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道之世家子-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我一定会。”谭纶欣喜若狂,将她打横抱起,两人像疯子似的滚在□□。
纱帐垂下,只听到□□慢慢传来低沉的喘息声,一阵又一阵的。
、第二卷 基层 第一章 渔村械斗(1)
第二卷基层
第一章渔村械斗
岭西若说是欠发达地区,那南海县就是差冠上国家贫困县的头衔了,由于是省管县,负责带谭纶去县委的是岭西省组织部干部一处的谢元沁副处长。
从宁南出发一路往南行,路越走越颠簸,高速路还在修建中,国道省道乡道,到南海县政府的时候,连县城的路都低洼不平,听谢元沁提万清镇的状况更差。
早做好吃苦准备,也曾一手将国家贫困县和州打造得无比辉煌的谭纶都叫苦不迭。
说是锻炼,那是好听的话,倒不如说是下放了。
列队在县政府外迎接的是县委书记许效贤和县长董奉书,一矣谢元沁跟谭纶下车,就上前热情地说:“欢迎谢副处长来南海。”
谭纶也忙给许效贤和董奉书问好。
在县委谢元沁代表岭西省委任命谭纶为万清镇长后,就推拒了县里留饭的意思,坐车赶回宁南去了。
许效贤跟谭纶说了几句话也回去县委,董奉书倒是将谭纶叫到了办公室里。
“谭镇长吸不吸烟?”
问了句,见谭纶客气接过,董奉书就抽出一根红塔山说:“老烟民了,改也改不了。”
谭纶拿着烟笑着给他点头说:“我这烟瘾也改不了。”
董奉书夹着烟指着身后的地图说:“南海是岭西的重镇,紧靠北部湾,跟越南海疆接壤,长期以来都是靠农业渔业为生,这万清镇又是南海的重中之重,农牧渔业的生产镇占据比例极高,谭镇长肩上的担子很重呐。”
来南海前就做过功课,岭西作为沿海省份是最穷的地区,远远比不了东南沿海,跟东北比也差得远。这其中一是有自卫反击抗越的原因在,二是东海沿海面对的是发达国家,东北也对着日朝,加工制造业有天然基础,八十年代建立深圳特区,又有政策倾斜,诸多原因加在一起,本来相差不算远的岭东岭西,现在就跟两个世界一样。
想要出政绩,先就要在经济上做文章,九八年国内还是唯GDP论占上锋的时候,虽是过来人,但也无法例外。
可万清的资料少得可怜,查到的都是南海的资料,要想怎样制定发展措施,还得先要看看再说。
听董奉书的话,倒是另有所指?
“谭镇长是京里下来的,能不能通过京城的关系拉到投资?”
地方政府对京城的空降官,一半不爽一半又怀有希望,毕竟在京城做官多半就有关系,有关系说不定就能拉到投资,那就有政绩,有政绩,那就能带着大家一起升官。
“恐怕不容易……”
说着,瞧见董县长眼里的失落,谭纶倒没让他希望完全破灭,“我在香港有些朋友,要是他们有兴趣来南海投资的话,我能做个引见人。”
董奉书眼睛一亮:“谭镇长还认识港商?”
