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下仅供参考。驱除邪淫的现实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道德和法律法规,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以及不伤害他人。另外,从佛家的角度讲,佛教认为邪淫的行为会有恶报。例如有如下传说:
1、《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晡利多经〉:“邪淫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大意是说,邪淫者一定会受到恶报的,包括现世及后世。
2、《智度论&;#8226;十七》:“若犯邪淫,侵他妇女,贪受乐触,如是等种种因缘,堕铁刺林地狱中。刺树高一由旬,上有大毒蛇,化作善女身,唤此罪人:上来共汝作乐。狱卒驱之令上,刺皆向下贯刺罪人,身被剌害,入骨彻髓。既至树上,化女还复蛇身,破头入腰,处处穿穴。”大意是说,如果有邪淫的行为,或者奸污妇女,贪图刺激,如是等等因缘,就会堕落到“铁刺林地狱”中。这个地狱的刺树有一由旬高,上面有大毒蛇,化作美丽善良的女人,勾引罪人说:“快上来一起和我玩乐。” 狱卒就会驱赶着叫他上去。刺树的铁刺都向下贯穿,刺穿罪人。罪人身体被刺伤深入到骨髓。等到了树上,变化的女人又复原为毒蛇,在罪人要破罪人的头,进入罪人的腰里,在罪人身体里穿来穿去,穿出很多窟窿,令其痛苦无比。
这是邪淫的行为,相对于仅有邪淫心没有邪淫行为的罪恶要大。鉴于驱除邪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从内心上就要克服邪淫心。一旦有邪淫的念头要主动排斥,要用理智战胜本能,更不要产生邪淫的行为。特别是要注意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注意内心的修持,主动作意,纠正不良心念,帮助自己克服邪淫的心行。
2007年7月5日发布于QQ博客
66、1+1到底等于几?
66、1+1到底等于几?
关于1+1等于几,以下四人有如下答案:
第一种:1+1=0
第二种:1+1=1
第三种:1+1=2
第三种:1+1=3
如果告诉你他们的答案都正确的话,您认为他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得出的答案呢?
2007年7月5日发布于搜狐博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67、转“我执”为“平等性”和“大我”
67、转“我执”为“平等性”和“大我”
一位朋友问:老师您提到:“关于大恶一阐提,《涅槃经&;#8226;五》:“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大意是说,大恶一阐提人,断灭了各种善良的根本,心不攀附各种善法。”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人:在他们的思想意识、感知心理里面,关注更多的是自身或心理的痛苦、难受,看待事物着眼点也是引起自己内心难受、痛苦、解不开的矛盾等问题上,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好像就没有快乐和自由,没有爱和宽容,这种人是不是就是“心不攀附各种善法”,断失了善根造成的?好像这些人更愿意接受仇恨,更愿意在报仇中获得“正义”,更愿意以“共同牺牲生命”为殊荣,更容易以杀戮敌人为快乐。请问老师,这种心态世界如何让他们见到温暖,见到自由和光明?
答:供参考。问题中提到的这种人的观点来自于第七识(我执识)。第七识是以自我为主(即我执)的个体化中心,是自私的观念、自私意见、自大、利己思想、幻想和痴迷的聚集处。《佛学常见辞汇》:“【第七识】又名末那识,为我法二执的根本。” 《佛学常见辞汇》:“【末那识】……八识中之第七识……它恒常在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赖耶识为我,因为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许多烦恼便是这末那识的执着而生起的。”大意是说,第七识(即我执识、末那识)是人我执和法我执的基础,其中有“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等四个根本烦恼跟着它,念念认为第八识(种子识)为“我”,所以人们的“我执”观念和习气很深,由此产生出许许多多的烦恼。
帮助这种人,主要是使他转化第七识。首先通过理论的学习和自身修养的实践,他要逐渐克除“我执”,克服和转化自私的、一切从自我出发的观念,感悟到“众生佛性平等”,即逐渐转化为“平等性智”。《心地观经&;#8226;二》:“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各为平等性智。” 其中,“我见识”指的就是第七识,“二无我性”就是去除两种“我执”。只有这样才可以。
除了领悟到“众生佛性平等”,进而还要树立大我思想,随缘而生利他的妙用,使生命进一步自由解放。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大我】我者自在之义。凡夫虽认自己之身心为我。然身心无一自在者,思为我者。惟迷倒之见耳。无我之实也。悟此理即为小乘之知见。然彼但知无凡夫之倒我小我,更不知佛之有真我有大我。”大意是说,一般人执著于和合的身体为真正的自己,二乘证悟到身体五蕴和合而空“无我”,进一步需要证悟的是“大我”(即真我、大自在之我)、大自在思想。
2007年7月6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68、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续一)
