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薛姨妈-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薛择和薛指俩兄弟知道了,都喜形于色不提。

 35结交乡绅薛择查看

家里的宅院有了着落,薛择就正式去衙门任职了。毕竟上峰体谅你给你方便,但人也得自己识趣。等到了衙门跟秦大人商量:“大人,您看下官初到奉天,人生地不熟的,能不能让下官请大人和奉天的乡绅到食美楼(备注:食美楼是文中奉天规模最大、菜最美味的酒楼)吃顿饭,好有机会好好聊聊。”毕竟乡绅是维护地方稳定的重要因素,和乡绅搞好关系,既有利于朝廷和官府政令的执行,还有利于维护奉天府的治安和稳定。秦明在地方上为官多年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薛择派人回府告诉安雅一声,今天出门和秦大人、奉天乡绅有宴会,晚点儿回府。“我敬钮钴禄老爷一杯,愿老爷家族兴旺!”薛择道。“好!好!那就多谢薛大人了,改日我领着小儿亲自去府上拜访。”钮钴禄老爷,是满族镶黄旗人,但因是旁支,不受重视,底下两个嫡出儿子和三个庶出儿子,因无突出才能,也不受族中重视,钮钴禄氏的嫡支虽是显赫,今朝宫中也有一个皇后和一个高位的娘娘,但到底提拔的都是嫡支,自己这些跟嫡支关系疏远也就只能扯着名号,有几分面子,但也得不了什么实质的好处。薛大人虽是汉人,但毕竟比自己得圣宠,到时候薛大人伸手拉自家一把,比起后宫不得干政的娘娘好处还多呢。因此,就着薛择的话茬,就亲热攀谈起来了。在座的乡绅和钮钴禄老爷抱着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毕竟比起自己说好听蒙皇上信任留守盛京实则被家族放弃的旗人大家旁支,薛择虽是汉人,但其祖父紫薇舍人,一届皇商得了封号,现在薛择兄弟又是献家产,追封祖上两代。就是现在被圣上外放到奉天未必不是圣上找个机会历练一番,等任期到了,回京有理由升迁。因此,等薛择表完态后,一桌的气氛格外热烈起来。秦明在上座看着薛择和乡绅相谈甚欢的样子也很满意。毕竟自己虽比薛择有经验,但比不得薛择在圣上那儿是挂上号的。有了薛择这个名牌,自己也能在致仕之前,好好干一把,实现自己的抱负。

等薛择回府后,跟安雅学说一下宴会的话。现在在薛择心里,自己妻子的见识比自己还要高几分。因着上无长辈,中无年岁相当的亲近兄弟,所以,薛择也没觉得自己妻子比自己聪明,自己就矮妻子一截的想法,相反,更是庆幸妻子的聪慧,让自己也有一个商量的人。安雅道:“焕生能初任既是正四品的官,是圣上的隆恩。焕生少不得做出些功绩来,不负圣上的器重。就是将来焕生老了,对着儿孙,也有经验指导他们。”薛择看着妻子还不显的肚子,再想想将来的孙子,顿时觉得肩上重担。严肃的应下了。安雅一看,薛择顶多就是不知世事,除了商人和士人的地位区别。毕竟他和薛指已是年幼丧父失母了,紫薇舍人哪舍得严格要求,又是当爹当妈的养大,与他们相处的时间比他们的父亲们时间都多。紫薇舍人都是把他们当老儿子养大的。薛家又没出过当官的,无亲近的长辈,自己还得靠后世看的书和清朝、红楼的研究说些了。“焕生先把衙门里陈年累积的案底多看几遍,看出里边的一些门道,也好了解一下奉天府的详情和过去,再看看秦大人的态度,再定下一步。”安雅道。薛择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安雅虽是怀孕了,薛择也没搬出去,夫妻两人还是同房睡下了。

