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张云的古代生活-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大叔闻言接过了那封信,也没多问什么,把信往怀里一塞说到:“行呀,反正明天我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替你跑这一趟好了。”

张云闻言接着说到:“爹,现在我们家现在的情况你们老两口也都知道了,看这样子不闹腾个几天是消停不下来的,偏偏我这几天都没有休假,就璟哥儿和马婶他们两个人在家里我实在是放心不下,正好今天晚上你和娘还有弟弟也都过来了,你们就别回去了,留下来帮帮我们吧。”

关大叔闻言看了看还在那边忆当年的母子俩,然后对张云回到:“中呀,反正现在的时辰也晚了,我也不想来回来去的跑了,就在你们这里住下吧。”

关大叔的这句话纯属于是借口,现在连吃晚饭的时间都还没到那,那里可以说是晚呀,但是张云绝不会再这种时刻来拆自己老丈人的抬的,于是他煞有其事的点头附和着说到:“爹你说的太对了,这么晚了就是应该住下的。”

然后他又回头对着关大婶和关璟那一边说到:“璟哥儿,爹娘他们今天晚上不走了,要留在咱们这里住几天,你去把隔壁的房间收拾收拾,我去告诉马婶让她晚上加几道菜。”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夫人的品节名称问题,我原来也是想要分清楚的,但是百度了一圈下来,怎么说的都有,我也不知道哪一个是对的,怕闹笑话就没有借鉴,打算偷一个懒,干脆就统称为夫人了,没想到还是被火眼金睛的读者大人们给察觉出来了,我以后一定端正态度,再也不敢偷懒了。





109

109、第 109 章 。。。 
 
 
第二日一早,关大叔是和张云一起出的门,张云是出了镇子往北走,骑着马向着军营去了,而关大叔则慢悠悠的往关氏的老族长家里走了过去。

关家老族长关溪的宅子并没有在青石镇里,而是建在距离镇子西面,大约两公里外的一处土地平缓的坡地上,房子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大院套,里面宽敞的很,关溪一家祖孙四代,在加上那些侍候的仆人,零零散散的好几十人住在里面,都没显得有一丝的拥挤。

关大叔快步走到了他们家的东门,轻轻的扣了扣门口的大铜环,不一会,里面应声的把门打开了,就见一位中年仆人站在门里对着他问到:“是铖少爷呀,您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来开门的仆人是关老太爷家里用惯了的老人了,是认识关大叔的,知道他是自己老爷的侄孙,所以问话很是客气。

关大叔听到问话回到:“我有些事情要找五爷爷,不知道他老人家今天方不方便见我?”

那仆人闻言将自己的身子让开,请关大叔进来,然后把他带到客厅,一边叫丫鬟上茶水,一边对关大叔说到:“铖少爷,请您先在这里等一下,我这就去给您回禀老爷。”

那仆人走了没多久,就见一位小厮扶着关氏的老族长漫步的来到了客厅。

关大叔见状,连忙把手中捧着的茶杯放下,迎上了前去,从小厮的手中接过老族长的手,一点一点的搀扶到椅子的那一边走去。

老族长一边享受着晚辈的照顾,一边对着关大叔问到:“你可真是稀客呀,你自己说说,除了年节,你有多长的时间没有蹬过我们家的门了,小时候都白疼你们了,长大了一个两个的都把我这个糟老头子给忘了是吧?”

关大叔闻言赶忙回到:“五爷爷,看您老说的,我这不是怕打扰了您的清净吗,您要是不嫌我烦,我以后肯定天天过来,上您家里来蹭饭来。”

关氏的老族长闻言说到:“得了吧,自小看到大的,我还能不知道你的性子,死倔死倔的,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你要是没事,才不会来我们家逛荡那,说吧,什么事呀。”

关大叔扶着关氏的老族长坐到了客厅的椅子上,然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递给老族长说到:“其实也没什么是,就是我们家璟儿,他那个双婿请我给您带过来一封信。”

关老太爷闻言从侄孙的手里接过了那封信,掏出信封里面的的信件,侧过身子,借着窗户外面的日光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那封信应该并不长,就只有两页的信纸,写的字迹也不稠密,但是关氏的老族长却拿着那一封信读的有些出神,直到窗户外面的阳光晃到了他的眼睛才回过神来。

关大叔小心的观察的老族长的神情,想从上面找出一丝张云写的那封信件里的内容,他有些想不明白,自己的双婿会因为什么事情而给关氏的老族长写了一封私信那?

