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幸福回头望-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笨蛋!”想想那时候自己自作聪明的腆着脸装乖巧,一定和现在傻乎乎的小璟一样让人哭笑不得。唯一区别是人家小璟是真可爱,我那是伪纯洁。
“汪汪~~~”吉三郎仰起毛茸茸的脑袋,对着空气一阵猛嗅,然后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变得像狼一样充满暗幽幽的绿光,从我怀里“嗖”的一跃而起,“汪汪”大叫着就往狗舍后的草坪上跑去。隐隐有一家之主威严的吉大郎一声低喝,吉吉恋恋不舍的从李熙卿身旁站起身,也跟着向别墅西面的草坪上奔去。
“次郎,等等小璟!”乖巧怯懦的吉次郎从人小力微的曾孟璟怀里挣脱,撒丫子跟着吉家人跑了。小璟眼泪汪汪的,像只被抛弃的怨妇一样哭天抹泪的跟在后面狂追。突变来得太快,眼看着前一秒还其乐融融的现场气氛,只在瞬间便人走茶凉。
“嗅~~~,嗅~~~,鸡汤竹筒饭的味道~~~”就在我莫名其妙,打算回头询问李熙卿他家的狗狗有什么难以启齿的怪癖的时候,空气中飘来一股浓香:百年老鸡汤的浓郁肉香里带着淡淡的竹子的清雅。
这个味道我太熟悉,在小河村每到社员大会的时候,我和尤胆总能偷到一些村民们觉得没肉又没料的鸡肋和鸡脖子,然后装在竹筒里加点新鲜的大米和食盐,偷偷拿到后山上点起一堆柴火,将盖得紧实的竹筒埋在火堆里慢慢的烘烤。
法子是粗野了点,可架不住他的味道绝对的地道,这曾经是我最为得意的手笔,还特意给这上不了台面的偷食行为冠上“忆苦思甜”的雅号。如今在李熙卿家奢华的小洋楼里闻到这股更加浓郁,也更加地道的风味小吃,如何不让我在惊讶的同时,更感觉胃囊一阵“咕噜噜”的抽搐。
“不如,我们也去吧~~~”咽了一口涎水,极具煽动性的建议道。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希冀的望着身后愈加沉稳的李熙卿。忽略年仅十八的少年脸上疑似洞察先机的坏笑,只拿自己稚嫩的脸蛋和无辜的眼神一个劲的扮懵懂无知。
李熙卿俯身将我连人带毛毯,一股脑的全从草地上抱起来,大步流星的沿着香气弥漫的源头走去。别墅的西面草木兴盛,远处白色的栅栏将广袤的草坪一分为二,远远的望见山头耸立着一间白色欧式的屋顶。
我暗暗咋舌,这里俨然是西方贵族居住的别墅群,在这里盘踞的人一定非常的有钱。难怪人家说李爸爸是暴发户,就冲这幽美雅致的居住环境,连我都嫉妒也想吼上一嗓子:暴发户!咱最瞧不起爱现的暴发户!
可就在如此幽美的天地一色间,居然有一个须发皆白、颤巍巍的老头,正驾着一堆柴火,堂而皇之的在草坪上席地而坐,旁若无人的玩起了烧烤。足足有我手腕粗的枯树干上窜着一只油光瓦亮的“老母鸡”,一滴滴滚油落进烧得火旺的柴火堆上,发出“扑哧、扑哧”的响声。火堆旁齐整整的坐着吉家一家四口,个顶个乖得像温顺的“哈巴狗”一样张着嘴巴,留着哈达子,眼睛乌溜溜的盯着驾在火堆上香气四溢的烤肉。就连干巴巴跑过来的曾孟璟脸上的泪渍尚未干涸,也同样一副馋兮兮的饥饿难民样。
“这位老爷子很眼熟——”盘腿坐在草地上,时不时在肥硕的“老母鸡”身上抹点蜜汁酱料的老人家,那半眯起来的狭长眼睛里闪过危险的寒芒。虽然风干的皮肤显出苍老的褶皱,可就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让我感觉这位老爷子烤的不是肉,是气势!
