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虎贲-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样。十多个师十多万中国官兵严阵以待,准备与凶残的敌人殊死搏斗。中午1时,日军从几个方向对南京发起总攻。第9师团向光华门,第114师团、第6师团向中华门,第16师团向紫金山同时发起猛烈的进攻。眼看着中国的国都已在眼前,骄横的日军觉得胜利在望,恨不得一步就冲进城里,他们倾其所有,把能够用得上的现代化武器全拉了上来,地上的坦克、大炮,天上的几十架飞机同时开火,炮弹飞蝗似的向着中国军队的阵地落下。
  紫金山是南京的正面屏障,卫戍司令部在此投入了大量兵力,日军也决心尽快拿下这块高地,如果登上了紫金山,他们可以居高临下进行攻击,中国军队就更难防守了。为了更快地攻上山头,日军不惜血本地对这20平方千米的土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十多架飞机飞到紫金山上空,疯狂地对着山头猛烈轰炸。由于山上林木掩映,工事又建得比较隐蔽,飞机不容易发现目标,炸弹落得不准,没能有效摧毁防御工事。为了躲避轰炸,飞机一来官兵们就离开战壕,躲进工事。他们早已习惯了轰炸,满不在乎地抽烟聊天,有一些甚至对外面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充耳不闻,靠着墙壁打起了瞌睡。
  中国空军不能忍受日机的肆虐,赶来交战了。标有蓝星的战机和涂着太阳的日机你追我赶,打成一团。地面上的中国守军仰头看着空中的搏杀,听到头上传来的隆隆炮声,也分不出是谁在射击,只有看清拖着浓烟栽下来的飞机上有着膏药似的标志的时候,官兵们才齐声欢呼。尽管空中的勇士们不惜性命地奋勇冲杀,可是日机在性能和数量上都占了压倒优势,中国空军的飞机渐渐地少了。
  张一鸣待在工事里,正在喝着一碗滚热的姜汤。这些日子,他的精神压力太重,吃不好、睡不好,官兵们可以休息,他却不能,敌人的进攻一直没有间断过,随时都有人向他汇报情况,卫戍司令部也不断打电话来询问战况,心力交瘁损坏了他的健康。他在江宁的时候身体就有点不舒服,到紫金山又在山头露宿了半夜,加重了病情。他一开始也没当回事,以为自己身体好,过两天就没事了,哪知道今天中午竟然发起烧来,浑身发软,头痛得像要裂开一样。这下他着急了,什么时候不能病,偏在这战事激烈的紧要关头生病。军医给他打针吃药,他非常配合,恨不得马上就能恢复正常。听说姜汤可以发汗,他让伙夫浓浓地熬了一碗,只盼出了一身大汗之后可以退烧。
  “师座,”武天雄进来了,他刚才到外面去看两国的飞机交战去了,“我们救了一个飞行员。”
  

第四篇 痛失南京(19)
“很好,问问那个飞行员,看他需要——”张一鸣的话没有说完,他惊讶地看着跟在武天雄身后进来的人。那是一个穿着航空皮夹克、身材高大的外国人,白皮肤,碧蓝眼睛,头盔下露出了一绺金色头发,“他是谁?”
  外国人似乎懂得他的意思,转过身,用手指了指背。那件夹克的背上有一面青天白日旗和一面红色的镰刀斧头旗,旗下有十六个中国字:国际友人,来华助战,凡我军民,一体保护。
  “苏联人!”看到那面镰刀斧头旗,张一鸣更吃惊了。他不知道,在“八·一三”之后,蒋介石召见了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允许苏联飞行员作为志愿者加入中国空军。这时候看到有苏联人参战,他不能不感到意外。
  张一鸣出身官宦世家,对苏联没什么好印象,但是看到苏联志愿者在中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来华参加这场与他们毫无干系的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也不禁感动。
  “先生,你别担心,我马上派人送你去卫戍司令部,他们会把你送到安全的地方。”他看着苏联志愿者,“你能听懂我的话吗?”
