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男后之路-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殷羽庭开门见山的对薛妃道:“小臣有重要事情要禀报娘娘。”
听他口气凛然,薛妃正色道:“你到底有什么事情要禀报本宫?”
殷羽庭扫了李春秋一眼,对薛妃道:“此乃事关重大,小臣只能禀报给娘娘一人。”
“哦?”薛妃蹙起眉头,坐在旁边的李春秋同样一脸惊诧,薛贵妃问道:“你不是皇儿府上的典鉴么?难道你要禀报的事情连皇儿也不能听?”
殷羽庭面色如冰:“不能!”
薛妃疑惑的望向李春秋。
李春秋也只得苦笑一下,冲他的母妃轻轻点了点头。
薛妃见李春秋如此这般,只好对他说道:“既然如此,皇儿就先回避罢。”说罢唤来宫娥金儿将李春秋引到后殿去了。
有其他宫娥抬上来水晶幕帘,将薛贵妃与殷羽庭隔将开来。
一条条晶亮的珠串婆娑了帘后宫廷贵妇的身影,直到宫门再次彻底关上,薛妃略显冷淡的声音才幽幽传来:“你可以说了。到底有什么重要事情只能禀报给本宫一人?”
殷羽庭听到上位的问话,却并不着急回答,反而是气定神闲的仔细观察了宫殿的四角,确定没有多余的眼线才缓缓开口言道:“小臣,想与娘娘商议成王殿下婚姻大事。”
这一语实在惊人,要知皇子婚姻都是由皇帝指婚。慢说一个是小小的王府下臣,就是母后母妃也没有左右的余地。
薛妃听了这话,先是一惊,继而只当听了笑话,嘴角勾起一丝冷意,鄙夷的道:“你真是口出狂言啊。没想到,皇儿中意的人竟然是你这样不知好歹的黄口小儿。”
殷羽庭道:“娘娘,小臣并没有口出狂言。”他抬起眼来,那浓黑的瞳仁流光溢彩,雪白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表情:“如果娘娘与成王殿下想有一条活路的话,就一定要让成王殿下成婚!”
“如今的局势对成王殿下十分不利,皇帝陛下要立大皇子李长平为太子是箭在弦上。皇后娘娘与郑国公的权势已经直冲云霄。如果再立大皇子为太子,那么这天下,有一半就是郑家的了!”
薛妃一听这话,眉目肃然,隔帘盯住殷羽庭厉声道:“什么?你说天下一半是郑家的?!”
殷羽庭道:“正是如此。”
薛妃冷笑道:“笑话。这天下永远都属于李家王朝属于皇上!郑家再怎么掌握权势,又如何能与李家平分天下!”
那殷羽庭也不急于反驳:“娘娘,您明知。。。”
“放肆。”薛妃低呵一声。
殷羽庭忙不迭的跪下叩首道:“请娘娘息怒。小臣相信,您明知小臣的意思。”
时间仿佛停住,宫殿里静得针落有声。突然水晶幕帘之后传来薛妃清脆的笑声,只听那薛妃止住笑声才道:“皇儿果然没看错人。你叫什么名字?”
殷羽庭暗暗舒了口气,抬起脸来:“小臣名叫殷羽庭。”
那薛妃眼底放光,柔声笑道:“你这个孩子,既有远见又有胆色。不错,皇儿的婚姻也是我思虑之事。只是皇儿一向无心此事,况且大皇子还未成婚,按照长幼有序;总该是兄长先成婚才是。”
“娘娘,”殷羽庭道:“成王殿下一定要先于大皇子殿下成婚才行!”
薛妃听罢一怔,露出惊讶的表情。
只听殷羽庭解释道:“与大皇子殿下有婚约的小姐乃是国舅的长女,他们姑表成婚,亲上加亲。。。”讲到这里,他故意压低声音道:“将来必定是成王殿下登位路上的一块难以撼动的顽石!”
那薛妃听到这里,惊疑的瞪圆了眼睛,亦压低声音问道:“你刚才说的是登位么?”
殷羽庭抬起眼来,那浓墨色的眼珠儿中深不见底:“正是如此。”水晶幕帘光影暗闪,将他眉间的朱砂痣映得发光。
薛妃很快收敛了惊讶的神情,只是狐疑的盯着殷羽庭那张纤尘不染的脸:“这两个字,岂能轻易出口。皇儿只是一个庶出的皇子,登位与他遥不可及。”
殷羽庭心知薛妃说的却也在理。按李春秋的资格与排位,确实与皇位相隔甚远。他静默半晌,一字一句的的回道:“如果成王殿下不能荣登大宝,娘娘,小臣,乃至所有依附成王的人,下场就会像秋风落叶一般凄惨了。”
那薛妃未料他说出这种话来,瞪起了眼睛,问道:“你这是何意?”
