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阳的距离-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突击中,就打垮了坚守斯卡都的印度人。索布尔的战事,已经无关紧要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总前委决定对索布尔守军进行劝降。但意外的是,死脑筋的印度指挥官拒绝了中方的劝降,打算继续坚守。为此,围困部队和总前委一碰头,决定对索布尔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冷枪冷炮作战,彻底摧毁印度人抵抗的神经。

真全用狙击手的话,搜遍18集团军也凑不齐。好在总前委的意思是“攻心为上”。现在印度人已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而且也看不到自己在这里坚守的意义在哪。这群仅仅是凭一时悍勇之气来坚守的军队是不可能坚持多久的。参战人员只要把他们这股悍勇之气打掉就可以了,至于杀伤人员,那是附带的,没什么意义。

韩荣涛和老李客串这个角色还是很胜任的,最起码老李受过全套的狙击训练,韩荣涛手生,架不住数字化侦察兵的设备先进。两个人头一天晚上没什么收获,今天晚上已经两个了。更操蛋的是,为了保证效果,韩荣涛依然可以把坐标数据什么的传出去,让在后面摆弄迫击炮的战友们拆房子。

到第三天头上,印度人就受不了了。面对面惨烈搏杀的话,说不定印度人还能凭民族屈辱感和荣誉感跟解放军过上两招。但是这样被放置了三天,每天上厕所都让人开瓢儿就不好玩了。而且士兵们知道自己也逃不出去,在中国人的高音喇叭宣传中,自己也没可能等来救援。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也是一落千丈。在第三天下午,终于接到新德里命令的印度守军,打着白旗,集体走出掩体和建筑物,向中方投降。

至此,前后持续一个星期的斯利那加战役彻底结束,斯利那加至列城一线以北的地区均回到了中方和巴基斯坦联军的控制中。第一个重载汽车组成的运输车队,已经由红其拉甫开往巴基斯坦境内。向依然坚持抵抗的巴基斯坦提供必要的各种物资。

而印度政府在争吵了数日之后,如何应对的结果也出来了。阿格尼霍特里最担心的情况还是来了。已经被冲昏头脑的印度政府要员们无视了军方的警告,坚持让海军出动一支分舰队,在印度洋航路上袭击中国商船。而且,在地面上,赛马场七号命令中央邦和南部各邦的军队开始整装待命,随时北上。同时,除了在邦迪拉和德让宗一线监视已经不存在的“边防六团”的部队外,驻守在锡金谷地的印度T90主战坦克部队也奉命开拔,向昌迪加尔地区集结。

此外,准军事组织阿萨姆步枪队在新德里的命令下,开始挑选精干部队,然后集体换装,编入新组建的第五山地师。在东部城市西里古里集结完毕后,乘火车奔赴昌迪加尔前线。对于自己的老部队全军覆没而痛心疾首的帕奈克陆军中将对重新组建的第五山地师寄予厚望。一心雪耻的中将先生已经将阿格尼霍特里上将的警告抛诸脑后。复仇,已经是他的全部心思了。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印度的参谋部门在仔细分析了中方在斯利那加战役中的表现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中方在装甲力量方面的巨大优势。纵观整个战役,中方的新式坦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突击矛头,支援步兵还是防守支撑点。这种无人炮塔的坦克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得益于中方防护技术的先进,战役中这种坦克几乎没有被从正面击毁的例子。T90S主战坦克在弹药方面的孱弱显露无遗,而防护上由于俄罗斯只肯提供二流装甲夹层的原因,也没能抗住中方坦克的火力。这种打不穿也防不住的情况让印度陆军异常恼火。更不要说双方在信息化方面的巨大差距了。

为此,印度陆军提出,必须寻找一种真正能和中国人的坦克相抗衡的装备才行。而且,必须有足够好的穿甲弹!印度坦克兵们已经受够了钨合金穿甲弹和钢芯弹混装的状况了。对付巴基斯坦人还好,对付中国人的坦克根本就是找死。

