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色生枭 (完结)作者:豆子惹的祸-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兄弟越说也就越发放松,不知不觉里早都犯了老毛病,在朗声畅谈时手舞足蹈、挥袖顿足以添声势,丰隆才不会计较这点小小的孟浪,目光昂昂地认真听讲。
三个人从头到尾说了快有一个时辰,比着其他贤才占用的时间足足多出了几倍,这才终告收声。而在收声之前,三兄弟还认真言明,因为时间有限,今次吐露不及平生所学之万一。
丰隆开怀大笑,少不了又是一番嘉勉,但仍和其他贤才一样,并未当时就告知结果,而是挥手让他们退下回去等消息。
不料,三兄弟一起跪拜在地不肯离去,丰隆意外:“为何不退?”
老大洪一恭敬开口:“草民得知下一位贤能宋阳所擅,也是强国之道,斗胆乞求陛下留我在殿上,闻听此人高论。”
洪正与洪止同时磕头:“求陛下开恩,恕草民不情之请。”
三兄弟被宋阳毒哑三天,之后始终规规矩矩,心中所有怨怒全都积攒到今天,要当着圣上的面,与宋阳激辩这一题‘强国之道’。
当着皇帝的面,他们自不怕宋阳会再下毒,三个人有大把信心,能把宋阳驳斥到‘哑口无言’,能让满朝皆知,燕人宋阳不过是夸夸其谈的小人。
三兄弟要把宋阳打回原形,今日之后双方身份天差地别,三位国家栋梁、天子门生再去对付一个小小平民……什么仇都有的报了。
而左丞相胡大人也踏出了一步,对陛下躬身:“强国之道,本就越辩越通畅,臣也请圣上开恩,留他们三个在殿上、赐他们开口畅言。”
听一个人说,总不如听几个人吵来得更有趣,丰隆欣然点头:“把宋阳叫来吧。”
※※※
宋阳上殿,依照规矩行礼、问安,报上籍贯、姓名等事后起身肃立,同时还不忘给洪家三兄弟送去一个笑容。他的笑容一贯真诚。
丰隆上下打量着他,宋阳做戏,假装偷眼望了一眼圣上,随即显出一份惊讶、继续懊恼……完全是‘上次竟然有眼不识泰山’的神情。丰隆找回了感觉,这才缓缓开口,但并未提及‘献艺’之事:“朕听说,前阵子你帮刑部画了幅画,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宋阳的名头,在京师可响亮得很。”
皇帝开口就没好话,洪家兄弟都面露喜色,洪一更是情不自禁想要抚须微笑,手刚抬起一半忽然省起现在是在金銮殿上,不是茶楼看戏听书,忙不迭又把手放了下来。
宋阳没什么惭愧:“怪案扰民视听、亡者沉冤待雪,草民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盼着能帮上些什么。”
丰隆的语气不善:“帮忙?朕却听说,那副画像不仅什么忙都没能帮上,还惹来了无数嗤笑。宋阳,你倒仔细说说,”说着,皇帝在龙椅上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直盯宋阳:“画一幅哈哈大笑的苦主像,你脑子里都想了些什么?”
宋阳神色从容,语气认真:“为缉拿凶手,仵作能剖尸验骨;为审断冤直,刑捕能开棺查尸,惊动亡人是为了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草民画出那副大笑苦主,也是这样的心思,全无亵渎之意。”
跟着,宋阳甚至还抬起目光,与皇帝对望了一刹,随即收回目光继续道:“辨骨时我便知,画像一出我必沦为全城笑柄,但只要有一成机会能为亡者讨还公道、将凶徒绳之以法,也就顾不得其他了,旁人要笑便笑吧,草民问心无愧,问心…自豪。”
这个时候洪家老三洪止跪拜:“草民有话想说,求陛下恩准。”丰隆摆了摆手,换了副和蔼神情,笑道:“刚刚已经赐你们‘开口畅言’,想说就说,不用再事先启奏。”
谢恩之后,洪止转目望向宋阳:“阁下之言感人肺腑,洪止由衷钦佩……”不等说完,宋阳就摇头笑道:“不用寒暄了,先生心里想不客气、嘴上却客气的要命,不嫌别扭么?圣上招我等觐见,可不是为了听你我的客气话。”
习惯使然洪止把大袖一甩,直逼主题:“要真画得象,你那番慷慨之词才能信得;若是毫无道理地胡乱画像,又岂止是亵渎亡者,更愚弄了我南理律法。理当治罪!”
