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秋桐也是个没脑子的货,也不想想王熙凤是何等厉害的人,不说与二姐战一条阵线共同对敌还可能有活路,反而一点就着,甘愿被人当枪使,天天破口大骂,极尽侮辱,气得尤二姐连饭也吃不下,秋桐还在贾母面前说二姐坏话,渐渐贾母也不喜欢了,众人愈发践踏起来,弄得二姐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贾环虽然用心读书,家里的事也看在眼里,暗暗心惊,有心救二姐一命也无能为力,那王熙凤坏形不露,贾府下人向来踩低爬高,作践不得宠的人,王熙凤放任下人做为暗中推一把,谁能说什么。
谁看见她拿刀了?她只是“善意”提醒二姐你是个不干净的没人要的货,给她增加看不见受不住的强大心理压力,又“好心”提醒秋桐不要惹二爷心尖上的人我都惹不起你惹了岂不找死。
谁能说她这样做不对?是秋桐化作一把刀捅向二姐,跟她王熙凤有何关系,到时二姐死了,秋桐这把刀也跟着完蛋。
如此借刀杀人,一箭双雕,且一点痕迹不露,一星血也不沾,四两拨千斤,再占住宗法礼教,又得长辈宠爱信任,把贾琏制得束手束脚,就连贾环也想不出妥善的应对法子,只得对自己说:“她死活与我何干,我又不是救世主,哪里救得了那么多不相干的人。”


整家务贾环暗出手;
返回书页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整家务贾环暗出手
话虽这么说,贾环还是托萧景介绍了在太医院中的一个医术不错的妇科太医为二姐诊病,诊出怀孕两个月,贾琏大喜,从此窝在家里守着二姐,保护她不受伤害。二姐也有了求生的希望,自此小心养胎。
外边贾芸成功笼络了赖家的管家,得到了第一手证据,贾琏觉得扳倒赖家的时机已经到了,先以购置祭田为名把赖大打发到外地,再调开赖大几个死党,然后突然袭击开始查帐,查出当年修建大观园时用料与采购费严重不符,比如采购房州青砖数万块,用银五万两,可是大观园用的砖哪里用得着五万两,说是路上损耗若干,这损耗未免太多了。
还有采购云州木料若干,数目也不对,至于帘账、花木、建材之类,很多都对不上账。将当初负责此事的经手人抓来审问,那些人起初还硬气抵赖,一顿板子下去,就交待出好多用料都送到赖大家盖花园了,还硬着脖子说给朝廷做工程的经手官员不也是把材料往自己家里拉,这是惯例。
贾琏将此事禀报贾母,贾母震怒,命抄赖家家产,这一抄不得了,不但抄出几万两银子的巨额财产,还抄出许多很眼熟的金银瓷器古玩之类,一查得知,这些东西都是贾府的,再查旧账一看,记有官窑霁红大碗五十件,破损十三件,销过账的,可是怎么跑到赖家来了?还有那个红玛瑙虾盘也是贾府的,是去年贾母做寿时别人送的,贾母玩了几天就入库了,怎么也在赖家?