但是,找谁买呢?思来想去,印度政府一拍脑袋,想起一个国家来。

孟买港。

一个穿着印度夏季军装的人正站在码头上,看着港口的龙门吊将一辆辆蒙着帆布的主战坦克从船上吊下来。另外的一台吊机,正把一个个的绿色的集装箱从船上卸下,装在陆军的重型卡车上。由塔塔大宇公司共同生产的Prima重型卡车不是什么军用品,但是架不住价格便宜和韩国人的大把回扣。印度陆军里好多地方都充斥这种半点越野能力都没有的商用重型卡车。

看着装卸坦克的人脸上有着恐怖的烧伤,他的一只眼睛已经走了形了,右耳也几乎成了一个窟窿,半边脸都是粉红色的新皮。这个模样谁也无法把他跟那个风流潇洒的英雄装甲兵宾德拉联系起来。

宾德拉没有死,在坦克爆炸以前,他顺着坦克底门钻了出来,但是坦克燃起的大伙直接烤焦了他的半边身子。为了保住他的性命,他不得不进行大面积的植皮。原来褐色的头发已经全不见了,为了保证头部汗腺的通畅他剃成了光头,然后吸水的亚麻布包起来。右手也重新将粘连在一起的手指切开,虽然只剩下三根手指,但是拇指完好无损,宾德拉觉的,自己依然可以坐上坦克。

他要复仇,他必须复仇。向巴基斯坦人,向中国人复仇。本来可以战伤退役的他向部队申请继续留在第三十三装甲师。他的脑袋还在,他要重建宾德拉营。

为了塑造一个典型形象,也为了保留一名很有战术头脑的指挥员。印度军方同意了宾德拉的请求,并正式宣布重建的三十三装甲师第五装甲营被命名为“宾德拉”营。同时宣布任何一个英雄人物的名字都可以用来命名一支部队,这是无上的荣耀。

重建中的宾德拉营在军方的照顾下迅速满员,但是重要的坦克却还没有到位。在多次询问之后,军方才通知他,去孟买港,陪同第三十三装甲师的人员,去接收第一批从英国进口的“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

《太阳的距离》最新章节由创世中文网首发,最新最火最快网络小说首发地!(本站提供:传统翻页、瀑布阅读两种模式,可在设置中选择)
作者有话要说:

满地打滚的求收藏求票
作者 黑曜圣石
苍天在上 第103章 历史的翻覆

小说:太阳的距离作者:黑曜圣石更新时间:20130607 08:06:01字数:3658

2028年的六月注定被载入史册。中国以空中轰炸和机降装甲部队强攻斯利那加仅仅是一件事情。而且这个事情如果不是中国本身作为世界第一的大国,那么很可能就没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就像利比亚反对派攻陷的黎波里一样,很多国家的新闻里就给两分钟画面。

另一件事情则是沙特和埃及在西奈半岛大打出手,埃及难民像潮水一样涌向周边国家。这个事件的分量是世界级的。苏伊士运河的畅通与否,中东的石油资源能否顺畅的供应到全世界。这些都关系到世界的经济发展。苏伊士运河断一天,那么第二天欧洲超市里的苹果和西兰花就会涨到10欧元一公斤。一部普通的4G手机就会涨到500欧元,一部工人手中的电动工具的配件就会无处寻觅。为此欧洲人急得火上房,但是西奈半岛不是叙利亚和利比亚,欧洲佬想使劲也使不上。

唯一使得上力气的美国人正在搞收缩。埃及这块臭肉老米再也不想碰了。反正最后也是有钱有粮食的沙特赢,苏伊士运河依然掌握在自己手里。美国大兵的命没那么贱,自己愿意啊自己就打吧,反正双方的武器装备都是美国造,该给的票子一个美分都少不了。至于欧洲人,嗯,谁管他们啊。就这这个机会,也给欧洲佬们一个教训,别再折腾欧元了,也别再跟中国眉来眼去了。撅起屁股等着我美国人的聚变炉吧。

