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竖子传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六章 智勇较量 鸿门之险(二)
张良到了外室对项伯说:“沛公请兄到内室叙话,有肺腑之言相告。”
项伯道:“我此次前来只是为你救你,又何必见沛公呢?”
张良劝道:“沛公仁厚大度,今日不可不见。”项伯只好跟随张良进入内室,刘邦见项伯进来,便连忙施礼道:“刘季见过项兄。”让后将项伯扶到上座,项伯说:“沛公既是敦厚之人,为何不知深浅,入关之后派人把守关隘,不让各路诸侯进入,是何道理?”
刘邦忙说到:“老将军有所不知,我自从入关以来,整理府库,清点财物,对这里的百姓不敢有丝毫冒犯。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我虽然派人把守了函谷关,这样做却是为了不让其他诸侯进入,怎敢阻止项将军的军队?还请兄把我的苦衷告诉项将军,以后决不忘了将军的大德。”说完以后向项伯深深的鞠了一躬,项伯两忙扶起,两人又结为姻亲,临走之时项伯对刘邦说到:“你明日一早来鸿门拜会我们将军,我一定把沛公所言如实转告,想必我家将军也不会太为难沛公。”刘邦再次拱手拜道:“季之性命,全仰仗将军了。”
张良让夏侯婴派兵送项伯回去,项伯推辞道:“不可,我私自前来还未禀告将军,待我一人回去即可。”张良道:“多谢项兄此次前来救我一命,大恩不言谢。”项伯也说:“子房曾经帮我逃脱了杀身之祸,我理当前来。”说完便上马离去,天还未亮就到了鸿门。
项伯来见项羽,项羽正在和范增议事,见项伯进来忙让道:“叔父快请坐,我正在和亚父商量关于如何消灭刘邦的事情。”
项伯道:“将军可记得我在浙江之时杀过人,曾得到一人相救,才得以脱身。”
项羽道:“听说那人现在在刘邦身边当谋士,可有此事。”
项伯道:“不错,此人正是在刘邦身边。我昨夜私自去造访了他,还顺便查看了刘邦的军营,探听了虚实。我发现刘邦并非不知进退之徒,他入关以来对当地民众秋毫无犯,财物也没有轻举妄动,专等着将军入关。”
范增道:“那他又为何让人守住函谷关,难道没有自立为王的野心?倘若不是将军神勇,我等岂能入关?”
项伯解释道:“那刘邦让人把守函谷关并非不让我们进城,而是防止他人入关来抢占了地盘。如果不是刘邦先行入关,我们根本不可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进入关中。现在刘邦有功而得不到奖赏,还要被我们诛杀,其他的诸侯怎么看?恐怕将军要失信于天下,还请将军三思。”
项羽沉吟道:“依照叔父的说法,刘邦应该没有什么大错,如果劳师动众而去攻打他,恐怕要给其他的诸侯留下笑柄。”
范增连忙进言:“我看那刘邦进入关中以后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还把军队撤回到了灞上,他的志向是要夺取天下,主公千万不可有妇人之仁。”
项伯道:“先生腹中计策何止千万,想要铲除刘邦何必一定要挥师而下,这样岂不是要陷将军于不义?”
项羽也说:“叔父言之有理,还望亚父另行计策。”
范增无奈,只好说:“既然主公如此说,那么我有三计,如果主公依计行事,我保证刘邦必死无疑。”
项羽忙问计策,范增道:“明日主公可请刘邦前来赴宴,在没有入席之前,主公可责问他入关的罪状,他私放子婴,收买民心,阻止诸侯入关,他倘若吞吞吐吐,不能回答,说明他心中有鬼,主公可杀之,此乃上计;主公如果不好动手,可在宴上埋伏百名刀斧手,待到宴中,我举玉佩为号,到时候刀斧手冲出来可将刘邦乱刀砍死,此为中计;这样如果还不行的话,我们令一人敬酒,把刘邦灌醉,刘邦平生最爱喝酒,醉后必然失态,我们也可趁机把他杀掉,此乃下计。有此三计,不怕他刘邦能逃得了性命。”
项羽听从了范增的计策,安排了刀斧手,吩咐了人马进行准备,等着刘邦前来赴宴。
从项伯走后,刘邦和他的谋士们在军营中商议如何对付明天的鸿门宴,张良,萧何,郦食其,陆贾等人都在为刘邦出谋划策。
刘邦愁眉苦脸道:“明日若果真去赴宴,岂不是羊如虎口?但不去的话,恐怕给项羽留下了把柄,他挥军来袭,我们也难抵挡。诸位看如何是好?”