“认识几个,”谭纶心想要把封清铸的名字说出来,他可能会晕过去,“不算是特别有实力的……”
、第二卷 基层 第一章 渔村械斗(2)
“只要有实力就好,特别有实力嘛,那也轮不到咱们南海。”董奉书笑道。
一根烟吸完,董奉书就让县委组织部长带谭纶去万清镇。
南海一县十三镇,除了南海镇是县委所在外,万清镇最大,常住人口足有十八万人,镇上人口也有四万,但离南海镇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路。
一路上谭纶的屁股又遭了殃,几乎要劈成四瓣了,好不容易来到镇上,一瞧见镇上光景就直摇头。
县委组织部长黄锋倒也不见外,直言道:“万清是大镇,人口也多,但是民风剽悍,特别是那些渔民都是些黎族人,跟越南倒还近些。历届镇长都没个长远规划,这镇上就显得破败了些。”
何止破败,不说京城,连旧江的城乡结合部都没法比,跟断江村那一带比起来,也要脏乱差得多,街面上倒处都是满天飞的纸屑,走过的人都是一脸无神的模样。
盖在碎石道般的穿镇大道两侧的房屋一律都是瓦房,没一间是全用水泥盖的,镇政府都是一栋四层高的跟普通的乡镇招待所差不多的房子。
镇党委镇政府的招牌用的木板都破烂不堪,字迹早已褪色,府的府字都不知掉到哪里去了,一片残破凋零的景象。
“镇党委书记还没上任,工作你还要一肩挑,”黄锋说,“跟京城的工作环境是没得比,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既来之则安之,苦是要吃的,还得做出成绩,不然没脸回京城,谭纶苦笑点头。
黄锋领他见过镇里的各部门的头脑,在跟个小公司差不多大的会议室里开了个短会就回南海去了。
谭纶倒也没留他吃饭,回到镇里又开了个会,留神观察着会上各色人的神情,才叫散会。副镇长说要开接风宴,也他给推拒了。
躺在镇里招待所的房间里,瞧着斑驳糊满报纸的墙壁,谭纶苦笑了声。
这就是要奋斗的地方了,日子还长着吧。
晚上做了个梦,梦见跟骆纤纤在香港新开的四季酒店的总统套房内胡天胡帝,香艳旖旎,镜头一转,就生出一堆的小孩,呀呀学语,不一会儿工夫,又都嚷着要出国留学,一家子吵闹温馨,转眼满头白发,左手抱着喻妙淑,右手抱着骆纤纤,一派齐人之福的架式……
“谭镇长,谭镇长……”
偏在这时,门口传来敲门声,谭纶叹口气爬起身,瞧见窗外还有些稀稀的星斗,就问:“是谁?”
“是我,涂敏。”一个清丽的声音响起。
涂敏?噢,是她。
涂敏是镇政府办公室给谭纶配的办事人员,镇长一级是没有秘书的说法的,但她做的就是秘书的事。她刚从岭西农科大毕业,本身就是万清镇人,本来是说要去南海县的,被上任镇长死活留住了。
在镇里干了快一年,手脚勤快,做事麻利,人也长得清秀端庄,刚满二十三岁。
拉开门,看着被连衣裙包裹得纤毫毕露的涂敏,谭纶皱眉道:“天还没亮,有什么事不能明天说?”
、第二卷 基层 第一章 渔村械斗(3)
涂敏吐着舌头说:“出事了,东湖村跟净水村打起来了,镇派出所的人都出动了都制止不了,王副镇长让我来叫您。”
她瞧这白净脸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镇长,倒真没什么惧意,她本身又是个活泼的性子,王副镇长让她来敲门,她就真跑来了。
看谭纶穿的真丝睡衣,她眼睛倒是亮了下,见他看过来,眸子一低。
“怎么打起来的?”谭纶一听就怔住了。
自己这才刚上任,就发生村斗的事,这倒好瞧了。
“为了争鱼。”涂敏替谭纶拿起黑色皮包,“能边走边说吗?”
谭纶点头,就掩上门换好衬衣西裤,挥手道:“边走边说。”
“东湖村跟净水村就挨着,都靠近四号渔场,现在是开禁的季节,”涂敏嘴巴不停地说,“本来上半月是东湖村去捕鱼的,净水村的人偷着驾船去捕鱼,被人发现,追着到了码头上岸,就叫着整村的人打起来了。”
怕谭纶搞不清状况,涂敏还多说了句:“每年都打,镇上的人都习以为常了。”
每年都打?谭纶微一皱眉:“闹了多少年了?”