但是老族长除了看有些出神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表情,见关大叔在打量他,也没有显示出什么不悦的情绪,而是从容的把手中的信件塞回了信封里,对着一脸探究表情的关大叔说到:“我昨天才听说了你们家小璟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了,这可是一件喜事呀,该好好的庆贺一下,铖小子你不介意我到小璟他们家去讨一杯酒水喝吧。”

关大叔闻言回到:“五爷爷,您说的是哪里的话呀,您肯过去那是给我们小辈的面子,我们可高兴着那。”

关老族长闻言看了看关大叔说到:“你教出来的好孩子,你们家小璟很好,是真的好。”

关大叔闻言回到:“五爷爷,我们家小璟这回能有这样的福气,跟我们夫妇俩一点的关系都没有,全是他们老张家的功劳,我们两口子那是彻彻底底的局外人,一点忙都没有帮上的,这个功可是不敢挣的,叫外人听到了,要笑话我们厚脸皮的。”

关老族长闻言又看了看那一封信说到:“我说你们教的好,也是有理由的,我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什么样的人没见识过,这双眼睛少有看错人的时候,你们夫妻俩就顷受着吧,大福气在后面那。”

说完也不在理会关大叔一张很是茫然的脸,对着站在自己身边伺候的小厮说到:“去叫你们太太、大少奶奶和孙少奶奶出来,就说你们老太爷我今天要带着她们出去吃大户。”

那小厮也是听的一头的雾水,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去传信,没过一会,这个家里的女眷们就过来了。

新进来的女眷们,按着辈分给关老爷子行礼,一旁的关大叔也按着自己的辈分或是行礼或是受礼,关老爷子的夫人已经过世了,现在的当家太太是他的儿媳妇冯氏,被称为大少奶奶的是他长孙的媳妇安氏,而被称为孙少奶奶的是他重长孙的媳妇吴氏。

屋子里的人各自的行完了礼,关老爷子摆了摆手叫她们都坐下,吴氏抿着嘴偷笑了一下,说到:“太爷爷,你这么急着把祖母、娘和我都叫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

关老爷子闻言说到:“咱们今个要到小璟家里去,你们不是老说待在家里闷的慌吗,这回给你们出门的机会了。”

冯氏闻言说到:“是新封了诰命的璟哥儿家里面吗?”

见关老爷子点了头,冯氏才回到:“那可不能空着手过去,您也真是的,怎么不早告诉我们今天要出门会客呀,要我们措手不及,什么都没来得及准备。”

关大叔闻言赶紧的说到:“婶子,都是亲戚,不用准备什么的。”

冯氏闻言回到:“就算是亲戚,礼也是不可废的,请爹爹占时等我们一会,媳妇带着她们去去就来。”

见关老太爷答应了,冯氏对着关大叔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随后便带着自己的儿媳妇和孙媳妇往后院去了。

见关大叔还是一脸迷茫的样子,关老太爷开口问到:“怎么,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把她们带到小璟的家里去是吧?”

关大叔闻言回到:“是有些搞不清楚现在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关老太爷闻言将张云写的那封信递给了他说到:“看看吧。”

关大叔接过信打开,里面的内容很简单,开篇是一个晚辈对长辈的问候,随后便是简单的讲述了一下最近自己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信的最后,张云言辞恳切的请求关老太爷能够请人照顾并且教导关璟一些事情,尤其是在礼仪与待人处事的方面。

关大叔看着这封信,字里行间的都透露出张云对关璟的关心和在为他打算的意思,有这么样的一个双婿,关大叔突然有一种此生足矣的感觉。

关老太爷也没再问关大叔看了这一封信之后的感想,只是轻声的说到:“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恭敬有礼,进退有度,你现在知道我刚才为什么说你们把小璟教的很好了吧,张云是一个聪明人,小璟若不是个好的,怎么能把他牢牢的抓在手里,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们两口子等着享清福吧。”

屋里一时没了声音,老太爷是话到既止,而关大叔则是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了。

这时候一直在关老太爷身边侍候的小厮回来了,快步的走到了关老太爷的身边说到:“老太爷,大太太让小的过来告诉一声,太太和奶奶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小孙少爷们听说咱们要出门,也要跟着过去,大太太已经答应了,问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发?”

老太爷闻言嘴角一勾,轻笑着的说到:“既然都好了,那就快些走吧,我约莫着今个小璟他们家的人是少不了的,咱们早些过去,省的晚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

关大叔闻言回到:“看您说的,就是怠慢了谁,我也不敢怠慢了你们呀,要是叫老天爷知道,会打雷劈死我的。”

关老爷子但笑不语,与关大叔一起来到了门口,院子外在就停好了几辆马车,关老太爷带着关大叔坐上了第一辆,后面女眷们和其它人也的陆陆续续的跟着上了别的马车,关溪家里这次可谓是全员出动,除了关老太爷点名的那几个女眷之外,他的两个小重孙子也因为好奇都跟着来了。

这一次关老太爷肯答应帮忙,一是因为有出息的是自己家里出去的孩子,这既是张家的荣耀,也是他们关家的光荣,现在知道了这件事的人家,谁不夸他们关家的门风好,原来被关老二家带来的那些晦气现在是一扫而光,他们也跟着高兴,自然也希望关璟他能过的更好,所以他才乐意帮这个忙。

还有一点就是关老爷子觉得张云这个小子不是个简单的人,将来就算是成不了大气,也绝能对是一方人物,现在他有求于自己,而所求之事对他来说有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他也乐意卖个一个人情给张云。
 


110

110、第 110 章 。。。 
 
 
关老爷子这一次去张云他们家,特意的带上了家里的女眷们,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要联络一下感情,更是为了张云拜托给他的那些事情。

