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 作者:志鸟村-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样做可以,宣总却不敢示敌以弱。国企的身份、大龄中年的稳重以及不安的环境局面,都让宣总放不开来,反而落了下乘。
温总一看苏城要谈心,立刻强势插入,拐向另一个方面:“苏董前两天写的文章有些意思,关于苏联的命运,苏董看来有不少的研究……”
他们不想继续海沧计划的准备谈下去,苏城也就顺势以苏联为背景聊天。虽然大家的心思都不在苏联身上,但仍然聊的热闹非凡。
直到大门被推开。
一名院办的工作人员表情严肃,匆匆站在会议室的门口,高声说道:“问题1:海沧计划的建设时间长达数年之久,如果建设成本上升,双方如何保证资金到位。”
双方虽然都准备了标书,但领导们没有一个会花时间去看标书,他们往往由幕僚看过标书后,只了解自己需要关心的部分。当不同人关心的部分有所交叉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要求和疑问。
每当这个时候,正常的竞标模式是根据个人的想法,给出不同的分值,进行是否中标的评判。
而在国内,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标模式是直接询问。
所以,大华和中石化的高层才会聚集在办公室里。他们就等着里面的国务委员问问题呢。
不止一次参加过类似会议的宣总轻轻抬起手腕看了一下表,2点20分,说明开会20分钟就有了问题,这算是一个好现象,但也说明里面的分歧很严重。资金问题,差不多是头几项问题了,现在就问了起来,看来会议将很漫长。
想归想,宣总的动作并不慢,他小声和几名属下交流,综合他们的意见,再将要点记录在纸片上,道:“中石化已经敲定了中长期的贷款,如果需要的话,我们会专门建立一个贷款清偿的基金,保证里面的资金足够归还银行贷款,如此一来,就能增加银行的贷款数额。除此以外,石化总公司能够多筹集20%左右的资金,并请国家拨款20%左右……假如还不能如期完成的话,我们会考虑向国外公司或银行,申请低息或无息的款项。”
他说的非常具体,正是资金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而资金出现问题,在重化工领域是再常见不过了。
这就是等在会议室外面,和列席参加会议的最大不同了。双方能够通过控制各自的团队,寻找答案,而不用强行从脑海中搜罗不一定正确的答案。
这种做法,在专业性较强,内容较多的竞标中常常使用。即使是知识广博的专家,也不太可能了解乙烯工程的方方面面,寻找帮助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仅是在场的随员,中石化和大华实业的总部,都有数十名专家随时待命,准备回答问题。
数年的准备,尽在一搏了。
院办的工作人员将之记录了下来,然后扭头看向苏城道:“大华的方法呢?”
这是不会出现在竞标书中的消极内容,苏城毫无隐藏的道:“假如真的出现这种状况,大华会采取稀释股份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以筹集资金。我们已经做了预案,184,请拿给委员们。”
苏城拿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
宣总眼皮跳了跳。他原本觉得国企优势巨大,光是能从银行无限制的贷款这一条,就能让无数民企羡慕的跳楼。对中石化这样的央企来说,只要它愿意,他只要保证每年的流动资金,能够支付银行贷款的利息就可行了。可以想见,这是一笔多庞大的资金,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财团,和中国的国家体制比起来,简直连渣都不是,他们的银行哪敢借给一家公司几千亿元的?
但是,苏城选择的第二类融资方式,却是中石化学不来的。即使以宣总的地位,他也没有稀释国有央企股份的权力。以大华目前的资产来看,一旦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资金就不再是问题了。
院办的工作人员收好文件和记录,见他们没有互相辩论的意思,便让他们签字,当面装入密封袋中,拿了出去。
会议室内,再没有了聊天的气氛,没人知道第二个问题什么时候会到,对他们来说,这就像是一次考试,平时的积累很重要,临场发挥也很重要。m


正文 第318章 明确的战略
“备件采用何种策略。“
“安装精度和工艺控制如何保证?”
“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将采用何种善后方式?”
“如果经营不善,工程无法继续,对施工方将如何补偿,对工人将如何安置?”
一条条的问题,流水价似的从隔壁会议室送到苏城等人所在的办公室里。这些问题,全是竞标书中很难解释清楚的,莫能两可的问题。
如果是针对国外的竞标,企业也许会冷处理算了。但在国内竞标中,双方就隔着一道墙,可没有冷处理的时间。
而且,不像是正常的竞标,你就是再焦头烂额,大华和中石化也要回答。中石化的宣总不用说,国务委员问他问题,有没有竞标都得应着,大华实业也脱不开国内的模版。
在苏城看来,这种会议几乎就像是美国的参议院质询了。两方领导人的身份地位,大约也是相差无几的。
苏城甚至能够通过这些问题,想象到隔壁会议室里的激烈讨论。70亿美元的海沧计划,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牵扯到太多的人和事了。
仅福*建一地,就不知会有多少官员将因此而改变命运。尤其是谈到国产化和本土化的时候,一连抛过来的七八个问题,简直令人目不暇接。
下面的专家们更是忙个底掉,没有一个清闲的。现在的11票,双方都可以说各自稳妥的拿到了4票。剩下的3票就是决定胜负的摇摆票了,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等闲视之。因为你不知道是谁问出来的。
另一方面,双方的4票虽然稳妥。但要是遇到某些“原则性”问题,有人跳票也不稀奇。苏城和宣总都打点着精神,应付着一轮又一轮的难题。
会议室大门再次打开。
跑的几乎断腿的院办工作人员,用略带沙哑的嗓音,道:“问题:长达数年的建设过程中,如果进行采购管理,保证建设方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保证环境和安全不受到伪劣材料的损害?”
