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盛世明珠-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贾珠和严松已经护送着皇上一行人回到了华亭港口的海船之上,皇上这会儿情况很是不好,先前的病还有余毒未清,身子也被那场大病掏空了元气,此番因为二皇子的叛乱又气又痛,更是急火攻心,而后经历了受惊、呛水,好在没有着凉,不过即便这样,皇上的病却也又加重了。

船上有大夫,但是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药材都在龙舟上没有带出,有大夫随身的药箱也都遗失在了水里,路上又担心后面有人来追不敢滞留,直到回了海船之上,大夫们这才赶到附近的镇中去置办药材。

“让皇上受惊,臣等罪该万死。”群臣齐齐跪下,然而此时劫后余生的君王哪里还会生这种气。

“罢了罢了,哎,咳咳……”皇上摆摆手,让大家起来,闭着眼睛,没有力气多说一句话了。

等到大夫们回来,开方子熬药给皇上喝下,直到萧泽他们已经大获全胜赶回来汇合,皇上才刚刚有点儿精神头,也能多说两句话。

萧泽来到皇上病榻之前,皇上拉住弟弟的手,又看看身边的这些人。

“垣儿、贾珠、林如海你们留下,其余人等先退下。”

皇上话里虽然没提萧泽,但是他的手却紧紧抓着萧泽的手不放,等到所有人都退了出去,皇上叹了口气。

“枉朕一生麟儿无数,到了这等生死关头,能奋不顾身挡在朕面前的,只有垣儿。”皇上的目光扫过萧垣还缠着绷带的右臂,称呼也从往日的“小十五”变成了“垣儿。”

“父皇,儿子救老子天经地义,父皇千万不要这么说。”萧垣见父皇短短几日就又苍老了不少,心里面也万分难过。

“子润,垣儿朕很满意,他心地纯孝、重情重义却又不失端正,日后把江山交到他的手里,朕很放心,但是他也有不足,年纪太轻经历的事情太少,冲动还倔强,日后子润你要多多帮他。”皇上看向萧泽,然而这话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父皇!您才正当壮年,怎么能说这样的丧气话来,儿臣才多大,您就忍心把这种沉重的担子往我身上搁吗!”萧垣一听皇上这话透着不祥之兆,也不顾的什么体统不体统,此时说话也急促了起来。

“小十五说的对,皇上且不可做这种念想,如今海船速度极快,再过些日子回到了宫中,到时候太医会诊,良药无数,皇上的身子自然能够尽快康复。”萧泽也是眉头紧皱,却也出言安慰道。

皇上点了点头:“朕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这番死里逃生已经是上苍垂怜,可惜,哎,如海、贾珠你们两个过来。”

皇上此时唤贾珠和林如海,两个人来到近前,皇上先对林如海说:“咱们君臣这么多年的情分,你的为人朕最放心不过,前些年是朕耽误了垣儿这个好孩子,没能好好教导他,如今朕打算让你做垣儿的太傅,你要尽心教导他才是。”

“臣谨遵皇上旨意。”林如海想要劝慰,却动了动嘴唇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能行礼。

皇上又看向贾珠:“你这孩子自小就和别人不一样,这么多年朕对你也是看在眼里,是个好孩子,又是垣儿的伴读,尤其你还年轻,将来正是能和垣儿君臣扶持,朕只说一句,定要行得正走的端、忠君爱民,切莫走了歪路失了根本!”

贾珠心里也不好受,前世这位君王没有经历过这些磨难,今生自己是顺风顺水,但是却给很多人带来了前世所未有的灾难,比如之前王仁的丧命、史进文的卧病,如今贵为天子的皇上竟然说出了临危托付的话来,焉能让人不心有所触。

虽然前世荣宁二府最终被皇上抄家,但说到恨来,贾珠却并不怨恨皇上,但是心里也明白着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也知道盛极必衰,时常心里面也转着如何急流勇退另寻蹊径能让自家细水长流的法子,说到忠字,他却自惭形秽。

