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庭餐桌上的密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存放碘盐应避免日光直射、放在阴凉、干燥处,不宜放在灶台等高温的地方。
  (4)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可随用随买,适当储备。
  (5)为了防止食盐中的碘丢失,食用碘盐时应注意:盐不可用水洗;炒菜、烧鱼肉和煮汤菜时,注意不可过早放盐,最好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6)碘盐不能放在锅中炒,更不可放在油锅中煎炸。
  ◎正确选择味精的方法
  味精也是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不过小小的味精,对健康也有大帮助。为了家人的健康,不能忽视味精的科学选择。
  (1)选择味精时,最好能到正规商店(场)、超市购买大型企业生产的名牌产品。
  (2)选味精时以选晶体味精最好,因为这样不易掺假。
  (3)在选购味精时,一定要选晶体洁白、均匀、无杂质、流动性好、无结块,无其他结晶形态颗粒的。
  (4)由于味精中含有食盐,易吸湿结块,因此在日常贮存时要密封防潮,最好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健康小贴士
  如果家中有婴儿,为婴儿准备辅食时,注意不要添加味精。这是因为婴儿的各器官发育还不完全,1岁以下的婴儿不要食用味精,如果妈妈采用母乳喂养的方法,妈妈应少吃或不吃味精。儿童不宜食用大量味精。
  ◎选购酱油、醋的科学方法
  酱油、醋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它们不但能提高食物的美味,而且还可补充人体必需的一些氨基酸。那么,怎样选择酱油、醋呢?
  首先,看标签。氨基酸态氮含量是酱油的特征性指标,其含量越高、酱油鲜味越浓。一般特一、二、三级酱油的含量分别大于等于、、克/100毫升,不得小于克/100毫升。醋酸含量是食醋的特征性指标,其含量越高,食醋酸味越浓,食醋的含量要大于克/100毫升。
  其次,看生产日期。不要买过期产品,看清厂家,不要被类同标签图案误导。
  最后,看色泽、形态。鲜艳、红褐色、澄清浓度大的酱油为佳品,具有琥珀或深棕色,有光泽、澄清、无悬浮物、无沉淀的食醋质量好。
  闻香味、尝滋味。酱香浓郁者为好酱油,只咸无鲜或有苦涩味的不要买。好食醋有香不涩,无异味。
  ◎科学使用料酒
  料酒是一种专门用于烹饪调味的酒,是我国的传统调味品。作调味品的酒主要是黄酒。黄酒多由糯米或小米酿造而成,其成分主要有酒精、糖分、糊精、有机酸类、氨基酸、酯类、醛类、杂醇油及浸出物等。在烹制菜肴时,黄酒的调味作用主要体现在去腥、增香上。不过,烹制菜肴时料酒不宜放得过多,以免料酒味太重而影响菜肴本身的滋味。

为家人购买安全的调味品(3)
为了家人的健康,在烹制菜肴时,应注意下面这几个问题:
  黄酒不宜存放太久。黄酒存放太久后会产生酸味,如果在酒里放几颗黑枣或红枣(500毫升黄酒放5~10颗),就能使黄酒保持较长时间不变酸,而且使酒味更醇;黄酒颜色一般为淡黄,清澈中略有透明感,贮存时间越长,颜色越深,质量就越好,在密封的条件下能长时间保藏,但启用以后易受温度的影响而变质,长时间放在炉灶旁或因气温高又与空气接触,都可使酒浑浊不清,产生酸味,保管时应放在阴凉通风处,并盖好盖,防止受热变质,或因其中挥发油成分挥发而降低质量。
  健康小贴士
  喝烫热的黄酒有利于健康。因为这样做可使黄酒中极微量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挥发掉,同时所含的脂类芳香物蒸腾,使酒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
  科学选择健康食品
  以前人们总是将食品的卫生问题挂在嘴边,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安全问题却成为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健康的食品呢?
