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猛将列传-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我们的眼光要放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里。
当时战国七雄的人口都不多,可以说谁也比谁多不了多少,可是在当时的战争环境里,人口就是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最可靠保证,因此每一个国家都想竭力争夺更多的人口。
当时白起俘虏了四十万赵兵,他该怎么办?
按照惯例,他应该把这些已经投降的士兵全都放回去,因为他们投降了……不过从当时赵兵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看,他们不是心甘情愿投降的……所以如果白起把这几十万人放了以后,这些人回去了吃饱了喝足了,仍然会拿起武器来继续和白起代表的秦军战斗,再次变成一支四十万人的大军!这等于白白打了一场仗,根本就没有打垮敌人,自己反而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
赵国的这些有生力量不消灭,战争会一直打下去,没有结束打那一天。
所以白起为了自己的国家早一点摆脱战争,用了一个字来对待这些降兵……杀!
这个“杀”字就包含了白起一生的杀气和功过,任由大家继续评说吧!
哦,还要说一下,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杀了其中的二分之一。因此,白起号称“人屠”,但是他却居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
第十六章 末世烽火
一转眼就是好多年过去了。
始皇帝已经驾崩,他的小儿子胡亥高高兴兴的坐在皇帝的宝座上玩儿……他确实是在玩,帝国的权力早就被赵高攥在了手里。
赵高似乎唯恐秦帝国灭亡的太慢,他想方设法加速着帝国灭亡的进程。
他先是自毁长城,用计逼死了蒙恬兄弟,然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的屠刀杀向了秦朝的宗室,据史书记载,他一次就杀掉了胡亥的十二位亲兄弟,但这还不够,他不愿看到秦朝宗室还有翻身的机会,丧心病狂的把老秦家十名公主用车碾死在杜邮(防止她们生儿子啊!)!
面对这种情况,做为秦朝宗室权位最高、一言九鼎的胡亥在干什么?
胡亥在大悦。
他认为赵高这么做全都是为了自己好,所以他不但不阻拦,反而极为赞赏赵高的种种做法。
收拾了内患,赵高比毒蛇还毒的目光又盯上了朝中所有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但有敢反对他的,他就用一个字对付……杀!
杀气腾腾的杀!
于是朝廷上下三缄其口,没有人再敢对他的行为提出哪怕一点点异议。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指鹿为马的故事,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朝廷其实就是赵高的朝廷。
胡亥本来就是一个不争气的王八蛋,他看见朝廷上下这么畏惧赵高,干脆就不理朝政了,一味寻欢作乐,想要弥补自己已经浪费了很久的精力。
胡亥都这样了,赵高能满足么?
不能,当然不能。古往今来的奸臣从来就没有满足过自己永无止境的权欲。他不愿再当郎中令(官名。始置于秦,掌守卫宫殿门户,意思就是这个官是皇帝的警卫司令)了,他想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可是丞相已经有人在当了,李斯。
以李斯的智慧,他心中很明白赵高想要什么,但是他又无法阻止赵高流着口水的嘴伸向自己,所以他只好向胡亥求救。胡亥面对李斯几十次的求见就回答了两个字……不见!
赵高心中一直在冷笑,他知道李斯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对手,早在始皇帝死去的时候,他就明白了这一点,所以面对李斯,他有一种猫捉老鼠的愉悦感。
接下来,早就策划好了的赵高故意安排李斯求见胡亥,而且他安排的时间极有趣…每次胡亥玩的最高兴的时候,他就故意对李斯说胡亥找他,李斯赶忙去求见,胡亥蒙在鼓里,就拒绝了。如是者连续几次打断了胡亥声色犬马的雅兴,他每次一到最高兴的时候李斯就来让他清醒清醒,他大为恼怒的骂道:“李斯这个老混蛋简直是拿我寻开心!老子一快活他就来,老子闲的无聊的时候他却不来!是不是瞧不起俺老秦?”
赵高听了,赶紧上烂药:“就是就是,他已经这么干了好几次了!难道他是故意的?我听说他和陈胜是同乡,他儿子在陈胜经过自己的地方时根本就没有防范!”
就这样,李斯逐渐失去了胡亥的感情,被腰斩于市。
这还不算,赵高同学害人不遗余力,他紧接着又把帮助李斯说过话的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关在狱中,逼其自杀。
然后赵高当上了丞相。
大秦的气数就此完结。
公元前210年,陈胜吴广起义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公元前209年,秦末大将章邯正式出场。
章邯出场的原因是周章来了。
周章是谁?是陈胜手下的大将,他率领几十万人马气势汹汹的直逼咸阳!这一下大混蛋胡亥慌了,不过他好歹还知道召集群臣商议一下对策。
当时担任帝国少府(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的章邯非常积极的站出来说:“皇上你别怕,请听我说。现在盗贼已经打到了眼皮底下,他们兵强士众,我们已经来不及调遣军队了!但是我知道骊山附近的刑徒(罪犯)和奴隶很多,皇上你干脆赦免他们,把他们武装起来,让他们帮我们打那些盗贼!”
