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重生之平生事-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剩下的话陆艺华没有明说,但这些已经能够使刘晟明白他的想法——战争结束后他想做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吓死我了,连上锐捷后,我正要开JJ,突然右下角就出现了一个危险提示,说什么IP地址与系统冲突!给我吓得,要知道我这边可是校园网啊,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的,如果旁人挤掉了我的IP,我就要去网络中心找管理员了,可是俺学校那中心的办事效率实在没有保障!
幸好最后证明,貌似是管理员调式的时候占用,过了一会儿后刚才开网页又好了,不然我就要郁闷死了= =
56
56、拉拢 。。。
中训团的事很清闲,至少对于陆艺华来说是如此,他虽然兼任了副教育长,却也只是偶尔参加会议,并在办公室里接见几个人,再加上他有意避开了三十四集团军的事务,这段时间里,除去开会外他竟然会没有事做。
其实,陆艺华之前那一年半他虽然辞去了军职,但七十一军的事务说到底还在他手里捏着,那是他的发家部队,里面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亲信。他辞职的时候走的急,那些人没有一个反应的过来,等想明白了再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无奈之下只有不断地将一些事务电报发给陆艺华。
这种做法是为了向陆艺华标明态度,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顾忌胡寿山?如果七十一军脱离陆艺华,那么他们这些非胡寿山嫡系军官的下场可想而知。
休假的时候忙得厉害,陆艺华这一回来反而安了人心,手里的军务迅速衰减,有一天忽然就清闲了下来。他闲下来一回不容易,自然就容易趁机琢磨点儿其他的。
这一天,陆艺华无比惬意地睡到了太阳高照,醒来后翻了个身,瞬间就被冰凉的空气刺激的不行,拉了拉被子,他朝外看去,隔着窗帘都能够感觉到外面的刺目白光。
刘晟被陆艺华的动作吵醒,眼皮动了动,最后还是没能睁开。
陆艺华看得有意思,小心地将被子裹好,翻身压到刘晟身上,低头啃刘晟露在外面的下巴。下巴不复光洁,舌头舔在上面有些扎扎的,陆艺华笑了一声,张口咬住下巴上的一小块儿肉。
刘晟眼皮重得根本睁不开,却又被陆艺华这一系列动作扰得不行,半梦半醒之间伸手想要把压在他身上的人扒拉下去。陆艺华好不容易起了兴致,哪会让他得逞,手肘撑在床上,身体与刘晟密密地贴在一起。
半晌,刘晟实在感觉呼吸不顺,只好勉力睁开眼。
陆艺华亲了他一口:“外面都亮成那样了,怎么还困?”
刘晟难受地动了动身体,被陆艺华压着的腰部一阵酸痛,皱着眉头呻*吟一声,刘晟觉得浑身软绵绵的。
陆艺华翻身躺倒一边,伸出手按在刘晟腰上,问道:“怎么样,那么难受?”