“封海养鱼是近几年的事,但以前争渔场也闹,我打一生下来就听说了。”
涂敏是镇上人,镇上离东湖、净水两村还有七八公里路,她对那些事也就听说过。
镇上就三辆车,王副镇长让人开了辆去,剩下两辆车一辆在修车厂歇着,一辆被县里借去了,涂敏就牵了辆大洋125摩托车过来,麻利的跨上去要载谭纶。
“你下来。”谭纶瞧她那架式不算熟练,要真让她开,指不定就直接栽海里去了。
林小娆的那辆改装的哈雷他也开过几回,摩托车技术不算差。
“扶着我腰。”谭纶蹬了几下,发动摩托车,“你给我指路。”
涂敏脸蛋绯红的拎着谭纶的衣角,脖颈有点发烫。这京城里下来的年轻镇长,让她有点心乱。
等开到一半就瞧见镇里的那辆捷达轿车在往回开,开车的是镇政府的办事员,不知道谭纶是镇长,谭纶见车上没有王副镇长,就一阵疑惑,看着捷达车开走,又开了一段路,才到了械斗的地点。
这是处比较开阔的沙滩,两旁都长着些揶树,但绝没海南夏威夷那些地方的高,沙滩是被冲刷出来的低洼带。
执着船桨鱼叉柴刀木棍等物的数百人分成两片,虎视眈眈的瞧着对方,两堆人前头各站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皮肤一律晒得黝黑,一瞧就是在海上讨生活的。
地上也扔着些船桨鱼叉柴刀,还有些血迹,人堆里都躺着三四个人,瞧来是打过一场了。
镇派出所的陈济德所长正带着全所的十二名警官站在稍高的地方,手执着扩音话筒,胖硕的身躯也镇不住这场子,圆脸上早挂起了汗珠。
一瞧见谭纶就呼哧呼哧的跑过来,腆着大肚皮说:“镇长,您瞧该怎么办?”
“怎么办?让他们打!”谭纶冷着脸说。
陈济德、涂敏都是一愣。
、第二章 渔场问题(1)
第二章渔场问题
“这个……这要是死人了……”陈济德抹着汗,惶恐的问。
“镇卫生所的人呢?”谭纶环顾四周,没见卫生所的松花江小面包。
出这种械斗的大事,派出所、卫生所都要派人到现场才是。
“打了电话了,镇卫生所说插不出人手……”
“荒唐!”谭纶沉声道,“这真要打死人怎么办?”
……我先前就问您了啊,陈济德抓头,这新来的镇长未免个性了些。
“站前头的是村长?”谭纶让涂敏再催催卫生所的人,就问陈济德。
“那个肩膀上有个铜钱大小的弹孔的是徐闰,是东湖的村长,对面站着的大汉叫孔大有,是净水的村长,两人都是退役军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
岭西就邻着越南,越战老兵退下来的不少,倒没想到这里就塞着两个,按理说也能勉强说是同袍,但这关系到村里的事,打起来可就没什么情份好讲的了。
谭纶注视了一阵,突然发现个蹊跷的地方。
这两村的人几乎是老少残废一块儿上,连七八岁的孩子都拿着弹弓执着树枝站在后头,七十岁的老头也抓着个擀面杖,唯独十四岁往上到四十岁的女人一个都不见。
心头有疑惑,还没问,那头徐闰就骂了起来。
孔大有也不干示弱,鼓躁着大喊,净水村的人也跟着举着手里的东西大吼大叫。
说的都是方言,这南海的方言偏粤语,但又有极大不同,口音很重,谭纶一个字都听不懂,看向涂敏,她赶忙翻译:“徐闰说九月十五休渔期过后,净水村就占了先头,先把鱼都给捕了一轮,到十月初才轮到东湖村,现在才过几天,净水村的人就要不规矩跟着后头偷鱼,打死他们都是轻的……”
陈济德举起话筒大喊:“徐村长、孔村长,谭镇长来了,你们不要打了!”
徐闰、孔大有往这头瞟了眼,村民都稍微的一停,就见两人收回目光,继续骂起来。
谭纶这镇长在他们眼里就跟个摆设差不多。
村里讲究的是辈份,乡镇一级的官员,大半都要从本地提上来,空降干部是不被人瞧在眼里的,特别瞧谭纶这模样,白净脸孔,肌肤也白得跟明虾似的,跟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把话筒给我……”谭纶拿过陈济德手里的话筒,张嘴就说,“打,用力打,今天要不打死几个人,全都别回村,谁回村我让陈所长逮谁。东湖、净水两村的人这回最好全死干净……”
两村的人顿时一片哗然,纷纷嚷了起来。
“你就是新来的镇长?有你这样做镇长的吗?我们打起来,你不劝架,还要让我们往死里打?”
“什么狗屁镇长?你是来看热闹的是不是?”
“村长,咱们不打了,妈批的,让这狗屁镇长站一旁看笑话,不打了!”