萧何道:“项羽实力强大,我等不可硬拼,倒不如我修书一封,与那项羽讲和,只让他封咱一郡,项羽看到我们毫无独吞关中之心,肯定答应。然后我们可整顿兵马,徐图良策。”
郦食其也说:“我可前去游说项羽。”
陆贾道:“我愿和郦先生同去。”
刘邦询问张良:“先生意下如何?”
张良缓缓说到:“诸位所言,恐怕不可施行。曾经伍子胥力保平王赶赴临潼大会诸侯,以致于平王受到了天下人的尊崇;蔺相如随赵王出使渑池,让赵王全身而退,也是功不可没。看如今虽然我们的势力不如项羽,不过我们不至于害怕成这样,如果修书讲和,天下诸侯如何看待主公?威信何存?我张良虽然不才,却愿保主公前去赴宴,定让范增计策使不出,让主公全身而退。以后我们得到天下而称王,也不会让诸侯们见笑。”
刘邦道:“先生足智多谋,明日赴宴全指望先生了。”
第二日,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纪信,夏侯婴等人来鸿门赴宴,刘邦一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他知道这次鸿门宴有多么险恶,能否平安而归,就看如何处置了。
第十七章 智勇较量 鸿门之险(三)
还未到鸿门之时,刘邦心里开始担心起来,他知道项羽势大,如果稍有差池就会有性命之忧,他无不恐慌的问张良:“这次我们前去恐怕是凶多吉少,先生如此胸有成竹,必然有良谋妙计,不知道先生应该如何应对?”张良过来与刘邦附语一番,然后对刘邦说:“主公到时可按照如此回答,便可无性命之忧。”刘邦心领神会道:“一切听从先生安排。”一行人继续往鸿门赶来。
将到鸿门之时,项羽的先锋将军英布带着一队人马来迎接刘邦,英布道:“我家将军特此派我来迎接沛公,沛公请。”说完让开一条道路让刘邦先行,刘邦笑道:“好,好,有劳将军了。”刘邦看到项羽这里军士队伍严整,旗帜兵器林立,马上不寒而栗,心里又开始忐忑不安起来,策马问张良:“我看项羽这里如此严备,我们此次一定有不测之灾,不如我们就此回去,先生以为如何?”张良道:“不可,我们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只有马不停蹄继续前进,哪里能有后退之理?”刘邦还在犹豫,张良又道:“主公勿忧,待我前去军营内查看,再来禀告主公。”刘邦道:“先生小心啊。”张良一人骑马前往军营之中。
把守军营的是丁公和雍齿,这丁公本来便是项羽的手下,而雍齿则是刘邦离开彭城以后让他镇守彭城,他却在项羽途径彭城的时候将彭城献给了项羽,从此雍齿跟随项羽北击章邯,又西行入关。张良行至营帐外,对二人道:“请二位麻烦通报,沛公的借士张良前来拜会项将军。”丁公道:“你且在此等候,待我前去通报。”丁公转身入帐,张良笑对雍齿道:“我听说你与沛公同在一乡,并且交情不薄,为何现正如此不顾同乡之谊,而让沛公身处险境呢?”雍齿本来对背离刘邦一事就心里有鬼,如今更加羞愧难当,只是说到:“而今正逢乱世,良禽则木而栖各为其主,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再说丁公入帐禀告:“帐外有沛公借士张良前来求见。”项羽问范增道:“先生可知何为借士?”范增道:“这张良本来身为韩国人,刘邦把他从韩王成那里借来,所以称作借士。此人深谋远虑,而且精通兵法,如果现正除去,必然断了刘邦的一只臂膀。”项伯听到范增要加害张良,就连忙劝道:“将军万万使不得,我昨夜前去,本来就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倘若你现正将他杀死,别人岂不说我有意加害于他?而今各路天下未定,将军就要杀害贤能之人,对将军的名声不利。”项羽道:“叔父此言甚是。”又对丁公道:“将子房先生请来。”