殷羽庭淡淡的道:“臣的意思是——娘娘眼前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清霜月影,一旦江山易主,娘娘觉得您还会剩下什么。”
薛妃屏息凝神,一阵冷风吹来,将那水晶幕帘吹得叮当作响。那殷羽庭面如冰雕,越发显得那双眼浓墨一般的黑,赫然是国手的妙笔丹青也难描绘。
“我会向陛下提起皇儿的婚事。也会尽力照你的意思去做,至于能不能成就此事,还要看陛下的决定。”薛妃良久才道。
殷羽庭听罢跪地叩首道:“娘娘圣明。”他起身正要告辞,只听薛妃低声喝道:“且慢!”
殷羽庭吓了一跳,刚抬起头又叩拜下去:“娘娘。”
薛妃道:“殷羽庭,我如何能够信任你呢?”
殷羽庭抬起头,双眸就像黑色的琉璃般暗光闪动。
薛妃复问道:“难保你不会背叛我和皇儿。。。你有什么理由证明你值得我信任?”
殷羽庭垂下眼眸,低声答道:“小臣为成王府幕僚,并不是为了服侍一个三皇子的。”
第32章 第31章 最新更新
出征的日子终于到来。
前日刚过了立冬,气候一下子冷得滴水成冰。
都城楼上,为首的主帅英姿勃发。只见他一身滚金螭龙战袍,头戴天武垂璎冠,脚踏黑牛皮官靴,姣好的面容一改平日的玩世不恭,总含着情谊的桃花眼眸光如鹰隼般锐利。他就是成王李春秋。堂堂的三皇子捧印挂帅,沙场点兵。
主帅身后,站着军师。
只见殷羽庭,茶色长袍及地,腰系丝绦,发束脑后,额前勒着碧霞云纹金抹额,便将那眉心的红痣隐藏了去。远远的一看,也是个身如白杨,玉树临风的男子。
先头部队由成王李春秋的得力部下裴青冈率领,已于一日前启程北去。这边厢大军点罢,都城楼上的将军一展出征的战旗,人声鼎沸,战马拔蹄,大唐的将士浩浩荡荡的向北方行去。
行军三月,星夜兼程。唐朝大军终于抵达高丽边境。
唐朝军师殷羽庭写了篇檄文差使臣送往高丽朝廷。
黄昏将至,北风呼啸。
有人挑起帐帘一角,偷眼窥视远处的金滩戈壁。
不知回来的是一封降表还是一颗带血的人头。
“奴儿,过来喝杯酒罢。”李春秋笑吟吟的朝殷羽庭招了招手,斟满了两杯酒。
殷羽庭远远的斜了那人一眼,红艳的朱砂痣闪了一闪。他脸色明显有些惨淡:“我不想喝酒。”
李春秋哈哈一笑,仰头饮下一杯:“与其站在那里等,倒不如来与我对饮。”
殷羽庭听了,在往将军帐外望了一眼,只好叹了口气转身坐到李春秋身旁。李春秋将酒杯推到他的眼前,殷羽庭拿起来却又放下去。
李春秋酒瘾上来顾不得礼让殷羽庭,见给他的酒他不喝,便顺手拿起来灌进自己肠中。桃花眼里醉意渐染,带着酒香的红唇微微翘起嘴角。
殷羽庭将李春秋手中刚斟满酒的酒杯抢过来一口喝干:“据说高丽国在百年以前曾与女真人有过冲突,许多战败的女真人留在了高丽,以致如今的高丽人中有女真人的血统。可民风不可谓不彪悍。”
李春秋搂住殷羽庭肩膀:“高丽国近年来国力衰弱,政治萎靡,未必敢于我大唐兵戈相见。”
殷羽庭问:“如果高丽国敢出兵呢?”
李春秋勾起殷羽庭尖巧的下颌,不怀好意的望住那张唇红齿白的脸:“就叫他国破家亡。”
殷羽庭补充道:“灰飞烟灭。”
李春秋笑道:“奴儿跟我真是心有灵犀。”
殷羽庭恨恨瞪那人一眼:“谁跟你心有灵犀?”
