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赤壁-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昧巳寺淼茸抛约鹤采先ィ馓趼芳虻ハ胂氡阒朗翘跛缆罚虿荒苋 !
然而另外一个疑问随之浮上了心头:敌军既然有意全歼己军,为何不等自己率领的后军大队穿出山坳再行动手?那时候只要将西面的山坳口子一封,军队沿孤山南北一线铺开,陷入绝境的三千军马只怕立时便会乱了阵脚,士气一沮自然是兵败如山倒,局面岂不比现在这样掐着尾巴打更加便捷?
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敌军的兵力不足,起码是骑兵兵力不足,所以才不敢和己军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展开会战。
想通了此节,李典立时有了主意。
〃把命令往前面传,全军突击,向西打,不要理会两侧的袭扰。全速冲击,最先冲出山隘的弟兄,某保举他到虎豹营去做校尉……〃李典大喝道。
队伍不再理会两边的箭矢,开始逐渐加速向西方冲去。两侧的箭雨骤然间密集起来,显然是敌军的攻击强度加大了,队伍中不断有骑士中箭倒下,高速行军的队列里,一旦栽下马,即便不会被摔晕也很难躲开那些不长眼睛的马蹄子,然而队伍中却没有一个人肯向两边看上一眼,便那么直直沿着隘间的小路向西冲去。这支不足一千人的骑兵大队一旦全速奔驰起来,眨眼之间三里地的路程便已然扔在了后面,再往前走,树丛渐渐少了起来,地势渐渐开阔,两边的箭矢也稀疏了许多。
李典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猜对了,山隘中的敌军的部署重点果然在东面。
冲出山隘便能与夏侯惇的中军及于禁的前军合兵了,三千骑兵,任是谁也不要想轻轻松松地啃下来。
远处的晨霭中,一道绿色高坡已然在望,这道梁坡与孤山之间夹着一块凹陷下去的谷地,梁坡下隐隐传来阵阵喊杀声,主战场就在那里……
那道高坡,便是所谓的博望坡了吧,只要在下面与夏侯惇、于禁合兵一处,以骑兵的机动能力,在如此广大的战场当中寻找个缝隙穿插出去简直易如反掌。
但是……李典倒吸了一口冷气,他看得清清楚楚,一股浓密的烟雾自博望坡后面冒了出来,这根烟柱极粗,隔着十余里地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什么样的一场大火,才能造成如此恐怖的浓烟?
……
于禁的队伍已经陷入了一片火海。
在此番带队前来的三位将军当中,于禁是唯一一个有幸在战场上见到了那个方面大耳的敌人的人。那个十年前被大汉皇帝亲自敕封为〃左将军〃并〃领豫州牧〃的冤家对头,曹司空的宿命大敌,号称〃仁义著于四海〃却在诸侯之中屡归屡叛臭名远扬的刘备刘玄德……
于禁看到刘备的那一刻,也是战斗开始的那一刻,骑着马站在高坡上俯瞰着一千曹军骑兵的刘备微笑着挥动了一下手臂,于是几百只忽然亮起的火把如同一群硕大无比的萤火虫般朝着曹军当头罩了下来。
于禁这才环顾了一下四周,看了看自己所统率的前军所处的环境。
西方很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自河畔到博望坡下生长着郁郁葱葱的蒿草,那条斜着向西南直通新野县城的小路恰好便穿过这蒿草丛中,而连他在内的一千名曹军骑兵,此刻正一个不少地走在这条不祥的小路上……
方圆十余里的草场顿时变成了火场,于禁后来回想,刘军一定是在道路两侧的草丛中洒了火油。一支火把扔上去,嘭的一声,一瞬间便蔓延出了八十余步的一道火线,等到曹军骑士们回过神来,丈许高的火苗子已然舔掉了前军都督于禁的胡须和眉毛……若不是戴着头盔,只怕头发也不能幸免。