又捆了赖家心腹拷打,原来是赖大用假的赝品充当真货,真品已经流到外面,许多好瓷器绸缎报了破损销了账,其实都被盗出去了。贾府上下主子只知享乐,谁会想着查库,等想起来时只怕已经成了糊涂账,查也查不到了。
这番抄检结果不但贾母贾琏等人震惊,就连贾环也没想到,这些偷梁换柱的手法还真是高明,不知不觉中就把主子的家财搬走了,等主子发觉时,库已经空了,账也成了陈年旧账,一蹋糊涂查也查不出什么来。
贾母气得不行,贾政外放出差不在跟前,于是把贾赦叫来骂了一顿:“成日家就知道和小老婆喝酒,家里都被贼偷空了也不管。”
贾赦不敢还嘴,觉得委屈,更觉老母偏心,你把管家大权交给二房,出了事却骂我,这算什么呀。
王夫人和王熙凤也很生气,好在她们是女人,管的是内院,而且这赖家是贾府的老管家,又不是王家的陪房,索性一推六二五,把自己扮成受蒙蔽者。
因为出了这事,贾母下令查库,一查之下,库里许多东西都不见了,银子也少许多,细查起来根本查不出东西的流向,而且也不是赖家一家所为,其它管事多少都不干净,至于买办,买五报十已经成了旧例,甚至还有虚报十倍的。
贾母气得胸闷不已,姐妹们和宝玉朝夕侍奉。善后之事只能交给贾琏办理,但是以后怎么办?全府管事都害怕不安。
贾环参加了同学聚会回来,紫晶回说:“今天跟宝姑娘的莺儿过来,送了一包燕窝来给爷补身,还说爷读书累了也到园里逛逛,到三姑娘那里玩玩,松泛些子也好。”
贾环会意,换了衣裳,到园子里来,进了园子就见莺儿在门口,见他来了,忙迎上去说:“我家姑娘在三姑娘那里呢。”
“知道了。”贾环暗自佩服宝钗做事周到,把他约在探春处见面,也免了旁人的口舌是非。
到了秋爽斋,只见宝钗和探春已经在那里了,见他过来,忙命丫头上茶。
侍书用茶盘端了茶过来,贾环也不喝茶,直接问:“姐姐找我过来,可是为家里的事?”
探春笑道:“你猜对了,宝姐姐说咱家现在这样只怕不妥,所以请你来商量。”
贾环也笑道:“应该找宝哥哥才是。”
探春摇头:“别提宝玉,去年他生日时,林姐姐提起过家里入不敷出,再不俭省只怕后手不断。结果宝玉说‘管他后手不继也不缺咱两个的就是。’你说可笑不可笑。倒是宝姐姐还为咱家担心,可又是亲戚,不方便管咱家的事,说你是个有担当的,所以找你商量。”
贾环正色道:“宝姐姐怎么看?”
宝钗说出旁观者的看法:“你家数代簪缨,家大业大,难免出现恶奴,拔出来也应该的,可惜的是赖家这样的早该拔,现在他们形成了势力,这一拔可是连血带肉,连贾家自身都有些吃不消了。所以,依我看,还是力求稳当,穷寇勿追。”
贾环问道:“姐姐的意思是,这账不要再查下去了?”
宝钗又说:“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从朝廷到京师大户人家买办报花账成了惯例,甚至有买一报十的,在皇宫一个鸡蛋就报三两银子,几乎是五十倍的虚报。如果都较起真来,只怕没人肯出力干活了,既然要人出力,只得默许人家捞好处,只要不太过份,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度以内就可以了。还有那些东西,怕是追不回来了,硬追下去,搞得人仰马翻,那些恶奴挺而走险就不好了。”
贾环想了想,如此放过这群蛀虫有些便宜他们,可是宝钗说的也有道理,整顿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是以平稳过渡为上,如果继续追查下去,东西未必能全部追回来,整个管理层肯定是乱了,人心也散了,而那些管事知道主子的事很多,若惧罪攀咬,甚至奋起反击,到时人人自危,整个贾家难免震荡,到时外力趁虚而入,更是内外夹击不可开交。
宝钗又道:“伊尹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切忌翻动。治国与治家也是一个道理,大事化小,稳妥平静,方是兴旺之家。”
贾环不停地拿茶碗盖撇茶沫子,沉思许久,说:“不继续追查也可以,但是得杜绝以后类似的事发生。”