而皇上说完这番话,又沉沉的睡了去,几个人退出房间,心情都很是沉重,船以最快的速度往京城赶,等到皇上进了紫禁城,太后早就派人到城门处五六回了。

萧泽、萧垣跟着进皇宫,贾珠等外臣却是不能进,林如海此番也跟着回到京城,贾珠便邀请林如海到自家暂住。

“京中林府现在要收拾起来也得小半天的功夫,姑父又身居盐政一职,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最近几天也要返回扬州去,不如现在侄儿这边住些日子,和父亲、赵先生说说话,也比一个人在宅子里好得多。”

林如海一想有理,便答应了,姑侄二人风尘仆仆的回到荣国府,客房是常年有人收拾的,林如海来了就能住进去,贾母那边知道贾珠回来了,林如海也来了,如今京城已经有些风声,贾母也知道了一些,此时命人去说,让他们先休息梳洗一番,先不必过来了。

贾珠也的确是乏得很,一路上皇上的身子情况,哪个人能休息得好,如今到了家里,刚刚洗了澡,贾珠倒头就睡了,再一睁眼,却已经是天光大亮了。

贾珠一激灵,坐起身一看天色,都是第二天了,不由懊恼,外面丫头听见动静,馨兰在门口唤了一声:“大爷可醒了?”

“进来吧。”贾珠这才开口。

“昨儿老太太特意吩咐了,让我们都不许叫醒大爷。”馨兰这一说,贾珠才知道。

此时馨兰又叫来小丫头给贾珠打水漱口净面,都打理好了,时辰也到了每天早上请安的时候,贾珠便去了贾母的房里,贾母见了贾珠,上上下下好好看了一回,这才松了口气。

“我的儿呦,这京里面话都传得没边了,我这心就每一刻静下来的,就怕你有个好歹,现在我总算是放心了。”

“老太太,咱们大爷福大命大,您就放心吧!”娜仁托雅笑着说,心里却道,有那个王爷跟着,能叫贾珠擦破了皮都见了鬼了!

贾母问起情况来,贾珠自然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把所有凶险的地方都略了去,饶是如此,贾母也是脸色大变,等离开了贾母的房间,贾琮又缠着贾珠要听详细的,贾珠正赶着去衙门当差,哪里有时间细说,直答应了贾琮晚上一定告诉他,这才离开了贾府。

宫里面没什么动静,皇上也没上朝,贾珠到了海运衙门,首先就得把这次六艘海船从离开京城到最后返航的一切经过都详细的写出来,其中是否有人员伤亡,耗用了多少银钱,都是要一一写明以备日后所用,索性这次己方有充分准备,又利用了水里的优势,隶属于船厂的这些水手没有死亡的人。

等到十日之后皇上第一次上朝,这次圣驾遇险一时自然有功者赏、有罪者罚,二皇子被取消了皇族身份,以庶民规格下葬,不入皇陵,全家贬为庶人;冯无铮、沈蛞罪大恶极凌迟处死,其他一干从犯、次恶者,有问斩的、流放的、充军的就不一一细说了。

十五皇子萧垣救驾有功,册立为太子,皇妃邓氏册封皇太子妃,入住东宫;林如海封太子太傅、点内阁大学士;忠顺亲王萧泽御赐打龙鞭、加赐宫内骑马、携刃的权利;海运总督贾珠加封一等男爵位,工部侍郎贾政训子有方加封二等侯之爵;海运船厂教头严松加封统领,原职领俸禄……

等等这些人就不再详细的全都说过,总之这一次皇上的诸多册封,让群臣在心惊肉跳之后,纷纷揣测起,皇上的用意。

空虚多年的太子之位终于被坐实了,但是这个人却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二皇子、三皇子,乃至占着长子名分的大皇子,而是年纪轻轻的十五皇子萧垣。

而本就一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忠顺亲王萧泽,这一次更是成为开朝以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亲王,原来曾经因为织造局事件认为忠顺亲王已失圣宠的人都闭口不言了。

