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盛世明珠-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珠便吩咐左右人他不在衙门,任何人来一律不许入内,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行,他要进宫,如果这段时间这三家有人来闯衙门把他们的人带走可坏事了,虽然贾珠不认为他们敢这么目无王法,但是有备无患也好,都吩咐完了,贾珠这才和李大人一道往紫禁城赶去。
路上贾珠也想着心事,这两位国公可不是一般空有爵位的闲职,那安国公是三皇子、如今仁亲王王妃的祖父,奉国公则是十一皇子如今礼亲王王妃的祖父,这两个国公府的冲突,背后的事儿想想就知道,绝对简单不了。
只是不知道,这吏部尚书在这件事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是真的被牵扯在里面充当了战场,还是说,他也是这两家其中一家的帮手?
正想着,两个人到了御书房参见皇上,李大人把事情陈述一遍,贾珠在旁又讲明了之前的一些处理,皇上听完了,脸都青了。
“查!一定要查到底!这件事朕全权交给顺天府。”
贾珠领命,五城兵马司的李大人在旁暗自松了一口气,等贾珠回了衙门,第一件事便让李大人帮忙指认了那声称是受了奉国公的指示往自家酒中投毒的那伙计,提审这伙计,这伙计咬死了是奉国公指使,旁边写好了口供,贾珠让他签字画押,而后把人押入了死牢。
“赵先生,你怎么看?”把人压下去后,贾珠又看了一遍供词,而后问赵宁川。
“这小子不老实。”赵宁川微微颔首,而后又道:“不过,看这小子这劲儿,想从他嘴里撬出真话可不容易,咱们又不能动刑,不然最后落了个屈打成招,倒找麻烦。”
贾珠点头,这件案子看上去牵扯颇深,但是稍稍一想,都能知道个中的真情,想一想这两个国公府,背后分别是三皇子和十一皇子,自皇上登基以来,三皇子自然式微,而十一皇子是皇上的胞兄,一向脾气也和善也不热衷于权利,倒是个丹青的好手,十一皇子无论怎么看,都没理由主动挑衅三皇子,作为十一皇子岳家的奉国公如今也比安国公在朝中顺风顺水,奉国公又何必在一个酒铺子上面和安国公较劲,还用了投毒陷害这种最笨的法子?
然而就是这种简单一眼就能看穿的事,就因为这个伙计的一口咬定,让满盘陷入了僵局,就像赵宁川说的,这案子还不能用刑,不然传出去就成了“皇上为了袒护奉国公府,屈打成招了伙计翻供”,那这件事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贾珠掂量了掂量,心里面犯了难。
“赵先生,我就不相信有人会不怕死,那伙计明知道签字画押就会定为死罪,依然这样满口咬定,我倒要看看,是什么让他这么不怕死,赵先生,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贾珠说完,赵宁川领命下去彻查这个伙计的一切事宜。
想了想,贾珠对高勇高武两兄弟说道:“我想知道,这世上有没有能不在身上留下痕迹,就能撬开一个人嘴的法子?”
用刑还分怎么用,只要没有痕迹,就算那伙计喊破了嗓子,也没证据证明他用了刑不是?
高勇乐了:“大人,这话您可问着了,我们两兄弟别的不行,这方面的法子多得是,您就交给我们吧!”
“记得,要活口,如果他实在是硬骨头,就先缓一缓,看看赵先生那里能调查出什么结果。”贾珠吩咐下去,高勇和高武点头应下,摩拳擦掌准备收拾那小子去了。
贾珠分派完了,又命人去牢里把吏部尚书的这管家、家丁提上来,吏部尚书现在看来是这次事件中的受害人,但是他们家可把闻香居和太白居都给砸了,也犯了律法,贾珠既然想黑脸到底,就算是这种,也得罚。
哭爹喊娘的打了通板子,尚书府派来领人的脸都紫了,狠狠的瞪了贾珠一眼,贾珠毫不示弱的瞪回去,冷哼了一声:“三十板子不过是略施小惩,如果现在还是宿大人升座顺天府,八十板子都是轻的!”