李春秋立刻在殷羽庭就在额头上亲了一口:“奴儿跟我!”
殷羽庭将他推得老远,没好气的说:“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没个正形!”
李春秋也不再纠缠,继续笑着饮酒。
殷羽庭饮下一杯酒,冷冷的笑了一瞬。
使臣终于回来,带回了高丽国投降的消息。
喜讯立刻传遍唐营,士兵们无不解兵卸甲,洋洋得意。
高丽朝廷无疑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用委曲求全换来国泰民安。
第二日清晨,高丽国主于开京城门前恭迎唐军。唐主帅李春秋于高丽景福宫升殿,高丽国主俯首称臣。
接下来唐军与高丽签订了一份永久和平的盟约,盟约之中高丽永为唐朝属国,年年朝贺,岁岁纳贡。高丽国主降为高丽王,国母降为大妃。
盟约之外,高丽王另向唐主帅李春秋进献了一份厚礼作为换取和平的代价。这也正是李殷所图。作为回礼,李春秋向长安朝廷上奏恳请下赐一位公主与高丽和亲,永结百年之好。
唐军于高丽国盘亘月余,待听到长安朝廷已经派出了前来和亲的公主就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要征服的地方。大部队行到高丽边境时,唐军师一声令下,士兵们打家劫舍,暴取豪夺,极尽搜刮之能。
………… ……
夜风又起,送来零星的冰渣,打在脸上疼得人一激灵。有人正在这时瞪大了双眼,看着不远处缓缓移动的暗影。
话说唐军到达姜秦境内,竟连战书还没来得及下那姜秦的使臣就送来了降表,拟定于次日迎接唐军入驻姜秦。
夜风又起,陌上苍穹无星无月。
殷羽庭藏在军帐后偷眼观瞧,不由心中一紧:“果然如我所料!”于是他马上闪身钻进帐内,从帐边预留的空隙中逃将出去。
猛然只见一只羽箭嗖的一声钉在刚才殷羽庭所站立的地方,那扎实的帐布立刻被尖锐的箭芒戳出一个窟窿。
“敌人来啦——”
“杀啊——”
唐军异军突起,从左右两侧蜂拥而出,铁蹄铿锵,喊杀声震耳欲聋。
如烈日般的火把将漆黑的隔壁照射得犹如白昼。那些藏在暗处的黑影现出原形,他们是姜秦派来的刺客。
来的刺客约有百余人,没有坐骑,脚底裹着棉布,背上俱背着装满了羽箭的箭筒。他们的任务是偷袭唐军并暗杀唐军主帅。
殷羽庭站在战车上,遥望这场人数悬殊,输赢立现的战斗,嘴角挂着阴翳的笑容。他那白净的额头上的朱砂痣,此时也显得分外邪魅。鲜血染红了他那双清澈得黑白分明的眼,而他的眼里没有半分笑意。
月光稀薄的照在姜秦刺客的尸体上,稀疏的枯树影子斑斑驳驳。唐军的战马将那几个负隅顽抗的姜秦刺客团团围住。这时,有一匹通身雪白的骁将之马从众马中缓缓走出,它的背上驮着一位身材魁梧戴着面具的将领。
看着那高高在上的唐军主帅,姜秦的刺客一个个俱是面如土色。他们当然知道,这次征战边疆的挂帅之人正是成王李春秋。而这位身骑白马的人,就是那位威名赫赫的唐帅成王李春秋。
李春秋回头去望那立在战车上的人,露出胜利的笑容。
而战车上的殷羽庭,面无表情。
这时姜秦刺客中有一个拿下面罩,她竟是个美丽的女人。这女人指着战马上的李春秋破口大骂:“无耻唐贼,犯我国土!今日不能手刃尔等,死不瞑目!”女人大叫一声,手起刀落,自刎而死。
“真是个刚烈的女子。”殷羽庭远远看到这一幕,不免发出一声赞叹。
“公主!”余下的姜秦刺客纷纷弃刀围在自刎的女子身边。显然,他们口中的公主就是这些姜秦刺客的首领。
李春秋一声令下,砍了所有姜秦刺客的首级。
第33章 第32章 最新更新1
几百颗人头,是唐军给姜秦最好的礼物。
待这份厚礼送过去后,姜秦国门轰然洞开。没有人敢质疑唐军的铁剑尖利,没有人不害怕唐军中那机智过人的军师和勇猛非凡的主帅。
唐军并没有过于追究这次遭袭的背后主谋,亦没有占领姜秦的一州一邑,甚至没有主动提出要求姜秦签订臣服唐国的盟约。唐军主帅只提出一个要求——收缴姜秦的国库。