张良奉命进入,看到项羽全身武装,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整个营帐兵器陈列于内,更加显得项羽威武不已,张良故作惊讶道:“当今天下可有战事?”项羽道:“暴秦已经灭亡,先生难道不知?为何说又有战事?”张良道:“我看将军如此披挂,想必又要出征,所以才这样说。”项羽笑道:“我的兵马已经习以为常,当兵之人就要时刻保持警觉。”张良道:“将军的道理,良自然明白。然而各路诸侯前来拜会将军,而将军却以这般声势来昭告于人,岂不是有耀武扬威之嫌?常言道:重德不用兵。现正军营里到处摆放着兵器,刀剑森森,谁还敢来拜见将军呢?”项羽道:“那按照先生的意思呢?”张良看到项羽这样说,便道:“将军北征章邯,巨鹿一战,何等威风,天下之人谁人不知道将军的神勇?我看将军可将战服去除,金鼓收起,这样才是待客之道,才能显出将军的风范。”项羽听到张良说得句句在理,就让手下将兵器战鼓等一律撤走,自己去掉盔甲,换上官服,然后说:“各路诸侯前来拜见只能带文臣一名,还请先生带沛公进入。”张良退出,带刘邦进了营帐。
刘邦见到项羽赶紧拱手鞠躬道:“刘邦前来拜会将军,一切全凭将军差遣。”项羽故意厉声喝道:“竖子!你有三罪,还不赶快从实招来!”刘邦被吓得两腿站立不稳,但仍然强装镇定道:“想来我刘季本是沛县区区的一个亭长,因为众人所推举所以才当上了反抗暴秦的首领,即便有什么作为也是有了将军的支持和指挥,我时刻为将军着想,不知道我犯了何罪才让将军大怒。”项羽站起身,走下台阶,对着刘邦说道:“既然你不知道,那就让我来替你说。你率先入关,打进了咸阳城,你知道天下人早已对秦君恨之入骨,你却留着子婴不杀,是何居心?这是其一;其二,你为了收买民心,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还退军到了灞上,不知沛公所意为何啊?其三,待到各路诸侯将要入关之时,你竟然派兵守住关隘,难道你想在这里自立为王?!如此三罪,你却不知道!”不曾想这些早已在张良的预料之中,未来之时张良已经将如何回答交待给了刘邦,刘邦便道:“将军有所不知,还请将军听小人禀明原委。秦王子婴听到将军的名声早已闻风丧胆,因为害怕将军的神武才出城投降,我不敢擅自杀他,专等将军前来处置;百姓早就对秦朝的法律不满,所以我废除法律,不但解了百姓之苦,而且也是了将军啊,现正咸阳城的百姓都说连我一个出身市井之人都能如此,如果将军到来必然更加爱民;我派兵把守关口并不是想要阻挡将军前来,而是害怕秦朝的余党攻入关中,毁了将军的大事。我刘季因为巧合才幸而进入关中,哪里敢有为王的胆量,一定是有小人给将军进谗,请将军明鉴。”
项羽向来就喜欢奉承之言,听到刘邦对他如此惧怕,说话有理有据,根本没有了杀刘邦的心思,扶刘邦入座,亲自为刘邦斟酒。
第十八章 智勇较量 鸿门之险(四)