几乎转眼之间,滚滚浓烟便将小路上的曹军大队吞没了。
千百支利矢带着令人心寒的破空声响向着浓烟中扑去。
浓烟一起,曹家骑兵的建制便不复存在了,在如此恐怖的大火当中,所有人心里都转着一个念头……西面有条河,火势再猛,也烧不到河里。
人喊马嘶声交替响起,身上被烧着了的骑兵们惊慌失措地自马上跳了下来,在地上不住地打着滚,随即被后面涌上来的骑兵胯下的高头大马踩作了肉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浓烟中,所有的人都凭着自己的感觉朝着西方狂奔而去,不断有人自马上栽下,不断有战马摔倒,在如此局面下,跌倒的人绝对没有再爬起来的可能,即便不会中箭,即便不会被烧死,也会被后面蜂拥而来的狂流碾得粉身碎骨……
※虹※桥书※吧※BOOK。※
第7节:博望坡(2)
短短半刻工夫,一千人的骑兵大队便减员至不足四百人,这四百人早已经没有了官长校尉的上下尊卑,没有了整齐划一号令森严的纪律。连主将都不知道是生是死,还谈何命令和纪律?这四百多人已经不能称之为〃军队〃了,充其量只能算作〃人堆〃……如果那些浑身焦煳面目黢黑眉发皆无,趴在小河里面一面往身上撩水一面苟延残喘的物事还能称做〃人〃的话……
在牛吼般的喘息声中,木片击打水面的声音显得极为刺耳……
那些丧魂落魄的曹兵们两眼空洞地抬起头,只见十艘小舟一字排开缓缓划了过来,每只小舟上都有两名桨夫,并载有三名弓箭手,搭在弦上的箭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显得锋锐难当。
一个身材雄壮的中年将领站在船头,右手上持着一杆两丈多长的长矛,利刃一般的目光扫视着这些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曹军,缓缓张口道:
〃降者免死……!〃
……
〃刘景升疾在不治了?这消息准确么?〃曹操惊讶地抬起头来注视着一脸平静的荀彧。却听这位尚书令不徐不缓地道:〃府僚们已经半个多月未曾见到这位镇南将军的面了,日常州务均由牧府司马蔡瑁署理。汉川太守文聘月前回襄阳述职,据称也是蔡某代为接见的!〃
〃蔡德珪也是老朋友了……〃曹操微笑着道,〃……若是他主事,只怕荆州之事便可少花费许多力气。刘景升的家骥刘琦驻守江夏,虽然稳重自持,却终归不是国器。至于牧府中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即便袭位,也不过是个泥胎摆设罢了!真正可虑者,还是新野的刘玄德……〃
〃刘琦也不可小视!〃荀彧郑重其事地道,〃其所守之郡毗邻柴桑,须提防其孙权以自保!〃
曹操哈哈大笑起来:〃刘景升与孙仲谋是世仇,当年孙文台便是死在江夏。年前孙仲谋大胜一场,杀了黄祖,家仇才报了一半,他怎么肯与刘景升的血胤联手?即便他肯抛却国仇家恨,只怕张子布、程德谋、黄公覆之辈也不肯答应……〃
〃张昭是孙伯符用起来的人,不是孙文台的旧部!〃荀彧纠正道。
曹操摇了摇手:〃而今朝廷收荆州面临的第一大敌是刘玄德,他在新野喘息了七年之久,手下已经渐渐恢复了些昔日气象。这几年我们忙于对付袁氏父子,没顾得上关照他。听说近来他手下新来了个书生,颇得他信用,以至于和旧部生了嫌隙?〃