探春立即说:“把赖大送官法办,他的心腹帮凶也法办,杀鸡儆猴,治了为首的罪,其它人就不敢再胡来了。”
贾环不置可否,看向宝钗,宝钗说:“仅仅是从严惩办,只能震吓一时,还是不能长久,朝廷用死罪惩治贪官,还不照样贪官遍地。所以得订个章程出来,让他们互相制约互相监督,还要定个按时查看的制度,从此不敢也不能再发生舞弊之事,才是长久之计。”
贾环这才点头:“宝姐姐说的有理。正可谓‘满朝金紫难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说的就是宝姐姐和三姐姐这样的女中豪杰了。”
“环兄弟过奖了,我怎么敢当呢。”宝钗谦虚说,“做女子的自然以针工女红为要,打理好家务让男人无后顾之忧,也是份内的事。”
贾环由衷感叹:“也不知道将来有哪个男人有福气娶宝姐姐这样的人。”
宝钗红了脸,低下头去。探春瞪他一眼:“让你商量怎么处置家里的事,你却说这种话,真是讨厌。”
贾环笑道:“知道了,这事就到赖大为止,不再深究,至于以后怎么杜绝这种情况,我回去再仔细想想,姐姐们有什么好主意也尽管说。”
探春说出自己的主意,就是每年在年底由管家人查库对账,从各库房到房产土地,以防舞弊偷盗之事。宝钗觉得操作上有困难,因为贾家家大业大人口复杂,很难在年底一下子查完。
贾环发表补充意见:“不用全部查一遍,抽查即可,为的是防止管事人偷卖侵蚀主家财产,起个警醒作用。或是今年查过府内库房,明年就查外面的房地产,轮翻查看也可以。”
“这个法子好,又不兴师动众,又能警告那些管事的。”探春和宝钗都同意。
贾环拿出具体意见前除了征求宝钗探春的意见,也问了贾琏王熙凤的意思,再问府里管事的想法,又和同学聊天,看他们有什么高招,或是他们家里有什么可供借鉴的管理经验。
同学何国维还笑他:“爷们家以取功名为第一要务,家里事是女人管的,你管那么多干什么?”
贾环却不这么认为:“古人说的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连一个家都治不好,还谈什么治国,这治国与治家也是相通的。”
同学们觉得有理,也出了些可行或不可行的主意。
盘算了几天,贾环拿出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案。
第一,只将首恶赖大治罪,抄没家产,重要亲信革除不用,其余人等暂且留用以观后效,若是再犯绝不轻饶。
第二,年底时做好来年用度预算,余出的可多买房地,若是不够,各处自己想法解决。
第三,年底由管家人查库对账,检查所有资产,查不完可抽查,也可以指派人帮查。
第四,管账必需三人,一为出纳,二为会计,三为审核,把每天开支列清单由管家人过目,古代的出纳会计制度和现代有所不同。所以贾环引入了现代会计的一些方法,务求对账目进行良好的监督。
还要使固定人选将京城附近物价呈报,以便在买办采购时有个大概的监督。经手人过手分肥这种事杜绝不了,只能以良好的监督使他们不要太过份。
损耗的东西,把碎片交上来再销账。
把大概章程弄好,请探春和宝钗再裁夺着补缺漏,再告诉贾琏,意外的是他完全同意了,贾环心念一转,也明白了几分,这过手分肥,管家几年的贾琏也不会有多干净。
全部弄好之后,由探春禀报老太太、太太,意外的是王夫人也没有异议。贾母听了这章程心里很高兴,直说:“妥当的很,不过,这是三丫头想出来的?”
贾环是不想在管家方面插手的,以免引得某些人疑忌,所以只出主意不出面料理。可是贾母是当家半辈子的精明人,这会计出纳之法虽然古时就有了,但是能把它运用到管理家务当中,不象是探春这样未出阁的姑娘做的出来的,更何况还有一些前所未见的新东西,也不是她能想出来的。
探春见贾母发问,也只得实说,但是她也是精明人,知道贾环这样的庶子身份插手家务难免让某些人有些不好的想法,所以只说:“这章程是我和宝姐姐大嫂子一起定的,事先征求过琏二哥和二嫂子的意思,又让环儿看了,他读书多,也帮着修正了章程。”
她把修订章程的人员主次顺序颠了个过,但仍然是实情,虚构成份不大。
贾母听了,不再言语。
