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圈(古代)-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只打算家里人聚起来吃一顿喜酒,故而连请帖也不用写,需要筹备的事少之又少,倒真是省心。
常 台笙只稍稍做了些准备工作,媒婆却追到芥堂来,说这个不合规矩那个不讲究,把她愁死了。她一边忙着手头上的工作一边应付喋喋不休的媒婆,那媒婆见她实在是 个没心的家伙,遂转头去找陈俨说。可没料陈俨说自己没有钱,又说眼疾是很重的残疾,人家肯要他已是了不得,万不可再给人添麻烦。
媒婆都快被这俩人气死,毕竟她还从未谈成过这般婚事,按他们说的草草将婚事办了,那她还挣什么名气啊?
她叨叨着:“您好歹也是尚书家的公子,是高商贾人家一等的,再说您这模样,就算有眼疾,站到街上也是给人抢的,可不能这样敷衍了事,便宜了女方。”
陈俨坐在制版间里笑出了声。这时常台笙探进个脑袋:“我去趟西湖书院送个样书,你在这里等我。”
媒婆不知道常台笙会在这个当口忽然探头进来,吓得连忙闭了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陈俨起了身,很顺当地走到常台笙面前:“我正好也好去取酬金,一道去罢。”
两人到书院时正是下午,常台笙去见掌书,陈俨则去找了山长。山长见他眼睛成了这样,心底里一片叹息。他还记得当初救回这孩子时的情形,那时候他奄奄一息,小小的人瘦得可怜,脸色都是蜡黄蜡黄的。好不容易看到他长大了,成材了,可惜却又这样……
真是命途蹇促,只能求后福了。
常台笙与掌书谈完,折回来在山长书房外等了一会儿。冬日天光短,学生都陆陆续续走了,书院里也重新趋于安静,山长从房里出来,看看常台笙,道:“我带他去账房支酬金。”
常台笙遂跟在他们身后一道去了账房。山长嘱咐了两句,让账房去库里取银子,又让陈俨坐着等,随后悄悄将常台笙喊了出去。山长问了几句有关婚事的问题,随后又感叹了一会儿。
常台笙却同山长求证了那晚程夫人与她说的事情是否属实,得到肯定答复之后,常台笙又迟疑着问道:“听说,当时那屋子就在这书院附近……不知是否还在?”
山长摇摇头:“二十年了,早换了样子。”他指了路,“出东门,左拐走百米就可以看到了,如今是个小馆子。”
常台笙点点头,这时陈俨刚从里头取了酬金走出来。
她作别山长,同陈俨一起离开了书院。刚出大门,陈俨就道:“你走了东门,路痴,这样要绕远路。”
就算看不见,他也知道转几个弯走多少路会到不同的门,脑子好用可真是省事。
常台笙带着他左拐,行至百米处的一间小馆子。那门口灯笼已亮起来,门帘挡着,里面有温暖的光调皮地从缝隙中钻出来。食物的香气引人往里去,堂间似乎也很热闹,烟火气十足。
常台笙在那小馆子前驻足,隔着二十年的漫长时光,她似乎能穿过那些笑声与喧闹看到一个小小的孩子,饿得快要虚脱,在屋里四处找钝器,拼命地想要砸开门锁。
她想起他手心里的伤,闭眼想象了一下他当初的无助,头转过去看一脸平静地陈俨。
陈俨吸了吸鼻子,甚是轻松地开了口:“你带我到这里来是吃东西还是怀旧?”
