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盛世明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行人俱是素服,围观的人也都只是看着,没有指手画脚之举。
不多时便到了灵隐寺门口,早有人收拾了斋院迎接贾敏等人,因贾敏和贾珠要斋戒抄经三日,恐这些丫鬟婆子们恣意妄为,贾敏便托了陈氏。
主持空出了一间偏殿给贾敏姑侄二人,偏殿里只两个桌案并蒲团,姑侄两个跪坐在地,凝神抄经,外面和尚们诵经之声合着木鱼声声不绝。夜里姑侄二人便席地而眠,如此三日之后,姑侄二人俱是形容憔悴。
晚间红珊捧了参汤给贾珠补身子,贾珠一愣:“寺中竟备了参不成?”
红珊笑道:“寺里哪有这些,是当日离府之前陈奶奶吩咐我带着的,说是这三日下来,身子怕是熬的有些亏了。”
贾珠点点头:“姑姑那边?”
“夫人那边也已送了去,哥儿放心。”红珊说罢,贾珠这才安心的喝了参汤。
贾珠这边自行安置暂且不提,却说贾敏那边,陈氏与贾敏俱坐在炕上说话,陈氏见了贾敏苍白的脸色,不禁劝道:“夫人一片孝心,可若是为此熬坏了身子,令尊泉下有知,焉能心安。”
贾敏眼圈一红:“姐姐说的道理我自是懂得,只是如今我能为父亲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陈氏见贾敏的样子,想起自己过世的父亲,眼里不由得也有些湿润,见勾起了陈氏的伤心事,贾敏反倒强自笑了笑,两人又说了会儿话,陈氏见贾敏果然心里畅快了些,便也回房安置了。
第二日上,贾敏与陈氏二人又去焚香许愿求签不提,方信三日里倒把这灵隐寺的山头走了个遍,哪儿景致最妙,哪儿有条小溪俱是最清楚不过的了,今日好容易贾珠得了空,方信便要带着贾珠到山上。
前几日都是雪莹跟着方信同去,如今贾珠要去,雪莹自是不肯去了——自从有那些个流言传出,雪莹也变得异常敏感了。
第三日上,众人回府,这日起脱了孝,贾敏、贾珠沐浴更衣换下了素服,林如海闻讯也从前衙回到后宅,安抚了贾敏一番,这才把贾珠叫到了书房,给他引见了两个眼生的大汉。
贾珠瞧着两人一身粗布衣裳,皮肤黝黑,双目却炯炯有神,腰板挺的直直的,纵使对自己行了礼,也是浑身的傲气。
林如海为贾珠介绍了这二人,却是两兄弟,兄长名为高勇,弟弟名高武,你道这哥哥高勇是哪个?正是那日在道台府房梁上听得一席话之人!
这两人因何到了林府?却是一切缘起自贾珠的那日善念,原来,这兄弟二人,正是陈氏奶娘之子。
当日陈氏许婚秦家后不久,奶娘便病逝了,陈氏自幼和乳母十分亲厚,两位奶兄也都是忠厚之人,陈老爷便恩放了高家兄弟,脱了奴籍。这高家兄弟二人自幼力气过人,也跟着陈府的护院学过些拳脚,离了陈家后,投了家镖局,那镖局的总镖头甚是赏识这两兄弟,亲传了些功夫,没几年的时间,两兄弟便成了镖局首屈一指的镖师。
年前总镖头带着妻儿回原籍,便关了镖局,将高家兄弟荐给了杭州威远镖局的镖头,兄弟两人带着总镖头的信回到了杭州,想到了陈老爷和小姐,便打听了一番,这一打听,兄弟二人顿时火大了,秦家欺人太甚!