“宝宝,你爽约了!”老人家没抬头,连眉毛都没眨一下,可就是这么一句不冷不热的话,让我顿时感觉手脚冰凉。要不是腰间李熙卿强有力的手臂圈着,我很有可能一个倒栽葱,直接跪倒在地。以势压人的“能人”不是没见过,可就冲这不怒自威的架势,迄今为止能与这位老爷子相抗衡的,也许只有小河村石屋里那位张凤岗老爷子了。
“对不起,老爷爷!那个,您——您也住这里?”能在如此幽美的环境下肆无忌惮的做出挖坑烤肉的行为,无异于焚琴煮鹤。看着老爷子饱受帕金森多动症折磨的手指哆哆嗦嗦的刷着蜜汁,虽然抖动的厉害,却巧妙的没有让滴落的蜜汁洒出半滴。所以对于老爷子的突然出现,我心中疑惑,却更多的是对老人的身份感到好奇。
“恩!”惜字如金的老爷子眯着眼睛,神情专注着手里烤得焦黄的烤肉。吉吉一家外加曾孟璟一眨不眨的盯着老人手里的烤肉,“咕咚”一声,齐齐咽了口口水。虽然眼馋老人手里的肥硕的烤肉,奈何这位老爷子似乎对我的“爽约”非常的不爽。可问题是我没能如期回来跟他老人家探讨地方美食,那纯属是一场无妄之灾。
“他叫阿德,是新来的中餐料理师。年轻的时候籍籍无名,人到中年名声鹊起,在黑白两道也是响当当的一名人物。如今古来有稀,看破红尘,所以效仿古人,寻一片幽静之地了此残生。”李熙卿很热心的将老人家的生平做了一个梗概,那语气虽谈不上戏谑嘲讽,可也相当的随意。我奇怪李熙卿不是刻薄寡恩的人,可这话说得让人想抽他。
一手颤巍巍捏着刷子,一手转着手里烤肉的阿德老爷子干枯的脸皮一阵抽搐,微微眯起的眼睛像滚刀子一样在李熙卿身上趟过。可李熙卿今非昔比的面皮,愣是在如此威压下,依然坦然自若。
“阿德爷爷,您不光会吃,原来这手艺也是数一数二的高!”不想“高人”阿德老爷子与李熙卿之间发生不愉快,我赶忙腆着脸,竖起大拇指,一副“果然很高人”的谄媚相。直夸得老爷子狭长的眉眼上挑,比铬合金还坚固的嘴唇裂开一道窄窄的缝隙,于是我才堪堪停止夸张的面部表情。
“高人爷爷,小璟喜欢!”谁说小璟这娃娃脑门上开过膛,智力有问题?!看这小子笑得“无齿”献媚的样子,就像一只掩在墙角里的小狐狸,正一眨不眨的窥觊着我的“胜利果实”。果然,人老成精的阿德老爷子被纯真的小璟一夸,眼睛直接眯成了一条弯弯的挂着霜的月牙儿。
“汪汪~~~”不甘落人后的吉三郎摇着尾巴,将自己毛茸茸的脑袋一个劲的磨蹭着老人沾满草屑的裤脚管,乌溜溜的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阿德老爷子风干的橘皮脸。
“鬼东西,还真是有什么样的主人养什么样的狗!”拿沾着油脂的手指逗弄脚旁的吉三郎,阿德老爷子颇为好心情的看着这狗娃娃被戏弄得蹦上窜下,跑前遛后。而被阿德老爷子潜台词戏谑的李熙卿毫不在意,只是意味不明扯着嘴角的唇线,笑得很邪性。
“伯坚,你今天有口福了!”李固爷爷反客为主,一马当先的走在众人的前面。紧随身后的李爸爸摆出一副“你今天撞大运”的夸张表情,喜滋滋的望着身旁兴趣盎然的程伯坚。两个中年男人脸上毫无芥蒂的笑容像是一对久别重逢的至交好友一般,再也找不到一个多小时前的生疏。
“噢?!那可不能吝啬你酒窖里那几瓶上好的法国红葡萄酒!”程伯坚拉着李爸爸的手腕,迫不及待的往烤肉堆上扎堆。不大却犀利的眼神在阿德老爷子的脸上一扫而过,之后就像地痞无赖般拽着李爸爸讨酒喝。
“不愧是名侦探出身,连我私人酒窖你也摸得一清二楚。”李爸爸豪爽的大手一挥,“不过看在贵客盈门的份上,今天的好酒好菜管够!”那股子挥斥方遒的豪迈爽气,颇有几分小河村素有“千杯不醉”的尤建军尤叔叔的气势。被“哥俩好”头肩搭背的程伯坚挑了挑眉毛,大大咧咧的盘起腿,一屁股坐到了阿德老爷子的下首。
