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初风云录-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女愁嫁,但他这样的穷汉想娶到手,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这时户牖乡有户人家办丧事,陈平料定张负必然到场,于是他前去帮忙,每天早去晚走。结果,张负果然注意到了英俊、干练的陈平。陈平回家的时候,张负悄悄地跟在了后面。

  张负此人可能是个叫“负”的老头,此人无疑极有眼力。陈平住在穷街陋巷,家里连门都没有,只挂了个破席当门,张负看到这一切后并没有立即离去。他仔细观察陈家的周遭,注意到陈家的门前有很多车辙,仔细察看,那不是拉货车的车辙,而是座车的车辙,因此判断常有长者与陈平来往。

  回到家中,张负就告诉儿子张仲,要将孙女嫁给陈平。张仲先是大惊无语,后来极力反对:“陈平是个穷光蛋,整天游手好闲,不干正事,一县人都拿他当笑柄,你怎么偏偏看上了他?!”张负笑笑,对儿子说:“像陈平这样俊美,有追求的人,难道会永远贫贱吗?”不管儿子服不服,张负这次力排众议,坚决将孙女嫁给了陈平,并且给钱让陈平下聘、办婚礼,还特意交代孙女要尊重陈平:“不要因为陈家穷,待人傲慢无礼。对待陈平的兄嫂,要像对待父母一样恭敬。”(特此注明一下,陈平的哥哥休掉第一任妻子后此时已又娶了一位。)

  娶了有钱人家的女儿,并且对方家长如此开通,陈平婚后手头宽裕起来,可以专心读书,交游也开始广泛起来了。为以后建功立业做了充分的积淀。

  不过在当时他唯一能够为众人所称道并且被记入史册中的事情,就是给父老兄弟分肉,分的极其均匀。父老兄弟称赞陈平,说他可以当村里分肉的专业户。陈平当时仰天长叹一声:“唉!如果要让我陈平宰天下,也会像分这肉一样小菜一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在当时也不乏“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图大志。

  陈平一直苦于没有机遇展现自己,正好没过多久,陈胜的将军周市在陈平的故乡一带横扫秦军,平定了魏国故土,立魏国公子咎为魏王。

  陈平发觉自己好像有了用武之地,于是胸怀大志的他在家里坐不住了,他辞别了兄长,告别了张氏,带着几位少年一道去临济投奔魏王咎。对于陈平这样的人才来说,天下一乱,就业形势就非常好,他很快被任命为太仆。这个官职在当时是位列九卿的,也算是显贵了,陈平自然感恩戴德,一心一意为魏王咎出谋划策。可遗憾的是,魏王与陈平的科学思想不在一个层次上,陈平的妙计他往往无法理解,更不能采纳。不仅如此,他还听信谗言,对陈平产生了怀疑。陈平是个心眼儿活泛的人,并不贪恋高位,一看势头不好,马上溜之乎也。

第十五章 坑杀秦军二十万
既然在魏王那里得不到认可,即使位列九卿,没有施展才华的土壤,这个高位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于是,陈平来了个果断且决绝地离开,后来结果证明陈平的这次选择真可以称得上是明智之举。

  失业一段时间的陈平暗暗发誓不闯出一番天地,就决不回家见哥嫂和妻子,他整日四处游荡,一边打听着时事新闻。当他听说项羽的军队打到了黄河一带,心里一阵激动,因为这给自己带来了“再就业”的机会。陈平早听说项羽“仁而爱人”,又有英明勇敢的称号,于是陈平开始追随项羽左右,帮助出谋划策。这次击败章邯也有陈平一功。

  秦将章邯的军队驻扎在棘原,楚将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漳河南面。两军拉开架势,隔河对阵,由于钜鹿一战,秦军中很多的将士听到项羽的名字就胆战心惊,现在项羽部队兵力倍增,锐气正盛,秦军也不敢贸然短兵相接,因此两军只能吹胡子、瞪眼睛,都不出兵。就这样相持日久而未战,秦二世以为秦军这是屡屡退却,便派人来责问章邯。