说完,洪止稍作停顿,又淡淡地加了一句:“话再说回来,如果真画得象,又怎么会这么久都没人认出苦主。”
洪止抓住要害出言诘难,却没注意到,刚刚开口替他们请留的左丞相狠狠瞪了他一眼……
便如承郃郡主以前和宋阳说过的那样,诸多贤能、各方拉拢。洪家这三位兄弟早已被左丞相招致麾下。
左丞位高权重,行事自有分寸,对这种雄辩之士其实并不在意。但身份使然,有些话左丞相不能直接开口说与圣听,所以他收了这三个人。说穿了,洪氏兄弟刚刚在金殿上摆出的‘强国之道’,是对左丞相最最有利的‘强国之道’。今日如此,以后三兄弟晋升‘国士’,永远如此。
洪家兄弟把宋阳当成了死仇,求左丞相能给个机会,让他们在金殿上与宋阳辩上一场、把他打回原形。这对左丞相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先安排了登场次序,又在殿上出言求情留下三兄弟。
不过,左丞相只是答应三兄弟针对‘强国之道’去驳斥宋阳,借以显示他们才学了得,以求得到圣上赏识。可从未让他们在‘画像’这件事上做文章……画像的事情,牵扯的不止宋阳,还有刑部。
画是宋阳画的,发下肖像的却是刑部,抓着这件事不放,打得可不光是宋阳。
刑部尚书为政中立,从不参与朝中各方的博弈,只是做自己的刑律之事,对其他的不闻不问。能在朝中保持中立,本身也是一种实力的象征了。左丞相不怕他、也从未想过要得罪他。
洪一、洪正、洪止三个人毕竟出身贫寒,根本不懂得这些牵扯,他们想的只是追打宋阳,追到他无论可逃、打到他永世不能翻身。却压根就没想到,自己正拿着竹竿去捅一只天大的马蜂窝。

第八十二章 玄数

宋阳没有把刑部拉下水,仍是把事情全都揽到自己身上:“像或者不像,我都已尽力而为,刚刚就说过,无论怪罪或耻笑应由我一人承担,现在再加上洪先生的怀疑,也无妨的。”
画像这件事,自己和刑部就是一条绳的蚂蚱,洪老三举着棍子打过来,根本不用宋阳说啥,苦瓜脸尚书自然看得到。若再换个角度,杜大人能同意分发画像,宋阳就已经承情得很了,到现在案子没破,这份巨大压力,宋阳也想尽力多分担些。
洪止犹自张扬,疤瘌眼斜忒宋阳,冷笑道:“宋先生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想问的是,你凭什么画出那副像?依据何在、道理何在,到底是不是胡乱涂鸦借以嘲笑……”小人得意而忘形、妄言,全没想到此刻指摘宋阳恶意嘲笑京师、律法,刑部也同罪同责。左丞相终于听不下去了,咳嗽一声站了出来:“今日诸位登殿,是为了甄选我南理奇士,两位贤才可越说越远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有气无力的声音,从殿上响起:“圣上,臣有事启奏。”刑部杜大人跨出一步,手执牙板对丰隆躬身。
丰隆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示意他但说无妨。
杜大人目光平静,先看了宋阳一眼,而后又转目望向洪止,出乎意料的,这位一向没什么表情的大员居然对他笑了下……每当有大案需要尚书亲审,在案情落实、元凶被定罪处斩时,杜大人都会送过去一个这样的笑容。
洪止受宠若惊,还不知道他在苦瓜脸的眼中,已经变成了死人。
笑容敛去,杜大人对左丞相拱了拱手:“人心才是最重要的,胡大人以为,宋阳的心地如何呢?他画出苦主肖像,究竟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真心想替死者伸冤?”
