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浅谈写作-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橇矫叛省R幻盼锢恚茄芯课镏试硕竟媛傻难省R幻攀В侵傅嘉颐峭评怼⒀菟愕难省!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写作的表达方式(描述与论说)(14)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3)描写式说明
描写式是一种声动形象的说明方式。如《琥珀》是这样写琥珀形成过程的:
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那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蜘蛛刚扑过去,忽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3。说明的方法
(1)定义法:把事物的特征、本质直接说出是定义法。
(2)概括法:把被说明的事物所属的范围指出来,使人明确它所属的类别,是概括法。
(3)分类法:把被说明的事物所包括的事物列举出来,是分类法。
如《语文基础知识》中“现代汉语语法”部分对“词类的说明”:
这就是分类法,其中还结合运用了定义法,来说明什么是实词,什么是虚词。
(4)举例法:分类法是列举全部对象,说明一事物总共包括那些事物,而举例法是举其中一两个加以说明。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中的一节:
(5)比较法:为说明莫事物,将莫事物与它相比较,通过比较来说明,这是比较法。
第六章·写作的表达方式(描述与论说)(15)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五、议论
议论是论说文的主要表现方式,在记叙文中也常用。发表看法,表明立场、观点和态度。证明其正确性……
象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中的一段:
理想还受到社会的一定的生产力的限制。比如传说中的鲁斑以及过去许许多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虽然有着各种各样改造自然、改进人民生活的理想,但是由于那时的自然科学水平还很低,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提出象今天我们所说的电气化、机械化、自动化等计划来。
1。 论点
论点是被证明的观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主张和看法。它在议论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证明论点,是议论过程的起因,也是目的。论点在议论过程中总要以一句话或一段话加以阐明,它可以处在议论过程的开端,也可以处在议论过程的中间和终点。
有时论点较深,不意为读者一目了然,那么就需要加以明确、归纳。中心论点要突出,在文章中要占突出地位,要给人以鲜明印象。
在议论过程中,阐明论点的方法很多。如:释义法和限制法。
释义法;为了使别人了解论点的含义,经常在论点的后面进行补充解释,如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限制法:先笼统阐述,再缩小范围,提出自己的具体论点,叫限制法。如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一节:
*主义是有框子的。我们有的是大框子,并不一般地反对框子。我们要改造整个社会,使之无产阶级化,这个框子该有多大!我们还要改造自然,这又是多么大的框子……我们也不一般地反对抓辫子,我们要抓大辫子,抓那种政治上反动的大辫子,那种“白发三千丈”的辫子。
2。 论据
论据是论述论点的根据,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在事实论据中,现实材料是最主要的,它是从现实中得到的,用它做论据,能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说明问题,证明论点。是最有说服力的……
以事实为论据:如韩愈《师说》中的一节: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以数字为论据:如《新人口论——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
一九五三年的普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普查,普查结果表明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中国人口一共有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这是一个静态的纪录,如果五三年以后每年都有人口统计数字,这样就成为动态的人口纪录。可惜的是这些数字现在没有,今后必须建立生命统计,登记各个区域人口出生、死亡、结婚、离婚、迁入、迁出的人数,这样才有正确的人口统计。现在一般估计中国人口大概每年增加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三百万,增殖率千分之二十,如果这样估计下去,三十年后同实际的人口数字一比,就会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了。增殖率千分之二十是怎样得来的呢?一九五三年政府在二十九个大中城市、宁夏全省、其余各省每省选十个县进行普查,另有三十五个县只查一区、两镇、五十八个乡、九个村、共有人口三千零一十八万人,出生率千分之三十七、死亡率千分之一十七,因此人口增殖率为千分之二十,并且说城市的增殖率高于乡村;上海一地的增殖率是千分之三十九,城乡平均起来每年增加千分之二十。
以公理、原理、名言为论据:如毛泽东《矛盾论》中的一节:
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孙子论军事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说的是作战的双方。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我们应该记得他的话。
论据表达要坚持的原则:论据必须真实;论据必须证明论点;论据必须充足。(学会用准确、可靠、充分的论据去论证,真正做到用论点统帅论据,用论据证明论点。)