这是第二件事,但是第三件事情就突兀的多了。

位于南半球的南非六月份正好是冬季,平均气温15度,气候宜人,降水适中,是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平常的年景的话,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游客最多的时候。不少东亚国家的人在六月份跑道这里来避暑,顺便购买名贵的钻石饰品,一举两得。

但是,今年的南非处于种族仇杀的阴影之中尚未恢复,进入六月旅游季节之后,外来入境人数一直没有变化,来南非公干的人们统统把自己的行程安排的满满当当,对于大城市中心以外的地区,避之唯恐不及。

对于这种情况,南非政府一筹莫展。每天的白人和黑人之间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冲突几乎就让整个政府的职能宕机。

南非国大党政府试图将两个族群再捏合起来的尝试实际上一开始就是失败的。这不是种族仇杀中哪一方死的人多的问题,而是这两个族群之间还有没有信任可言。还包括双方有没有继续共存的经济基础。

在第一点上,南非国大党做的不够,因为信任和公平息息相关。国大党政府现在处于两难之间,态度在黑人和白人之间摇摆不定。毕竟黑人是南非的多数族群,但白人却拥有左右国家经济的能量。白人移民的数量不少,但是远远没有达到动摇种族之间平衡的地步。虽然总体上白人处于劣势,但是依然是南非构成的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摇摆的态度,反而让两个族群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已经有智库向南非政府发出警告,再这样下去,南非有国家分裂的危险。而南非政府则一厢情愿的希望时间能够消除这种隐患。

事实证明,这种南非政府大错特错了,暧昧的态度让国大党两头不待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黑非洲挥之不去的阴影降临到了南非头上。

军事政变,强人政治。这就像一个怪圈,数十年间在黑非洲兴风作浪。今天,这个怪圈套在了南非头上。

在同中方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后,南非官方一直在和安哥拉政府进行谈判。双方第一步先是达成了停火协议,然后双方开始脱离接触,开始各自在当前的战线上后撤。南非方面,库玛因佐退出了现占据的安哥拉边境城市翁吉瓦,撤入了纳米比亚境内休整。而安哥拉在恢复领土完整之后,也没有急于向纳马昆代驻军。

而东非共同体的军队在停战协议签署之后,就开始分批乘火车从赞比亚返回东非。在这场狗屁倒灶的战争中,坦桑尼亚其实占了大便宜。先是锻炼了军队,起码跟南非这种正儿八经的中等强国的军队打的不落下风。第二是武器装备得到了更新。中国把战备库存的轻武器一股脑的放过来给东非共同体国防军换装,然后又得到了援助过来的大批车辆。换装完成后,坦桑尼亚境内的机动车保有量上了一个台阶。各种用退役军用车辆改装而来的农机具和运输工具正充实着各个行业的机械化装备。而出兵的费用则由中国向安哥拉提供的无息贷款支付一部分,另一部分安哥拉将以增产的石油来支付。这对正在发展阶段的东非石化工业来说,无疑是一块从天上掉下来的蛋糕。

安哥拉也算不上什么失败者,虽然它的南部经济遭到重创,但是成功的唤醒了民族主义。安哥拉政府的权威和行政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战争而不计代价建造起来的各种修理厂,被服厂,食品厂,小炼油等工厂也变成了安哥拉初级工业的一部分。为了向前线输送物资而扩建的铁路,公路,疏通的河道也将在以后的经济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南部地区虽然被遭受了战火的重创,但是至关重要的梅农盖油田在南非打着自己要的主义下,没有遭到损伤。而那些被毁坏的道路,农田,房屋等,是可以再建设的。另外,在战争期间,总统范杜内同中国签署了关于战后重建的协议。目前,第一批援建队伍已经到了首都罗安达,不日将启程前往北部在战火中被损毁的最严重的城市翁吉瓦,进行重建的准备工作。另外,国际红十字的第一批人道主义援助款项已经到账,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筹集的7万吨谷物也已经由中远洋公司的货轮运抵罗安达。