王夫人从贾母房退了出来,心腹陪房周瑞家的跟过来,摒退了丫环,说:“如今环哥儿越来越出息了,先是得了老太太赐的大丫头,现在又插手家务,看样子,以为自己在小小一个县试里考个第一,就可以在这府里发号施令了。”
王夫人捻着手里的念珠,闭目不语,半晌才睁开眼睛,道:“现在家里折腾成这样,是琏儿搞的,与他没多大关系。这后续的事,他帮着三丫头订个章程也是常理,他们是亲姐弟嘛。庶不越嫡是铁打的礼法,他敢僭越,头一个不答应的就是老太太老爷。倒不用我们操心。”
“太太说的是。”周瑞家的不再说什么,端茶倒水又捶背的很是殷勤。
王夫人又闭了眼不停地捻着手里的数珠,好半天才说:“环儿屋里那个薇儿年纪也大了,也该放出去配小子了。”
周瑞家的没料到她忽然说起这个,更没料到王夫人连贾环屋里丫头有多大都知道,一时没反应过来主子的用意,也不知如何回话。
王夫人又说:“薇儿年纪大了,让她出去罢,你看谁好,另外指人过去伺候,宝玉多少丫头小厮,环儿也要有多少,不可让人说咱家厚此薄彼。”
周瑞家的终于反应过来的,忙笑道:“太太真的是宽仁慈善,别人家里当家主母都冷落庶子,唯有太太对子女们一视同仁,这等贤良试问哪家太太能做得到。”
王夫人依旧捻着数珠念佛。
周瑞家的办事效率一流,亲自挑了几个丫头,说:“太太派你们过去伏侍少爷,这是太太的恩典,你们可要记着太太的好。一定一定……要……用心……伺候,懂吗?”
这最后一句话一个字一个字蹦了出来,说得很有咬牙切齿的威胁感觉。
几个丫头心里一紧,忙答应了。
作者有话要说:林黛玉替贾家算过账,入不敷出,再不俭省只怕后手不断。结果宝玉说‘管他后手不继也不缺咱两个的就是。’
见第62回,对宝玉的想法实在不能理解。


嫡庶之争初露头角;
返回书页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嫡庶之争初露头角
这里贾母把贾环叫到荣庆堂,问了几句学习生活上的话,贾环都一一答了,贾母才说:“听说你帮着琏儿整顿家里的蛀虫,又帮着你姐姐订下章程,真是越发能干了。宝玉太单纯,若是有你这般能干,我也不用担心他以后会吃亏呢。”
贾环笑了,都说姜是老的辣,说的就是贾母这样的了,怪不得宝钗说过:“我看凤姐姐再巧也巧不过老太太。”这话倒是大实话,看贾政打了宝玉后,贾母那一番训斥逻辑清楚思维严密口齿伶俐,哪里像七十多的老人,若是年轻几十岁,什么凤姐姐宝姐姐都得靠边站。现在她年轻大了,爱摆阔好享乐,可是心里门儿清,居然看得出贾琏对家里这番大整顿是有人在幕后策划,也看得出探春拿出的那章程也不是不出闺门的女孩子能订得出的,倒真真是人老成精。
贾母吃的盐比他吃的饭都多,所以贾环也不隐瞒,索性直说了:“那次去赖大家去玩,看他家园子用的砖和大观园一样都是房州制的青砖,而且木料也一样,如此巧合,所以我留了个心眼,派人暗中查访,才发现赖家实在胆大包天,若是这样下去,贾家都要被他搬空了,所以才告知琏二哥哥,由他来整顿,我只是在旁边提醒他不可操之过急罢了。”
贾环这么说是要告诉贾母他是看不惯赖家奴大欺主,为贾家日后打算,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贾母找他说这番话目的绝不是问他这次整顿他扮演了个什么角色,最终目的还是为宝玉的将来,她已经看出,宝玉将来绝对不是贾环的对手。
换上以前,贾环嘴上不说,心里难免不愤,同是孙子,这差别待遇怎么这么大呢?可是经过萧景前次的开解,他也想开了,既然你不是娇花,又何苦强求别人把你当成娇花。
宝玉这朵娇花,没人给他摭风雨他是活不下去的,所以长辈们一心宠着他,维护他的利益。
贾环是一棵树,没人护着也能活,当然不用长辈操心了,如果这棵树将来长得高大结实,一家老小还可以在树下乘个凉避个风雨什么的。
贾环心头抹过一丝苦涩,现在是他表明态度的时候了,否则随着他在功名路上进一步前进,他的处境并不会有本质上改善。
“宝哥哥的确是不通世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