宣总凝神点头。低声道:“拿我们的计划案出来。”
和苏城一样,他们也提前准备了文件。采购管理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艰难的问题,说它是社会问题都不为过。中国企业。直到21世纪都没解决好采购管理的工作,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做到公司范围内的优秀管理。
中石化向来自诩为是中国企业管理的领航者,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管理问题并不生怯,宣总拿出文件的同时。笑呵呵的简述道:“我们中石化正在打造科学理性的采购运行机制,首先要大力推进集团化采购,同时加强运营商管理,并全面加强物资储备的管理。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构建集中统一的采购管理体制……”
院办的工作人员认真的记录了下来。照例是签字密封。
待他回转到苏城面前的时候,宣总笑着说了一句:“大公司的采购管理。和中小型公司的可不一样。”
看起来,他在这个问题上是相当的有自信了,且有想要辩论的意思。
苏城微微一笑,道:“宣总说的对。我先说一下我们的采购委员会模式吧,然后再谈谈电子化采购……”
采购委员会的模式并不稀罕。国外的跨国公司都用过,大部分的效果不错。中石化也尝试过,因为内部的官僚关系网太密,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于是弃之。
正因为有这个过程,宣总才有着极强的信心,准备好好的狙击苏城一番。
但是,听到电子化采购的一瞬间,宣总就愣住了。
这是啥玩意?
万维网是在今年的8月才诞生的。在此之前,人们对网络的概念,也许就局限于电子邮件了。即使是电子邮件,其实也没几个人知道。
石油化工领域可以算做是一个高科技领域了,早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石油行业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地震模拟等工作,到了90年代,中石化下属的大型机也不在少数。所以,宣总知道电子化,也知道采购,但当这两个名词联起来的时候,他就茫然了。
苏城对网络的了解是与生俱来的。21世纪石油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他可以不懂石油,也可以不懂大学,甚至连女人都不必懂,但电脑和网络那一定是贯彻了解的。因此,当1991年万维网创建,当国外行家们还不明白情况的时候,苏城就已经开始派人网罗人手,创建大华自己的内部网站了。
此刻,苏城就轻松的解释道:“大华实业和大多数的石油化工企业一样,公司分布的地域很广,分公司之类的协调很重要。我们准备借用内部的局域网,首先开展部门内的电子化采购,等到国内网络有了基础以后,我们就会发动我们的供应商,一起建设这个电子化采购的网络。我们估计,最多五年时间,中国就能有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化采购将为大华实业省下10亿元人民币……”
网络的发展有两个方向,面向公司和面向个人。历史上,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国内有资格发展网络的企业,要么是臃肿迟钝老化不堪的国企,要么是农民企业家用省钱来赚钱的民企,都没有企业网络的**和能力。因此,许多国人都是伴随着个人网络而成长起来的。
但在90年代早期,要想在中国发展网络并盈利,企业网络仍然是不二的选择。苏城早就不能忍受传真往来,大文件柜子的生活了,他有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又有对未来的了解,即使不专注于企业网络服务商。要想为大华建立一个电子化的采购平台,即使是抄袭阿里巴巴,就资金和创意而言,也是绰绰有余了。
中石化方面对“万维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什么的是一无所知。现在就算能问到些什么,也阻止不了电子化采购。
宣总只好默默的收起准备好的文件,心想:就算你跳过这个坑,我们还有别的招。
然而,苏城的话并没有说完。他用了将近10分钟时间,解释了电子化网络以后,又在此基础上,针对中石化“全面加强物资储备的管理”。说道:“我们大华实业也要加强物资储备的管理,但我们的目标和中石化完善储备不同,我们的目标是零库存……”
这句话一出,中石化方面的眼都绿了。宣总再也忍不住了。道:“零库存是面向普通用户的商品供应商的策略,你们做的是重型石化产业,用什么零库存!哗众取宠!”