“32年的法国卡特斯,还是八年前慧珊去法国参加珠宝展时竞拍的,一直也没舍得喝。乘着今天高兴,不防开怀畅饮。”李爸爸作为东道主,热情的从李妈妈抱过来的冰桶里拿出一瓶深红色的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程伯坚摇着手里装有深红色液体的酒杯,目光透过血红色玻璃杯望向对面一抹西沉的残阳。细细回味着唇齿间的醇香与甘甜,不禁感叹道,“好酒~~~”
言辞间充满对美酒的赞叹,却又多了些许前途渺茫的萧瑟之慨。我不知道这样的悲怆是来源于王翰《凉州词》中描绘的沙场苦寒与苍凉,还是程伯坚对“东方明珠”未来命运的迷惘。总之,随着程伯坚的浅吟细咗,在场的李爸爸和李妈妈有片刻的愣神。
“醇香有余而甘洌不足!”李固爷爷细细抿着嘴巴里暗红色的液体,半眯着眼睛,不无遗憾的摇了摇头,那样子像是一位资深的老酒鬼一样。李固爷爷故弄玄虚的一句话让在场好酒的李爸爸和程伯坚警司惊“咦”出声,齐齐投来注视的目光。
“小陶,来香港的时候葛老哥塞的那两瓶酒是时候拿出来了。”李固爷爷对身后护卫的小陶秘书招了招手,小陶同志不情不愿的从怀里掏出两瓶普普通通的玻璃瓶子装的“白酒”,神情苦恼的说道,“首长,您可不能再喝多了。”
“磨磨唧唧的,你什么时候看我喝多过?!”李固爷爷两只眼睛狼一样盯着小陶秘书手里的酒,没等小陶秘书把话说完,便一把夺过。小陶秘书看着空空如也的手掌,哭笑不得的嘟囔着,“我两只眼睛都看过您老人家醉得不省人事~~~”
这厢我没理会小陶秘书求救的眼神,除了当我家那一老一少的灭火栓外,还真不想扫李固爷爷的雅兴。只拿自己圆滚滚的眼睛瞅着李固爷爷手里的白酒瓶,瓶子上没有标签。玻璃瓶表面粗糙不均匀,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对面扭曲的一片绿色。
熟悉的酒瓶,熟悉的麦芽香醇,熟悉的莹莹的清冽,小河村自产自销的纯谷物酒一直都是村民的最爱。虽然他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却是老祖宗千百年来传下来的酒酿经典。
“醇!香!却又甘洌如火!”小小的酌了一口,李爸爸的脸却在瞬间涨的通红,隐隐的汗渍从额头冒出。尝过小河村自酿的烧刀子的人,没有一个不竖起拇指夸赞的。比不了五十多度的北方二锅头,在南方夏季炎热,冬季潮湿阴冷的气候里,四十多度的白酒已然是恰当好处的浓烈。再加上纯天然谷物酿造,来自牛头上流下的汩汩清泉,从“他”一出世,便注定带着一股无与伦比的醇厚与洌洌。
“爷爷说小河村的‘烧刀子’普通却又不寻常。”伸长脖子够着李爸爸手里浅浅的半杯白酒,从一出生,我就对小河村的白酒相当的眼热。可是老葛家有祖训,男人未满十八那是滴酒不能沾。嗅着浓浓的谷香,脸颊一阵阵的燥红起来。
“哦,这里面有什么讲究?”程伯坚警司细细抿着嘴里甘洌的白酒,他似乎对高浓度的酒不胜感兴趣。可架不住对一切未尝的新酒充满好奇,对酒文化更是情有独钟。更何况如此纯粹清冽的白酒在市面上出售的少之又少,这蕴含其中的淳朴与自然让他不禁对“白酒等于酒精浓度”的看法有了些许的质疑。
“山城县的小河村地处长江下游,虽是江南一隅,却多是泥泞沼洼之地。早年那里人烟稀少,芦苇瘴气遍地,直到明洪武初年才渐渐有江北流民迁入。算算山城县志上的记载年月,有小河村只有短短五百多年的历史。也许多为流民的后人,所以这里的人民将北方铿锵有力的语系融合了南方的温侬软语,自成一种方言,既柔且坚。”李固爷爷抿了口白酒,闭目细细回味。我从不知道小小的小河村居然也有一段普通却不寻常的历史,于是我和李熙卿、李爸爸就连烤肉的阿德老爷子也竖起耳朵静静的等待李固爷爷的下文。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章节的时间过度将会直接转到1989年。