次日,薛择用完早饭自去了衙门,薛指去书房听新请的张先生的教导,安雅理家。

到了衙门,薛择吩咐师爷拿了奉天府以前的案底,自去研究。等秦明到了衙门,看了薛择的上进心里更是高兴。叫来薛择:“焕生,怎么想起看奉天府的陈事了?”薛择在不明确秦大人的态度前,也不敢多说,只道:“下官辅佐大人治理奉天府,不敢不先熟悉奉天府以前的事务,以免误了差事。”秦明听了,表露道:“我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现在越来越觉得容易疲惫,这任任期满了,就上书圣上请求致仕。想着在这最后的任期里,好好为奉天府干出些实事儿、业绩来。焕生可愿帮我?”薛择昨日听了安雅的话,正是想着奋发上进。连忙高兴的应了。于是,奉天府最大的两个官正式联手要使奉天兴盛起来。

秦大人和薛择说开正式联手后,上午,薛择就先了解奉天府的陈事案底,下午聆听秦大人的想法。时间就在俩人的沟通中悄悄溜走。

 36整顿后院小家风范

且不提薛择在衙门查看过往奉天府的资料,下午用完饭与秦大人商量奉天府的未来。且说安雅在家,因着奴才谋取家财的事儿,打发了大部分的家生奴才,剩下本不多的下人,又因着薛择来奉天任职,留了几家可靠老实的看家,现在在奉天府府里此后的下人,就少了。就剩下十几个人。除却像厨房、门房、针线房这些必备的地方有人,薛择、指哥儿和自己身边也就剩下两个伺候的了。府里都不够用了,更别提家里来了客人和自己肚里孩子生下来后伺候的了。看来到了采卖下人的时候了。

让薛书派人找来奉天府的牙婆。“给大奶奶请安!大奶奶吉祥!回禀大奶奶,奴才找来一个安婆子,据秦大人府上的管家说,这个安婆子办事最是公道,且也不是那种为了钱损阴德的,反是经常急人之所急。所以奉天各府上采买下人大都是找这安婆子。奴才也问了其他大人府上和奉天的百姓,他们对着安婆子行这买卖下人之事没有埋怨,更是满口夸赞。”安雅听了,就放下心来了,毕竟能让各个府上和可能卖儿卖女的贫困人家没有怨怼,可见这个安婆子也是凭着自己的良心行事的。安雅吩咐道:“吩咐下去,让下人们把称呼改了吧,毕竟过几个月府上就有孩子了。再把安婆子和她带来的人带到侧厅去。待会儿我过去看看。”薛书听了,忙应道:“谨遵大太太吩咐。奴才这就去办。”薛书以前可是大老爷薛择的书童,也约摸知道两位爷献家产的事儿,是大太太的主意。后来圣上降圣旨追封薛家两代先人。因此,也很是佩服大太太的见识;至于,将薛府的贪财的家生奴才送到衙门和发卖奸猾奴才的事儿,也是大太太的主意。那些下人虽大部分是薛家几代的家生奴才,更有的是伺候过大老爷和二老爷的。但太太吩咐了,两位老爷也没反对。过后更是有事儿就和大太太商量,可见大老爷和老爷也是支持大太太行事的。更何况内院之事本就是当家太太所管。现今大太太有了身孕,更是坐稳了薛家大太太的位子。自己,虽与大老爷有着过往的情分,但毕竟当家理事的是大太太,更何况自己是从外边买来的奴才,虽说签的是死契,在大老爷那儿不如家生子受器重。大太太发卖了大部分的家生奴才,可见对家生奴才有着防范之心。自己忠心为薛家,大太太看到眼里,肯定会对自己加以倚重。凭着现在薛府大太太当家,和将来大太太的儿子继承薛家,自己表现好了,入了大太太的眼,少不了,在薛家受器重个几十年。到时候自家也成了薛家的家生奴才,再凭本事,可不是在主子那儿既有体面,还能过得好。寻摸清楚了。薛书就激情洋溢的去办差了。

