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风(清穿)-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是当初犹豫不绝,不知如何才能获取雍正的亲近宠信,也起码有些计划打算。

便是误会了嘉郡王,发现了自己的疑心病,忽然猛地因此自厌起来,也总能够重新振作起来,谋求嘉郡王的原宥。

便是……

只是现下,与以往都不同。

胤祈不知道该做什么。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心里究竟是想要接受弘昼,还是干脆拒绝。

他只想到了一个法子。

拖下去。

不回应他,也不拒绝他。

两种回答,怕选择哪一个,日后都会后悔……

听见门被推开的声音,苏遥走出去的声音,苏遥走回来的声音,然后是苏遥说话的声音。

苏遥轻声道:“爷,有件事儿……”

胤祈闭目叹道:“不是说了……不是皇上宣我就不要说!”

苏遥道:“爷,虽不是皇上宣,可是这事儿,也是要爷见皇上去……”

胤祈张开眼睛,看着苏遥道:“什么事儿?”

苏遥瞧着他眼里的死气沉沉,忙回道:“爷,承乾宫报宫女三人暴毙身亡,只是这是十一月就要放出去的宫女,且听底下人回禀说,死的样子很是……很是蹊跷,怕是还有些什么隐情在里头。慎刑司郎官说,求爷回禀圣上,给拿个主意,究竟怎样才好。”

承乾宫?胤祈脑中混沌一片,方才只有弘昼和他的那档子事儿,竟是想了片刻才想起。

不由得便问道:“承乾宫闹出来什么幺蛾子?死了三个宫女……?究竟是怎么死的?”

苏遥看了看胤祈,低声回道:“听过去瞧了的人回来说……实则是杖责死的……”