在这两位的光环下,贾珠作为开朝以来,第一个非皇族血脉、世袭恩封以弱冠之年得封侯爵的荣誉,便没有引起世人太大的关注,但是在贾家,这已经是值得开祠堂祭祖庆贺的事了。


第一百零六回命名贾兰幼弟变子海运双赢有人不忿

父子二人一个侯爵一个男爵,贾母如何能心里不欢喜,贾珠原本还担心父亲因为这次算是沾光才升爵会心里不自在,结果贾政却并没有如此。

“如今你又是爵位又是救驾之功,无数双眼睛都盯着呢,这次海船救驾算是露了大风头,工部里面有一些人颇有微词,毕竟造船应该是隶属于工部的才是,现在大家嘴里面不说,心里面等着找茬的人可不在少数,再过一阵子漕运一开始,珠儿你心里可有把握?”

贾政的忧心不是空穴来风,这次救驾之功实在是太耀眼了,让不少人眼红起来,尤其是工部的人,不少都说,如果这海船厂子是隶属于工部名下的,这次救驾之功是不是就能有工部一份了。

再加上太后也和到宫中觐见的夫人们说起了乘坐海船的一些感受来,言语间也对海船赞许不已,更是加重了海船的砝码,也让更多的人心里不自在起来。

贾珠听了心里面暖暖的,对贾政点点头:“我知道,这次是第一次走海路运送漕粮,我打算从最南边亲自走一趟,以防有什么意外发生。”

已经决定好的几个沿海的地方都已经动工建设了港口和漕运衙门,只要这一次从最南到最北走一遭,把这几个衙门都串联在一起,以后就可以放不少的心。

顺便,还有福州那个孩子,不过贾珠此时可是半句口风都没有露。

上折子奏明了情况,圣旨批复下来,贾珠便决定即刻启程到福州去,一路无话不必细说,等到了福州,如今施韶宽正是福州府的知府,官虽不大,但是自打到了福州地界,他就一直连任,能连任就意味着皇上的信任,而这份信任是最为难得。

施韶宽和贾珠故友见面自然感慨颇多,贾珠听施韶宽的言辞之间,和从前相比,也少了几分天真和稚气,但是风骨却不减当年。

这么多年任职官场并没有让他变得圆滑失了棱角,但也没有成为阻碍,贾珠从心里为好友觉得高兴,施韶宽对海运格外重视,此处招安一事也是施韶宽经手了不少,他和严松、胡志等人也打过交道。

到达公馆的第二天施韶宽就带着贾珠去见了那个孩子,自从知道这孩子是贾家的血脉,施韶宽就命人把孩子带到了衙门后宅,施韶宽如今也正有一个一岁大的孩子,正好两个孩子差不多大,奶妈子也够用,就和自家孩子一样养着。

饶是如此,这孩子也长得比同龄人瘦小得多,但是脸色却并不糟糕,小眼睛亮晶晶的,看人也不怕生,和施韶宽的三儿子施恒在一块玩得不时还“咯咯”的笑。

贾珠见了就知道为什么陈雪莹会说这孩子和他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施韶宽也说:“都不用滴血验亲,他要和你们家没关系,才是怪事。”

贾珠点点头,看着这个瘦小的孩子,心里不禁一阵恼火,这孩子的模样,绝不是大伯之子,定是父亲的骨肉无疑。

究竟是谁在里面做了手脚,贾珠的心里隐隐有了答案,这孩子的年纪就和母亲绝对无关,母亲最近几年都一直病着,那么可能会做这种事的,一个是赵姨娘,一个是周姨娘,相比一直老实的和透明人一样的周姨娘,无疑赵姨娘的嫌疑最大。

如果真是她,贾珠更恼火,他离开家的时候赵姨娘正诊出有了身孕,之前就已经生有探春,作为两个孩子的生母,做出这种事,不觉得损阴丧德吗!