第六章·写作的表达方式(描述与论说)(16)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3。 论证方法
(1) 因果法
是以论点为“果”(结果),找出与其有必然联系的“因”(原因)为论据,进行论证,叫因果法。
因果法,一种是由因推果,一种是据果追因。例如斯大林同志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中的一段论述:
生活中新产生的,一天天成长的东西是不可克服的,要阻止它的前进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例如无产阶级,既然它做为一个阶级已在生活中产生并且一天天成长起来,那末不管它今天怎样弱,怎样小,归根结底是会胜利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在成长、壮大、前进。反之,生活中衰老的、走向坟墓的东西是必遭失败的,那怕它今天还显得是一个强壮的力量。这就是说,例如资产阶级,既然它在逐渐失去立足的基地,日益向后倒退,那末不管它今天还怎样强,怎样大,归根结底是必遭失败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作为一个阶级已在腐朽、削弱、衰老而成为生活中的累赘。
再如毛泽东《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中的一段:
反动势力面前和我们面前都有困难。但是反动势力的困难是不可能克服的,因为他们是接近死亡的没有前途的势力。我们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因为我们是新兴的有光明前途的势力。
(2)例证法
例证法是以事例来证实观点,以具体事实证明一个普遍性的论点。如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论述“不‘打落水狗’是误人子弟”这一观点时,就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
秋瑾女士,就是死于告密的,革命后暂时称为“女侠”,现在是不大听见有人提起了。革命一起,她的故乡就到了一个都督,——等于现在之所谓督军,——也是她的同志:王金发。他捉住了杀害她的谋主,调集了告密的案卷,要为她报仇。然而终于将那谋主释放了,据说是因为已经成了民国,大家不应该再修旧怨罢。但等到二次革命失败后,王金发却被袁世凯的走狗枪决了,与有力的是他所释放的杀过秋瑾的谋主。
(2) 比喻法
以不同类的事实来打比方,说明道理。象鲁迅的《拿来主义》: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j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k国粹,l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六章·写作的表达方式(描述与论说)(17)
《浅谈写作》彭城奔牛编写
4。 反驳
(1) 反驳论点
反驳论点一般不涉及其论据和论证方法,有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两种。直接反驳是以自己的事实和分析,直接证明他人的论点的虚假性。间接反驳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发言和对话来进行议论,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
象鲁迅杂文《我们不在受骗了》:
十月革命之后,它们总是说苏联怎么穷下去,怎么凶恶,怎么破坏文化。但现在的事实怎样?小麦和煤油的输出,不是使世界吃惊了么?正面之敌的实业党的首领,不是也只判了十年的监禁么?列宁格勒、莫斯科的图书馆,不是都没有被炸掉么?文学家如绥拉菲莫维支、法捷耶夫、革拉特柯夫、绥甫林娜、唆罗坷夫等,不是西欧、东亚,无不赞美他们的作品么?
鲁迅先生《“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的一段:
这正是“资本家的乏走狗”的活*。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不知到谁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的原因。也就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证据。
间接反驳是不直接涉及错误论点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反证法和归谬法。
反证法是从反面着手进行反驳,先设立一个与错误论点相反的论点,然后证明后者是真实的。那么原来的论点肯定是错误的了。归谬法也叫引申法,它也不直接反驳错误论点,而是先假定承认错误论点成立,然后将其引申,推出一个荒谬至极的明显谬论,使之昭然若揭。
(2) 反驳论据
错误的论点,往往是由于论据不可靠,揭露论据的虚假性,即可将其驳倒。要用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来证明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 反驳论证
反驳论证是揭露对方论证方法中的逻辑错误。逻辑错误的具体表现是多样的,要“对症下药”。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点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解决“用什么证明”,论证解决“如何进行解决”的问题。论证要合乎辨证逻辑,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用材料说明观点,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说明问题。
反驳论证的例子,象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究竟何时、何地、在哪个行星上,有那个*说过“吃饭决定思想体系”呢?……诚然,*说过,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思想。可是谁向你们说过吃饭和经济地位是同一种东西呢?难道你们不知道,象吃饭这样的生理现象是和人们经济地位这种社会现象根本不同的吗?
还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阿比西尼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