胤祈忍不住抽了口气,道:“这……这却不是能掩下去的了。十一月就要放人出宫,这时候出来这样的事儿,这是……这是自己打脸!”

~~~~~~~

叫了去承乾宫的人过来问清楚,那三个暴毙的宫女,果然是被打死的无疑。虽说是小选进宫,身份上差了一截,可这些宫女却也不是随意指使,说打杀了,就要了命的。

且那三个宫女之中,还有一个是内务府老人家魏家的女儿,即便是庶出的闺女,也是一条命,那魏家难不成就是那么好打发的了?

胤祈登时将满肚子的郁郁和怒火都转到了年氏头上,一张脸立时就阴沉下来了。

底下站着的人,都有些畏惧,只不敢出声。

过了片刻,才听胤祈自己开口道:“这么着,是没法交待的了。这事儿,魏家的人,现下知道了么?”

便有会计司的郎官站出来道:“回王爷,魏清泉今儿被派出去查账,这事儿只内务府和承乾宫里知道了,他应当还不知道。”

胤祈吐出一口气,道:“这事儿,等他回来了就告诉他。说清楚了,不是内务府不看顾他家的闺女,是他闺女自己个儿冒犯了贵人,这才落得这样下场。不过,既是人死为大,也别多说女孩儿家的错处,只好生劝他节哀,对外边儿,也要说是病死的才行。”

那郎中自然心领神会,尽量将错处往年氏身上推也就是了。横竖本就是她打死了人,还要旁的人替她担罪不成?至于魏清泉,有银子便能堵住他的嘴。

年氏跋扈,时常肯过度责罚宫人,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想必魏清泉心知肚明,自然也不会把事情记到了不相干的人头上。

吩咐了这两句话,胤祈便又道:“慎刑司的去瞧清楚了,究竟这几个人是怎么死的,前因后果,如此这般,便是真因为犯了错被打,也得把这错处说得分明了,务必都要弄得清清楚楚,冤枉了谁也是不行的。”

等慎刑司的郎官应了,胤祈才道:“我去和皇上禀告一声,总要看这事儿如何处置。”

说着便起身,叫众人散了,他径自带着苏遥出了门。

这时候有件事情自己找上了门来,逼着你去解决麻烦,反倒是让胤祈心中好过一些儿。

起码,是忙活起来了。用不着因为心里头脑里总空荡荡的,而去想弘昼的事儿了。 


102

第一百零一章报复  
 
 
第一百零一章报复

和雍正回了宫女暴毙的事儿,雍正面上也十分难看。

皇家一向宣称仁慈,康熙朝六十一年,也树立了仁君的名声,等他上来了,却是因为某些人的刻意造谣污蔑,将他说成是暴君。他自己又是的确有些性子急,未免有时候做了什么事儿,过分雷厉风行,叫人瞧着不近人情,更加像是坐实了那些谣言似的。

一贯正想着要扭转自己的形象,也做个仁君,这时候却又闹出来这样的事儿。虐杀宫女,这是怎么样的名声?偏生这不是泼脏水,却是他自己的妃子造的孽。

沉着脸半晌,雍正才道:“知道了。这事儿既是你叫人查清楚了,那就放开了手。这宫里头的事儿,朕还是知道的,也别怕得罪了谁,横竖有朕在这儿,你只管办事。”

胤祈应了,又问道:“对外边儿,还是原先的说法?”

雍正缓缓闭上眼,道:“这时候,还能说什么?多给几两银子,叫他们知道皇家的恩慈也就是了。”

胤祈也默然,这时候可不就是只有多给钱这么一条路了?还能实言相告不成?

雍正又道:“且等着吧,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到时候,却要好生瞧瞧……”

他这已经隐约是自言自语了,胤祈也不答话,只听他叹息。有心劝慰几句,只是今日他自己尚且心绪低沉,烦乱不堪,也当真说不出什么开解的话。

雍正没听见胤祈回话,约莫也有些意外,便张开眼睛,看向胤祈,道:“怎么?清早的时候瞧着你还活蹦乱跳的,这会儿却成了霜打的苗儿了?说说,是什么事儿?”

胤祈哪里敢和他说,只得敷衍道:“许是昨晚睡得不够,这才没了精神。”

雍正皱眉道:“当面撒谎!过来!”

胤祈走得近了,雍正一把拉起他的手,拿起书案上放着的书本,卷起来就是几下。胤祈手心一痛,他长了这么大,还当真从没有被打过手心,登时险些把手缩回去。幸得雍正抓得紧,没能把手抽出来,硬是挨了十来下,才算完事。

又把书放下,雍正这才道:“从今儿起,你每回和朕撒谎,就要这么打一回!若是真说不出口的话,就直接跟朕说,朕也不是就一定要知道,你那些小事儿,朕还不稀罕听!

“只是撒谎是万万不能的!别当是朕瞧不出你说瞎话,你打小儿是朕看着长到这么大,什么事情是朕不知道的!”

末了,雍正又放软了口气,叹道:“如今若是你也和朕说谎,怕是真就没有人敢跟朕说实话了!上回叫朕四哥的时候,怎么就有胆量呢?这会儿也要有些胆量才是!”

胤祈从前头听到最后一句话,只觉得心中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和暖。方才的那些慌乱惊惧,都被压得低低的,缩得小小的,这时候真是想不起来了。

虽是被打了,手心里还疼着,胤祈却笑了起来。笑过一回,低着头又有些不好意思,只轻声道:“知道了。”

雍正也略和缓了面上神情,道:“这会儿可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儿?”

胤祈摇了摇头,道:“不能说的。”

雍正佯作怒道:“小东西!竟是真敢瞒着朕了!”

~~~~~~~

那日之后,弘昼却也没有如何纠缠,平素见面,仍旧是先时的模样,亲近不减,却也有规矩。只有眼中缠绵着的情意,让胤祈仍旧记得那日他说过的话。

初时胤祈心中还有些别扭,想起弘昼做的事情,也难免心中防备。只是越到后来,但见弘昼老实小心,并不曾逾矩,这么防备着,也没什么意思,便也渐渐淡去了。

过得一段时日,面子上瞧着,两人还是原先那般模样,只是心中如何作想,当真就不得而知。胤祈自己犹不分明,也只好装作并未有那么一件事儿了。

冬月里年氏病得重了,从九月时候,断断续续了几个月,拖到了这时候,瞧着竟是下世的光景了。等那拉氏发话,胤祈就叫他们准备棺木,算是冲一冲。只是瞧着,这冲喜约莫也并没有用,这棺木是当真用得着的。