心里怜惜这个孩子,贾珠想着,今生自己和前世的儿子贾兰没有父子的缘分,那么,贾兰的名字就给这个孩子吧。

福州不过是这次行程的初始地,一路往北,带着孩子不但多有不便,于孩子自身也遭罪,贾珠颇为犯难,正巧今年是施韶宽的母亲五十大寿,施韶宽的夫人要带着三个儿子去给婆婆祝寿,因此贾珠便托嫂夫人一道带着贾兰回京,等自己回京之后再带着孩子回贾府。

施夫人自然满口答应,她照料这孩子也有段时日,对这孩子也有些感情,此时能多留着孩子几日,她心里也觉得宽慰一些。

等把孩子的事料理完毕,贾珠的心思就全部都放在了差事上,福州此地本就渔业兴旺,当地不少乡绅富户也都有海船出海做生意,朝廷虽然没有水军能保护他们的安全,但是他们自己也多和当地的海寇有交情。

在这种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海寇反而成为了渔民和商人的保护神,当初施韶宽刚来此地的时候也颇为感触。

“海运只是第一步,将来朝廷知道了好处,自然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贾珠说完,施韶宽却神色间不是那么乐观。

“当初我没到此地的时候,总以为这边陲小地曾经和岭南相仿不过是流放罪人的地方,定是穷困难当、民心不古,谁料到了此处才发现,此地的热闹繁华甚至更甚内陆,都说士农工商,商者最贱,只因商人唯利是图败坏德行而至,但是此处经商之风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则,两个字‘信商’,我这些年见着,确实不亏这两个字,当地的百姓富足,我这个做父母官的却汗颜不已,可是朝廷,哎,朝廷哪里知道这些好处,皇上这次最多不过是震怒于洋人胆敢有犯我边疆之心,第二步、第三步我却是不敢多想的。”

施韶宽所言俱是发自肺腑,虽然他自幼读书,但他却并非顽固不化之人,到了此地潜移默化,也多了几分京城的井底之蛙们不曾见识过的独特见解,因此格外忧心忡忡。

贾珠听了却笑道:“你日夜操心,多半会把你操心成一个小老头,我却是有信心这第二步、第三步铁定是有的。”

施韶宽一愣:“你说说。”

“天机不可泄露。”贾珠闭口不言,但笑摇头。

施韶宽知道贾珠这人从来都是没有把握的话绝对不会露出口风,而他不想说的事别人也休想问出个一二三来,虽然此时心里好奇极了,但是也知道问下去也是无济于事,但是心里还是因为贾珠之前的肯定敞亮了不少。

而实际上,贾珠明白,皇上的身体自从这场大病之后已经完全跨下来了,张友士都能说听天由命,那就真的完全没有法子了,将来如果真是萧垣登上了皇位,他的性子贾珠算是很了解,这位绝对是个改革派的君王。

不过,现在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皇帝。

等离开福州,沿路到了五个海运衙门,这些地方都是渔业发达之处,海港是不用愁的,衙门动工也很快,贾珠心里很满意。

这一年海运第一次承接了漕运的重担,不但可以说是幸不辱命,而且从行程快慢、对老百姓的叨扰来讲,都比河运好上不少。

海船船身很大,装粮的分量比河运的船只要大上几倍,押运也不再需要每年都从老百姓中征调人手,海运衙门训练的水手完全承担了这项差事。

而河道,也因为今年不必漕运而得到妥善的修缮,今年雨水充足,但是却鲜少有新修整的河道被冲垮的折子呈递到京城。

这个局面可以算是双赢,那些瞪大了眼睛等着挑贾珠错的人不禁失望了,而之前有些不服气贾珠这个主官的人也都挑大拇指称赞了,虽然总督大人年纪轻轻,但办事却老练成熟,这次衙门上上下下都得到褒奖,哪个心里能不舒坦?

而贾珠这个时候回到京城,已经小半年过去了,贾珠先没进家门,而是去了施家接回了贾兰,等带着这个孩子一回家贾家,家里人的表情可谓是精彩纷呈。

贾母惊喜交加,这孩子长得虽然瘦小但是模样上很有贾珠的影子,贾母见了就喜欢了几分,娜仁托雅则是无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一把怒火中烧加伤心欲绝。

贾珠看她演戏心里暗笑,不过表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的,贾政知道了罚贾珠去跪祠堂,毕竟在外面抱回来一个孩子,这事儿个贾政冲击太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