刑部尚书不好惹,左丞相的‘门生’惹到了他,他就直接要左丞相的态度——宋阳的心地,就是刑部的心地,杜大人的问题简单直接。
而丰隆皇帝高坐在龙椅上,看着臣子‘议事’,好像挺开心的,全没有出言打断的意思。
左丞相心中痛骂洪止惹是生非,脸上则笑容儒雅,轻飘飘地卸开了话题:“宋阳是青阳选上来的奇士,玄机公主的眼光,信得过、当然信得过。”
杜尚书没再追究下去,只是轻轻点了下头:“胡大人有所不知,此子不止心思不错,手段也称得上‘了不起’。”说完,他转头望向丰隆皇帝,再度长身施礼:“启奏吾皇,浑仪监凶案刚刚告破,凶手缉拿归案、案情真相大白。究其缘由,还是因为宋阳的苦主画像被人认出、由此确定了死者身份,突破这一层,便在无障碍了。”
随后杜尚书直起腰板,对宋阳点了点头。
此言一出,金殿上所有人都大感意外,其中洪止脸色最最难看,案子破了,刚刚的斥责全都成了无理刁难,杜尚书这一记耳光,扇得还算响亮。
宋阳也一下子轻松起来,不是因为洪家兄弟,在宋阳眼中根本没有他们。
丰隆先是面露喜色,但很快又皱起了眉头:“什么时候破的案子?为何不早说?”
“刚刚散去休息时臣得到的消息,本想等大选过后再呈禀陛下,刚好现在被洪…洪止提起,便提前说了出来。”
明明押后一天多才呈报的案情,被他说成‘这还是提前说了呢’,杜大人没语气、没表情,不管是实话还是谎话,从他口中说出来,永远都是理所当然的样子。
※※※
杜大人不是江湖好汉,从不去讲究什么‘知恩图报’。宦海沉浮,利来利往,没有一辈子的朋友也不存毕生的仇敌,哪能意气用事……不过,如果不费力、不伤身,杜大人也不介意去扶持一下帮过自己的人。今天的事情便是如此了,宋阳帮他破了大案,他便帮宋阳扬眉吐气。
杜大人心思不差,当初宋阳主动跑来要帮忙破案,他就大概猜到了,宋阳此举多半与殿试大选有关,虽然他想不到两件事的具体关联会是什么。他把案子捂下一天,就是为了在大选时宣布,给宋阳助力。
对刑部尚书而言,案情押后一天再呈报,不算什么大事。
这个消息来得恰到好处,这些老狐狸拿捏时机的本事不同凡响。
‘大笑苦主像’居然真的派上了用场,再加上宋阳之前的‘只求尽一份力,甘愿被嘲笑’之说,殿上几位大员对他全都换了一副眼光,而更让人忍不住想问的则是:通过一副骸骨,宋阳是如何绘出亡者面目的。
果然,丰隆皇帝当即就好奇笑道:“宋阳,你是怎么把他画出来的?”
“家学缘故……”宋阳仍是在青阳登台献艺时的那一套‘观察自然参悟玄机’的说辞,之后才把话锋转回:“能从骸骨还原亡者相貌,靠得是一位‘天机玄数’。”
洪止暂时不说话了,洪正则清晰的冷哼了一声,意思再明显不过,觉得宋阳装神弄鬼、无稽狂言。可偏巧,他这声冷哼从鼻子里出来的慢了片刻,龙椅上的丰隆皇帝已经饶有兴趣地追问宋阳:“什么天机玄数?”
洪老二的冷哼,讥讽的好像是皇帝。洪家三兄弟同时吓了一哆嗦,所幸这时候没人注意他们。
宋阳稍稍措辞,朗声回答:“比如蜜蜂。天下所有的蜂巢都一样,雄蜂的数量会比雌蜂多一些,如果再仔细数一数的话……便会发觉,每座蜂窝里公蜂和母蜂的数量比率,全都是一样的,这个比例便是草民所说的天地玄数了。”
丰隆啼笑皆非:“你就靠着数蜜蜂,数出来了个天地玄数?”