年氏半死不活地吊着,福惠又病了。这时候雍正也不装作慈父模样了,只说让尽心医治,只是胤祈却也不敢当真怠慢了,这好歹也是一条命。不过瞧着年氏好不起来了,等她死了,福惠的身子便也难说——经历一回母丧,总是要折耗许多的,且历史上他本就是早夭。

一时间胤祈又忙碌起来,便渐渐地只是顾着差事,哪里就还有心思寻思已然抛却脑后的事儿。弘昼自己也并不提起,胤祈就更加想也不再想了。

实则年氏的病,约莫有八成都是因为年羹尧。先前年羹尧被贬到杭州,做杭州将军时,年氏还指望着他能复起,重获君心。只是到了后来,竟是一日连贬九级,做了看城门的小卒,当真是没有指望了,年氏便就此大病了一回。

她禀赋虚弱,这么一病,随后便是反复无常,只不见好。约莫还是对年羹尧抱着期望,且年家其他人还在京城,这才又渐渐有了些起色。

只是年羹尧这人,当真是不知悔改,全然辜负了年氏和年家的殷殷期待。在杭州成了看城门的,年羹尧却仍旧自傲自大,分毫不参省己身。他竟是穿着雍正当年赏赐的黄马褂坐在城门,但凡出入城门者,必要向他叩头才得通过。

此举与自掘坟墓无异。雍正听闻,登时气得说不出话来。这时候正是九月,雍正便令人捕拿年羹尧押送北京会审。圣旨一下,年氏便登时又病了。且这一病,只见越发沉重的,于是就一至于斯,眼见不好。

雍正约莫对年氏也有几分恩情,起初还专程探视了几回。之后见她总不好,他也没有那样多的闲工夫耗费在后宫之中,便渐渐不再问起了。

说什么一日夫妻百日恩,也真是笑话了。胤祈和静嫔闲话时忍不住说起,却听静嫔挑了挑嘴角,讽笑道:“谁个说皇上没有恩情呢?可也得她和皇上是夫妻才该有这样的话。若说夫妻,那只能提皇后娘娘。年氏是个什么东西呢?”

胤祈一怔,随即也笑了笑。静嫔这话,当真是一针见血,且没有留分毫的面子了。这年氏在后宫的名声,瞧着倒是比胤祈先前以为的还要坏上几分。

只不知道,这里头,又有那拉氏多少功劳呢?

先前仗着娘家的势力,雍正的圣宠,年氏很是作威作福了一些年,便是那拉氏,有时候也不敢直攫其缨。这时候年氏失势,又明显失了圣心,便是福惠病了,也没能把雍正再笼络到她的承乾宫里,这下子后宫众人,哪里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一时间承乾宫很是热闹了一阵子,直到那拉氏亲自开口,叫不要扰着了年氏静修,这才消停了。不过这时候,年氏已经是去了大半条命了。

这一切种种,雍正只做不曾看见。横竖传言中他新近宠爱的是这一年选秀进宫,新封的海常在,他已经瞧不见如今病得不成模样,早就不复花容月貌的年氏了。

不仅如此,到了十一月十四,好似是嫌年氏仍旧拖着没有死,雍正干脆下旨,让她挪去圆明园养病去了。

冬日里园子冷清得很,雍正在城里,那边哪里还有人精心照看什么。且这一路上的风雪,便是好好的人,也要防备着病了,年氏奉旨出城去园子里,到了地方就彻底起不来了。

也不知她自己心中如何作想,横竖宫里倒是有好些人暗暗称颂雍正的圣明。人死在了宫里总是要嫌弃不吉利,不敢立时就让新人用死过人的屋子。这么一来,便是年氏死了,即刻有旁的人住进了承乾宫,也不觉得晦气了。

到了十一月廿三,雍正清晨出城去瞧了年氏一回,等他回了宫,圆明园就传回消息,年氏薨了,雍正发下的晋封皇贵妃的诏书还没交到弘历的手里。得知消息,雍正也只是点了点头,便转向旁边,问胤祈道:“又要到腊月了,皇庄上往内库去的册子,你可仔细着点儿。”

胤祈点头应了,雍正又道:“今儿是好大雪,你也别回去了。留下和朕一道吃锅子,等会儿老十三也来回事儿,叫他一块儿。今儿咱们暂且歇歇。”

闻言,胤祈也瞧向窗外。养心殿的大玻璃窗户上结着冰花,外头是风雪交加,果然就是好大雪。胤祈回头,笑道:“谢皇上恩典了。这样大雪,允祈还真是不想回去了呢。”

雍正哼了一声,低下头又在纸上写了什么。写完了一段话,才抬头道:“叫你在这儿发愣呢?过来给朕磨墨!”

