顺利走过令大人头疼不已,令他们自己迷惑冲动的teenage(青少年)阶段?

  老太太给我的忠告是:

  1、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 为他们选择同年龄好朋友;

  3、 给他们一个*的可以自由和你对话的空间;

  4、 为他们选择合适的课外活动;

  5、 发现正确的渠道渲泄他们多余的精力。

  “你可以想象一下,”美国老太太语重心长地启发我,“一个业余时间被棒球训练,橄榄球训练,游泳训练,学校乐队训练、课外以攻为守活动搞得精疲力竭,累得回家就想倒头大睡的孩子,他还有精力胡思乱想吗?”老太太说完这话,哈哈大笑,笑得很灿烂,笑容里有一丝得意,还有一点智慧

  更多图片请看博客

  //blog。sina。/linmeiphoenix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美国小学的分班制
每年八月初是凤凰城小学开学的日子,按照惯例,开学前的星期四晚上五点到七点是学生们与新班主任见面的时候,美国人叫这个日子为:Meeting Teacher  Night。

  七月底我们收到学区董事会的开学通知,确认了与老师见面的时间。

  今年凤凰城凯润(kyrene School District)学区开学时间为八月十日,学生们与老师见面的时间被安排在八月五日的晚上。

  往年,通常有两封开学通知,一封来自学区董事会,另外一封来自学校,今年经济状况不好,学校开源节流,给学生的信就免了,一封来自学区董事会的信把所有相关信息都包括了。

  这天傍晚,把自己和两个女儿打扮好了,开车带她们参加一年一度的老师见面会。我先生本来说好了也要来的,但因为有一个紧急的会要开,无法按时参加,只好由我全权代表了。

  学校附近车水马龙,所有车位都被占满,转了一个大圈才在附近居民小区路边找到一个停车位。

  学校里面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兴奋的脸和热情的问候声。校长和学校职员早在学校综合大厅内迎候学生和家长,相识的学生和家长相互打着招呼、交谈着,说着暑假里的趣事。一些心急的孩子催促着家长赶紧去跟新老师见面。

  我女儿在学生登记台上找到自己的学生登记单,上面有相关信息:姓名,年级,学生ID号码,班主任老师名字,教室号码等等。

  女儿期待着与新老师见面,但更期待看看新班级里有没有相识的老朋友。

  美国小学班级分配制度和我们熟悉的中国小学分班制度有所不同。

  中国小学生的分班,同学之间相对比较固定,除去转学,插班,学生的组成几乎没有太大变化,所以,对中国学生来说,“同班同学”是一个使用率很高的词汇。

  美国学生则不然,在他们的词汇概念里,几乎就没有“同班同学”这个概念,所以英文Clas*ate

  (同班同学)在美国人的语汇里属生词、冷词,几乎就没人用。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跟美国大学生说起这个词的时候,人家都楞一楞,眼珠转转,然后会意:啊!同班同学,明白了!脸上是对外国人说英语表示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美国人的表情令我不了解美国行情的我费解,等熟悉了美国生活之后,我终于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了:原来,人家不习惯说“同班同学”(Clas*ate),人家习惯说“校友”(Schoolmate)。

  美国公立学校从小学开始,便实行一种非固定同学的分班制度,具体说起来是这样的:就是所有的同年龄的学生,在就读同一学校期间,其班级同学的组成不固定,每年更换。比如说你在同样一所学校上学,一年级你与这些同学是“同班同学”,到了二年级,班上有只有几个熟悉的老面孔,大多数同学都被交换到其它班级去了,到了三年级,又有一些新面孔被交换过来,五年小学读下来,你几乎和全年级所有的同学都曾经同过一次班级,这种情况下,“同班同学”的概念被“校友”替代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美国小学采取这样的分班制度与美国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各种族裔、各种肤色、带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融,如何维持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如何打破因肤色、族裔、文化以及宗教不同造成的樊篱,如何让孩子们从小就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如何引导他们学会包容,学会交流和适应,是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早就考虑的问题,因此,美国小学的分班制度,从某种角度折射出这个国家的教育理念。

  美国小学不固定学生的分班方式,从客观上促使孩子从小就学会并适应与不同族裔的同学交朋友,不局限小团体交流范围,而是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模式的交流方式,采取开放自由相结合的沟通渠道,同时锻炼自己适应新环境,接触新人、感受新事务的能力,美国人非常强调的所谓munication(交流)能力,美国人把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划归为情商范畴。

  家里有上学的孩子,使得我不得不花点心思琢磨一下美国教育体制,除此之外,我家先生也是在美国读的博士,因此,我对美国的教育体制的某些特点有所了解。

  很多中国媒体报道说美国孩子上学轻松,玩着就上了等等,在我看来,这是媒体误导中国读者,让大家以为美国教育不重视学生智力开发,只倡导所谓快乐教育。老实讲,这些媒体报道,只报道了其一没报道其二。对美国教育体制,只看到表面现象,未吃透精髓。

  要读懂美国教育的内涵,其实只要思考几个问题就可以融会贯通。别的不说,只要我们问一问:当今世界统领科学技术的国家是谁?问题立刻迎刃而解。

  美国凭什么统领世界科学技术?凭人!凭哪些人!当然是美国人!什么样的美国人!比尔盖茨是美国人吧?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再看看近年那些获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尽管有着族裔的差异,肤色的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几乎都是美国教育的受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