“老婆子安氏给太太在这儿请安了!祝太太能喜得贵子!”安婆子早就打听出来了,薛府上的这位大太太已经有了身孕,祝福道。安雅吩咐叫起,“多谢吉言!”安婆子问道:“大太太想要些什么样的丫鬟和小厮??”安雅道:“因急着到任,下人们带少了。府上各个地方都需要下人。”安婆子听了,虽是经手的买卖多了,脸上也露出喜色来了。照薛太太的意思,府上的大部分奴才都得买。这可是一笔大买卖。“没问题,想着这是第一次来府上,老婆子把那些丫头小子们都带来了。薛太太只管挑。”安雅听了,道:“先说一句。你把那些能签死契,将来能跟着府里走的挑出来。我再看。”安婆子听了安雅的话,更是高兴。签死契的钱可比签活契赚得多。想着幸亏自己把人全都带过来了。否则,要是薛府从自己这儿没买全,那不是白把生意让给别人吗。安婆子照着安雅的话,对着带来的丫头小子们说了,“薛府的老爷可是金陵的。江南那边儿可比咱们奉天富裕。将来跟着府里的老爷太太去了江南和京城,可比在奉天府强多了。”安婆子的一席话下来,一些穷苦的就主动站到前边来了。后面的看了,陆陆续续的,凑足一百来个人,分男女两列,让安婆子带到了安雅面前。安雅从中挑选了20个手脚干净的丫鬟、媳妇;又挑了20个奴才。

挑选完了,把钱给了安婆子。安婆子没想到薛太太真的从自己这儿买全了,很是高兴,更觉得薛太太看得起自己,想着以后有好的丫头小子,一定告诉薛府一声。安雅拿着那几十个人的卖身契,吩咐习春送安婆子,就自带着丫鬟嬷嬷回房了。安雅回了房道:“还得劳烦嬷嬷去□一番那些丫鬟小厮,要有那不规矩的。嬷嬷只管回我一声,打发了就是。”王嬷嬷也是知道太太行事的,更何况太太这般看重自己,自是尽心管教新来的下人。等过了两三天,每日安雅理事的时候,那些新来的下人也到场看着。也知道太太的行事,都懂了薛府的规矩,再加上薛书把金陵家生奴才的去路故意说了出来。这些新来的下人更是老实听话。薛家在奉天的小家也算初有了大家风范。

 37安雅做客夫人外交

等怀孕满了三个月,又请老大夫看过,已是做稳胎了。安雅跟薛择商量出门坐客的事儿。安雅道:“焕生,现在跟秦大人商量得怎么样了?”薛择道:“秦大人指导我后,我们总结了一下。奉天毕竟是旗人的根。现在可为的有三件事:一是,重视农事,保证老百姓的生活,在饥荒之年都能保命;二是,鼓励经商,毕竟有些家底的富裕人家,地都租出去了,除却考科举的,可以鼓励经商,这样也和各地的联系增多,更有利于开阔老百姓的眼界,并且老百姓的生活有了保障,再通过经商,生活有了富裕,也有利于国家稳定;三是,兴建奉天府的防御设施。保障奉天府的稳定。”安雅听了,很是佩服秦大人和自己丈夫。重农重商,同时抓。这已是够超前的。重视军事了,但到底《尼布楚条约》已经签订了。想着丈夫在奉天府能够顺利的实现自己的想法。安雅道:“如今,我也做稳胎了。自从咱们家在奉天安好家后,我没出过门呢,如今正好秦夫人送帖子过来了,到时候我过去看看。”薛择知道安雅做事儿有分寸,也就应了,只是嘱咐道:“去的时候,多带几个丫鬟跟着。自己多注意点儿,别伤着了孩子。”安雅表面上虽是怕唠叨的样儿,但心里听了还是喜滋滋的。俩人又说了会儿话,就睡下了。