被识穿了么?也是……他那么聪明如何猜不透她的小心思。
常台笙声音微哑着开口:“当时砸不开门锁,一定很难过罢……”
“当然不会,我搬了凳子,爬上去砸开了窗户。”
、第63章 六三
陈俨说完这话;抬脚就要往门内走。常台笙见他一脸无所谓的样子简直有些哭笑不得。她在心中构建了百转千回的悲惨故事;妄图感同身受以体谅他的辛苦。可没想到他竟豁达轻松至此,倒显得她有些一厢情愿。
聪明又不死心眼,小小年纪就知道另辟蹊径,看到门锁难开,还知道窗子更好破坏。也正是因为不蠢;所以才有机会活下来。不然一个人被困在屋子里;又如何能及时得救。
常台笙撩起门帘进了那间小馆子;手忙脚乱的伙计招呼他们随意坐,常台笙坐下来,转头看菜牌,一边自己挑一边问他想不想吃;末了非常愉快地达成一致,握着暖暖茶杯等菜。
常台笙环顾四周,这里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但基本的框架还在。她抬头看看顶上的横梁,再看看重新抹过的墙,再看看面前这个努力活下来的家伙,竟觉得二十年前那场雪并没有那么冷了。
小馆子里虽只有朴素的家常菜,酒也并非是什么好酒,但还是令人觉着暖和。岁月就是这么回事,让旧事踪迹难寻,能看得到的,只有眼下发生的故事。
一顿暖融融的晚饭吃完,到了要结账时,陈俨很是主动地将方才从书院账房支来的酬金放在了桌上:“我也不知道要多少,但应当够了。”
常台笙也不客气地将钱袋子拿过来,数了数,跟伙计结了账,这才又将钱袋子递还给他:“你对这些没有概念是不行的,被人骗了难道要给人数钱吗?”
“可你有概念,难道你会看着我被人骗不出手相救么?”
常台笙说不过他,遂只好淡笑着起了身。
明日就是婚期,可她却带着陈俨这时候还在外晃荡。等回了府,竟看到府里已是张灯结彩,弄得十分热闹。媒婆从新房里出来,瞧见她与陈俨回来了,忙说:“明天就是吉日了,今日新房这压床的找了么?”
此时新房已准备妥当,这满目的红看着竟有些扎眼。常台笙听媒婆这样说还愣了愣:“压床的?”
媒婆瞧她一眼,又看向陈俨,问道:“那陈公子可有什么兄弟之类?堂表都行。”她见陈俨无甚反应,叹口气说:“这规矩都乱了套了。”
此时苏晔恰好搀着苏老夫人朝新房走过来。媒婆见常台笙和陈俨这一副不知礼俗的样子,立即转向了苏老夫人,问有没有合适的人可以压床。
苏老夫人见媒婆既然开了口,为图吉利也最好照做。可这大晚上的,上哪儿去找个合适的人来压床?
媒婆将要求又说了一通,苏老夫人想半天,末了指指苏晔:“让他压床罢。”
苏晔忙摆手:“我已经成亲了。”
媒婆本来都看到了希望,这下又被浇灭了。这时外边敲更声已响起来,媒婆皱皱眉,觉着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遂又问苏晔:“那有孩子了吗?”
苏晔略谨慎地回道:“还没有。”
媒婆又道:“那就苏公子帮忙压个床罢。不早了,该早些就寝了,明日还得忙一天呢。”
一旁陈俨立刻反对:“他又不是童男为何让他压床?我不要与他睡。”
“陈公子,眼下这也是没办法了,谁让白日里不早作准备呢,您若有个堂表兄弟的,也就犯不着这样将就了。就这样罢,还有要准备的事呢。”媒婆说着看常台笙一眼,似乎希望她能理解。
常台笙不是很清楚这些礼俗,也并不介意新房被外人睡一晚上,遂道:“知道了,您去忙罢。”
媒婆这才松口气,又去忙别的了。
这时辰已很晚,各自洗漱完,苏晔进了新房,陈俨则没精打采地躺在床上。他听得动静,翻个身睡进了床里侧。
苏晔看一眼床外侧:“你不是喜欢睡这一边么?不需要迁就我。”
“将来里侧是给常台笙睡的,你睡我要睡的那一边就好,不要越线。”他又接着道:“我不打算和你盖同一床被子,新被子在柜子里。”
苏晔遂又去柜子里取了一床新被,在外侧铺好,换下袍子躺了进去。案上一盏灯还微微亮着,他平躺在这陌生居所的床榻之上,闻着新被的气味,过了许久也睡不着。
屋外的打更声又响起来,夜越发深了。陈俨忽问道:“你成婚的时候也找人压过床么?”