或许是闲过火儿的缘故,陆艺华昨天晚上折腾得厉害,刘晟想着反正白天没事儿,也就配合着来,到最后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最后刘晟只记得他的意识开始恍惚,然后隐隐约约感觉到有水流过身体,后来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陆艺华的动作不轻不重,常年的战争生涯让他的手掌变得粗糙,硬硬的掌心肉按在刘晟腰上竟然别样的舒服。刘晟渐渐放松下来,腰上的痛楚被随之来而的酸麻所替代,肌肉松下去之后,刘晟更是一点儿力气都使不上。
起床洗漱后,走到外面拉开窗帘,一瞬间刘晟被强烈的光芒刺了眼,适应了一会儿他才看清楚外面的情景,外面下了雪。
陆艺华这处公馆建在化龙桥附近,景致非常不错,站在二楼这里看出去,公馆外面的通道已经清理干净了,只有院子中的草坪和树梢上海挂着雪,房檐儿边的冰柱仿佛要流下去一般。
陆艺华擦着头发走过来,顺着刘晟的视线朝外面看了看,笑道:“下雪了啊。”
“这可是今年的第一场雪,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好事。”
陆艺华一把拉过他,拿着毛巾就开始蹭刘晟的头发:“好事不好事我预测不出来,但你要是再湿着头发在这儿站着,估计就要有坏事了。”
陆艺华每次说话都是无意,但有时候就是这种无意却会让人无语的准确。
吃完午饭,去书房里与陆艺华商量了一会儿事情,刘晟就开始不舒服起来。刘晟身体底子其实不错,但前一天晚上实在累得狠了,到早上又湿着头发被冷风吹了半天,后遗症终于不负众望地发作起来,头疼脑热之余,他还不断地打喷嚏。
看着刘晟吃过药,陆艺华拿着被子将他裹严实,这才道:“自己好好歇着,我出去一趟,回来的时候给你带好吃的。”
刘晟被他这种语气搞得哭笑不得,但他吃过药后实在是困,迷迷糊糊地答应了一声,等陆艺华出门没多久就睡了过去。
陆艺华其实不太想出去,但这一次是胡寿山请他,先不论他这个同学如今风头正盛级别远高于他,单是看他没有动七十一军的情分上,陆艺华就不能拒绝。
三天前,胡寿山从他的西安办事处来到重庆。接到消息时,陆艺华只是随便笑了笑,并未有什么表示。正所谓道不同相为谋,陆艺华实在不想再同上辈子一般,与C党扯上关系。
这辈子他的想法很简单,抗战不结束他就一心抗战,结束了他就与刘晟一起出国去过安稳日子。至于那些派别争斗,两党内战,他能不去沾就不去沾。
“这次我实在是太高兴了,校长确实没有忘记他对我的承诺。”三杯酒下肚,胡寿山变得有些兴奋,话语中的愉悦几乎是挡都挡不住。
胡寿山所说的这个承诺,陆艺华是知道的,大概意思是说他们都是浙江人以后是要互相扶持的云云。那还是他们入学时候的事情,当时蒋委员长对黄埔军校非常在意,对里面的英才也很看重,除了M党之外,即使是C党的风云人物蒋先云也是他引以为傲的高足。但能得到那位校长这一句话的,也只有胡寿山一人。
“当年分共时,校长时常对巫山(蒋先云的字)的离开念念不忘,等到巫山死于北伐战争后,校长还痛心了很长时间,只是对我就说了好几次巫山的事,语气很是惋惜。说什么像巫山这样的人才不能为我们所用实在遗憾。”胡寿山顿了顿,突然又道,“敬安,我记得当初你和巫山关系也不错?”
陆艺华不动声色,反问道:“你看我当初与谁关系不好?”
胡寿山一愣,随即大笑:“是啊,你当初与谁关系都好。”说着,他叹了口气,“当年你为人义气,军事技能出众,又有背景,与我们关系都好。”
“也不是与谁关系都好” 陆艺华笑了一下,“你忘了剑魂他们?”
胡寿山一晒:“与他们关系不好有什么?关系好了反而不好下手,就如在田那件事,若非你与他关系好,也不会牵扯进那件事。”
那件事说的就是两党合作之初的中山舰事件,想起这个事,陆艺华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恍惚了一下才回过神:“当初也是在田自己的错,没有认清位子。算了,不说这个了,说说你怎么如此高兴?”
说到这里,胡寿山有些得意,话题一转就带过了那些回忆性质的谈话,说道:“校长以往见我时,问得最多的也只是军务,通常都是他听着我做汇报,这就算结束了,但这次他却与我谈以后三十四集团军的作战计划,并且有全盘接受的意思。”
陆艺华道:“是么?”