荀彧想了想,道:〃诸葛亮字孔明,是琅邪阳都人,其祖上诸葛丰,曾官至司隶校尉。其父诸葛圭曾任太山都丞,其岳父为荆州名士黄承彦,娶得蔡家长女,蔡家次女嫁与了刘景升为继室。因此算起来,这个诸葛孔明还得管蔡德珪唤上一声舅父。此人常居南阳,是个狂生,常以管仲、乐毅自诩,自号〃卧龙〃。其实士林中多拿这个当笑话说。荆州本地郡望看在刘景升的面子上,勉强认其为才俊,实际上不以为然者颇多。其先前一直在隆中与胞弟务农,刘景升看在姻亲面上,曾多次要给他在牧府找个事情做,却都被他婉拒,如今不知是何缘故,竟然从了刘玄德。〃
荀彧顿了顿,补充道:〃此人有个兄长,叫诸葛瑾,字子瑜,如今在孙仲谋幕中为从事!〃
曹操皱起眉头道:〃此人多大年纪了?〃
荀彧拧眉推算了一番,道:〃照其兄的年纪推算,此人今年至多不过二十六七岁的样子!〃
曹操顿时展眉道:〃年不及而立的一介狂生,有何能为?刘玄德竟为了此人疏远了旧部,真真是鬼迷了心窍……〃
〃丞相此言差矣!〃荀彧当即反驳道,〃当初郭奉孝初奉丞相,也不过二十六岁!〃
曹操傲然晒道:〃此人山野村夫,无识狂生,何能与奉孝经天纬地之大才并论?〃
荀彧怔了怔,心知在这个事情上不能与曹操争论,争论也无用,无论怎么说,丞相都不可能会相信这个狂生的才华竟然能够和去年病殁的军师祭酒郭嘉相比肩,更何况他对于诸葛亮的情况也没有更加翔实的了解,言之无据,因此只得摇头苦笑作罢。
〃如果通过蔡德珪,能否说服这个诸葛亮为我所用呢?即便他不能说服刘玄德归顺朝廷,做个内应传递些消息也是好的……〃曹操沉思了片刻,突然扭头问荀彧道。
荀彧思忖了片刻,答道:〃丞相应该先问问蔡德珪是否肯为朝廷效犬马之劳,若蔡某能欣然膺命,才谈得上用他去说服别人的事!〃
曹操笑道:〃文若不知,我与此人,实在是早年的故交。故此数年之前,他便谏劝刘景升归顺于我,只不过刘荆州爱惜自家苦心经营不易,这才未从其谏,若是他能主荆州大政,闻听我率军南下的消息,恐怕便会立时举州来降。若是能够不损一兵一卒便收降荆州九郡,我们又何必劳师糜饷使江汉之地兵祸联结士民不安呢?〃
荀彧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丞相须立时写一封书信与此人,探其动向。否则一旦刘景升病殁,丞相大兵还未离许都,只怕反让刘玄德抢了先手……〃
曹操点了点头:〃文若说的是……〃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窗外的夜空,谓然叹道:〃元让率军去试探新野的虚实,却不知此时走到哪里了……〃
▲BOOK。▲虹桥▲书吧▲
第8节:左将军刘备(1)
3左将军刘备
一共两百零四匹高头大马,那些甲杖兵器弓箭反倒在其次。一路伏击下来,约两刻钟光景内,曹军被射死一百零二名骑士;而己方共消耗箭矢一百八十一支,无一人伤亡。一百八十一支箭结果一百零二名敌人,这个战果即使拿到曹军的虎豹营面前也足以自傲,实际上,如果不是敌军最后那突如其来的冲刺,消耗的箭支可能还会少些。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马匹没有一匹被误伤,两百来匹马足够组成一支斥候大队了……有一支如此规模的侦骑在手里,新野北面的几个县乃至宛城叶县一带的敌情便明若素缟,若是能有五百匹马,三百名精锐骑士,甚至可以做到方圆几百里内的讯情遮断。
〃关将军,清点过了,有六十三支雕翎刃锋受损,须要回炉;缴获敌箭七百零八羽,长矛一百零二杆,马刀九十八柄,宝剑三柄,轻装骑兵铠一百零二具,其中完整无破损的五十五具,头盔全部完好无损;没有辎重和炊具……〃年轻的什长一脸喜色地向抱膝懒散坐在一个高丘上的汉寿亭侯偏将军关羽禀报道。
关羽扭头看了看他,略略调侃着笑道:〃有多少具尸体身上只插了一支箭?〃
那什长顿时脸上带了三分尴尬:〃……这个,小人忘记了这回事……〃