“走,阿德,咱们回家,草。”
陈济德瞠目结舌,这本来非得打得重伤几人的大场面,竟然被谭纶一句话说得都散开。瞧着两村人骂骂咧咧的捡起东西,扛上伤者离开,他瞧谭纶这小白脸镇长的目光也跟先前不一样了。
、第二章 渔场问题(2)
“把徐闰和孔大有给我叫过来。”谭纶说。
打不起来,那事情还得解决,这两村人靠的都是捕鱼为生,外头的四号渔场就是他们吃饭的地方,要再争闹,下回还要再打,那什么时候是个头?
徐闰和孔大有被叫到跟前,两人都黑着脸,正眼都不瞧谭纶一下,都用鼻孔对着他。
“好大的能耐,抢鱼、械斗,哪样都能把你们扔到拘留所里好好清醒一阵,”谭纶指着孔大有说,“你说,为什么明明没轮到净水村,村里要跟在东湖村后去偷鱼?”
徐闰瞧着孔大有,冷声道:“我也听听你的理由。”
孔大有瞪他一眼才说:“净水村前十五天的渔获太少,要不趁鱼没被东湖村的人捕完先抢拖几船,到时连饭都吃不饱……”
“好你个姓孔的,你倒好意思说,净水村占了头啖汤,休渔过后就先出海了,反倒说是饭吃不饱,那我村里的人呢?我们晚出海,好的海产都被你们捞去了,我们去捡些剩下的,你们还要跟在后头偷捕,你当我村里人是好欺负的?”徐闰抢着说道。
“哼,这四号渔场太大,我们船少,先出去十五天也占不完,你们船多,这一次出去就基本能捞个干净……”孔大有冷笑说,“光你们那东湖四号的渔船,都有两千吨排水量,一拉网,得上多少鱼,你说吧?”
徐闰反唇相讥:“你们船少,但是你们人手多,十五天能来回好几趟,算起来不比我们少……”
“谁说的!”孔大有青筯一跳,吼道。
一瞧这俩又要打起来,陈济德往中间一插说:“行了,听谭镇长怎么说。”
谭纶瞧这两人一眼说:“净水村先将多捕的鱼给东湖村送回去……”
“谭镇长!”孔大有跳起来说,“我不服!凭什么要给这姓徐的送过去……”
“我说了是给他送吗?”谭纶板起脸说,“是给村里送回去,休渔期是国家林业部规定的,谁出海去捕鱼,是县里镇里规定的,你们既然觉得不公平,那就给我写材料送上来……”
“写材料有个屁用。”徐闰喃喃说了句。
陈济德脸一黑,吼道:“姓徐的,别不知好歹,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带回所里关起来?”
徐闰冷着脸说:“陈所长,你也别想吓唬我,你关了我,整个东湖村的人可不干。”
“听徐村长的意思,难道国家的法律在你眼里都可以不管不顾了?”谭纶按着想要发作的陈济德,笑道,“那好,陈所长,把徐村长、孔村长都给我拷起来。”
徐闰和孔大有都是一愣,还没啥反应,就被陈济德带来的警官给拷上了。
“你们村里的人要想闹事,来一个拷一个,来一双拷一双,镇里的拘留室住不下了,我往县里的拘留所塞,县里塞不下我往省里塞,省里要塞不下,”谭纶冷哼声,“那就往京城里塞!”
徐闰和孔大有心头一阵惊惶,万没想到这新来的小白脸镇长这般硬气,顿时慌张起来。
、第二章 渔场问题(3)
“陈所长你还愣着干什么,押到车上!”谭纶喊道。
陈济德忙回过神来似的,叫着警官往镇出所的松花江小面包上押人。
“谭镇长,谭镇长……”快被挤到车里时,孔大有大喊道。
“干什么?”谭纶回头问。
“我,我让人把鱼送去东湖村……”孔大有见他瞅过来,害怕的低下头。
“噢,徐村长呢?以后还要找净水村的麻烦吗?”谭纶瞧徐闰看过去。
“只要能解决渔场的问题,就,就不找了……”徐闰硬着头皮说。
“喔,跟我去镇政府解决这个事吧。”谭纶摆手让陈济德把手铐下了。
涂敏还是坐着谭纶掌车的大洋摩托回镇政府,呼吸着谭纶身上传来的男性气息,脸蛋总有点热热的。
回到镇政府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