胡亥一听就乐开了花,赦免这些人对他来说就是一句话的问题,只要他们能帮自己打仗,何乐不为?
于是胡亥大赦天下,派遣奋勇出头的章邯为将,率领骊山一带的罪犯和奴隶七十万之众去迎击周章。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秦二世的统治是多么残暴……小小的骊山一带就有“罪犯”和奴隶七十万之多!
章邯果真不是吹的,他率领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七十万乌合之众居然打败了来势迅猛的周章!这周章也太不禁打了吧?你手下都是些什么兵啊?
周章手里的几十万人就这么着的被章邯打垮了,周章没有及时抵抗,反而是掉头就跑,一口气跑出了关外(函谷关),一直跑到了曹阳才想起来喘口气,但是章邯却不想喘气,他觉得周章好打极了,干脆多打几下过过瘾。
章邯一路追杀,击破曹阳,周章还是打不过他,于是再跑,又跑到了次绳池这个地方。十几天以后,章邯悄悄的摸了过来,一举攻破次绳池,周章觉得自己丢人极了,一气之下刎颈自杀了事。
章邯却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或许在他向胡亥提出建议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自己将拥有新的人生。那时候他作为少府(少府不是军职,只是掌管皇帝家室的官儿,相当于清朝的内务府)本来可以不发言的,但是他发言了。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章邯的心中一直隐藏着一头雄狮,他肯定在少府这个碌碌无为的位子上呆的厌倦了,他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争雄天下的机会。
又或者他在少府看到了赵高对秦朝宗室惨无人道的杀戮,因此就有了远离是非之地的心思。时间已经掩盖了他的真实想法。
章邯的目光遥望着烽火四起的大地。
他看到了各地百姓苦于秦朝官吏的统治,纷纷揭杆起义。
陈胜已经自封为楚王,山东百姓杀了秦朝官吏,自立诸侯王,响应陈胜的号召;赵歇叛秦自立,自封为赵王;魏咎在魏国旧地自为魏王;田儋继承了老祖宗的称号自为齐王;刘邦在沛县起义反秦,项梁(项羽的叔父)在会稽起兵反秦,大秦帝国各地造反的人多得无法计算,各路人马均以*秦朝为名,相互联合起来向秦帝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这就是章邯面临的形势。
章邯面沉如水,眼睛里仍然有光芒闪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七章 末世战将
很久以前陈胜立在高坛上面对苍天大地发出了那一声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声呐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所以它在千百年后的大地上依旧回响不绝。
陈胜首开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之先河,从那以后更多的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也可以称王称帝,我们不是天生的贱种,以前那些帝王只是在愚弄我们啊!
和陈胜同时代的人们最先受到了他的启迪,所以就有了烟尘四起,烽火满地。
当章邯出山的时候,陈胜已经名满天下了。他起义的时候“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占据了先机,天下果然如他所料纷纷响应,他也获得了“王”的地位,实践着起义初期“大楚兴,陈胜王”的号召,更是实践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章邯的目光盯上了陈胜。
章邯打败了周章之后,马不停蹄的向荥阳(今河南省荥阳东北)进发。因为这里有陈胜的部队,章邯决定擒贼先擒王,首先打掉带头起义的家伙,剩余的人再慢慢收拾,谁也别想跑掉!
陈胜派驻荥阳的将军名叫田臧,他听说章邯来了就毫不畏惧的带兵迎战,而且他还不是被动应战,他是主动跑到敖仓(古代重要粮仓名。秦设置,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敖山。)那儿去截击章邯的。
两军在敖仓猝然相遇,田臧初生牛犊不畏虎,章邯胜利之师士气高,两军在敖仓大战,套用一句老话那就是“杀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章邯手下的士兵本就不是正规军,他们头一次遇到如此凶悍的对手,大批士兵逃亡,章邯亲手杀了数十名逃兵才阻住了颓势,在他毫不退让的气概带动下,他手下的士兵渐渐稳住了阵脚,向田臧的士兵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反击。
这一仗毫不停歇的打了三天三夜,田臧及手下两万人战死。
章邯稍作休整,率兵直扑荥阳,在城下他命令士兵埋锅造饭,吃饱喝足以后就开始强力攻城,两个时辰之后,城破,田臧手下守城的李归力战而死。
接着章邯用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态度毫不停顿的连续击破邓说大军,大败伍徐(邓说、伍徐都是人名)部队,硬是逼迫以前气势熏天的陈胜离开驻地,远远的迁移到了城父(今亳州市谯城区东南边陲)一代躲避章邯的锋芒。
章邯罢手了吗?没有,他就是要追着陈胜打呀!