哥哥高勇蹲点秦家,弟弟高武则打探林家,毕竟如今小姐并小小姐俱在林府,那日尾随宋氏轿子到了道台府、且听了道台与夫人一席话之人,正是哥哥高勇。
得知林府对小姐和小小姐甚好,兄弟二人想到秦家的所作所为和那梁道台的卑鄙心思,都愤恨不已,兄弟两个一商议,都熄了再做镖师的念头,想留在小姐和小小姐身边保护她们娘俩,最初二人还犹豫,这官老爷只怕不好相与,最后也打定了主意,登门府衙求见林如海。
偏巧这日正是陈氏随贾敏去了灵隐寺,林如海听了这兄弟的话将信将疑,待查明了这兄弟二人的底细,确系陈家旧仆不假,林如海便将这兄弟暂且留在了府上。
贾珠听罢这些,想着刚刚高勇所说梁道台的言行,气得眼睛都红了,刚要说什么,却是外面小厮通禀说方信到了。
方信也是陈家旧仆,自然是认识高家兄弟,这下兄弟两个的身份板上钉钉,林如海这才让着人去后宅告知陈氏。
方信带着高家兄弟离开了书房,贾珠原想与林如海商议梁道台的事,可林如海见侄儿有些消瘦的脸,让贾珠自去休息,此事容后再提。
贾珠无法,也只得回了后宅,只是却无论如何也心里不踏实,尽想着这件事,第二日一早,贾珠这骑射也没心思练了,急匆匆的便往林如海书房走,却扑了个空,小厮道大人今日一早便去了前衙。
贾珠转回身往前衙走,刚出了二门,却见方信并高家兄弟也在门外,见了贾珠,高家兄弟竟然跪倒磕头,可把贾珠虎了一跳。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贾珠忙道,昨日这两人还一脸傲气,怎么今儿竟换了副模样?
“公子大恩,从今天开始,我们兄弟二人愿追随公子。”两人说罢,再度给贾珠叩首行礼,那边方信将两人备好的卖身契交到了贾珠手上。
贾珠接过一看,这卖身契上的字迹,却是陈氏的。
“这……”
见贾珠犹豫,方信也劝道:“公子收下便是。”
贾珠看着两个大汉眼底的忠诚,揣着这两份契纸,没有再多问什么,却是心底对陈氏更多了分敬重。
自此,高家兄弟便成了贾珠身边第一得力之人,即便贾珠日后身边又多了其他艺高之人,但贾珠最信任的,却始终只有这两兄弟。





正文 第十一回

投桃报李瑞锦重开  长房添喜投石问路
自从得了高勇、高武两兄弟,贾珠便觉轻松许多,这兄弟二人虽然是粗壮汉子,却是粗中有细,做事缜密。从前贾珠每每慨叹身边无如林大一般可用之人,如今却是天如人愿,心里便想着,如何投桃报李。
毕竟,高家兄弟的正经主子,是陈氏。如今林府上上下下的风言风语贾珠自然有所耳闻,雪莹对他避讳的如此明显也都是因这流言而致,平心而论,如今雪莹虽形容举止俱是大家闺秀风范,可在贾珠眼里,还是当日那个性子倔强有几分傲气的小丫头,哪有半点其他的心思!
陈氏三人在林府终究不是长远之法,陈氏为被休之女,雪莹尚且年幼,方信也没有顶门立户的本事,贾珠便开始筹划,为陈氏寻一个安身立命之法。陈家是杭州织染世家,陈氏又身负陈家秘籍,再加上姑父在杭州任地方官的势力,想要重开布坊却是不难,难得是如何一鸣惊人。
杭州自古以来便丝织最盛,陈家当年能占据一席之地也是因为世代经营的缘故,一朝失了,如今再想立足谈何容易?更何况陈家古方,因珍稀多为皇家独享,想要流通于世却是痴心妄想。
略烦恼了不多时,贾珠紧蹙的眉头舒展开,不由笑了笑,自己真是钻了牛角尖,自己对这织染本就是外行,自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既是要为陈氏筹谋,还少不得要姑父帮衬,何苦自己在这苦苦思索?