“没有任何人规定零库存只有商品供应商才能使用。”苏城轻笑着,道:“宣总,我们大华推行零库存已经2年时间了。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请张超给你详细解释供应链的知识,但在现在,我们有一份详细的零库存的供应链管理方式。请呈交给委员们。”
苏城将一份标着101的文件,交给了院办的工作人员。
宣总等人傻傻的看着人出去了。也没有想到反驳的话。因为苏城不可能说假话的,大华如果推行零库存2年时间。那就真的有两年时间了,此刻冲上去质疑,只能是自取其辱了。
院办的工作人员,良久都没有返回。大华的高科技战略,确实把老头子们给打蒙了。
张超等人暗地里捏拳鼓劲。
苏城紧张之余,也在微笑。自从决定竞争海沧计划以来,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合大华集团,打造大华集团的供应链系统。这种做内功的方式,在浮躁的国内企业中是少有的。
只有知道日后的金融危机,只有看到声势显赫的太阳神集团,庞大强悍的三株口服液的惨剧的苏城,才会想到此点,并推行下去。
现在,似乎到了收获的时刻。
过了一会儿,宣总想不透的问道:“大华2年前就推行零库存了,那个时候的大华,好像只有现在规模的二分之一吧。”
“您客气了,没有90年的海湾战争,我们的资产只有现在四分之一。”
“呵呵,资产数亿美元的公司,在石化行业来说,真的不大。那个时候,你们就敢推行零库存供应链?供应商听你们的?”
“供应商听不听话,主要是看你能不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能带来了,他们就听话了。”这一次,是张超回答的。
宣总确实算着时间,笑道:“苏董的心真大了。那个时候,就盯着海沧计划。四两拨千斤也不外如是了。”
这种话,已经不止一个人,不止一次的说过了,只是每一次,大华都更强大了一些。
苏城摇了一下头,却道:“宣总。大华只是一直有一个明确的战略而已,现在,我们尽己所能的实现了自己力量的最大化,不知道中石化发挥出了几份战力。”
宣总诧异的笑了,想要反驳,又不知从何开始。确实,中石化虽然想要海沧计划,但远没有大华的迫切,开始阶段,他们甚至想让海沧计划无疾而终。
到了现在,他们虽然是在竞争,但无非是见招拆招罢了。在某些战术方面,他们也许是占据了优势,但在战略方面,的确是没有准备的。
宣总不由的开始回想会议开始以来的所有问题……
“砰”
大门再次被推开,院办的工作人员这次没拿手条,而是点头致意后,道:“请大华实业的苏城董事长和中石化的宣总经理准备一下,你们五分钟后,列席会议。”
这是要宣布了吗?
宣总霎时间紧张了。他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判断中石化是否能拿到想海沧计划。
要是败给了大华实业?
宣总根本不敢想象这种灾难的场景!


正文 第319章 画外音
留在会议室中的最后五分钟,两方都在各自抓紧时间交流。
有人将重要的文件遴选出来,装入公文箱中以资备用,也有人小声重复着细节要点,帮助老大加深记忆。
会议室里“嗡嗡嗡”的像是百十只米蜜蜂在叫,宣总听着听着,神情一个恍惚,问道:“你们说,大华的战略是什么?”
正在说话的人住口不言,温兆洪想想道:“差异化竞争吧。咱们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程度上都远超大华。他们有优势的地方只能是管理,还有一些高新科技。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凡是涉及到管理和技术的,大华都有更先进的措施和完善的准备。”
这和宣总想的其实差不离了。他叹口气道:“咱们要是也在这两方面下点功夫,今天就能完败大华了。”
温兆洪苦笑道:“即使他们差异化的策略奏效,咱们也占有优势的。乙烯工程是传统工业,高新技术和管理,都没有资金、技术和人才有效果……”
宣总笑了一声,道:“你是想说,咱们阻止不了吧。”
这其实就是他的想法。
温兆洪心知如此,配合的道:“咱们家大业大,不像大华,船小好掉头。论管理和高新技术,咱们做起来的难度有点大了。”
“嗯……既然是差异化的战略,那我们也用差异化好了。把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资料,给我再整理一份。”
中石化的几个人全忙活起来了。
5分钟时间一闪即逝。院办的工作人员又来请人。
苏城和宣总各自提起一个公文箱。二话不说跟在后面。
出门左拐,十几米外就是隔壁的会议室,院办的工作人员敲了一下门,进去通报了一声,才把苏城和宣总带了进去。
只见11名委员,分成两排挨着坐,每人面前一个大茶缸子。房间内烟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的操作室。
放眼看去,房间比平常所见的大了许多,每个人都坐的很舒服的样子。人与人之间隔着两米左右,令威严性顿时有了增强。仔细想想,他们早上办公之后。下午就开始开会,到现在已有四个多小时了,竟然还都坐的稳如泰山。
什么是宅男?这些才是真的宅男。
每日除了上班,这些委员们是鲜少去拜会人的。开会开10个小时,屁股也不用挪动半点。吃饭有人提供,出门必坐车,人要想把他们从门里弄走,非得耗费九牛二虎之力不可……
苏城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跟着宣总坐在了后面。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