  ◎选择有安全标识的食品
  在选择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包装上是否有“QS”标识。“QS”标识中文意思为“质量安全”,是食品进入市场的准入标识。我们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购买有“QS”标识的。此外,还要购买有食品标签的食物。食品标准标签是食品的“合法出生证”。一般来说,有标准标签的食品都是合格的食品。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并实施和监督,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惯例,其内容的真实和完整非常重要,它是消费者进行食品鉴别的工具。
  食品上的标签可以告诉人们食品的名称、质量、能否安全食用、生产厂家等问题。我国有关标准规定,标签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重量、厂名、厂址、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食用方法指导、质量等级、产品标准代号、商标等内容。
  ◎选择保质期内的食品
  人们在选购食品的时候,一般都会注意保质日期,因为食品越新鲜品质越高。然而保质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正常情况下,保质期内的食品不会发生变质,但如果贮存环境没达到要求,食品的口味、气味和外观会变化得非常快,也可能会造成保质期提前失效。下面以几种大家常见的食品来做说明:
  乳品:乳品非常容易*变质,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变质。对于超市里已经临近保质期的特价酸奶,如果你根本无法在此期限内吃完,那就别买。
  食用油:通常食用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但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食用油中的脂肪酸会随着贮存时间延长而发生化学变化,营养价值也随之降低。因此,买油看生产日期非常重要,越新鲜越好。食用油开封后暴露在空气中,保质期会相应缩短,即使没吃完,也应至少三个月一换。
  米面:米面的保质期常温下是6~12个月不等。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储藏条件也正常,可以延长到24个月。不过,米面一旦发了霉,就绝对不能吃了。
  面包糕点:根据季节有不同的保质期,一般冬季7天,春秋季3~5天,夏季1~2天。但是如果面包保存不当,通常隔天就有可能滋生霉菌。这时,即使没到期也得坚决扔掉。
  蛋类:没有固定的保质期,一般在购买后的3~5周内食用都是没问题的。通常每过一星期蛋类的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但是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 想看书来

为家人购买安全的调味品(4)
◎用感官鉴别法来鉴别食品是否安全
  所谓感官鉴别法就是用口、鼻、眼、耳和手等感觉器官,通过对食品外形、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外力作用下发出的声音、软硬以及包装的鉴别以判断食品优劣的方法。感观鉴别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视觉鉴别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入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嗅觉鉴别法
  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的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当食品发生轻的*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嗅觉鉴别时常需稍稍加热,但最好是在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中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增减。在鉴别食品的异味时,液态食品可滴在清洁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气味的挥发;识别畜肉等大块食品时,可将一把尖刀稍微加热刺入深部,拔出后立即嗅闻气味。食品气味鉴别的顺序应当是先识别气味淡的,后鉴别气味浓的,以免影响嗅觉的灵敏度。
  味觉鉴别法
  味觉鉴别就是用口来品尝食品或是某些药品的滋味、风味等,以判定食品的品质或是药品的真伪。由于凡正常的食品均有特有的滋味和风味,即使是同一种食品由于品种、产地不同,加工调制的方法、用料不一,也使滋味、风味有明显差异。品质发生变化的食品,其滋味也将因之而变劣,如发霉、酸败或腐烂的食品,凭借触觉来鉴别食品的膨、松、软、硬、弹性(稠度),以评价食品品质的优劣,也是常用的感官鉴别方法之一。例如,根据鱼体肌肉的硬度和弹性,常常可以判断鱼是否新鲜或*;评价动物油脂的品质时,常须鉴别其稠度等。在感官测定食品的硬度或稠度时,要求温度应在15℃~20℃之间,因为温度的升降会影响到食品状态的改变。
  听觉鉴别法
  听觉鉴别就是用耳朵听,根据商品在外力触动下发出的声音是否优美正常,来判断商品的品质的优劣或者是否受损。例如挑选鸡蛋时,摇动有水声,说明鸡蛋陈旧或已*变质。
  健康小贴士
  食品除保质期外,还有保存期。保质期指食品的最佳食用期,也就是在食品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而保存期一般指食品的有效期,即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这一期限,食品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可能不再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甚至发霉、变质,不能食用,不再适于销售,应销毁或作其他处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保证食品安全的家庭五字法