这群人一听,好么,这听说想来脾气最和蔼轻易不发怒的贾珠,这是要做宿正钦第二啊!管事的回去添油加醋的和吏部尚书一学,吏部尚书一看,心里面也是火冒三丈,自己府里死了个人,明明是受害者,他府里的人砸了酒铺子又能怎么样,好一个贾珠,竟然这么不讲情面!
狠狠的拍了拍桌子:“等着,我倒要看看,这个黄口小儿怎么了结这个案子!”
吏部尚书能做到这个位子也不傻,盛怒之下也回过味来,按捺住火气,想着里面的弯弯绕绕,琢磨过来自己被人当了筏子了,吏部尚书也知道现在要是为难贾珠,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吏部尚书再想想,冷汗冒出来了,这件案子明显就是三皇子背后搞的鬼,可现在条条证据都指向奉国公府,奉国公府一旦最后被落实了罪名,连累的十一皇子也要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皇上能高兴吗,万一皇上一动怒,再以为着自己也是在里面伙同三皇子的,那他岂不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吏部尚书背着手走来走去,越想这件事越坐不住,紧着派人去衙门那边打听消息,最后喊人:“去把大少爷叫来。”
很快大公子便来了,家里这些天闹哄哄的,大公子也忙前忙后不得消停,吏部尚书让他坐下喘口气,这边开口问道:“记得你说起过,和荣国府的贾琏有些交情?”
大公子点了点头:“贾琏有个古玩铺子,正在咱们家点心铺子的旁边,邻里开着铺子,儿子和他便熟稔了起来。”
吏部尚书捻着胡须:“既是如此,你这两天多跑跑铺子,如果看到贾琏,你就和他说说话,提一提咱们家的这事儿,俱实说,不可说些虚的,明白吗?”
大公子虽然不大明白父亲的意思,但是既然父亲吩咐了,他也能从中听出父亲的目的不在贾琏而在贾珠,他刚刚还看到府里的管事和下人被那贾珠打了板子,以父亲的脾气,为什么要这么做?
似乎看出了大公子的不解,吏部尚书这才把心中的顾虑说了一通,大公子一听也吓得不轻,连连点头应下。
当下就起身去了铺子,正巧贾琏正在古玩铺子里面,大公子去说了会儿话,等晚上贾珠从衙门回府,贾琏自然找到贾珠,把今天那吏部尚书的大公子没来由的话和贾珠说了一遍。
“大哥,如今这酒铺投毒案可是闹得满城都风风雨雨,那吏部尚书家的大公子和我说这一通不知道是什么用意。”贾琏消息也灵通。
贾珠听罢点了点头:“是好事不是坏事,你放心就是了,这件案子,我定要查它个水落石出不可!”
贾珠心里面有底,看来吏部尚书一家还真是被牵扯到里面的,并非是哪一系的人,这样就好办了些,不怕吏部尚书那边不配合。
赵宁川那边调查伙计的事却陷入了僵局,查到这伙计是五年前广西那边逃荒来的,家里就他光棍一个,有些好赌,但一向都是小赌也没欠下什么大额的赌债,其他更是什么都没查到。
而这小子的确骨头硬,高勇和高武也不敢太过把他弄死了,一时这案子越发难以进行了下来,安国公这边在早朝上还在御前哭诉,逼得皇上没办法,给贾珠下了一个月内必须破案的最后通牒。
一个人没有弱点和被拿住的痛脚就不可能被收买,贾珠现在不禁开始怀疑会不会真的是奉国公做的,难道十一皇子一直在伪装?
贾珠摇摇头,应该不能,十一皇子现在因为这件事都病了,张友士亲自断的脉,确实是惊怒交加、急火攻心,而奉国公也在御书房里赌咒发誓,此时绝对与他无关,他们两个人更不像是说谎。
再加上,三皇子从前可就不老实,现在要说没什么动作,还真是见了鬼了!
