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嬗变-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恰于此时,7月9日至11日,美国总统布什前来波兰访问,支持波兰走“*变革之路”。布什公开赞扬雅鲁泽尔斯基的“智慧和勇气”,肯定他“站在波兰改革者的前列”,“在东欧改革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强调“波兰的行动超出了所有的预料,因此受到我们的尊重”。布什还敦促瓦文萨发表一份可能促使雅鲁泽尔斯基重新参加总统竞选的声明。布什之所以支持雅鲁泽尔斯基,同波兰天主教主教团的考虑如出一辙,目的是平息风波,稳住局势,推动波兰进一步的变化,避免在东欧地平线上业已出现的“和平演变”的势头因一招不慎而夭折。
  送走布什后三天,波兰总统候选人问题迅即明朗化。瓦文萨发表声明,表示“国内和国际形势”不允许执政联盟以外的任何人参加竞选。言外之意是,他本人不参加竞选,同时准备同意雅鲁泽尔斯基当总统。有了瓦文萨的声明,团结工会的众、参议员不再坚持提名瓦文萨,雅鲁泽尔斯基也随即收回不竞选的决定。7月19日,雅鲁泽尔斯基仅以一票之多勉强当选。
  雅鲁泽尔斯基当选总统后,随即在波兰统一工人党十三中全会的续会上辞去第一书记的职务。他的自我设计是,做一位“全民的和解的总统”,建立一个既能维护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执政地位,又能吸收一定比例的反对派参加的“大联合”政府,大家一起承担责任,一起管理国家。
  徐:雅鲁泽尔斯基关于建立以波兰统一工人党为主体的“大联合”政府的愿望能顺利地实现吗?圆桌会议的设计者又怎样自圆其说呢?
  刘:8月2日,众议院根据雅鲁泽尔斯基的推荐,任命基什查克将军为总理,授权组织政府。这项任命当即遭到团结工会公民议员团的反对。瓦文萨也明确表示,“过去我赞成基什查克将军当总统候选人,现在我反对他当总理候选人”。瓦文萨还提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由团结工会同统一农民党和*党结成朕盟,组建一个不包括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内的联合政府。他还声称“将为此而努力”。瓦文萨的这一声明,标志着一场争夺政权的最后决战打响了。
  波兰统一工人党方面谴责瓦文萨违反圆桌会议协议,践踏议会*原则,急于夺取政权。团结工会方面攻击波兰统一工人党企图维护一党执政的政治垄断,声称“一定要摈弃和打破”这种制度。双方争夺急剧升温,波兰政治舞台上的各派势力迅即分化和改组。原执政联盟中的统一农民党和*党的动向,一时间成为举足轻重的因素,他们成为双方争夺的对象。波兰统一工人党竭力维持执政联盟的团结,团结工会竭力制造执政联盟的分裂。瓦文萨以封官许愿为手段,加紧分化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的执政联盟。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章 波兰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18)
8月14日,基什查克被迫声明将放弃组阁的努力,并建议由统一农民党主席马利诺夫斯基出任总理,试图以此来维护摇摇欲坠的执政联盟。对此,马利诺夫斯基本人不置可否;统一农民党和*党的态度暧昧不明;团结工会则根本不予理睬。团结工会开始坚持7月初由米赫尼克提出口号:“你们的总统,我们的总理”,矢志夺取总理大权。
  在此期间,波兰天主教会首席红衣大主教格莱姆普出面斡旋,波兰统一工人党和团结工会双方举行紧急的秘密谈判,商讨团结工会组阁条件和波兰统一工人党地位问题。经过紧张的幕后商议,瓦文萨降低要价。8月16日,团结工会公民议员团发表声明,建议组成以瓦文萨为总理的、以团结工会同统一农民党和*党结成政治联盟的责任政府。统一农民党和*党立即把波兰统一工人党抛在一边,公开转向,分别声明响应和支持团结工会公民议员团的建议。
  徐:这可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的执政联盟终于瓦解了,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圆桌会议上精心设计的议会内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波兰统一工人党在议会中沦为少数派。
  刘:8月19日,雅鲁泽尔斯基总统不得不提名马佐维耶茨基(瓦文萨的首席顾问、团结工会刊物《团结周刊》主编)出任新总理。24日,议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马佐维耶茨基的总理任命。9月12日,马佐维耶茨基总理组阁成功,一个以团结工会为主体的、以团结工会同统一农民党和*党联盟为基础的、有波兰统一工人党参加的“广泛联合政府”宣告成立。团结工会坚持的“你们的总统,我们的总理”这一口号付诸实现。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了执政的工人党和共产党向*和平让权的第一例。
  在这个“广泛联合政府”中,波兰统一工人党执掌国防、内务、外贸和交通四个部门。波兰统一工人党最后一位第一书记、前总理拉科夫斯基自圆其说地强辩,“广泛联合政府”的出现,是什么“建立大联合政府的愿望正在开始实现”。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个“广泛联合政府”形式上有四个党派的广泛参与,实质上同波兰统一工人党主张的“大联合政府”有着根本的区别,这就是波兰统一工人党失去了领导地位,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团结工会为总理的政府中沦为一个徒有虚名的小伙伴。
  徐:在8月19日,也就是总统提名马佐维耶茨基为总理候选人的那一天,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了十四中全会,讨论和确定波兰统一工人党对成立团结工会政府的立场和参加团结工会政府的条件。您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刘:可以。8月19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了十四中全会,在会上波兰统一工人党声明,表示愿意同团结工会进行“伙伴式的合作”,决定有条件地参加团结工会为主体的新政府。条件是:第一,波兰统一工人党在新政府中的地位必须同它在国家中的“政治实力和行政实力相符合”;第二,“新政府的纲领和政治结构”必须同波兰统一工人党共同商定。同时还指名地批评昔日的盟友——统一农民党和*党,说他们撕毁了合作协议,破坏了原有的联盟关系,走上了同波兰统一工人党“对抗的道路”。十四中全会说的这些话,与其说是波兰统一工人党仍握有不可小看的“实力”,莫如说是波兰统一工人党已衰变为强弩之末了。

