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司长的秘轻轻敲门而入,给三人端了茶,同时给苏城的杯里加了一块冰糖
苏城点点头,然后笑对栾其远道:“我最近口淡,喝茶喜欢加冰糖,栾行长要不要来一块”
“不用,我这个人,喜欢自找苦吃”栾其远自讽了一句,也埋下了一个伏笔他心里则在暗暗吃惊苏城在计委衙门里的熟络,在计划经济年代,这里简直就是国家的圣地一样,即使是改革开放了,他们的地位有所降低,那也依然是普通人难入门的地方苏城在计委的关系,令栾其远又多了一分自怜自哀的痛苦,甚至有种明知有火坑,还要闭着眼睛跳下去的放纵的情绪
牺牲我一个,救活深发展
栾其远以这样的心态面对苏城和鲁司长,气势倒是一点都不弱
鲁司长和苏城互视一眼,暗自苦笑
他们预料到了对方可能反对但总是希望能顺顺当当的把事情办下来,没想到栾其远竟是有点坚决的意思
试探了两句,栾其远果不其然说道:“深发展本小力弱难当大任苏城先生虽然是我们银行的大股东之一,但行长仍然是我,银行的发展方向如何我们已经有了变化”
鲁司长的笑容收敛了,赫然道:“栾行长,你是党员吧?”
栾其远无奈道:“是”
“多少年党龄?”
“21年了”
“21年的老党员,你不懂什么叫组织纪律!”鲁司长立刻拍了桌:“服从大局你不懂,难道谈都不能谈了?组织让你做深发展的银行,不是让你搞自己的小山头的你想做什么?把深*圳做成你的自留地,把特区做成深发展的后花园?国内那么多的银行,为什么选中了深发展?这是组织对你们的信任,你这是什么态度!”
苏城听着鲁司长滔滔不绝的呵骂,眼都直了政府领导企业是什么样的他以前只看到了外表的一层,这下就看的清楚了
比较来说,鲁司长和栾其远的行政级别是相差无几的但鲁司长是中央计划委员会的司长,栾其远只是一个股份制银行的行长,实际权力千差万别
栾其远哪怕面红耳赤也只能硬着头皮挨骂,没有选择的权力
安按道理说,深发展是股份制银行,只要向大股东负责就行了但正如鲁司长问的那样,栾其远他还是个党员,只要是党员他就逃不脱党组织的教育,此时谈什么企业性质,都是闲的
鲁司长一口气骂了五分钟,停下来喝了一口水,问苏城:“苏董,你说说”
这种邀请的感觉有点怪异,好像是请人去骂人似的
“你说就好了”苏城自然拒绝,他可不好去骂栾其远
鲁司长点点头,又换了一个语气,续道:“栾行长,到苏联发展业务,是上面定下来的策略,你们必须遵守但怎么去,什么时候去,还有商酌的余地……”
“深发展还不到10亿的资本金,也没有多少外汇,到了苏联,也做不了什么啊”栾其远艰难开口
鲁司长摇头道:“你们从苏联银行,现在是俄罗斯银行借款,然后在苏联境内放款就行了……用不着多少自己的资本金……”
“万一卢布贬值,又有人恶意欠款怎么办,我们都没有苏联的资料,又是社会不稳定的时间”
苏城听着栾其远一套又一套的说辞,心中一动,问:“栾行长,你看这样如何,我们大华出一笔钱,我们共同到苏联搞借贷生意,但要是这样的话,我们要同风险同利润,按照比例划分利润,你看怎么样”
“那就大华做好了”栾其远趁机就想脱身
苏城笑着摇摇头,道:“必须是银行机构,我私人也不能建银行啊”
他是想借此机会,多赚些俄罗斯的好处,若以个人或公司的身份去俄罗斯,恐怕很难办成此事而对国家和计委来说,升中国工业品的出口量是重中之重,即使是出口到俄罗斯去也不例外他们对一点点小钱,根本不在乎