  章邯害怕了,立即派长史司马欣回朝廷去说明情况。这时秦国朝廷表面是波澜不惊,其实质已暗涛汹涌,赵高正在密谋杀害秦二世胡亥,欲立子婴为王,这个子婴暗里却很痛恨宦官赵高,必于除之而后快,后来当上秦王的子婴确实设计杀掉了赵高,这是后话。

  这个长史司马欣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赶到了咸阳,风尘仆仆地直奔咸阳宫,此时二世胡亥不在咸阳,司马欣被赵高滞留在宫外的司马门呆了三天,竟不接见,心有不信任之意。司马欣非常害怕,第三天晚上,他趁着夜幕赶快奔回了棘原军中,都没敢沿着大路走,赵高果然派人追赶,没有追上。

  司马欣心有余悸,气喘吁吁地回到军中,赶紧向章邯报告说:“赵高在朝廷中独揽大权,下面的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如今仗能打胜,赵高必定嫉妒我们的战功;打不胜的话,我们更免不了一死。希望您认真考虑这个情况!这次如若不是我跑的快,肯定就被赵高抓回去,想再见到您都不能够了!”

  恰在此时,陈平出主意让赵将陈余给章邯写了封信:

  “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都鄢郢,北伐屠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也数不过来,最后还是惨遭赐死;蒙恬也是秦国大将,北面赶跑了匈奴,在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沃土,最终也被杀害于阳周。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战功太多,秦朝廷不可能每个人都予以封赏,而且战功显赫必是功高震主,都不会得到好的下场,所以朝廷就从法律上找个藉口杀了他们。

  如今将军您做秦将已三年有余了,士卒伤亡损失以十万计,而各地诸侯一时并起,越来越多。那赵高善于阿谀奉承,时日已久,如今天下豪杰并起,形势危急,他也害怕秦二世杀他,所以就会动歪脑筋,想从法律上找借口杀了将军来推卸罪责,让别人来代替将军的职位,以免去他自己的灾祸。

  将军您在外时间长久,朝廷里跟您有嫌隙的人就多,有功也是被杀,无功也是被杀。而且,上天要灭秦,不论是智者,还是愚者,谁都心知肚明。现在将军您在内不能直言进谏,在外已成亡国之将,孤自一人支撑着却想维持长久,难道不可悲吗?!将军您不如率兵掉转回头,与诸侯联合,订立和约一起攻秦,共分秦地,各自为王,南面称孤,接受贡养,这跟身受刑诛,妻儿被杀相比,哪个上算呢?”

  这些话语字字铿锵、句句中肯,深深地戳在章邯的心上,

  章邯疲凰肌⒎共幌耄帜檬樾牛桃刹痪觯故敲孛芘闪司蚴汲桑低刀晒暮拥较钣鹁ィ胍┝⒑驮肌

  项羽喜不自胜,想着眼前就可以轻而易举拿下章邯的秦军主力了。陈平却用眼睛示意项羽:现在先别和章邯订和约。项羽把使者打发下去休息,问计于陈平,陈平说:“章邯现在仅派一个军候前来,肯定是仍处于游疑不定的状态,即使投降了也可能再反悔,所以不如趁现在狠下手去——打击打击他,他一定还会再来求将军的!”

  项羽觉得有些道理,遵从了陈平的主意,因此和约没有成功。项羽命令蒲将军日夜不停地率兵渡过三户津,在漳河之南与他会合。项羽担任前线总指挥,带着大部队人马与秦军交战于漳河之上,再次击败秦军。然后又率领全部军兵乘胜追击,在污(yú)水河岸攻击秦军,把秦军又打得差点溃不成军。

  章邯彻底服了,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立即派司马欣来求见项羽,想订和约。项羽悄问陈平:“现在可否?”陈平清了清嗓子,挺了挺胸膛。嘴角浮出一丝别人不易觉察的浅笑。于是项羽召集军官们商议说:“部队粮草不多,我想答应他们来订约。”军官们个个都说:“好,一切听将军的!”项羽就和章邯约好日期在洹(huán)水南岸的殷墟上会晤。