68、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续一)
一位朋友问:老师,您好。谢谢您能理解我们的痛苦。我有时会为了一件事后看来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痛苦好几天,委屈得自己哭啊哭的,天昏地暗,无心干别的事,但没有出现过幻觉。感觉自己象大海上的一叶浮萍,非常非常的孤苦,非常非常的无助。也交往过同样的朋友,他们有的想大哭、大叫,甚至想自残,工作、生活追求所谓的“完美”,看不上别人做的;有的人开心时特开心浪漫,痛苦时就是另一个极端,要死要活,甚至可能会夸大事实或歪曲事实埋怨别人,总觉得都是别人对不住自己……我们其实都挺普通的,不是恶人,老师您说“不要放任自己的恶行为”,可我并不觉得自己有特别“恶”的心行呀?只是有一些普通的不良习气,比如小心眼儿,爱虚荣,争强好胜,爱计较,任性、自私、执于“我”……事后也意识到确实特别任性,故意做出一些行为来迫使别人关心自己、“可怜”自己,不管别人有没有时间和精力,这是不是胡来呢?我们痛苦的原因,在旁人看来没有道理,他们认为只需转念就可以改变、就可以解脱,他们认为很简单,好象我们愿意“享受”痛苦似的,因为看起来我们不愿意转念,任凭别人怎么劝解也不肯转念,坚持认为自己就是委屈、就是痛苦,就是无力解脱。
请问老师:转念就可以改变、就可以逐渐解脱吗?为什么转念这么难?是太执著了吗?是因为“我”执?为什么宁肯每天辗转于痛苦之中也不肯转念向善?痛苦的生活我们不想要。快乐的日子我们也很享受,也很得意。可是又感觉:似乎这种正常的、快乐积极的生活也是执著,例如您在《心怀感谢的夫妻二人》中所描述的家庭美满、和睦,我们感觉这种追求也是无聊、是执著、是俗,我们想要的似乎是更高尚的、更解脱的?和谐的日子享受、得意,可是又说这种和谐是“俗”,言行怎么会这么矛盾呢?这是什么心理呢?问题太多了。老师您辛苦了。
这是因为过真妄交辙和意识关往往会冲击一个人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件事,在别人眼里,觉得很不是个事,在小心眼的人眼里可能就会被气死。就像上面说的“我们痛苦的原因,在旁人看来没有道理,他们认为只需转念就可以改变、就可以解脱,他们认为很简单”,因为提问者遇到的这些事情对这些人而言,他们没有那个方面的性格,所以确实对提问者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所以,过真妄交辙和意识关比较严重的人会觉得自己非常痛苦,因为这要改变他的禀性。而禀性很难改,所以她们“任凭别人怎么劝解也不肯转念,坚持认为自己就是委屈、就是痛苦,就是无力解脱”。
因此,一个人要想真正脱胎换骨,就真的需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改变这样的性格有的则需要大的打击和痛苦,甚至有精神失常和生命危险,真妄交辙和意识关就可能这样。即便是这么大的痛苦,很多人仍然意识不到是自己的错误,还不想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定要低下头来,虚下心来,真实地领悟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步。这是过这些关口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如果不愿意从心里承认自己的不足,更不愿意改,那关口就永远不会有任何突破,自己仍然像在地狱中一样。关口决不会在自己不努力的情况下凭空就过去的,它仍然停留在那里。“小心眼儿,爱虚荣,争强好胜,爱计较,任性,自私,执于我”,这些习气还不够吗?还不应该改吗?
要想改变禀性,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改变性格习气,可以从点滴念头转起,这样才能逐渐消除恶业(特别是恶的意业)。因为是在改变性格,所以觉得转念很难,但尽管如此,还应该有意志力,难行能行。
这种正常的、快乐积极的生活是执著吗?它只是一种事物,本身并没有什么执著不执著的。要谈执著只是你的内心对这种事物执著。观音菩萨打扮那么入时,又有耳环,又有项链,听谁说过她执著吗。认为什么都是执著,就走向了顽空,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搞得去追求枯木,那叫什么?例如不执著于饭菜,就是不吃饭吗?要克服顽空的不良观念和习气,努力增加善根。注意要空生妙有,投入到火热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去才可以。不要一说去执著就走向偏激。
话又说回来,某种意义上讲,真妄交辙和意识关也是好事,可以强迫自己不断转变观念,变换气质,变压力为动力。不要考虑什么时候能够过去,随缘就可以了。因为这个性格导致了是很多不良观念,这都需要我们逐渐改变。所以,赶快踏下心来,刻苦提高自己的修养,只计耕耘,不计收获。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真正渡过难关。
2007年7月6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txt小说上传分享
69、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续二)
69、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续二)
一位朋友问:郭老师,您好。对身处这种状态(真妄交辙、意识关)的人,怎么帮助呢?在他寻求帮助的时候,因为自己智慧不够,不但不能减轻痛苦,反而给他增添了新的烦恼:别人都不理解我、不关心我、背叛我、讲空话……感觉此时他的欲望简直无止境,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法使他满意。对此,自己应该怎么做,如何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帮助别人?