他的这后三辈媳妇里,儿媳妇就不用多说什么了,他有三个女儿,却只有一个儿子,偏偏这个儿子还是一个老实敦厚的性子,怎么教都改不了。

这样的一副性子,丢到那吃人不吐过头的官场上去,那就是给人添菜的份,关老太爷舍不得自己的独子受苦,在加上他儿子也的确不是读书做学问的那一块料,所以老爷子便咬咬牙,决定把儿子一辈子都当儿子养了,把培养的目标转移到孙子那一辈上去。

有了目标的关老太爷在儿子十六岁的那一年就给他娶了一门妻子,而老太爷当时挑选儿媳妇的标准也很简单,就是家世清白,家教良好,族里的兄弟要多,自己也要长得一幅好生养的宜男像。

以这样的标准被挑出来的儿媳妇当然不可能出自大户人家,冯氏的娘家只是县里的富户,算是一个乡绅而已,这样人家出来的女儿当然不可能知道太多的官家礼仪,就连她自己的礼仪都是她嫁进关家之后,关老太爷自己调、教的。

老太爷今天之所以带她过来,是因为她是当家的太太,这么多年的管家理事下来,总算是还有些经验的,而这些经验现在又正好是关璟需要的。

冯氏生了二字二女,关老太爷的长孙一出生就是带在自己身边亲自教导的,那孩子还算是争气的,二十四岁那一年中的举人,三十岁中的殿试,点的二甲第三十四名。

虽然名次是低了一些,但是那也是实打实的进士出身,那孩子自小的长在关老太爷的身边,耳濡目染的把关老太爷的为人处世之道学了个七七八八,在加上他虽然心实在,但是人还算是机灵的,于是在殿考的成绩下来了之后,老太爷便托关系找门路,给他补了一个实缺。

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他的长孙已经从正八品的主簿升至了正六品的州府通判,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一路安安稳稳的熬资历升上来的,最近听说朝廷怜惜他这些年的劳苦,打算在给他升半级算是慰劳了。

而关老太爷的小孙子,那是结结实实的随了他爸的性子,在多年乡试不中的情况下,突然的想通了,决定不再与科考死磕了,包袱一卷投奔到他哥哥的帐下做幕僚去了,这么些年下来,也混出品级来了。

对于自己的长孙媳妇,关老太爷的挑选可谓是慎之又慎,他知道自己家的根基浅,出了理县这块地方,自己可以说是帮不上孙子什么忙的,所以长孙媳妇的娘家,必须得是对自己孙子未来的仕途能够有所帮助的人家。

但是他们这样的人家,在官场上实在是算不得什么的,那些高门大户看不上他们,小门小户的关老太爷又实在是瞧不上眼,挑来挑去最后关老太爷给孙子挑了隔壁文泉县安家的嫡出小姐。

文泉县的安家,算是吏户的世家,吏便是小官员的意思。

安家的人擅长钻营,安氏娘家的长辈、兄弟还有众多的堂兄弟皆是在衙门做事的,济州府和与它相邻的另外两个州府,加起来两百多个大小的县市里,差不多要有一多半的衙门里有安家的人在做官。

虽然官阶都不高,多不过是些八、九品的,最高的不过是从六品的,有些更是连品节都没有,在衙门里做刀笔吏的,但是这些可都是人脉呀,这些州府里不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皆逃脱不了安氏的眼睛。

关老爷子看重的便是这一点,他的孙子虽然学到他为人处世的态度,但是他心眼太实,容易造人算计,而安家的人都很精明,有一点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有这样的亲家在,便没人能够轻易的算计了他的孙子。

而安家的人也很满意关老太爷的孙子,他们家太过于钻研,在读书人的圈子里没有什么名声,他日这位姑爷若是可以金榜题名,借着他安家就可以踏入更高的阶级了。

现在看来两家的决定都是十分的正确的,关老太爷孙子的仕途一直安安稳稳的从没有出现过任何的风浪,而安家也在自己姑爷的帮助下给孩子们拜了好的老师,现在已经出了两位举人了。

有这样的娘家安氏能不精明吗,而且她不仅精明还最会长袖善舞,是一个天生的外交型人才,这一点从安氏可以做好夹心饼干的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可以看的出来。

上有当家理事的婆婆,下有出身名门的媳妇,安氏夹在中间,两面都不得罪,上下的关系相处的极为恰当,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出来的。

关老太爷这一次把她介绍给关璟,就是希望关璟可以从她的身上学到一些东西,毕竟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怎么与那些官家小姐和夫人们的相处之道了。

安氏给关老太爷添了三个重孙子,其中最让他骄傲的便是他的重长孙,那孩子十足十的传承了他的脑子,十七岁中举,二十岁便成了进士,是他们那一届中了进士的举子当中年纪最小的人。

他的老师赏识他的才学,便为他做媒,把弟弟家里待字闺中的侄女许配给了他,就是他现在的重孙媳妇吴氏。

吴氏的父亲一直在礼部为官,是现任的礼部员外郎,他对家中子女的礼仪要求极为的严格,曾经以职务之便,挑出专门的理事官去教导家中子女的礼仪,所以要是说到有什么人可以调、教一下关璟的礼节,那她应该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