  双方两员大将相会于洹水,郑重其事订立了盟约,章邯见了项羽,禁不住流下泪来,向项羽述说了赵高的种种劣行。项羽一时慈悲,封章邯为雍王,剥夺了他的实权,安置在项羽的军中。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率原来的秦军,担当先锋部队的角色。

  大部队到了新安境内,诸侯军的很多官兵曾经被征徭役,驻守边塞。以前路过秦中时,秦中官兵很多人对待他们不像样子,等到秦军投降之后,诸侯军的官兵很多人就借着胜利的威势,象对待奴隶一样地使唤他们,随意侮辱鞭打,使得很多秦军官兵不堪忍受,纷纷私下议论:“章将军骗我们投降了诸侯军,如果能入关灭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诸侯军俘虏我们退回关东,秦朝廷必定会把我们父母妻儿全家杀光!!”

  诸侯军的将领们又暗地访知了秦军官兵的这些议论,就添油加醋地报告了项羽。

  项羽感觉事态严重,立即召集陈平、英布、蒲将军等商议道:“订立盟约前和秦军打了两次胜仗,干掉了一些人,但现在他们的官兵人数仍很多,他们内心里肯定还不服,如果到了关中还不听指挥,一旦再造反,那事情就更加危险了,所谓月黑正是杀人夜,不如趁今晚把他们全部清理掉,只带章邯、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yì)进入秦地,量他们三人也不会弄出什么乱子来。”

  大家都默默无语,心有不忍,毕竟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就要在今夜葬送掉了。但项羽一人拍板说了算,大家也只好默许了。于是项羽、英布、蒲将军带领诸侯军,趁夜把秦军二十余万人,生生地击杀坑埋于新安城南。

  这是项羽行军生涯中最惨绝人寰的一次大屠杀,秦军主力自此灭亡。

第十六章 高阳酒徒
当项羽一路人马杀了宋义,破釜沉舟前往钜鹿的时候,沛公刘邦正遵从楚怀王的安排,带领一小股部队进军秦中之地。由于兵力严重匮乏,所以刘邦在九月下旬,不得不树立了先收集陈胜、项梁及其他诸侯军的散卒,然后再开始西向攻秦的方针。然而由于连年兵灾,全国人口已急剧下滑,一番辛苦奔波后,只收集了几百人,加上原来的手下,刘邦最后自砀郡出发时,盘点兵力也仅仅就这数千人马。

  开始西进时,由于兵力太少,刘邦一遭遇敌人就吃亏,但他凭着顽强的生命力,转战了大半年,经过几次不大不小的战役,兵力终于逾过万人。张良听说原来的主子刘邦恢复壮大起来了,就带着韩王成和他的那些“游兵”来跟随刘邦。

  这个时候,项羽正率领楚军主力和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在钜鹿斗的你死我活,所以张良、韩成和刘邦他们没有遇到秦军的主力,因此屡战屡胜,先在韩国的故土上占领了十几个城市。

  俗话说的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刘邦和张良已半年多未见,今日见面,分外亲热,刘邦不管到哪儿都拉着张良的手不放,生怕他一松手,张良就消失了一样。

  部队在韩地短短地逗留了一日,就马上开拔进军秦中,刘邦留下韩王成留守韩地,带上张良和整合的一部分韩国部队,迅速攻克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又势如破竹地攻下了武关。

  就在此时,后方传来了楚怀王的命令:先攻入秦朝首都的人可以为王——很明显,这是一条限制项羽的命令,因为项羽刚刚在钜鹿取得了胜利,消灭了部分秦军,他的部队还在钜鹿喘息、休养、整编,离咸阳很远。楚怀王害怕项羽尾大不掉,影响自己的地位才有这种命令。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刘邦自此更加攻抚兼施,步步西进。