“是。”苏晔思绪仿佛回到几年前,当时因为没有亲兄弟,就只好找了旁系的小堂弟过来压床,那一晚他想,如果自己的亲弟弟没有在那个寒冷的夜里离开府就好了。
小时候因为母亲很喜欢这个偏房的弟弟,故而他们还经常一起玩。曾在难得下雪的冬日摔得一身泥,也曾因为玩水不小心掉进夏日里的荷塘,午休的时候分享过同一条薄毯,觉得好玩所以抢过彼此的点心,先生训话的时候在底下一起偷笑。
这些记忆太美好,以至于之后回想起来,都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忍追忆的意思。
那时偌大苏宅是他们愉快的游乐场地,可其中一个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之后,另一个却日渐意识到这座大宅的可怖,再然后,就只能独自一人迈入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挑起属于独子的那份担子。
都没有什么好想的了,他是向前看的人。
只愿将来他一帆风顺,不要再吃这么多苦头。
苏晔彻夜未眠,睡在里侧的陈俨也不知在何时进入了梦乡。外面天蒙蒙亮时,苏晔借着微光看了一眼沉睡中安安静静的陈俨,轻手轻脚地下了床,将被子叠好,拎起地上的鞋子光脚走了出去。
他刚走到门口,悄悄关好门转过身来时,常台笙恰好走到这里。
常台笙低头看看他手里拎着的鞋子,觉得他比自己还要贴心。苏晔忙俯身穿鞋子,似乎略有些尴尬,直起身小声同常台笙道:“还在睡。”
常台笙不知怎么说,也只好点点头。常遇从走廊那头跑过来,喘着气站定,常台笙低头看她:“你起这么早做什么?”
“宋婶说让我来瞅瞅的……”小丫头挺直了脊背,将手背在身后,抬头望着常台笙,一张小脸上全是喜气。
阳光好起来,常台笙笑笑,站在门口肩膀略略舒展。她又看一眼小丫头:“你先去吃东西,早上饿着肚子乱跑不好。”随即又拜托苏晔带小丫头先去伙房。
小丫头不是很愿意地跟着苏晔走了,新房门口便只剩下常台笙。
常台笙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等太阳完全露了脸,这才推开门走进去,打开窗,走到床前抓起陈俨的被子两头,非常迅速地掀开,声音里蕴着难得的朝气:“太阳都晒屁股了,起来成亲了!”
陈俨连忙坐起来,神情看起来还有些迷茫。阳光透过窗子照进来,打在他脸上的光暖暖柔柔的,常台笙俯身凑过去亲了亲他脸颊,随后自袖袋里摸出一根缎带,给他蒙上。
陈俨道:“你给我换了缎带。”触感不大一样。
常台笙一边给他系一边回道:“大喜之日,换成红的。”
“你换了喜服么?”
“还不到时辰。”她之所以这么早过来,是怕媒婆来了之后又絮絮叨叨不让她在吉时之前见男方什么的。
果不其然,媒婆来得比她预料中还早。常台笙才刚给陈俨理完衣服匆匆出去,媒婆就带着几个丫头婆子在走廊里嚷嚷开了,四处找新娘子。常台笙实在怕了那聒噪的媒婆,连忙又逃回了自己卧房。
因请的客人实在是少,所以也只额外请了俩厨子,打算做两桌好菜,再给街坊邻里发些喜糖糕点就算了事。
贾志敏来得最早,她觉着那些婆子的手艺不好,遂亲自给常台笙上妆。贾志敏是个聪明人,知道今日是喜事,遂多余的话一句也未讲,只将常台笙扮得漂漂亮亮,自己看着都觉得有些愣:“台笙啊,将来别再穿那些灰灰的衣裳了,风采全被挡了,换回漂亮的女装罢。”
常台笙对着镜子看了看,她原本一直以为穿红很俗气,但此刻却觉得喜服也挺好看,有满溢的张力。
只是可惜,他今日看不到她难得盛装的样子。
陈懋是最迟到来的一个,都快到拜堂的时候了,他才不急不忙跨进常家府门。此时常老太爷已在高堂位置上坐着,喜堂里站的皆是至亲与仅有的几位好友。人不多,但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气。
陈俨站在堂中,脊背挺直,合身喜服衬得人格外精神。红缎带在脑后打了个漂亮的结,那是常台笙清晨时的杰作。
常台笙蒙着盖头被宋婶扶进了喜堂,走到陈俨面前时才停下来。陈俨感觉到常台笙走到了面前,立刻伸过手,握住那喜帕,手却悄悄探进去,手指碰了碰他的脸:“唔,你竟然上了妆。”
这时礼宾在一旁见新郎行如此放浪之举,连忙上前阻止了他,随后又清了清嗓子,开始讲一早预备好的祝词。
他讲完祝词,陈俨低低道:“竟然有语病……早知道这部分应该我写好给他。”
“闭嘴。”常台笙亦是压着声音。
礼宾正是专注时,遂也没在意他们说什么,侧过身开始引导二人行跪拜之礼。等这琐细仪程全部结束,常台笙偏过头轻声问礼宾一句:“都结束了么?”