这么看起来,真正倒霉的就南非一家。先不说在前线打生打死什么也没捞到,还给了纳米比亚大把的兰特当驻军费用。最后来了一个种族仇杀,这放谁身上也受不了。

在纳米比亚城市翁丹瓜,到处可以看见三三两两醉酒的南非士兵。南非陆军现在是南非黑人的自留地。很多不知该干什么的人就钻进兵营来扛枪吃饭顺便治疗艾滋病。最讨厌没有仗打的就是这些兵痞。因为没有了战争,就意味着没有了战场津贴,没有了双份的工资,没有了免费的吗啡和大麻香烟。也没有了妓女可以享用。

该死的国大党,该死的白皮!如果继续打下去,老子的钱包能够再鼓很多。

这就是大部分底层黑人士兵的想法。

库玛因佐很清楚这些士兵的想法,他自己还有更多的想法。作为一个正统的军人,没有比在拥有战胜的可能时,却被后院起火所阻更让人气氛的事情了。本身作为一个黑人种族主义者,库玛因佐就看不上那些白人。如今,白人更在他的眼中,被贴上了叛国者的标签。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第一时间将所有的白人士兵缴械并集中关押,同时对黑人士兵的私刑视而不见的原因。他认为,现在的白人每一个都有成为第二个戴维斯的危险。为了祖国的安全,这些白人士兵还是变成肥料的好。

但是,国大党的做法让他非常失望。库玛因佐作为一个受过高等精英教育的黑人,很清楚南非非国大这种抹稀泥的政策根本就是于事无补。真正能结束这种状况的,需要强硬的政策和铁腕带来的强大执行力量。这两点,非国大这个所谓的民选政府,根本毫无用处。

既然毫无用处,那就推翻它好了。六十一岁的莫修瓦·库玛因佐认为自己来当这个总统,比非国大那个废物强的多。黑非洲强人政治的传统,在他的身上显的异常合适。已经过世的尼日利亚军事强人奥巴桑乔能干的好的事情,自己一样做的到,而且会比他做的更好!

作为一个老牌的军事强人,库玛因佐自己有自己的班底,而且,他的强硬姿态也着实有不少数量的追随者。而且,在他将想法付诸行动之前,就已经开始利用南非的媒体开始进行宣传了。把他包装成一个为了国家的胜利而努力作战的军人。在即将取得胜利之前却被无能的官僚和不顾国家利益的白人拖后腿而无功而返的将军。

因此,库玛因佐在南非人心目中的威望越来越高,甚至已经开始有议员提议让他参加下一任总统竞选了。

但是,库玛因佐的目的可不仅仅是当一个总统而已。他要的,是对国家完全的掌控,然后对国家完整的,彻底的改造。

六月,库玛因佐带领第四机械化步兵营返回开普敦。这些年,作为行政首都的比勒陀利亚功能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而且作为矿业城市的比勒陀利亚由于空气污染等问题,并不是很受待见。久而久之,开普敦这个宪法首都其实已经开始行使单一首都的使命。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戴维斯的空袭也不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

回到开普敦的库玛因佐受到了黑人民众们英雄版的欢迎。人们天生崇拜强者,而库玛因佐在刚刚遭受了一场种族冲突的开普敦民众心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强者。白人们则窃窃私语,对于这个有过前科的将军保持着警惕。

但是,他们谁也没想到“南非的荼隼”(每日太阳报的形容词)会做那种事情。

六月七日,中国人的一个大日子。这一天各个城市都如临大敌,警察上街,行人们道路以目,救护车严阵以待。红白相见的封锁线到处可见,车顶上装着一个大锅的信号屏蔽车几乎让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