1989年的岁末
“小河村虽僻处江南,雨水充裕,却是四季模糊。夏季酷热难当,冬季阴冷潮湿,秋春二季时间短促。极端的气候,让竹子这种耐寒耐暑的植物在小河村扎根生长。土地肥沃,水稻小麦一年两熟,几乎用不到高昂的化肥养料,村后头的牛头山海拔不足百米,却是树木茂盛,溪水潺潺。如此水灵木秀之地养出来的人也是温文儒雅,骨子里却耿烈刚直。”
李固爷爷慈爱的看了我一眼,带着深深的缅怀与崇敬之情继续说道,“葛腾龙烈士便是这其中最为杰出的革命先烈,宝宝的爷爷同样烈如这杯中烧酒,却不乏男人的柔软,是条铁铮铮的汉子。”李固爷爷猛的灌了口烈酒,酒入柔肠,一时间激得李固爷爷脸颊暗红,神情越发激昂起来。
“这杯中之物感染山明水秀的隽永,自然沁盈人杰的灵气,如此佳酿岂能平凡。”李固爷爷满斟酒杯,向北边的地平线遥遥相祝。略带酒意的眼睛里闪过太多难以言明的期待与坚韧,李爸爸和程伯坚警司有样学样,一同举杯同祝。
“可否让老朽也尝尝这普通却不平凡的酒?”阿德老爷子说着,自顾自的斟酒自饮。枯瘦布满褶皱的皮肤泛起异样的殷红色,带着满满的感怀与希冀,目光静静的注视着北方愈加西沉昏暗的地平线。似是无意识的低声呢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人诚不我欺。”
“来,走一个!”李固爷爷豪迈的举杯邀酒,一贯春风和煦的脸上露出醉酒的激越神色。李爸爸和程伯坚相视一笑,亦高举酒杯,一饮而尽。现场的气氛从红酒的优雅舒缓陡然间变得像甘洌的白酒般豪迈贲张,这才是男人应该有的气度与胸襟。
吉吉一家四口和小璟不管小河村的“烧刀子”如何的刚猛,只是将饿狼一样的眼神死死的瞅着火架子上“扑哧”直冒油星子的烤肉,不时发出“咕咚”一声,吞口哈喇子解解馋。
程煜小屁孩一声不响的坐在我身旁低着脑袋,脸涨得像熟透的红番茄一样。两只手无意识的扯着草坪上刚孢芽的嫩草,眼神至始至终没敢瞄他父亲一眼。我就奇了怪了,父亲与儿子亲近那是天经地义的事,犯得着像小媳妇一样害羞忸怩嘛!
至于我身后的李熙卿,时不时优雅的抿上一口白酒,神情慵懒闲适,简直是当自己在夏威夷度海滩度假。至于旁边口若悬河发酒疯的四个老男人,李熙卿是很乐意当成现场版的娱乐话剧来看的,一则免费,一则消遣美好的傍晚时光,可是他们是不是忘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个——,那个鸡汤竹筒饭不能烘烤太久,不然竹筒会闷裂的——”鼓足勇气吱吱呜呜的话还没说完,现场大约十双眼珠子齐刷刷的望向我,其中包括吉吉家一家四口。
“让各位久等了,来尝尝阿德拿手的地方名小吃,这些可都是宝宝的最好哦~~~”看着笑颜如花的李妈妈和脸色臭臭的“匕首”大哥围着围裙,推着小餐车缓缓的走过来。
看到餐车上精致的白瓷钵里热气腾腾的米饭,我的脸一下子变得跟锅底黑一样。感情阿德老爷子的竹筒饭早早起架了,人家只不过吃法更考究了一点。难怪我刚才话一出口,大伙儿的眼神那叫一个怪异。
“宝宝,这就是传说中的竹筒饭哦,武侠小说里常常提到的经典小吃~~~”李妈妈献宝似地向我介绍这“鸡汤竹筒饭”的起源、发展及其传奇故事。传说当年洪七公就是败在黄蓉的这招美食诱惑下,将降龙十八掌输给了傻乎乎的郭靖。我抱着瓷钵,闻着鼻端浓郁的鸡汤香菇的香味,压抑舌根下泛滥的口水,脑子里苦苦思索这个洪七公当年是被黄蓉的“竹筒饭”诱骗的吗?
“看把宝宝饿得,眼睛鼓了,嘴唇发白,连神情都傻傻的,还直流口水。”李妈妈心疼的又抱起一瓷钵“竹筒饭”递到我跟前,愧疚的一个劲的说道,“怎么对得起和平小夫妻两个”“天杀的绑匪”“可怜的孩子”云云。
“矮冬瓜,这个也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