项伯和项羽坐在宴席的西面,范增坐在南面,刘邦坐在北面,张良站在刘邦身边作为侍者。刘邦又问项羽道:“不知是何人向将军进谗言,才使得将军与我不睦。”项羽哈哈大笑道:“乃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你的事情,若不然,我岂能误会了沛公啊。”刘邦低头不语,心下却暗自想道:这个狗贼,待我回去再收拾你。心里这样想着,脸上却堆满着笑容,对项羽说:“将军大军一到,秦军瞬间瓦解,将军真是有如神助啊。”项羽自然非常高兴,可范增却看出来项羽现在无意杀了刘邦,他按照事先的约定举起玉佩,示意给项羽,可项羽根本不加理会,那埋伏好的两百名刀斧手也不敢轻举妄动。范增知道前两计都已经失败,只能使出下策:他让陈平上前给刘邦倒酒,试图把刘邦灌醉,然后抓住把柄,趁机除掉刘邦。陈平端起酒壶,对刘邦道:“我也素闻沛公仁义,处处为项将军着想,来,我敬你一杯。”刘邦笑道:“陈将军不必如此客气,这些本事刘季分内之事。”陈平细看刘邦,发现刘邦鼻梁高耸,胡须浓黑,一副帝王之相,陈平心想:看来刘邦日后贵不可言,倘若现在将他杀死,恐怕有违天意。于是他给刘邦斟酒也是只斟了半杯,而给项羽斟酒则是满杯溢出,刘邦看出来其中的意思,喝酒也只是浅尝辄止,以免酒后失礼。
范增看到三计都没能杀死刘邦,他开始担心起来:如果这次不除去刘邦,日后必然成为心腹大患。范增走出营外,刚巧遇到了项羽的族人项庄,他将项庄拉到僻静之处,吩咐道:“将军今日不肯杀刘邦,可此人不除,以后我等必然成为他的阶下囚,现在就要靠你了。”然后又对项庄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遍,项庄会意,提剑进了军营。项羽和刘邦正喝在兴头上,项庄拜道:“军中之乐,不足应承;我可舞剑,敢使承应?”项羽大声道:“好,速速舞来。”项庄拔剑起舞,可眼睛却时时刻刻盯住刘邦,试图寻找机会下手。张良站在一边看出了项庄想要加害刘邦,忙用眼神示意项伯,项伯也起身道:“一人舞剑不足取乐,两人对舞,方可显得精彩。”自己也拔剑起舞,他用身体挡住了刘邦,使项庄不能下手。范增看到这一幕,心里更加痛恨项伯。张良发现情况危急,不得不出去寻找樊哙,张良给刘邦耳语道:“主公莫急,我出去叫来樊将军。”刘邦点点头。张良刚走出营帐外,就被丁公,雍齿拦了下来,丁公问道:“先生不在营内饮酒,为何出去?”张良道:“沛公在进入咸阳之时,得到了秦朝玉玺,现在我取来献给项将军。”陈平知道张良的去意,忙在后面对二人说道:“赶快放子房先生出去,将军性情急躁,怕是等不得多久。”
二人将张良放出,张良找到樊哙,对樊哙道:“如今范增指使项庄假意舞剑,想要杀死主公,现在主公危在旦夕,还请将军前去,搭救沛公一命。”樊哙道:“先生放心,我自当保全主公。”说罢自己拿上护盾,带上佩剑和张良一起进入帐中。樊哙刚要进入军营,丁公等人就拦住了去路,讯问樊哙道:“你是何人,竟敢闯营?!”樊哙大呼:“今日项将军设宴,我跟随沛公前来,却让我在营外挨饿,将军为何如此小气!”一边说着,一边使出自己的神力,将众人推倒,闯入宴席中,眼睛通红,头发蓬乱,一副怒发冲冠之相。项羽连忙起身问道:“将军何人?”张良上前回答道:“此人乃沛公的骖乘樊哙。”项羽道:“没有得到通报,怎么私自闯了进来?”范增道:“将此人拉出去斩了!”樊哙道:“我来此一日,未尝得到将军的一顿酒食,便要把我斩杀了,将军的威名何在?”项羽让手下不要动手,然后赏赐了樊哙一个猪腿,道:“既然你说饥饿,我就给你一个猪腿。”樊哙也不道谢,拔出剑来割肉而食,项羽看到樊哙如此不拘礼节,认为樊哙也是条好汉,又问樊哙道:“壮士可能喝酒?”樊哙放下手中的肉,举起酒杯道:“我樊哙死都不怕,何况饮酒?”然后将酒一饮而尽,项羽道:“不知壮士准备为谁而死呢?”樊哙慷慨凛然道:“秦王因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