宋阳笑而摇头:“蝴蝶双翅展开长度的身长的比率;水稻、麦子的节茎,相邻两节的长度之比;海螺上的螺纹,上一圈与下一圈的内径之比;若有心,还可以量一量树木长高、和长粗的比例……世间万物,林林总总,都会有草民说的这个‘天地玄数’。”
黄金比例,原本是个很好听的称呼,被宋阳篡改成‘天地玄数’之后,一下子俗气了不少……前一世里,宋阳读过一本风靡全球的悬疑小说:《达芬奇密码》。
和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一样,他也对被书中渲染得玄之又玄的‘黄金比率’产生了兴趣,而后上网一查,当即骇然发现,在自然中、在生活中、甚至数不清的历史重大事件中,黄金比例真的无处不在,无法用现代科技去解释,这是属于大自然的神奇数字。
宋阳把他所知的,有关自然中黄金比例的例子不停列举出来,完全都是身边的细节、却始终被忽略,而当这些冥冥中隐藏的惊人巧合被突然发觉,心中自然升起几分惊讶,皇帝如此,大臣亦如此。
把自然中有关黄金比例的现象列举过后,他又把话锋一转,回到丰隆最先的问题:“天地玄数包罗万物,世上之人也在其中。正因如此草民才敢大胆一试,托陛下洪福,我画出的肖像,与死者侥幸有几分相似。”
“还原死者原貌,最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五官的摆放和五官的距离比例……”接下来便是‘三庭五眼’之说,这套理论就是黄金比例在人面结构上的体现,在后世早已完善、成熟,而今天的说辞,宋阳准备已久,言语清晰讲解生动,殿上众人一言不发,仔细倾听。
这一次宋阳在大选时准备的题目的核心,就是‘黄金比例’。也正因如此,在听说浑仪监的骸骨案时他才会主动赶去帮忙。此案轰动朝野,连皇帝都在关注,宋阳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能成功还原、帮助破案,那他的‘天地玄数’既有了引序话题、也多了个有力佐证。
有关‘三庭五眼’的讲解,足足持续了一炷香的功夫,其间丰隆几次插口提问细节,饶有趣味的样子,直到全部弄明白了,他才心满意足地点点头。而宋阳要说的话,还远远没完,话锋再变:“远不止五官、相貌,常人身上的天地玄数,多到数不清。”
以肚脐为界,上下半身的比例;以咽喉为界,上半身两部的比例;肩膀到手肘、手肘到指尖的比例;手的宽、长之比…甚至细致到关节、脊柱等等,宋阳滔滔不绝,一个又一个的例子奉上。丰隆也是年轻人,一边听着,早已传旨让太监取来软尺,按照宋阳的说法,一一量过比对,既量大臣,也量自己,洪家哥仨也被仔细量了一遍……而随着一次次丈量的结果被落实、所有的数字全都落在了‘天地玄数’,皇帝的神情也渐渐变化了。
如果说之前自然中黄金比例的例子,会让众人惊讶不已的话,那现在,这个数字突然跑到了自己的身上,心中的感觉便是…震撼了。
至此,宋阳终于收声,向陛下施礼。皇帝正亲自和太监复核那些量出来的尺寸、比例,趁此机会大臣们也彼此议论上几句,毕竟此刻是选拔贤才,而非朝上议事,不用太过严肃。
洪家三位兄弟也对望了一眼,神情都有些无奈。
一个道理,可以换成无数角度、衍生无数论点,洪家三人有雄辩大才,最喜欢也最擅长搬弄文字功夫,宋阳就算把前生所知的诸子百家至理真言全都拿来,还是会被他们找出漏洞、抓住错处,但是到现在为止,宋阳说的全都是…科学,三兄弟根本找不到下嘴之处,心中郁郁可想而知。

第八十三章 笑容

洪一毫不掩饰自己的敌意,对宋阳轻轻说了句:“待会阁下就该说回正题了吧?我们留下来,可就等着闻听阁下高论呢。”在三兄弟眼中,‘这一仗’还没开打,宋阳说的全是与强国无关的杂学,蓄势以待等着后面进入正题,又哪里想得到,这道‘天地玄数’的杂学,就是宋阳今天的题目了。
宋阳对三兄弟点了点头,本不想再多说什么,可片刻后,他叹了口气,用只有他们才能听到的声音,低声说了句:“你们三个,适可而止吧。”
洪一没说话,只是用力一抖袖子……最后的劝告被当成了讨饶,且是被拒绝的讨饶。
宋阳摇了摇头…笑,不再理会三兄弟,转头对仍在诧异‘天地玄数’的丰隆躬身道:“草民有一物,想请陛下过目。”说着,从怀里取出几张纸,捧于手上高举过顶。
上殿之前所有贤才都经过严格搜身,不过这几页书纸并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