胡寿山重新坐下,喝了口酒:“当然是这样,我们这么些学生,也只有你与曾经的巫山能够在校长面前稍稍放开,我们都是毕恭毕敬的,不过这一次我谈的可是事关党国存亡的大事。”
陆艺华没有说话,胡寿山要说什么他心里明白,就不会再往下问。
回到重庆前,胡寿山就已经抓稳了陕甘两省的军政大权,这离他接任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还不足两年,下手之快令人侧目。但他所在的位子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作为一个集团军司令,胡寿山手中的权利膨胀得厉害,这样自然就引发了与他的上级指挥机构天水行营与陕甘两省政府的矛盾。
天水行营担负着长江以北的对日作战,基于这一点,天水行营一切计划部署都是以抗战为出发点的。这就和胡寿山接受的以“反共”为主要目的的命令有所冲突。
陆艺华就曾接到消息,三十四集团军挂着天水行营战斗序列,却从不听从调遣,胡寿山将重兵摆在对延安的封锁线上,每日与C党闹摩擦,却不肯调去抗日。天水行营程司令已经对此表示不满。
这一次胡寿山回重庆,除了汇报情况外,恐怕就是想要借助蒋委员长之手除去程司令,或者说是天水行营这个障碍。
理智上陆艺华明白不应多说什么,但他实在忍不住,就接道:“如今正是举国一致抗日的时候,无论怎样,C党也不会打去西安,你在那里不必忧心C党,若是以后打了漂亮的胜仗可不要忘记回来请客。”
“你怎么会这么想?”胡寿山惊讶地看着他,然后有些感慨地道,“C党是党国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可怕的敌人。敬安你想想,过去在江西、湖北那里,我们和他们打了七八年,不仅没有消灭他们,反而让他们越来越壮大,如今C党已经发展到了整个华北,连江苏和安徽,这些我们控制的地方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到处发展组织,宣传又做的蛊惑人心,更是不遗余力地破坏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这样下去,我们的局面恐怕连现在都不如。”
陆艺华沉默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国土不保说什么都没用,但胡寿山显然不会认同这个观点,若是说以往陆艺华还有旁的心思,将出国看做最后一条退路,那么现在他是真的死了心。
这些想法不用说都是他那位蒋校长的意思,胡寿山告诉他这些,不过是想要拉拢他这个还算朋友的人,以免最后兵戎相见。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会不会觉得有点儿闷啊,我写的很闷
57
57、调职(二更) 。。。
事实与陆艺华猜测的相差无几,胡寿山离开重庆第二日,军事委员会便进行了新一轮任命:滋令即日起撤销天水行营,并于西安设委员长行营办公厅,军令部次长熊斌调任西安办公厅主任。
后来证明,这个办公厅不过是做传达命令与文件的工作,并没有实际权力。这么一来,发号施令的权利等于变相地落在了胡寿山手中。
与这个任命一同发下来的,还有一张对原天水行营司令长官程潜的任命书。
命令程潜卸任天水行营司令长官一职后,立刻动身前往重庆,接任“战地党政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在那位最高统帅的无条件支持下,在与天水行营的争斗中,胡寿山大获全胜。
这时候,胡寿山已经顺利接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在所有同学中可谓后来居上,是名副其实的黄埔系第一人。
“这个战地党政委员会的什么主任委员不就是各虚名?”
看着手中的通告,陆艺华叹了口气:“从今天开始,寿山手中这支不能忽视的军事力量恐怕就永远告别抗日战场了。”
钟彬此时已经被陆艺华从第一分校调了回来,依旧担任八十八师师长职责,他听了陆艺华的话后,心情也不大好。在七十一军内部,他是唯一一个受到过胡寿山排挤的人,对这种事自然比旁人要感慨的深。
从陆艺华手里接过通告,副参谋长陶晋初看了一会儿,突然朝坐在他身旁的向军次看过去,同时将通告放到桌上,向军次也皱起眉毛,说道:“程将军恐怕还不是最后一个。”
钟彬问道:“这怎么说?”
陶晋初看向陆艺华,陆艺华点点头。陶晋初将那张写着任命的纸放在桌上,然后道:“这里说胡司令要接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之前的事情已经表明,胡司令到哪里,委员长就一定会为他扫平道路,那么第一战区呢?”
“卫司令!”钟彬回过味儿来,他坐正身体问道,“你是说卫司令会走程颂老的旧路?”