贾珠心里有些烦躁,脑中也有些杂乱,为了静心,贾珠开始翻看宿正钦在任那时顺天府的案底,因为他从没任过知县知府这类要断案的官职经验十分匮乏,因此正通过阅览宿正钦那时候的案底来增长见识,每每看书都能让心平静,看案底也是如此。
因为心烦意乱也想不出案子的头绪来,贾珠便干脆抛开了这些用这些案底来静静心,看着看着,贾珠眼前一亮,立刻叫人去找赵宁川。
“先生,既然他是五年前从广西逃荒来的,那么这个人究竟是广西哪一府、哪一个镇县的,咱们可还都不知道,也许从中能找到些线索也说不定。”
赵宁川听罢点头扩大的调查的范围,这回得到的线索却是大大的有用。
“广西承岭县的原籍,也是三十二岁的年纪,但是俱我得到的消息,这王顺是身高八尺红脸瘦长身材,可咱们死牢里的这王顺,身量上可和消息不同。”
“那,死牢里的这个人究竟是谁?”贾珠一听就来了精神。
“茫茫人海要找到一个连名姓都是伪造之人的真实身份,又谈何容易,而且这人五年来就一直冒着王顺的名字在京中落了户做了伙计,可见是有意隐瞒,现在再查,只怕难以有什么收获。”赵宁川也有些犯难,千头万绪从哪儿找起,更何况现在距离皇上限定的一月之期,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如果不是他在广西有个好朋友能帮忙调查,而且都是用经过训练的飞鸽传书,只怕光这来回的时间,都不够用的。
“先生糊涂了,现在我们能确定这个牢里的是假王顺,他的身份有诸多疑点,那么也就能间接的减轻不少奉国公那边的嫌疑,只要能继续锁定住安国公和诚亲王,我们何不从他们两个人身上下手?这假王顺能领死罪,自然有什么比命还重要的东西在他们手里,我就不信,日夜监视他们两个在京城的各处产业、田庄,从中能找不出蛛丝马迹!”贾珠胸有成竹,赵宁川也释然的一笑。
“不过,咱们的人手?”
“不必着急,我这就去搬兵。”贾珠先在皇上那儿打了招呼,而后萧泽统帅的天听处抽调了所有人手专门监视安国公和诚亲王,务必把任何一件事都详细汇报,在这如雪片般的情报中,有件事格外的引人注意。
两个月前诚亲王在北郊的一处小田庄住进了一对祖孙,老祖母六十岁上下,那小孙儿才六岁大,小田庄周围有好些人把守,这对祖孙处于软禁状态。
贾珠看完了这个情报,眼眉一挑,计上心来。
顺天府死囚牢中,阴潮的牢房里油灯忽闪着,牢房里阴森森的,似乎连点人气都没有,似乎是牢头也觉得不自在,两个牢头温了壶酒,一边吃着下酒菜还一边说话。
“自从宿大人走了,我看这京城里可不太平,从前哪有这么多的罗乱事,贾大人到底还是年轻!”年长些的牢头一边喝着小酒,一边摇头晃脑。
“可不是,这不眼下这案子还没了呢,又出了一件案子,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年轻些的牢头赞同的附和着说道。
“嗨,不过是在京郊的护城河里捞出一老一小两具不知名的尸体,这两天看看有没有人来认亲,如果没有也就葬到乱坟岗去救完了,哪里算得上是风波了,要是宿大人还在嘛,也许还会立案查一查,如今贾大人为着这酒铺的案子焦头烂额的,哪里还有心思管这种小案子,你倒会找麻烦。”年老的牢头不以为然。
此时的死囚牢中,那自称叫做王顺的中年汉子,猛的睁开了眼睛。
“嘿,孙大哥,大人不查,咱们说说话也不行吗?我这些年在衙门口待着,虽然是个牢头吧,但也觉得胸中有不少的见识,你说说,既然是京郊,是谋财害命?”那年轻的好奇心重,不由说了起来。
那王顺耳朵都立起来了。
第一百一十三回杀人灭口当场擒获润物无声悄然改变
两个牢头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完全没注意到一直以死狗状躺在稻草上的王顺脸上紧张的神色,依旧自顾自的说着案子。
“谋财害命?老弟这你就年轻不懂了,这一个老太婆和一个小孩子有什么财可谋,我看多半是仇杀。”老牢头摇头晃脑的,喝着酒吃着下酒菜。
年轻牢头点点头:“也是,哎,那老的死了也就死了,左右也活够本了,我瞄了一眼那小的,小孩子长得还挺结实,模样也齐整,听齐仵作说,这孩子也就六岁大,小小年纪就死于非命,可惜了可惜!”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又转到了变得话题上,但是躺在稻草上的王顺可就睡不着了,一个老太婆和一个六岁大的小孩子,他怎么想怎么像他老娘和儿子,难道是事有凑巧?不对,再巧也巧不到这种地步吧,如果真是老娘和儿子,王爷啊王爷,你不守信用!