  苏联人耸了耸肩膀,然后笑着摇了摇头,显然没有听懂。张一鸣不会俄语,试着用英语和德语跟他交谈,他看来还是不懂。他大概明白不能交流,从口袋里摸出笔和小本子,在本子上画了一个大的长方形,又在上面画了几架飞机和一条跑道拿给张一鸣看。张一鸣看出他画的是机场,明白他想让自己送他去那里,可是现在日本人大军压境,南京机场在不在自己人手里还不清楚,只能先送他到卫戍司令部。
  张一鸣无法跟他说明不送他去机场的理由,心想等他到了司令部,让司令部的人去跟他解释吧,实在没法,他们还可以送他到苏联大使馆。
  送走了苏联飞行员,他走出工事,只见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木被炸得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到处都是燃烧产生的烟雾,但工事的损坏并不严重。看到这里,他突然灵机一动,既然有坚固的工事,又是在山上居高临下的防守,不如采用轮番固守的方法,倚仗有利的地形和工事,把兵力分成两股和敌人交替作战,使部队可以轮换着休息,既减少了伤亡,又能养精蓄锐,提高战斗效率。他把想法同孙翱麟和武天雄一说,两人均表示赞同。
  张一鸣轮番固守的方法果然奏效,官兵们在得到休息的情况下,越战越勇,而敌人的攻击虽然凶猛,但因为是山地作战,坦克、装甲车等先进装备用不上,只能靠步兵仰攻,被防守在山上的中国守军迎头痛击,日军不分昼夜的进攻均被打退,伤亡惨重,山坡上留下了一具具土黄色的尸体。
  日军久攻不下,改变了战术,他们兵分两路,用小部队牵制住山上的中国守军,大部队悄悄绕过紫金山,扑向了侧翼。那里防守的中国军队力量远远不如日军,很快被突破,日军一下就冲到了光华门外,用重炮轰垮了城门,同守城的中国官兵展开了反反复复的争夺战。
  12月12日中午12时,南京另一屏障雨花台被日军占领,88师262旅旅长朱赤、164旅旅长高致嵩以下官兵六千余人全部壮烈殉国。紫金山上,新25师虽然奋力保住了自己的阵地,但防守第二峰的友军被突破,日军从打开的缺口向南京攻击,中华门和中山门多处城垣被日军炮火击垮,潮水般的日军从破损的城墙一拥而入,中国官兵虽然前赴后继、拼死抵抗,但已回天无力,日军冲进了南京。
  南京失守!
  卫戍司令唐生智紧急召集师以上军官开会。张一鸣此时正发高烧,浑身无力,孙翱麟代他去参加会议。由于司令部没有通知战况,张一鸣还不知道南京已经失守,相反,由于他的部队坚守住了阵地,给他增添了信心,他还深信能够守住南京。
  他躺在一个工事里,一张脸烧得通红,身上虽然裹着两床棉被,还是冷得不住发抖。他心急如焚,忍不住骂起军医来:“又是打针又是吃药的,怎么一点好转都没有,你到底会不会医病?”
  

第四篇 痛失南京(20)
军医跟他解释:“师座,你病得太厉害了,起码也得有个三五天才能好转。”
  武天雄劝道:“师座,别着急,这病你越急它越好得慢,部队的事情交给我和参谋长,你安心休息吧。”
  “战斗这么紧张,你说我能安得下心吗?”
  孙翱麟回来了,两人见他眼睛发直,脸色死一般的苍白,都大吃一惊:“怎么了?”
  “南京——”
  “南京怎样?”