苏城倒是不闲钱少,做石化基地的人,永远都会觉得钱不够
双方各取所需,完美无间
栾其远还怕苏城返回,一口咬定,道:“大华出资一半,我们深发展出资一半,这是最低要求”
他也不敢罔顾计委,只喊出了一半,尚有试探的意思
孰料,苏城笑着答应了,并道:“大华还有一部分深发展的股票,因此,我就是此案的最大股东,双方若有分歧,要遵守大华的意见”
栾其远才不会领头呢,他甚至都不想去俄罗斯,也是急忙忙的答应了下来
等双方的合同签了,苏城对鲁司长笑笑,道:“这可是他自愿的,赚多赚少都和我没办法”


正文 第332章 私掠证
鲁司长深入了解过苏城的计划,并且与计委内的同事交换过意见。因此,他确实认为苏联的局势会像苏城分析的那样,急转直下,这将是一个很有机会赚大钱的计划,即使出现一些波动,长期来看,银行也是不亏的,对国家更是大有好处。
因此,鲁司长再三劝说后,仍然不放弃的对栾其远说道:“深发展至少应该尝试一下**运营此事吧。”
栾其远顽固的道:“我们银行有自己的风险管控,苏联的政治危机将产生极严重的后果,而且有一点很重要,即使苏联解体,他们会维持公有制,还是改做私有制,还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我们并不清楚,我们也没有这种专业知识,要是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的话,我宁可受组织批评,也会不同意的。”
“苏董的判断不仅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赞同,而且得到了社科院的院士的赞同,我想,深发展是不是能参考苏董的意见,但以**运营的方式进行……”
苏城还不知道有社科院的院士参与此事,但转念一想,他也就能够理解。这么大的事儿,社科院的院士怎么可能还呆在象牙塔里。现在可是卖筷子的最佳时刻。
栾其远依旧摇头道:“苏城先生是苏城先生,我们银行自己没有分析能力,我们就必须远离这样的风险,这样才能发展壮大。”
鲁司长很不高兴的道:“苏董拥有深发展几千万股的股票,他配合深发展也是题中之义。你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请苏董帮忙,深发展能获得的利润更多,不是更有利于它的发展?
“现在投入大笔的资金。最终有可能在他们国家的改革中血本无归。万一发生武力冲突,文件档案被销毁,继任者不承认,我们怎么办?”
苏城不得不承认,栾其远考虑的很周详,或许是太周详了,以至于偏向于保守。
他摆摆手,示意鲁司长不要再步步紧逼。中国一向倾向于金融系统的保守。事后证明,这套体系至少比华尔街的体系稳定的多。至于栾其远的特区血统,则表现在他的顽强上,无论鲁司长叱喝也好。嬉笑怒骂也好,栾其远都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说了一个小时,鲁司长也说疲乏了,摇头道:“算了,你一定怕担责任。那就由得你。”
栾其远没有胜利的笑容,木着脸说:“既然您这么说了,那我想签一份合约。”
鲁司长完全理解不能的重复:“什么?”