唐军这摆明了是来抢钱的,姜秦的主战大臣向姜秦国主联名声讨唐军此举,换来的却是唐军无情的威胁。
收缴国库这事当然是秘密去做得,只有军师殷羽庭带着三五个士兵亲自清点了一个多月,再由裴青冈压着十几车的财物返回长安。
唐朝的大军却不能‘无缘无故’在姜秦耽误太久,主帅李春秋应姜秦的恳求签订盟约之后就带着军队离开了姜秦的国境开拔向下一个目标西凉国而去。
而殷羽庭等人,约定在两个月后于西凉国边境与大部队汇合。
………… ……
苍穹如黛,风雪未减。
殷羽庭半个身子探出马车,看车轮下碾碎的积雪。
殷羽庭一行,正是在赶往去西凉国的路上。距离唐的大军离开已经有一个月了,不知此时此刻成王李春秋是不是正骑在战马上带领着将士与西凉国军队作战。
古纳城是唐国的一个边陲小城。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风土人情与帝都长安果然大相径庭。黄昏将要关城门的时候,迟达的大唐军师的车马才进了城。
“殷大人,今晚就在此城歇脚罢。”随行的一名兵丁说道。
“好。”殷羽庭颔首同意。
古纳城不大,全城只有一间客栈。
只见客栈三层的木楼修缮得古朴大方,遥看后面还有个小院。门前挂着四个大红灯笼,正中挂着客栈的名牌“仙客来”。
殷羽庭由兵丁扶着下了车,还没进门就有机灵的小二笑脸迎出。
打尖住店,定下了两间上房。一行人正坐在客栈的厅堂等着茶饭。
“老板娘,烫一壶好酒!”从门外进来三个粗狂男子,为首的是一个虬髯大汉,一进门就是一嗓子,将穿着油红围裙的半老徐娘呼喊了出来。
“哎呦,三位大爷,今儿吹得什么风把您老给吹来了?”老板娘粘腻的假甜嗓子,听得坐在角落的殷羽庭微微蹙了下眉。
那三人大刺刺的坐了下来,小二赶紧上壶刚沏好的热茶。老板娘左右扭着肥胖的腰肢,与那虬髯汉子帖耳说些风骚的段子,虬髯汉子被逗笑了,抬起粗糙的大手去捏老板娘掉进面缸里的老脸。却说那另外两人,一个白脸长须,闷头不说话;另一个眼色游移,一脸奸相。
殷羽庭眼角余光看到这里,侧身询问兵丁道:“这三人既然与我们前后脚进的门,怎么一路上没看到他们?!”
那兵丁也一脸疑惑,回答道:“小人也。。不太清楚。”
殷羽庭心里一沉。
不会儿茶饭上来,殷羽庭几人头也不抬的快速吃完就上楼进房。或许是成日赶路的累得够呛,三个兵丁都很快入眠。只有独住一间的殷羽庭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他对晚上吃饭时后来的那三个人颇不具好感,尤其是那个总用余光瞟向自己的家伙。因此上不到天亮,殷羽庭就叫醒了三个兵丁启程赶路。
出了古纳城一路往西就是通向西凉的方向。
此时还是夜晚,苍茫古道万籁俱静。天空繁星点点,寒风呼啸,远山就像黑色的妖怪隐逸在朦胧的夜色之中。
殷羽庭焦虑不安的坐在车轩之中。突然,马儿哀叫一声,车子停将下来。
殷羽庭顿觉奇怪,撩帘问道:“怎么回事?!”
他这一掀帘子,顿时看傻了眼。
只见随行的三个兵丁都软趴趴的倒在车上,赶车的那个斜歪着脑袋,手中的马鞭都掉在地上。
殷羽庭大惊,赶紧跳下马来,摇晃呼喊三个兵丁。怎奈这三人如同醉死的酒鬼般无论如何也醒不过来。殷羽庭后颈一凉,颤颤巍巍的用手去探他们的鼻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三人,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死在这荒郊野外!
这件事太过奇诡,纵然是有胆有谋如殷羽庭也觉恐从心生。他那雪白的脸渐变惨白,夜色仿佛揉进了他的眼中,直黑得没有一点光亮。只道是随行的三人都死于非命,独留下他的活口?!
风吹来,冷得刺骨。四周仿佛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