  “失守。”
  工事里一片寂静,张一鸣和武天雄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过了好一会儿,张一鸣才喃喃地说:“这么快就失守了,我不信。”
  孙翱麟递给他一份文件:“这是卫戍司令部发的撤退命令和突围计划,你看吧。”
  张一鸣连冷都不觉得了,掀开棉被,站起身接过文件,急切地展开,武天雄也凑过去看,只见上面写道:
  〖HTK〗首都卫戍司令长官作战命令特字第一号12月12日下午3时命令于首都铁道部卫戍司令部
  一、敌情如贵官所知。
  二、首都卫戍部队决于本日晚,冲破当面之敌,向浙皖边区转进,我第七战区各部队,刻据守安吉、柏垫(宁国东北)孙家埠(宣城东南)杨柳铺(宣城西南)之线,牵制当面之敌,并准备接应我首都各部队之转进。又芜湖有我第76师,其南石镇有我第6师占领阵地,正与敌抗战中。
  三、本日晚各部队行动开始时间,经过区域及集结地区如另纸附表规定。
  四、要塞炮及运动困难之各种火炮并弹药应即彻底自行炸毁不使为敌利用。
  五、通信兵团除配属各部队者应随所配部队行动外,其余固定而笨重之通讯器材及城内外既设一切通讯网应协同地方通讯机关彻底破坏之。
  六、各部队突围后运动,务避开公路,并须酌派部队破坏重要公路桥梁,阻止敌人之运动为要。
  七、各部队官兵应携带4日炒米及食盐。
  八、予刻在卫戍司令部,尔后到浦镇。
  右令司令长官唐生智〖HT〗
  两人默默地看完,谁也不开口,沉默已足以表达他们的心境。
  过了良久,张一鸣突然往外就走。武天雄问他去哪里,他充耳不闻,一言不发走出工事,一直走到一株松树下,从那里他可以望得见南京。只见乌云笼罩下的南京城里,到处都是冲天的火光,炮声、枪声仍然不断地在响,大概守城的兄弟部队还在巷战。遥望着硝烟弥漫的南京,他能够想象得出日军在城里杀戮无辜市民、奸淫妇女的情景。日军侵华多年,对待百姓的残忍早已妇孺皆知,想到日军的铁蹄得意扬扬地在首都践踏,一股无法遏制的悲愤填满了他的胸口,刹那间,他忘记了一切,只知道他不能忍受这失败,只能用自己的血来洗刷这耻辱,就像昔日那不肯过江东的楚霸王。
  激愤之中,他面对着南京,拔出左轮手枪对准太阳穴,刚想扣动扳机,身后有人一把夺下了他的手枪,急切地叫道:“师座,不能啊!”
  来人是武天雄,他了解张一鸣,见他出来时神色不对,联想起他在江宁作战室写的那首诗,觉得不放心,悄悄跟了上来,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他的命。张一鸣被夺了枪,登时目眦欲裂:“你这是害我呀!”
  “师座,保卫南京,我们已经尽力了,失守不是你的错,你不要这样。”
  “是谁的错已经不重要了。首都丢失,我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我已决心与南京共存亡,你拦也没用。”
  武天雄苦劝:“师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南京丢了,咱们将来可以打回来,难道你愿意南京永远落在日本人手里,就不想把它夺回来吗?”
  张一鸣心中一凛,武天雄的话正好击中要点,让他冲动的情绪稳定下来了。他恢复了理智:“天雄兄,你说得对,我不能死,我一定要打回南京!”