章邯就像嗅觉灵敏至极的优秀猎犬,顺着陈胜的踪迹就追了过来,陈胜命令张贺出城迎战这只凶猛无比的厉犬,他自己亲自站在城头上为张贺加油打气,希望张贺能遏制章邯无往不胜的锐气。
但是天不从人愿啊,张贺出城迎战,不久就战死了。陈胜深刻的认识到章邯是自己起义一来前所未有的大敌,因此他闭门不战,闭关死守。章邯不依不饶的连续发动强大的攻城之战,不破城父誓不还!
陈胜在这里守了整整三个月,到了后来,城里兵尽粮绝,他最信赖的手下趁他不备,割下了他的大好头颅,开城投降了。
他最新来的那个手下名叫庄贾,是一个跟随陈胜数月的车夫,后来被陈胜的手下吕臣一刀砍死,让我们同时对他唾一口唾沫吧!
陈胜就这样死了,一个曾经让自己的生命活的轰轰烈烈的人就这样被自己的车夫杀死了。
读者兄弟们,留意一下我国历史上那些兵败被杀的起义领袖,你会发现更多类似的例子……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最后关头出卖了英雄豪杰的,总是他最信赖的人?
不说陈胜了,我们接着说章邯。
章邯打败了首倡起义的陈胜以后,继续率兵向遍地义军的东方攻击,他首先攻击的是魏咎的魏国。
此时的魏国早就不是那个可以号称战国七雄的魏国了,魏咎首先没有多少兵马,但是魏咎也是一条好汉,他面对挟连胜之威而来的章邯毫不畏惧,他一面派人向齐国的田儋求救,一面积极备战,四天以后,章邯来了,田儋率领的齐国援军也顺利抵达,齐魏合兵一处,在临济(今河北真定境内)迎击章邯,章邯采用秦军惯用的奇袭战术发动迅猛的攻击,一举大败齐魏联军,魏咎绝不投降,举火*,齐王田儋奋力作战,直到身边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共同作战的士兵,才被蜂拥而上的秦军杀死。
章邯此时的兵锋已经被鲜血浸泡的极为锋利,他接着又大败项梁手下的朱鸡石(这个名字有点意思)和余樊君(和前面那个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啊!),余樊君战死,朱鸡石军败,逃到了胡陵。
至此,章邯自出道以来连续作战,先败周章,再败田臧,接着灭陈胜,灭齐魏,真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以被列为常胜之列了,但是大秦帝国只有一位真正的常胜将军,白起已经无可辩驳的夺去了这个称号,章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称呼呢?
如果没有项羽出世的话,他可以。但是世界上偏偏有一个叫项羽的人一定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章邯在遇到这个人以后,只好黯然失色了。
不过本章以及下章说的还是章邯的往事,所以项羽暂时不能出场成为主角,只好委屈他当一当配角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项羽同学你先磨磨刀,热热身,做好上场准备吧!
首先打败章邯的是项梁。
章邯为了斩草除根,一路追击田儋的堂弟田荣,来到了东阿,田荣本来带的就是田儋的残部,根本不是章邯的对手,眼看着东阿就要失守,项梁大义凛然的来了。
项梁带来的都是今后赫赫有名的人物……项羽、刘邦、英布、陈婴!
面对这样的对手,章邯终于表示了无奈,他被项梁带来的猛汉打的落花流水,大败而逃,慌不择路的逃到了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
项梁也是那种穷寇猛追的人,面对退却的章邯,他下令追击,迅速包围了定陶,在这里,章邯将展开一次绝地反击,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章邯绝对是一员不可小觑的猛将!
项梁一路追击到了定陶,为了稳固自己的战线,他没有直接攻打章邯,而是先派出一支部队分别击败了城阳(今山东菏泽县东北)和濮阳的秦军,然后派项羽、刘季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大败秦军,杀掉了驻守在那里的秦军将领李由。
项梁开始飘起来了,他认为已经成了瓮中之鳖的章邯手到擒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项梁犯了兵家之大忌。
骄傲,项梁很骄傲。他觉得在章邯面前倒下了那么多名人名将之后,自己将是这个大秦帝国末世猛将的终结者。
很可惜他不是。
第十八章 末世名战与猛将末路
(一) 、定陶之战
章邯不是那种莽夫,也不是那种庸夫。他明白自个儿现在面临的险境 ,他知道现在出去和项梁对打的结果就是加速自己的灭亡,所以他忍,忍的脸色青白也要忍。
可是章邯不是一味的傻忍,他的忍耐是为了两个目的,等待援军,寻找机会。
项梁却认为章邯已经不足为虑,他和手下的将领们都放松了警惕,不再虎视眈眈的盯着章邯猛看了,只是时不时的扔些刀枪棍棒敲打敲打章邯,不让他被包围的太舒服。
到了八月,章邯终于等来了大雁的消息……胡亥派来的援兵已经到了附近!而此时的项梁部队认为章邯已是插翅难逃,所以就放心的派兵随意收拾着附近各地的秦军,抢钱抢人真忙。
项梁的一部分部队调走以后,原来铁桶也似的包围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