胤祈这才站过去,拿起墨条在上好的端砚里轻轻划开。不经意往旁边瞟了一眼,果然雍正所写,就是对年羹尧的罪状的回复。

怪道是不避讳他,还让他在身边站着磨墨。这样的诏书,被事先看见了也不算什么,横竖大家都是知道的。

刚进腊月,年氏才出头七,众臣审议年羹尧罪状有了结果,共九十二桩大罪,大逆罪五条,欺罔罪九条,僭越罪十六条,狂悖罪十三条,专擅罪六条,忌刻罪六条,残忍罪四条,贪婪罪十八条,侵蚀罪十五条,里头有三十多条都是要杀头的,请立正典刑。

雍正也不含糊,当庭便宣旨,年羹尧应极刑立斩。但念及其功勋卓著、名噪一时,特此开恩,赐其狱中自裁。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入官。当年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不过这也不过是旁人的事情罢了,等过了腊八,京中处处都是年节将至的气氛,热热闹闹的,谁还会提起那些听了就丧气的事儿?

~~~~~~~

过了年关,犹在正月,隐约瞧着雍正就有收拾廉亲王的意思。正月初四,胤禟因以密语与其子通信被议罪。

胤祈这才又想起被他遗忘了许久的康熙遗诏,从箱底翻出来,黄色的丝绢都有些发皱,胤祈展开遗诏,看着上面熟悉却又久违了的字体,有些发怔。

蹲在地上半天,站起身时头晕眼花,胤祈扶着苏遥的手好半天才缓过气来,抱着遗诏的手捏得死紧。

雍正元年的时候,九贝子允禟和敦郡王允礻我分别被派去西宁督军,送活佛灵柩回拉萨,之后雍正趁着廉亲王独一人在京,势单力薄,收拾了他的一些势力。那时候雍正的所作所为,都正是为了新君继位的稳固,胤祈自然不会拿着康熙遗诏上前阻止。

之后几年间,雍正每每申饬廉亲王等人,拿着些或大或小,或是他错了,或是故意找茬的事情责罚,不过却也只是不给他们脸面,或是责罚些钱财,并未伤及根本。廉亲王仍旧是和硕亲王,理藩院的差事也是仍旧由他全权处置。这其中,自然更加没有胤祈可以置喙的。

即便是雍正二年五月时候,廉亲王因恭亲王的缘故,和弘时一道谋逆,事后雍正也并没有将廉亲王严加惩处。反倒是恭亲王圈了起来,廉亲王仍旧好好地在外头忙活——这瞧着,竟是有些不像是雍正的做法了。

可见惯了雍正的手段,胤祈哪里还能不知道他?雍正从来不会这样仁厚,他不过是想让廉亲王受些零碎的折磨,然后才要在他的党羽全数凋零之后,再收拾他自己。

且便是这样,也不过是个报复的开始罢了。

这也是因为廉亲王这一党着实让雍正吃了不少暗亏。不止是当时争位的时候,兄弟间的明争暗斗留下的旧怨。如今流传的关于雍正的谣言,多数都是廉亲王等人令人到处传播的。胤祈甚至知道,后世有些话,还是这时候流传下去的。

便是不提这些,单只一个弘时,就够雍正记恨廉亲王几辈子。

如此的新仇旧恨,雍正岂能轻易放过了廉亲王?

雍正就好似一只猫,抓到了耗子之后,绝不是立即吃下。即便是忍着饿,也要好生戏弄玩耍一阵子,等耗子毫无生气了,再一口在脖子上将它咬死。

瞧着现下的情形,怕是雍正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