  他转身回到工事,打开地图,开始同孙武二人商讨突围事宜。孙翱麟认为处在日军包围之中,突围实在困难,只有渡江前往江北才是出路。张一鸣忍着头痛,苦苦思索,对着地图看了又看,几千官兵的命运掌握在他的手上,生死存亡全在他一念之间,他不敢掉以轻心。考虑了很久,他终于说道:“我看,渡江才是死路,这么多部队,哪来那么多船运输,到时候被堵在江边,想突围都没有路。依我看,我们不如等天黑以后向南突围。南面是日军兵力的薄弱地带,我们可以从日军包围圈的间隙杀出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四篇 痛失南京(21)
武天雄赞成他的想法,孙翱麟虽然有些担心,但没有反对。
  到了深夜,张一鸣集合队伍,命令把轻重机枪集中在队前,悄悄从南面撤下山岭。此时其他的中国军队大部分和孙翱麟的想法一样,都认为渡江才是出路,十万大军纷纷向北涌向江边,而日军也急于进城享受胜利果实,追击长江边上的溃兵,对南面的防备减弱,因此新25师的几千人得以在黑夜中蹑手蹑脚地从日军的薄弱处穿过,悄无声息地向南行进。下山后走了大概五六里,他们得穿过一处鬼子的防地,队伍静悄悄地靠近,等摸到日军面前,走在前面的机枪手们立刻集中火力开火,鬼子兵猝不及防,被打得乱了阵脚,等他们整理好队伍反击时,无心恋战的新25师早就已经撕开一条口子,冲了出去。鬼子不清楚地形,加上天黑看不明白,追了一阵后失了目标,只得作罢。
  就在新25师奋力向外突围的时候,挤在长江边上的十万大军正绝望地望江兴叹,南京被攻克,成千上万毫无秩序的人们蜂拥到下关码头,仅有的那点船只根本无法运送这么多人,因为惧怕日军杀到,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拼命往船上挤,结果被挤入水中的不少,一时间,喊声、哭声、叫骂声和落水者的呼救声响成一片,场面完全失控。当日本人杀到码头时,渡江的人还不到一半。而新25师一路冲杀,从日军的包围圈中杀出了一条血路,经句容、溧阳,最后安全到达了安徽。
  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万没有撤出南京的中国官兵和二十四万南京市民成了毫无人性的鬼子兵屠刀下的冤魂。这个时候,孙翱麟才明白,自己能够从日军的包围中突出来,是多么幸运的事。
  

第五篇 流亡之旅(1)
十八
  还没到黄昏,天色已经非常阴暗了。铅灰色的云堆积在山顶,愈来愈厚重,然后,雪悄无声息地来了,像盐粉一样轻轻地洒落。粉末逐渐变大,终于变成了一朵朵白花,纷纷扬扬地、轻盈地飞舞。崎岖的山路,长满枯草的斜坡,叶子落尽的树木很快就披上了银装,变得分外的美丽。然而,正在山路上艰难跋涉的逃难者却没有心情去感受这份美景,对于他们来说,雪只会使山路变得泥泞、滑溜,更加难走,而他们必须在天黑前到达前面的小镇,在那里休息一下疲惫的双脚。
  雪越来越大,像白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整个世界混沌一片,分不出天和地来。雪片无声地落在行人的衣服上,帽子上,眉毛上,眼睫上——白敬文一面走,一面取下眼镜擦沾在上面的雪花,冷不防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爸爸!”一旁的白曼琳慌忙弯腰去扶他,他的一个学生也过来帮忙,和她一起把他搀了起来。她摸出手绢,替他擦着水獭皮大衣上的污泥,一面问道,“您没事吧?”
  “没事。”他又对向他围过来的人说道,“我没事,大家继续走吧。”
  那个学生捡起他掉在地上的眼镜,擦干净交给他,他接过去戴上,说道:“谢谢你。”
  骚动了一下的队伍又开始继续前进。白曼琳睁大眼睛看着前方,只见起伏的山峦白茫茫的一片,没有一点人烟。她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指针已经指到4点半了,山里的天黑得早,再过一个小时,天就慢慢黑了,不在此之前赶到前面的小镇,等天一黑,这路就更难走了。她忍不住问旁边的脚夫:“老乡,到前面的集镇还有多远?”
  脚夫牵着驼着一袋书的驴子,回答说:“不远了,要我走,快得很,不过照你们这种走法,怕要走到天黑了。”
  白敬文知道他说的是实话。虽然西迁的学生不少,可多数是跟着父母走,随学校走的不多。尽管如此,这些学生加上教员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学校雇来搬运书籍、仪器和私人雇来搬运行李的脚夫,这支队伍的人数还是蔚为可观。他把队伍按系分成小组,每组派一个人负责清点人数,以防有人掉队,兵荒马乱的,掉了队可不得了。由于人多,加上教员带来的家属有老有小,队伍的行进速度一直比较慢。他自己也属于老弱一类,56岁的人了,加上以前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