为了保证家人的健康,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为了做到这一点,家庭营养师提出了食品安全健康自助法,即在为家人准备食物时要做到“净、透、分、消、密”这5个字。
  ◎净
  从市场买回的蔬菜,先要浸泡一段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这样就可以去除蔬菜中一部分残留的农药。其中,果菜和根菜浸泡和冲洗的时间可以少一些,叶菜浸泡和冲洗的时间应当长一些。需要削皮的蔬菜一定要将皮削去。另外,为了减少维生素的流失,蔬菜应当先洗后切。
  ◎透
  食物的加热一定要到火候,也就是一定要把食物做熟,不能盲目追求鲜、嫩。只要食物做熟了,食物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与卵等就会死去。尽量不吃生海鲜,不吃涮得不透的肉以及未洗干净的生菜等,避免将附着在上面的病原菌和寄生虫与卵等吃进体内。
  ◎分
  做菜时一定要生熟分开。切熟食时要用专用的、清洁的刀和案板。冰箱不是保险箱,熟食不能存放过久。病人的餐具应严格消毒,病人和健康人的餐具应当分开放置。家中的有毒物品如杀虫剂、灭鼠药等,标志一定要明显,并且不能与食品混放在一起。
  ◎消
  消就是消毒。开水煮沸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消毒方法。餐具经过清洗可以去除大部分微生物,如果煮沸几分钟则效果会更好。
  ◎密
  密就是封闭存放。由于室内温度高,即使冬天的室温一般也都在摄氏十几度以上,由于细菌大量繁殖,暴露在外的剩饭、剩菜很容易*变质。因此,剩饭、剩菜一定要及时放到冰箱或冷凉的地方,并且不宜存放过久。
  健康小贴士
  家庭消毒时,还可用空气消毒法。空气消毒法是指利用最简便易行的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10到30分钟,使空气流通,让病菌排出室外。
  

让家人远离假冒伪劣食品
如果我们为家人准备的食物多为假冒伪劣、不合格的,将有损家人的健康。为了家人健康,人们应练就一双能识破假冒伪劣食品的火眼金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用下面的方法来识别假冒伪劣食品。
  ◎识别假冒伪劣有包装食品的方法
  看食品的商标
  商标是商品的特定标记,是商品的生产或经营者用以说明自己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与他人生产或经营的同一种商品有所区别的标记。商标是经法定手续向商标管理部门申请并核准注册的,商标注册人会受到法律的保护。经注册的商标,在包装物上标有“注册商标”字样。因此有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可信度大。而假冒伪劣食品的商标可能存在图案模糊不清、套色不准的问题。有些假冒商标与真商标虽然极其相似,但总有一些细微差别,只要认真比较就有可能看出破绽。
  看有无防伪标识
  许多名优食品生产厂家为了防止出现假冒产品,往往采取许多防伪措施,如加印条形密码、贴上激光标签和变色封口纸等。因此,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食品有无防伪标识,宜购买具有防伪标识的食品。
  当然,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还可用上文中说过的食品标签法和感官鉴别法。
  ◎识别常见的假冒伪劣蔬菜
  鉴别化肥豆芽
  用化肥催长的豆芽,大多根短或无根,豆芽发蓝。如果将豆芽折断,断面会冒出水,有的豆芽还残留有化肥的气味。
  鉴别掺豆渣或玉米粉的干豆腐
  掺假干豆腐表面粗糙,无光泽,将干豆腐轻轻折叠,无弹性,其折裂面呈不规则的锯齿状,仔细查看可见粗糙物,还可看见玉米渣粒。
  鉴别充水油豆腐
  充水的油豆腐表面粗糙,油腻感差,有的还出现褪色、边色发白的现象。用手一捏,会滴出水。优质油豆腐捻后会很快恢复原状,充水油豆腐用力一捻易烂,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
  鉴别灌水鲜鱼
  鱼被灌水后,会出现肚子大的现象。如果在腹部灌水,可将鱼提起,就会发现鱼肛门下方两侧凸出下垂,用小手指插入肛门,旋转几下,手指抽出,水就会立即流出。
  鉴别注水牛肉
  牛肉被注水后,从外观上看,反而觉得更鲜嫩,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牛肉的上面会冒出水,用手摸会摸出水,用干纸张贴上去,纸很快就会湿透。
  识别假辣椒粉
  假辣椒粉常以小包装出售,色泽淡红,辣椒子较少。如用热水冲泡,优质辣椒粉呈土黄色,可看见较多的辣椒皮块和辣椒子;而假辣椒粉则呈淡粉色,多用糠粉染红,加少量的辣椒末混合而成。
  鉴别家禽是活宰还是死宰的方法
  如果购买已经宰杀好的家禽,应了解家禽是否在死后才宰杀的。如果家禽的屠宰刀口不平整,放血良好,则是活家禽屠宰;如果刀口平整,甚至无刀口,放血不好,有残血,血呈暗红色,则可认定家禽是死后屠宰的。
  鉴别用死鸡做的熟鸡
  买鸡时应先观察熟鸡的眼睛,如果熟鸡的眼睛半睁半闭,则不是病鸡;若眼睛紧闭,则为病死鸡。其次挑开一点肉皮,如果里面的肉为红色,则由死鸡做成。
  鉴别病猪肉
  如果猪肉的皮肉、脂肪、内脏有出血点及血斑,骨髓为黑色,则多为瘟猪肉;皮有血斑,呈紫色,肉泛红并起块状,脂肪呈红色则多为病猪肉。
  鉴别甲醛浸泡过的虾仁
  我们在购买虾仁、蹄筋等水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鉴别。有些不法商贩为了使产品有更好的卖相,往往用甲醛(福尔马林)浸泡一些水发产品。如果吃了用甲醛浸泡的水发货,会损害肝、肾,甚至诱发癌症。用甲醛浸泡后的虾仁会出现蛋白质凝固,虾仁变得坚韧、富有弹性,不易破碎的现象,闻时还有淡淡药水味,而且虾仁表面晶莹透亮,食之脆如海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