第一章 波兰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19)
然而,人们也不难看到,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政治实力”始终处于团结工会及其政府的视野之中。自我声称“我绝不会同意成为一名傀儡总理”的马佐维耶茨基,一方面再三强调不能把波兰统一工人党推向反对派的地位,一方面按照团结工会的竞选纲领大刀阔斧地“整顿共和国”,迅速地无阻碍地实现了修改宪法,更改国名、国徽和国庆日,删除了原宪法规定的有关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作用、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同苏联关系等条文,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消除了波兰社会主义的一切特征。通过了新的《政党法》,规定在工矿企业、国家机关、军警部门中取消政党组织和禁止政党活动,并据此改组国防部和内务部,实行军队和警察的“国家化”和“非政治化”,改组国防委员会,从波兰统一工人党手中接管了军警大权。改组了司法机构,确保司法独立。进行地方选举,使原波兰统一工人党地方官员和积极分子纷纷落选。从中央到地方,团结工会全面地接管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权力。被架空了的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迫于形势,采取了“不干预政府工作”的姿态,或沉默无言,或说了一个“不”字,也根本无人理睬。
  徐:从波兰统一工人党十中全会到圆桌会议,到议会大选,到总统选举,到团结工会派政府的组成,在短短的不到十个月的过程中,发生了如此众多的变化,此时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
  刘:波兰统一工人党的主观愿望破灭了,波兰统一工人党精心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一次又一次地被严酷的现实作了彻底的无情的修改。党内上上下下一片混乱。领导层内部争论不休,跨地区的“横向结构”(地区间的大串联)应运而生,党员群众迷失了政治方向纷纷退党。党中央领导指责和抱怨党员群众“涣散”和“懒惰”,党员群众批评党中央政策失误,说“圆桌会议协议给党编织了一个送葬的花圈”。波兰统一工人党走向分裂,走向瓦解,走向衰败。
  1990年1月27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华沙召开第十一次代表大会,29日通过了《关于波兰统一工人党停止活动的决议》。40余年一直居于执政地位的波兰统一工人党不复存在。随后,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转换为波兰共和国社会*党成立大会,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代表表示赞成。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当选为波兰共和国社会*党主席。
  原波兰统一工人党在众议院拥有173议席,该党的议员团发生分裂。有100余位众议员宣布不参加*,只有少数众议员加入社民党。原波兰统一工人党在团结工会派政府中有四位部长,是参政党。这四位部长均未加入社民党。雅鲁泽尔斯基总统也未加入社民党。社民党成为在野党。
  战后波兰的历史翻过了人民波兰这一页。波兰统一工人党退出历史舞台;团结工会取得执政地位,掌握了政权;新成立的波兰共和国社会*党树起一面新的旗帜,试图在困境中另辟蹊径。
  徐:有观点认为,波兰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前苏联强加的,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刘: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政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答案。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波兰,*主义是外来的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是苏联强加的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绝非偶然。第一,这同19世纪下半叶波兰工人运动的兴起、*主义的传播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密切相关。第二,这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工人阶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从而获得人民的拥护和信任密切相关。第三,苏联胜利进军柏林,解放波兰,深入欧洲腹地,则为波兰工人阶级政党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和国际保障。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斗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走向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内在因素。苏军的胜利,毫无疑问,则是重要的起着关键作用的外部因素,他促使波兰等东欧国家的社会发展变化水到渠成。我认为,这后一种观点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

第一章 波兰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20)
徐:是什么原因导致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权丧失和波兰社会主义的挫折?波兰统一工人党的领导人对丧失执政地位是怎样反思的?您对此怎么看?