礼宾一愣,哪有人家新娘子这个样子的,遂有些僵硬地应了一声。常台笙得到回应,遂立即牵过陈俨的手。即便此刻还蒙着盖头,她却也能带着他穿过喜堂,顺顺利利下了台阶,然后带着他穿过府中长长的走廊。
众人以为常台笙迫不及待带着陈俨去了新房,可常台笙却已经一路走到了后院。
“你要去哪儿?”
“带你去一个地方。”常台笙说着停下步子,“帮我揭开喜帕罢。”
陈俨伸手揭开了她的喜帕,常台笙转过身将小棕从马厩里牵出来,偷偷从后门离开了府。
这时恰是正午,因两人都是一袭红衣,格外引人注目。常台笙带着陈俨一路飞驰至澜溪边,勒马停下时,常台笙脸上红扑扑的。
她迫不及待地让他下了马,随后牵着他的手往里走。这地方正在逐步改建成藏书楼,其中一栋主楼更是在昨日晚上马不停蹄地赶工改完了。所幸大框架不用改,省了不少工时,不然她也没信心这么早弄完。
因行走其中能闻到新木的气味,陈俨大约猜到了这是哪里。沿着楼梯往上,空气中混杂着旧书的气味,很是熟悉。常台笙站在楼梯口,看着架子上满满当当的书,心情愉悦极了。
这些都是前阵子他整理完的旧书册,如今已经彻底搬进了她筹划已久的藏书楼里。
她领着他往里走,一排排书架看过去,心中满满当当却又有些酸楚。陈俨伸手去感受,一副了然于心的模样。
他知道这里一共多少册,知道每一册写的是什么,对于他来说,这里已是他脑海中的世界,而他因能为她做这些举手之劳的事而感到很荣幸。
楼中沉寂得不得了,此时一切无声,也不需要言语。两个人心照不宣地走到最后一排书架后,停住了脚步。常台笙抬头看看他漂亮的侧脸,在红色缎带的映衬之下,有些喜庆却令人心酸的味道。
她从身后轻轻环住他,这么安安稳稳地站了一会儿,她忽地踮起脚,非常非常努力地踮起脚,抬头从后面咬开她早上打的那个结,陈俨蒙在眼上的缎带便滑落了下来。
常台笙吻了吻他后脖颈,又重新踮起脚,去吻他的耳垂。她模仿昔日他的样子,嘴唇温柔地含住凉凉的耳珠子,舌尖轻轻碰了碰,再用唇瓣稍稍用力地裹一下。
陈俨竟也不自觉地轻缩了缩肩。
常台笙见他如此反应,淡淡笑了笑,又耐心地转战另一边耳垂。
因双目看不到而变得越发敏锐的触觉,让陈俨有些把持不住这样亲密举动。他低头清了清嗓子,此刻常台笙却含含糊糊在他耳边道:“我会温柔一点的。”
、第64章 六四
因排排书架遮挡;西边的窗子此时又没有太阳光照进来;室内光线略显得有些黯淡。这满身红衣在这黯光中看起来却格外沉寂安宁。常台笙绕到他身前,背靠书架踮脚亲吻他,一如在船上那次;但这回却又要温柔得多。
而陈俨因看不到的缘故;这时只能借助于手去感知她的方位捕捉她的体温。喜服铺了一地;陈俨这个时候竟不忘问一句:“地上是干净的么?”
“扫 过了……”常台笙仓促回他,手却已经探进了他中衣内。之前骑马被风吹得冰冷的手这时掠过他温暖的后背,让他在那一堆喜服之上躺下来。因照顾他看不到,故而 常台笙打算自己解开中衣系带;可对方的手却伸了过来;准确无误地握住了她的手;自己摸到那个绳结;单手将其解开。
陈俨的手绕过她 中衣最终搭在了她的腰上。细薄的皮肤暴露在空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