想到此,贾珠便抛开心事,一心一意的练起字来,不多时,到了上课的时辰,郑先生校验了贾珠的字,也是连连点头,师徒二人自是讲学不提。
午后贾珠到院中习武,如今多了高家兄弟两个,他兄弟二人不同于林大等人出身习武之家是自幼习武,他们拜在老镖头门下比贾珠还稍大些年纪,却是习的功夫别有所长,只要年未过弱冠都可修习,只是成果如何却看各人的缘法。
贾珠和方信两个都对此功夫着迷不已,这些日子以来经常忘了时辰,每次都是各院遣人来催,两人放罢了。
今日也是,红珊见还有一刻便是摆饭的时辰,便遣了院子里的小丫头去门上寻人传话,不多时贾珠回来,红珊和绿瑚忙着给他换了衣裳,好容易才没误了时辰,前面来人传话说夫人房里已摆好了饭。
饭后贾珠自是对贾敏提了自己的想法,贾敏听罢笑道:“难为你有这样的心思,只是官不与民争利,你姑父只怕不好出面。”
贾珠摇头道:“所以我才和姑姑来说。且不说与不与民争利,既是为雪莹娘俩个置办的产业,自是沿用陈家的名号,若真让姑父挂名其中,这瓜田李下更是不清不楚,姑姑却是无碍的。如今陈家的事杭州谁人不知,陈氏想要重整陈家家业,凭她娘俩个是捉肘见类,姑姑出资,不但无碍,反而还会博个好名声。”
贾敏略沉吟一番道:“世人于女子多有偏颇,她一妇道人家,又是被弃之妻,独撑门户,只怕多有不便。”
贾珠却道:“凡事自有利弊,此事既然姑姑也觉得有可行之处,还是让她们娘俩自己决断吧。”
贾敏点了点头,差人去请陈氏母女过来,待把这一席话都说与陈氏听后,陈氏愣了片刻,神色渐渐坚决了起来。
“陈家后继无人是先父毕生之憾,常言道女婿如半子,原还想着,若是那人可托,也不至于陈家祖宗的心血毁于一旦,如今天不绝人得蒙公子和夫人的扶持,莫说什么世人的指指点点,纵使是死后刀山油锅,我也无所畏惧。”陈氏说罢怜爱的看着女儿,复又说道:
“只是可怜我的雪莹,被我所累。”
“娘……”雪莹听了母亲的话,眼里一片坚定:“雪莹不在乎。”
贾敏见此知道陈氏是打定了主意,便也不再相劝,转而提到了贾珠所踌躇之处,说与陈氏听。
陈氏听罢却笑道:“公子所虑有理,当年陈家能在织染最盛的杭州占据一席之地,全靠祖传的手艺和老匠人们,当年先父过世后,匠人们也都各寻出路,不过,他们却并未将我陈家的手艺流传出去,公子和夫人非江南人士自是不知,当年我陈家所出缭绫、盈绸,如今在外头是再难寻得的。”
陈氏的话犹如一颗定心丸,让贾珠松了口气。
当夜贾敏便同林如海敲定了此事,而后寻房宅、置办所需各个器物、广招匠人自是忙乱了一阵,杭州其余几家闻听了风声,各自寻了身后的依仗商量对策。
待一切准备妥当,陈氏瑞锦坊消失多年后旗鼓重开,正如陈氏所说,陈家祖传的技艺卓绝,当年瑞锦坊所出的绫、罗、纱、绸、绢等皆别具特色,市面上也是价值不匪,后来瑞锦坊散坊,当年所出之珍品更是有价无市多为世家所珍藏,如今瑞锦坊重开,早有人迫不及待想要一见,如今这瑞锦坊是否能媲美当年的瑞锦坊。
一时间,瑞锦坊开张的第一日就差点儿被踩破了门槛儿,进门的诸人也都被坊中各色珍品吸引,再错不开眼睛。
因质地华美的丝绸多为女人所喜,但凡有头有脸的人家,太太、小姐自是尊贵,为了免去唐突之感,陈氏与贾敏特意专门为女眷安排了门面,里面的伙计俱是机灵的小童,无需避讳。
贾珠为陈氏出谋的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广置珍品固然可以在最初获暴利,可终不是长久之计,因此瑞锦坊出产的珍品数量少的可怜,却也让那些贵胄之家更是趋之若鹜了。
瑞锦坊专攻稀、奇、繁、异,与别家迥然不同,因而虽然瑞锦坊生意兴隆,却对别家影响甚小,那些布坊的商家见此也都松了口气,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都是商家自是要连成一气,因而每逢大节小节,也都遣人给瑞锦坊送礼,这一送一回,关系自然便亲近了许多,秦家的处境自然也就越发尴尬。