关羽面上却并未带出不豫之色,伸手拍了拍这什长的背,温言道:〃已经做了什长了,手下也管着九个人呢,遇事如何还是这般疏漏?带兵打仗不同于在乡下种地,事事但凡留心,皆是学问。平日里多留一分心,战场上弟兄们便少流一点血……这里头的道理,明不明白?〃
那年轻的什长嘿嘿干笑道:〃将军,小人是个庶人出身,平日里只会种地喂牛,若不是追随了将军,连弓都不会拉。将军说的这些,都是大人物们平日里想的,小人却学不来……〃
关羽站了起来,拍了拍手,从高丘上缓步走下,一面打量着西面的那根黑色烟柱一面随口问道:〃哦,为何你便学不来?〃
那什长道:〃那学问是读过书的贵人们才想的东西,小人出身卑贱,万不敢多想……〃
〃哼,读过点书,家世好一点便了不起么?〃关羽猛地站住了身躯,回头盯着那什长问道。
那什长低着头跟在关羽身后,却不防这位亭侯突然停下来,险险便撞上了,急忙退后两步道:〃将军说笑了,天下人谁不知道,起早摸黑弄锄头,不如祖上出个关内侯;这年月没个好出身,谁读得起书,又有谁肯来荐你孝廉?不能举孝廉,哪里做得将军带兵打仗?〃
关羽听了他的话,原本晒得黝黑的脸色变得越发冷峻,轻轻捋了捋飘洒在胸前的长髯,冷笑道:〃依你这说法,家世不好,便读不得书做不得将军?〃
那什长却不知哪里说得不对惹恼了这位平日里最是体恤士卒爱惜部下的将军,讪讪道:〃小人嘴笨,说得不对,将军莫往心里去就是了……〃
关羽看了看他,目光转柔和,叹了口气道:〃你说得并不错,汉家取仕,不是看门第便是看学识文章,以致环顾当世,皆是高谈阔论言过其实之士,朝中那些显贵比起家世,动辄便比出几世;堂上那些书生论起学问,诗书六艺无所不晓。可惜这些世家士子,平日里一个个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董卓一个悍匪,便将他们像割麦子一样割倒一片。可笑袁本初号称四世三公,竟被一阉竖后人举族尽灭……世家子,读书人,尽是些膏粱子弟,空谈之辈,若是当真用他们领兵打仗,只怕连鼓声还没听到便尿了裤子……〃
那什长听得呆了,随即赔笑道:〃依着将军所说,家世学问竟是半点用也没有了?这小人却不敢信,不瞒将军说,在将军来荆州前,小人乡里还没出过没家世没学问的将军呢,像小人这般没家世又没读过书的泥腿杆子,不要说掌兵符的,便是做亭长的也一个都没有……〃
〃一个没有……〃关羽微微一笑,〃那你看我像不像个有家世会读书的?〃
什长笑道:〃这个弟兄们谁不知晓?将军是汉寿亭侯,又最会读左传,全天下都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小人怎么会不晓得?〃
关羽双手负到背后,怅然道:〃……你说得对,天下人都知道关云长是汉寿亭侯,都知道我爱读左传,却没几个人知道我小时候家里是贩耕牛的,因犯了人命案子,这才亡命天涯,读书识字都是后来的事情了……便是咱们家豫州,少时家里也是家徒四壁读不起书的……〃
〃啊……〃那什长张大了嘴,竟是再也合拢不上。他怎么也想不到,面前这位名震天下的大人物竟然是这种出身;更加想不明白的是,四海皆知的〃刘皇叔〃,小时候家里竟然连书都读不起……
……
兵刃撞击的声响夹杂着凄厉响亮的嘶喊传上山坡,下面便是尘土飞扬血肉横飞的杀戮场。夏侯惇的中军和左将军府中郎将张飞的一千多步兵绞杀在一处已经两个多时辰了。夏侯惇所率皆是骑兵,张飞所部有高坡上的弓箭手支援,原本双方还能持个平手,博望坡西面腾起的滚滚浓烟彻底击垮了敌军的斗志,便是傻子此刻也明白前军已然全军覆没。慌乱恐惧的中军士卒茫然不知所措,士气一沮败象立现,骑兵们纷纷拨转马头向来路回窜,夏侯惇连连怒喝,连斩了两员将佐都不能阻止。
败兵谈不上纪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