且说安雅等薛择应允了,就自是带着习春、习冬两个大丫环,并四个小丫环去秦府赴宴。到了秦府,习春、习年一左一右服侍着安雅,小丫环自是跟在后边。秦府也是个多进的院子。进去了,自有秦夫人亲自过来相迎:“今日可算见到薛家妹子了。”安雅忙道:“小妹本想着安顿好府上后,就来秦府拜访姐姐的。只是没想到妹妹一时疲惫,招来大夫看了,是妹妹有了身孕,只能待过了三个月做稳胎后,再出门。这不,刚满三个月,妹妹就来府上淘劳了。”秦夫人听了安雅的这番解释,才算过了那个话茬,亲自领着安雅回正厅坐下。“这就好!我还怕妹妹大家出身的,瞧不上我呢。现在,我才知道是错怪妹妹了。”秦夫人是秦大人未发达前就娶的元配嫡妻,更是和秦大人患难与共的,因是秦大人虽然后又纳了名门庶女做良配,更有受宠爱的白丁出身的淑配。秦大人平日里最为敬重的还是自己的元配夫人。因此,秦夫人说话行事虽有些不周全,惹了些笑话,但也都被陪着来的秦良配圆去了。今儿,不知为何那位秦良配没来,安雅只能自己圆去了,毕竟就算秦大人快致仕了,但只要他还是奉天府府尹一天,自己也得跟秦夫人搞好关系,免得给丈夫惹麻烦。安雅笑道:“什么大家出身,还不就是看投胎了,妹妹虽是投身大家,今日见了姐姐,才知道什么叫天生的人才,看姐姐这般举止行事,这才叫大方规矩,像妹妹这样拘谨的就有些小家子气了。”一番恭维下来,秦夫人就觉得这薛家夫人的话真是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老爷平时总叫那个小庶女跟着自己出门坐客,就是在家招呼客人,也让她跟着,说是小庶女懂规矩,也能帮自己招待往来的夫人。还不是瞧不起自己这个跟他过了三十多年的老妻了,就知道宠那狐狸精。还是这薛家夫人有眼光,可不是自己这样大方的才像大家出身的,像那小庶女一样四处赔笑的,才是低贱呢。即使出身名门又怎样还不是没规矩的庶出蹄子。因此,秦夫人很是把薛家夫人引以为知己。拉着安雅挨着坐下,亲热地絮叨秦府的事儿:“薛家妹妹,你别看姐姐没有亲生的孩子,我们家老爷可是对姐姐好着呢,要不是姐姐未能为我们家老爷生下一儿半女,哪轮得上那个小庶女陈氏进门,就是她进门了又能如何,生下的哥儿还不是抱养在我名下。现在清哥儿都不认她这个生母,跟姐姐亲着呢。老爷把她纳进门还不就是借腹生子,好让姐姐有个哥儿,将来也好有个依靠。陈氏在府上就是一个管事的嬷嬷。偏偏她又不省心,将她平民出身的表妹带进府里做客,结果找了机会把她表妹送上老爷的床,她那表妹曹氏也是个可怜的,本来跟一个秀才定亲了,却被那小庶女算计了,从一个秀才娘子变成三房小妾,可怜死了,还好曹妹妹也有了个哥儿,就是老爷不喜欢她,将来曹妹妹也有个哥儿来养老。”安雅耐着性子听了。好嘛,这个秦夫人确定不脑残吗?同情一个得宠的淑配,还是有一个哥儿的淑配,秦夫人不会以为那曹氏一个人就能生下一个哥儿来吧。但从薛择那儿听来的,秦大人最是敬重秦夫人,安雅也少不得附和着陪秦夫人说着话。说到最后,喜得秦夫人只要跟安雅认成姐妹,安雅连忙称王家不准认干亲,才打消了秦夫人的念头,但秦夫人还是对着安雅很是亲近,甚至连着薛家也当成自己亲戚,很是护着。安雅的夫人外交也算取得了成功。

等安雅回了薛府,连忙派薛书查一下秦夫人说的话,秦大人是很敬重自己的元配,在秦府,除了秦老爷就属秦夫人地位最高,甚至有时候,秦老爷也按秦夫人的意思行事,比如抱养了秦良配陈氏的哥儿。至于,那陈氏的表妹曹氏就不像秦夫人说的那么可怜了,曹氏所生的哥儿可是只比陈氏所出的哥儿小一岁,曹氏可是除了秦府的二哥儿还生了三个姐儿的。这还可怜。安雅觉得秦府后院的事儿没那么简单,但毕竟除了秦大人和薛择的公事,也没什么交情,弄清楚了秦夫人说的实情,也就放下了。

 38安雅生产大儿薛蟠

却说安雅到秦家做客之后,又到其他府上参加了几次宴会,待到怀胎满七个月后,安雅早已把该走动的府上都去过一遍了,奉天府的官夫人也都见过了,就闭门在家安心准备生产。安雅打听了两个经验丰富的产婆,又查了她们过往伺候产妇生产的经历,很是满意,就提前请了这两位产婆路婆子和莫婆子在薛府呆着。因着安雅想着亲身喂养的孩子身体更强壮健康,就没准备奶娘,倒是把自己房里的丫环婆子挑出几个健康老实的,预备放在自己孩子房里伺候,因此,早早的就请了自己的奶嬷嬷王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