“这得看情况,不过可能性非常大。”向军次接着道,“卫司令行事正派,他又向来主张现阶段应放下两党成见一致抗日,陕甘地区敌后根据地有不少,有抗战这面大旗在前面,若有可能,卫司令定会在经费和弹药供应上给予C党方便。”向军次看了看众人,“若是平日也就算了,但现在胡司令接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卫司令的做法恐怕会招来非议。”
时间如水一般流过去,向军次与陶晋初的猜测在三十年冬天时终于成为现实。
在对于C党的态度问题上,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与胡寿山产生冲突。卫司令认为如今两党处于抗日统一战线,为了民族大义,应该给予C党公平待遇;而作为副司令的胡寿山却极力反对,认为应该加强对C党的监督。
最后这件事被报到重庆,胡寿山发电报诋毁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通共。
虽然这明眼人都知道通共这条是假的,但蒋委员长依旧大怒。
在接到胡寿山电报的第二天,这位最高统帅就做出了反应,直接越过何应钦等军事首脑下令,免去卫立煌一战区总司令之职,让他去西安接任办公厅主任的职位。第一战区总司令之职则由原西安办公厅主任蒋鼎文接替。
这个处理命令一出,连带黄埔嫡系在内的所有将领一片哗然。
卫立煌对此自然不服气,卸职之后连重庆都没有回,直接去了成都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富家翁。他这么做是一种反抗,却让胡寿山捡了个便宜,拿到了西安办公厅主任的职衔,发起命令来越发名正言顺。
胡寿山做第三十四集团军代理司令时,蒋鼎文就做过总司令,现在依旧是这样。说到底,无论是蒋鼎文,还是八战区总司令朱绍良,都只是幌子。真正的指挥权在胡寿山手中,这些军队说白了是用来对付C党,抗日是绝对指望不上他们的。
一年来,或许是远离战火的缘故,陆艺华的心境越发平和,听到这些也不过拿来当做故事看,最初的那种参与感越来越弱,有时候他去黄山官邸听训时,竟然都会产生一种看戏的错觉。
“大伯,你怎么都不理我?”清脆的话音将陆艺华拉回现实。
他低头看了看嘟着嘴的小侄女儿,又瞅了瞅书桌上已经写好的字,一扫由于方才所想的事情而流露出来的郁气,笑着拿下巴去蹭小姑娘的嫩嫩的脸:“宝贝儿好乖,这字写得真漂亮!”
陆艺华夸得好听,小姑娘却一点儿不买账,伸出小手使劲儿将陆艺华的脸推出去,一脸的控诉:“大伯你下巴好扎人,你怎么尽欺负我,刚才不理我,现在又扎我。”
陆艺华伸手摸了摸下巴,果然有胡渣,他笑着说:“怎么,你爸爸没有啊?”
小姑娘一撇嘴:“爸爸有啊,可他从来不扎我。”
两个月前,鉴于形势越来越紧张,陆艺华与陆家老爷子和自家弟弟商量后,决定让他们先行离开。四川虽然是大后方,但谁都不知道战争会发展到什么地步,陆艺华即便知道结果,也不敢随便拿家人的姓名开玩笑,再说早走晚走都是走,陆家的资产早已经转移得差不多了,与其留在这里让他放心不下,还不如早早离开。
至于如今在陆艺华腿上坐着的陆欣小姑娘,那是陆家二少爷离开前寄放在这里的,说到底还是因为陆艺华对自家侄女儿念得厉害,想要在这段难得的清闲时候多相处一段儿。
陆艺华一把将陆欣小姑娘抱起来,然后将她放到书桌上坐好,小姑娘眼睛亮亮地看着自家大伯。陆艺华也瞅着他,最后道:“宝贝儿啊,咱离开是离开,但说好了,你可不能再忘了大伯,知道不?”
陆欣小姑娘不太明白:“我为什么会忘了大伯?”
陆艺华道:“后天你爸爸就要来接你了,但大伯却没办法跟你们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