栾其远扳着手指,说道:“合同需要说明。深发展是服从国家计委的领导,在苏城先生的指挥下。进行的对苏贷款计划,另外要说明。大华实业和深发展平分利润,共担风险。”
“这不是合同,这是声明。”
“那就写一份这样的声明。”
鲁司长气笑了,道:“什么叫计委领导,苏城指挥?贷款仍然是由你们放,深发展负责此事。”
“但最终决定权落在苏城先生手上,贷款出现的一切偏差,也应当由苏城先生承担。”栾其远铁了心要撇开责任了,强硬道:“如果要深发展参与,就得把这些内容白纸黑字的写清楚。”
鲁司长抬手摸着鼻子,烦躁的看向苏城。
苏城心里早就在激动了。
栾其远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银行经营者,但绝不是银行家,任何百年老店都不是保守出来的,何况是又小又弱的深发展。苏联风险和利润共存,苏城原本是不想吃相太难看,没想到,栾其远直接就把饭盆给端了过来,要把好东西都给他吃了。
苏城又何必客气,豪气的道:“我负责也没什么关系,大不了赔一个银行出来。”
鲁司长愕然,惋惜的看看栾其远,道:“随你吧,这么好的机会,不是随便就能遇到的。”
栾其远不甘的回道:“这么大的风险,也是百年难遇。”
鲁司长没有抬杠的意思,挥挥手去向上级做汇报去了。
接着,他又拿着做好的文件回来,里面写明了深发展和苏城的责任权属,特别说明了苏城是最终责任人,然后加盖公章,一式六份交由各方保管。
栾其远满意的将文件收好。
苏城感慨万千,他本来只是求名,没有想着求利。
奈何利要往身上撞,竟是躲也躲不过。
看着手上的文件,苏城仿佛看到了大航海时代的私掠证。
以国家的名义,接受苏联解体的财富。
鲁司长很在意苏城的态度,见他沉默不语,以为他是顾忌什么,于是开解道:“苏董要是不想接受的话,我们再找几家银行参与好了。”
苏城一下子醒了过来,连连点头道:“再找几家银行参与好了。”
再找10家银行,也不会分薄利润的。
苏联解体溢流出来的财富数不胜数,就像是海洋上的商船一样,不可能有谁能把所有的商船都劫到。
当惊人的财富流淌出来的时候,独自拥有“私掠证”就有些烫手了,再增加几家银行,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想到此处,苏城又补充道:“最好是各家银行自行其是,咱们这个本身也就是企业行为,另外,采购中国商品最好由计委订个计划,正好扶持一些产业,让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多滋养几年。”
鲁司长正有此意,乐道:“苏董要是有什么想法,和我多交流。我们计委做计划,还是有些水平的。”
这又是一个属于中央部委的笑话。
……
走出计委大楼,周围的环境顿时变的舒服多了。苏城深深的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然后不顾形象的伸了个懒腰。
“住在这种老楼里,就像是站在梅雨时节的竹林里一样,凉暖温热寒湿一应俱全,是不是感觉骨头都要锈住了?”谢薇薇像是有一双长腿的气质幽灵,从另一个方向飘了出来。
苏城愣了愣,自嘲的笑道:“我也快成了竹林里的一员,不会被锈住的。”
“那就要小心熊猫了,凡是带着大大的黑眼圈的,都要注意!”谢薇薇用手比划着一个眼镜的样子,卖萌的趋势很明显。
苏城笑了两声,摆摆手,继续向前走。
谢薇薇缀着他,纤细的小白手在苏城面前划动,笑道:“苏董,听说你要去苏联,那我的工作岂不是不好完成了?您看看,不忙的时候,是不是送我们去大华看看?”
“我找人陪你们去好了,我本人还要留驻几天。”
“那我等着。”
“嗯?”
“采访外籍工人啊,苏董您要是不出面,大华的人推来推去,我们就白忙活了,所以啊,还是和您一起去比较好。”谢薇薇说着眼珠子一转,道:“苏董,您在京城还有什么事没办?”
苏城想想摇头道:“也没有特别要做的事。”
“那你不在去苏联前回一趟大华?总有工作要布置吧,我们一起上路好了。”谢薇薇说着也察觉到语病,忙改正道:“不是一起上路,是你上路,我跟着……或者,我上路,你……”
耳边叽叽喳喳的,倒是让苏城的心情宽松许多,他放缓脚步,道:“我不一定会去苏联。所以,回大华的时间也不确定。”
“你不去苏联,那你的计划怎么做?”谢薇薇明显从其他途径知道了苏城策划的方案。
部委老早以前就漏的和筛子一样了。苏城毫不奇怪的道:“我不会说俄语,对苏联的环境也不熟悉,没有认识的人。所以说,远距离操作和近距离操作是一样的……其实留在国内,我还更方便一些。整个计划里面,没有一定要我做的事。”
“这么大的事,你都不去?”