辗转反侧了一夜,第二天王顺眼圈通红整个人憔悴了不少,高勇和高武两兄弟再来审问,王顺动摇的心里让他终于硬不起来骨头了。
“王顺招了?”贾珠听了高武的汇报,不禁心里大喜,原本他还想着,如果王顺不见棺材不掉泪,他就找来这么两个人假扮成那祖孙的模样,裹在破草席里假装尸首来个无意间从王顺面前走一遭,却没想到仅仅一个晚上,王顺竟然就信以为真了。
“来人,把王顺提审到大堂,赵先生,你带着这块令牌到神京卫的卫所找赵统领出兵围住京郊的田庄,一定要把里面的这对祖孙给我带回来!”
让高武护送赵先生一道去了神京卫卫所,这边大堂已经升了起来,王顺再度被提审到了堂前,这回,王顺那套说辞被他自己推翻了,老老实实的把一切都从头交代了一遍。
这小子也是姓王,名叫云虎,当年先皇北伐全国征丁,王云虎和王顺是老乡又是同时被征丁,结果战场上王顺死了,王云虎不愿意再打仗,便将自己假充做了王顺,想混在死人堆里得以逃走,没想到被当时随军的三皇子发现了。
有了这个把柄在三皇子手里,王云虎就开始给三皇子做事,假充的身份三皇子也帮他弄得天衣无缝,然后让他在安国公的闻香居里做事,这次也是三皇子给他的命令,让他一口咬定栽赃给太白居,三皇子答应一定会照顾好他的老娘和唯一的儿子,他这才决定卖命。
发现战场的逃兵不但能知情不报还从中帮忙?这件事捅出来,诚亲王的麻烦就捅破天了!这个意外的收获不在贾珠的意料之中。
贾珠一挥手,临时的师爷把刚刚的口供已经整理出来,交由堂下的王顺再度画押完毕,此时堂外高武已经回来了,对贾珠点了点头,贾珠登时就明白了,于是对堂下的王云虎说道:
“王云虎,你回头看看,来的人是谁?”
王云虎疑惑不解的一回头,就这一下,这小子就傻愣在这儿了,之间一伙人簇拥着一对祖孙正往堂口走,那老祖母哪里上过衙门,此时腿都软,要不是旁边有人撑着,早就瘫软到地上了,那小孩子胆子大些,眼睛却看得出害怕得紧,小孩子眼尖,一眼看到堂上的王云虎,哭喊出了声:“爹!”
王云虎这才如梦方醒,转过头对着贾珠咬牙切齿的大骂:“狗官,你诈我!”
“啪啪”两声,左右衙役上前一人一个嘴巴,把王云虎抽的眼冒金星,不过衙役手下留了情,毕竟之前贾珠审问的时候都没敢动刑,就怕在这小子身上留下痕迹,此时他的脸颊不过是红了些,不多时便能消退的,并不碍事。
“云虎啊!云虎,娘险些就见不着你的面!”老太太这时候进了堂口,腿一软就跪在了地上,也哭开了。
后面一队衙役压着两个男人推推搡搡的进了公堂,两个小子还挺横,也不跪,抬着脸看向贾珠,神色俱厉的还嚷嚷着:“知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是王府的管事的,你们无缘无故的闯进我们王爷的宅子,打了王府的人,你们这是以小犯上死罪一条!”
贾珠冷笑一声,问赵宁川:“先生,可是又有收获?”
无缘无故的,赵宁川不可能五花大绑这两个小子回来,果然,赵宁川点了点头,对贾珠说道:“大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