真妄交辙和意识关的真正把关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如果自己不改变性格习气和不良观念,一味认为自己很难受,让别人都来关心自己,那么关口始终过不去。
一般人对此都帮不上什么忙,因为不清楚过真妄交辙和意识关的人的真正痛苦和他所真正需要的。有时候他过于执著自己的那些问题,使得关口更不好过。因为那些问题都是与修养无关的,执着于解决那些问题就相当于在陷阱中徘徊,解决的时间越长,徘徊的时间越长,而不是从陷阱中出来。所以,应该把精力都放在提高自己的修养上,越是痛苦的时候,越想到为别人,这样心态就稍微稳一些,精神就稳定一些。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随缘,除此以外就是提高修养。
所以,要更好地理解这种人、帮助这种人的话,就是提醒他,少胡思乱想,多随缘,干好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事情,除此以外就是提高修养,别无其他。提醒他不要等过关了再好好学习、工作、生活,要知道,只有随缘好好学习、工作、生活,加上修养的不断提高,才能过关,不要因果倒置。
2007年7月6日发布于新浪博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0、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续三)
70、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续三)
一位朋友问:老师,请问为什么您几乎在每次讲课中都要提到“意识关和真妄交辙”?它的重要性?另外,为什么在过去一次、两次甚至很多次这个关口后,它还要不停地出现?什么时候算是个头呢?平时也在提高修养,但它总出现,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因为过“意识关和真妄交辙”的人很痛苦,甚至有精神失常和生命危险。随缘帮助人解决危难,这是我应该做的。佛家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真的因为一句话使人从自杀或精神失常的边缘解脱出来,有什么事情比这还重要吗?我的能力很有限,但我尽力去做。
在《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续一)》中我们提到过,因为“意识关和真妄交辙”很可能波及到对一个人的性格秉性的冲击,所以他会非常痛苦,且一般反复过关。关口到底什么时候是头呢?佛家认为时间有终点吗?什么时候你真的领悟到根本没有关口可过,没有什么时间终点过关而言,你就过关了。但是你的身心可能仍然不适,因为你的恶业仍然需要继续去消,修养仍然需要继续提高。而修养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
对此,到底应该怎么办?仍然是那句话,随缘加提高修养,通过各种方法帮助自己改变观念,向更高的道德标准前进。这个道路可能很崎岖,应该树立远大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逐渐渡过难关。一定要深刻领悟这个问题的实质,仔细体悟过关方法,真正落实执行,真正提高自己的修养,那么一定会逐渐闯关的。不要执著于过去,要放眼未来。
2007年7月6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71、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续四)
71、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续四)
一位朋友问:郭老师:“而这些人(过真妄交辙和意识关的人),在生活事业上也许是非常得志的人,看不出现实中的任何不良处境上的压力”。我理解不了,现实当中并没有事情给人添加压力,为什么会有痛苦?是因为思考“我是谁”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寻求解脱的办法?可是如果学了民族文化了,了解了佛性之理了,劝慰别人时讲的道理都特别好,为什么还会如此呢?我一直认为这些都是“心造”的,如果停止胡思乱想不就行了吗?这是不是“自寻烦恼”呢?
供参考。内心的痛苦不一定外表看得出来。有些人现实当中并没有事情添加压力,似乎没有痛苦,但是内心有许多想不开、想不通、害怕恐惧的问题,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性格缺陷或不良行为与习气的,例如小心眼、好胡思乱想、好自以为是、多疑、多虑、好钻牛角尖、好往坏处想、固执己见、性格细腻而放不开、骄傲自满、娇气畏难、幼稚死板等不良性格、习气。这些不良性格、习气令自己很痛苦。实际上有的就是自寻烦恼。但因为这些都与他们的性格禀性有关,虽然在别人的眼里很可笑,但在他们的眼里却有如前面有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因为人的性格实在是不一样。
所以,要想渡过这个关口,应该主动想到“这是自寻烦恼,应该不要这样胡思乱想考虑了”,应该以此作意,随缘,并努力提高修养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学习了民族文化关于这个方面的理论,如果主动、不断提高修养了,一般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