  刘:波兰统一工人党最后一位第一书记拉科夫斯基说过一些值得注意的话。他说:“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波兰统一工人党在执政过程中“抄袭别人的做法”,“削弱和破坏了同群众的联系”。
  “社会对执政方法的缺陷,对生活条件感到不满,对当局许多不兑现的诺言感到失望”。
  波兰统一工人党自身则由于“多年执政的舒适生活,已变得懒惰,面对反对派的好斗性,却对*感到生疏,懒于决斗”。
  波兰统一工人党背上有着沉重的甩不掉的历史包袱,像“背着石头上山”一样,已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我认为,拉科夫斯基的这些论断,是对波兰统一工人党失败及其教训的自我认识和概括。
  雅鲁泽尔斯基在谈及波兰剧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时曾说,波兰在80年代初实施战时状态“从军事角度讲,是一个胜利,但从政治角度看,则是一次失败”。波兰统一工人党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战时状态后,波兰统一工人党“对局势的评估太肤浅了,过分地安于乐观的评估了”,是“自己让雷鸣般的掌声欺骗了自己,是自己被‘热烈支持’的赞美声给蒙蔽了。可实际情况则是,大部分人民群众对局势的看法和想法跟波兰统一工人党不一样”。
  我觉得雅鲁泽尔斯基的这些话颇有分量和深刻。执政者的失策,就在于主观主义地自我沉溺于周围的一片赞美声中。主观唯心主义是执政者之大敌。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是执政者的致命伤。
  徐: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历史发展和1989年剧变的过程,透析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人在剧变过程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表白,请您谈谈波兰统一工人党丧失执政地位留给人们的历史教训。
  刘: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题目,需要我们不断地探讨和研究。在这里我讲讲个人的粗浅看法。可以说,波兰乃至东欧其他国家的剧变,是政治和经济,历史和现实,内部和外部,以及宗教和民族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执政党自身的蜕变,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的作用,留下了历史的惨痛教训和发人深省的启示:
  首先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执政的工人阶级的政党怎样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关系国运兴衰、人民福祉的根本问题。应该根据*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根据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族特点、经济发展等实际状况,选择与国情相适合的道路,切不可照抄别人的模式。别国模式,可资借鉴,不可照搬。
  波兰的实践表明,他们接受苏联模式,在经济建设上长期执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比例失调,而长期的高积累和低消费,也与工业化的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背道而驰。他们接受苏联超越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过早地提出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急于求成,欲速不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后果,使人民失去了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信念。
  为了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清除斯大林主义的残余”,波兰试图走改革之路。但他们又陷入了追随苏联的窠臼,依然是犯了照抄别人的错误,受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影响,改革的大方向错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一章 波兰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21)
其次要不断地理顺民心。执政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选择的,没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就没有执政党的领导地位。执政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倾听群众的呼声,体贴群众的冷暖,反映群众的意愿。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和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
  波兰的实践表明,他们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问题上没有处理好党群关系,究其原因是:(1)他们的某些对内政策脱离国情,脱离实际,未能处理好发展经济同改善人民生活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做法,或超越群众的承受能力,或向群众转嫁困难,常常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愤怒。(2)他们的理论脱离实际,他们的承诺不能兑现,他们夸大成绩,掩饰缺点,不能在实践中及时解决政治*和经济*问题,常常失信于民。(3)他们的对外政策,受华约集团和“大家庭”的约束,唯苏联之马首是瞻,缺少独立性,常常损伤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他们有失于体察民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