  刘邦有着很多领袖人物特有的品质:雄才大略,能识人、用人、容人。他能听进去金玉良言,又赏罚分明,所以很多贤才都愿意归服他。此时就有一个叫郦食其的英雄豪杰想来投靠刘邦。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乡人,少年时就嗜好饮酒,常混迹于酒肆中,自称为高阳酒徒。

  刘邦的队伍一路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很顺利地打到了陈留(今开封县陈留镇)一带,有一天,刘邦正让两个女服务生帮他洗脚(据史书上多处记载,刘老三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享受足疗),忽报乡里有位儒生要“求见”。刘邦一向轻视儒教,对儒生很有偏见,极不喜欢,曾经当众拿下儒生的儒冠,往里面撒尿。以此来污辱儒生。他的思想和清朝乾隆皇帝一样,认为“自古书生百无一用”。今天忽听有儒生求见,非常愤怒,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以天下大事为重,没有时间接见无聊的读书人!”

  在外等候已久的郦食其听到这样的消息,瞪圆双眼,手握利剑,呀叱着骂看门人:“你再进去对沛公说,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什么读书人!”看门人连滚带爬地进去报告刘邦。

  郦食其得以见到沛公,但他只是拱一拱手说:“足下是想助秦攻诸侯?还是想率诸侯灭秦?”

  刘邦张口就骂:“竖儒!天下苦秦久矣,说什么助秦攻诸侯?!”

  郦食其反唇相讥道:“要合义兵诛无道秦,为何用这样傲慢的态度对待长者?!”

  刘邦一听,一愣,旋即马上停止洗脚,赶忙起身,连脚都顾不上擦,顺手整理了一下衣服,恭敬地请郦食其上座,并赐酒款待。刘邦待他坐定后,向他谢罪说:“过去听说过先生的鼎鼎大名,今天见面才知先生的来意,不知先生有何破秦的妙计?”

  这位高阳酒徒慷慨激昂地说:“你带领的乌合之众,还不到一万,现在竟然要攻打强秦,这不过是羊入虎口罢了。陈留这个地方,是天下的要冲,交通四通八达。城中又积了很多粮草。我又认识县令,让我来劝说他投降,他如若不降,你可以举兵攻打,我作内应,大事就可成功。”刘邦觉得有理,就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

  郦食其回到县城,向县令陈说利害,希望他能审时度势投降刘邦。县令惧怕秦法的苛重,不敢贸然从事,予以拒绝。就在当天,郦食其率众攻入了县令府,杀死了县令,并将县令人头抛至城下,一面又派人报告刘邦。刘邦见大事已成,就引兵攻打县城,并命令众人大声疾呼:“将士们投降赶快滴,你们的县令已被砍头了!再那样顽固不化,你们也要遭殃的!”

  城上守军见县令已死,无意再守,遂开城投降。刘邦不费一枪一炮一卒,和平解放了陈留县城,进了城后得到了大量兵器和粮食,投降的士兵也有一万多,这样,为刘邦西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军事条件,这全是高阳酒徒郦食其的功劳。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七章 入主关中
刘邦的部队在这些强有力的物质条件刺激下,很快到了峣下。张良对和平解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仍然希望这次能和平解放峣下,并希望还让郦食其出手,刘邦于是采纳了张良的意见,又让郦食其携带黄金财帛,贿赂驻守峣下的秦将。

  峣下秦军的这员守将见到主力已经在项羽手中覆灭的事实,自然在银弹攻势面前败下阵来,他让郦食其给刘邦捎个话,约好要一起攻击咸阳。

  张良听了郦食其的工作汇报,立即跟刘邦说,“即使这个守将愿意归顺咱们,可他的那些部下不见得一定会追随我们反秦,这个时候不如趁对方松懈,咱们来个---”用手势那么比划了一下,刘邦立即会意,调集全部军队一举出动,顿时大破秦军——从这个计谋上来说,张良未必不如陈平狠毒。

  秦朝的最后一道防线就这样崩溃了,刘邦军队顺利兵临城下。

  汉王元年(前206年)十月刘邦挺进关中,很得意地进入了咸阳城,这时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