“别人去能做的更好,我们大华就有俄语系的毕业生,找几个人高层去就行了。苏联部分的主要工作就是贷款和确认抵押品,再就是政府关系,没我能做的。”苏城说给谢薇薇听,也是指望着她将消息回馈回去,以免下次询问再说起令双方感觉突兀。
谢薇薇只好点点头,眼巴巴的看着苏城说:“那你要快一点,我们都等着去海沧看呢。外籍人士的报告可是很重要的,说不定过几年,中国会有几千上万的外籍人士来工作。那时再做就被动了。”
苏城瞄了她一眼,轻笑道:“不是几千上万,是几万几十万。再过10年,中国就大不一样了。”
“世界也不一样了,到时候,苏联解体了,苏联人说不定也要到中国来。”
“世界对中国是一样的,苏联解体了,还有美国呢。”
“马上就是12月了,苏联真的会解体?”谢薇薇语气中带着好奇,对她这个年纪来说,苏联老大哥的形象早已经模糊了,如果不是在计委衙门里上班,她甚至不会去关心苏联怎么样。
苏城再次予以肯定,感慨中也有着期待。普京以前的俄罗斯才是一个和谐友爱的好俄罗斯,未来的20年,确实是中国发展的黄金年代。
这是世界格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共同催化,同时也是中国五十年奋斗所积累的红利。迎接这一刻的时候,应当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正文 第333章 来考察
谢薇薇等了苏城一个多星期,才以工作组的名义,和他一起返回海沧。
在这十天里,苏城和鲁司长一起,与好几个银行的管理层见了面。想去苏联的有,保守畏缩的也有。
鲁司长经过了栾其远的前车之鉴,再没有强迫银行参与的兴趣,差不多就是谁愿意去谁去,然后给愿意去的一份文件,再让他们和外交部的同志联系。
在苏城看来,这些文件根本就是一张张私掠证。出于维护利益以及某种难以名状的心态,他向鲁司长建议,每份特定贷款文件都应该有编号,并确定一个最终数量,且允许银行间互相转让。
最终数量是由允诺的银行数量所决定的,如果有5家银行决定前往苏联做这门贷款生意,那私掠证的数量就是5,以后再有银行想要进入,就要花钱从别的银行购买或租用。
鲁司长一天到晚的拜托银行,也拜托的没了脾气,名知道苏城是设了一道门槛,对苏城的建议还是听之任之。
如此一来,认为此行收益大于风险的银行自然更加欢喜,认为风险大于收益的银行也漠然处之。
只有苏城知道,流淌的金河,会让私掠证的价值大增。
12月2日。
谢薇薇斗志昂扬的坐上了大华实业的包机,然后一个人站住三个位置,舒服的躺下来笑道:“真好,我就一直想要一个飞机上的卧铺。”
王绍和何涛站在边上很是无奈。一会儿。等机舱门都关闭了,何涛才小声道:“小谢,我们的座位和你是在一起的。”
“哦。”
“你睡的是我们的座位。”何涛无力的抗争。
谢薇薇眯了一只眼,淡定的道:“坐别地儿去。”
犹豫再三,何涛和王绍真的到别的位置上坐去了。他们两个早就习惯了谢薇薇的“霸气”。部委归根结底还是男人的世界,女人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要么炼就一声绕指柔的功夫。要么就要像谢薇薇这样泼辣强悍,否则断没有生存空间。
霍昌等人在后面看到了暗暗咋舌。
舒兰倚着苏城,小声笑道:“部委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
“那两个男的。也是部委的。”
“所以说不一样啊。”舒兰咯咯的笑了两声,撕开一袋薯片给苏城,让他抱着。自己从里面捡着薯片,同时道:“谢薇薇平时肯定没少收拾他们。”
苏城看何涛和王绍的样子,确实有这种可能。
好在大华只有二十几个人,包机则有40多个座位,倒也称得上宽敞。
谢薇薇长腿轻轻一翘,坐好在位置上,系上了安全带,同时用满足的语气道:“一会上天了,我要好好打个瞌睡,谁都不许打扰我。”
过了阵子。安全带的灯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