如今梁道台一门心思要拉拢贾珠,好将功补过得回上头的欢心来,哪里还顾得上秦家一介小小的皇商,其他商家俱与瑞锦坊交好,自然而然变成了排挤秦家之势,况且秦家布坊中也不乏当年陈家的老人,如今陈氏重开家业,这些匠人们也都纷纷求去,其余诸人瞧着秦家似是不大好了,墙倒众人推,也都请辞的请辞,直把秦老爷气个倒仰,病倒在床,市井间更是多有人评说他是分明报应。
民心向背,其他布坊又没有利益纠葛,自然也就没有人兴起对陈氏的流言诋毁,待瑞锦坊确确实实站稳了脚跟,陈氏与贾敏、贾珠说起了分利之事。
“瑞锦坊能重见天日,全仗公子、夫人的大恩,小妇人无以为报,本应所得之利尽数交予才是,只是小妇人厚颜,为女儿攒一份嫁妆,请一分利。”自从瑞锦坊重开那日起,陈氏便是寡妇装扮,自称也改了口,贾敏虽然有些心疼这位姐姐,但也知道,她也是为了防微杜渐以防流言。
“瑞锦坊到底是陈家的祖业,有如今的声势也全仗姐姐的技艺,我不过就是出了本钱,莫说一分利,就是五分利,姐姐也当得。”贾敏说罢看了眼贾珠:“说到底,若没有珠儿提议,也到不了今日,另五分利,与珠儿正好。”
贾珠和陈氏俱是不肯这般分配,最终定了,贾珠三分,贾敏四分,陈氏三分。
当日贾敏出钱也是动用了她自己的嫁妆,半分没动公中的,因此那些盯着林府的御史也都没了弹劾的话头,这份红利自然而然也都是贾敏的私房,林如海每每还玩笑道,日后告老归田,还要靠夫人将养。
贾珠那边分得的红利,尽数差人送入京中,贾珠知道,当初祖父尚在世的时候,得皇上器重爵高位显,治家又严,从庄上到府内,那些奴仆敢贪墨徇私的甚少,因而并不为银钱发愁,待到了父亲这一代,却是日益显得捉肘见类了,到最后,竟私放印子钱,成了被抄没的罪状之一!
没过几日京中又传来了喜讯,大伯母诞下长房嫡长子,取名贾琏,这个孩子的降生,却让各人的心思略有了变化。
绿瑚此时事事皆以贾珠的利益为准则,她是家生子,世世代代皆是贾府的奴仆,各府下人也有所消息往来,自小她是见惯了这家族内部的倾轧的,此时见长房添了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贾珠却还似未有所警觉般,把大笔大笔的银子交到公中,绿瑚心底着急,几次想要张口,却有些不敢——如今在杭州,贾珠事事以红珊为先,几次借机敲打了绿瑚,她也有所收敛了。
这话不敢和贾珠说,绿瑚眼珠一转,找到了石嬷嬷。
林府如今最体面的嬷嬷莫过于贾敏的奶娘石嬷嬷,这石嬷嬷是贾府的家生子,当初石嬷嬷和绿瑚的娘都是贾母身边的丫鬟,后来各自配了小子,石嬷嬷后来做了贾敏的奶娘,贾敏出嫁的时候石嬷嬷便跟着贾敏到了林家,这么多年只有在贾敏回门的时候跟着回贾府见过当年的一众老姐妹,如今绿瑚到了这边,石嬷嬷对她自然比旁人多关照了一二。
贾敏待贾珠亲厚,贾珠对贾敏也十分孝顺,贾珠又是老太太的命根子,因此石嬷嬷自然也分外喜欢贾珠,当初在贾府中时,她也看不惯大爷那副嘴脸,因此听了绿瑚的话深以为然,寻了个空便与贾敏说了。
贾敏听罢沉吟不语,她已出嫁,娘家兄长两房之间的事她是不应该插手的,可看侄儿一副毫不知内情的样子,贾敏最终也还是叫来了贾珠。
却说贾珠听后淡然一笑:“言说是公中的,可谁不知是我从杭州送回孝敬祖母的,难道大伯父竟连这点脸面都不要了,图谋侄儿的银钱?”
“珠儿!”听贾珠这般说,贾敏叹息着摇头。
贾珠却笑道:“我知道姑姑是为我好,只是这瑞锦坊得来的银钱终究是外利不得长久,日后少不得要想些长久的法子支撑家中,用此事试一试也好,若真有人不顾念脸面,日后我也不必顾忌许多不是?”





正文 第十二回

愚伯父妄求生怨气慈姑母遣人接内侄
贾珠那边一笑了之,而京中贾府这边,却真真应了绿瑚、石嬷嬷等人的顾虑。
这一次,贾珠遣人带回的东西里,不但有金银,还有瑞锦坊自制的素色锦缎,贾珠虽未言明,但这批料子中,图案却是各有不同,那些诸如白鹤之类的,自然是入了贾母之眼的,余下一些,自然是给王、李两位夫人。另还有一套齐全的长命锁、如意镯等物件是为贾琏准备的,因而当晚间贾赦夫妇与贾政夫妇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