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悠然军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安也不由叹息一声,国外有句话让中国人十分悲哀,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就变成了一堆虫。中国人有着那样多的优点,坚韧、不屈服,聪慧,善于把握时机,但是很多人好像更善于争权夺利,纵观历史,整个华夏就是一个争权夺利、阴谋诡计不断的历史。
“他日,太子登基,如有传言镇南王欲拥兵自立,太子殿下能不信传言而让镇南王继续重兵驻外吗?”这是第三个问题。
11国士无双(修)
这回赵恒捧着茶杯的手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李靖安有些不忍,但是这个问题是三个问题中最重要的。镇南王乃国主幼弟,太子之皇叔,是难得的帅才,有他镇守,凭借三十万水军,大齐是不敢轻易大明的。但是上位者本就多疑,镇南王威望太高了,皇帝陛下还可以凭借嫡庶之别压制镇南王,但是太子虽是大明皇帝唯一的儿子,却是庶出,他登基之后恐怕会忌惮这位威信功劳很高的皇叔,一旦大齐散播流言,恐怕君臣之间必生间隙。
“不能。”赵恒说出这两个字,身上有着掩饰不中的悲哀,放下手中的茶杯,从袖子中抽出一方锦帕,掩口不断的咳嗽起来。
“公子!”小厮顿时急了,又是抚胸又是拿出一些药丸让赵恒含着,忙乎了好一阵,才让赵恒平息下来,只是赵恒本来就苍白的脸更加的憔悴。
“明心失礼了,望先生见谅。”赵恒微笑说道,拱了拱手,“李先生真是大才,把大明的忧患看得一清二楚。”
他彻底服了,这个李靖安的确就像是传说中的那样是真正的国士无双。只是以前他没有重用这个人,才让此人对大明彻底失望,最终完全投靠了大齐,为大明的覆灭加上了重要一笔,但是这次他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只要这个李靖安愿意辅佐自己,他愿意礼贤下士,认真听从他的剑意。
“赵公子客气,下官只是一介书生,纸上谈兵而已。”李靖安连忙谦虚,他可不想要什么名声,如果不是太子莫名其妙来找他问政,他才不会分析这些。他手无缚鸡之力,在大明是孤身一人,名声对于他只是累赘。
“李先生之才明心已知,何必客气。”赵恒眼中出现了一丝光芒,“不知先生刻有妙计解决大明之忧?”
李靖安不由大窘,他又不是诸葛亮,眨眼之间就有妙计。这个太子是不是太看得起他了?
“下官愚钝。”
赵恒的眼神瞬间阴沉下去,这个李靖安难道还想隐藏下去吗?
李靖安是真不想和太子讨论下去,还好赵恒是微服出宫,不能久待,确定无法再从李靖安口中问出什么,便告辞离开。
回宫路上,马车中
“殿下,李靖安不过是一介文人,您何必如此礼遇他?”小厮,也就是太子殿下的贴身太监,小全子有些不解。
“文人?”赵恒不由一笑,“你不懂,李靖安之才世间无人能及。”看着小全子完全不信的表情,赵恒只是微微眯起眼睛,如果不是他是从死后回到半年前前的,恐怕他也会不信,毕竟在李靖安面前还有一个光彩夺目的徐明灿。
徐明灿顶多是写文章好,是个名士,而李靖安却是能够影响一国命运之人,国士无双。
其实李靖安还是小瞧了大齐在大明的谍报网,赵恒即使再低调来访,也架不住他是大齐的太子,铁板钉钉的未来皇帝,盯着他的可不是一个探子那么简单,事实上有一组大周间谍一天二十四小时盯着这位太子的一举一动,而李靖安本人也早已被人盯上了,因此太子来向李靖安问政之时,李靖安的那个宅子屋顶之上便趴在一个探子把两个人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第二天关于李靖安的生平事迹和他与赵恒的对话便出现在了大齐谨王也就是大齐皇帝的四皇子楚原明的手中。
楚原明乃是大齐皇帝楚正天的贤妃所出,现年二十四岁,成年时被封为谨王,正妃乃是朝中重臣之女,出身世家大族,现有一子年方三岁。谨王楚原明是一个和雍正十分相似的皇子,沉稳能干,做事也紧跟着太子的步伐,但他和雍正不同之处在于此人并不刻薄寡恩,极善于笼络人才礼贤下士,因此在他身边汇集了不少能人。
关于李靖安的情报便是他势力中管理情报的刘彦亲自送上的。
书房之内,楚原明看完了手中的情报,目光扫过书房内的其他人,这五人皆是他的心腹,楚原明共有七位真正倚重并真正信任的心腹,除了两位在他的封地华州为他管理封地的一切事务外,其他五人皆在此,并且每人手中都有一份和他手中这一份一样的情报。
“诸君以为如何?”楚原明问道。
“此人乃陛下之大患。”一位中年男子捋着胡须率先开口,此人名刘彦,乃是楚原明情报网的管理者,自楚原明还未封王时便跟随他,是楚原明死去母亲贤妃的心腹,因此深受楚原明信任,而关于李靖安的情报正是他特意挑选出来的,也正是他的这种特意才让楚原明格外的重视。
“三问直击大明未来之患。”一个儒衫男子接道,张默仁,楚原明的心腹谋士,出谋划策十分在行,正是因为他,楚原明才在大齐皇帝心中留下了沉稳内敛能干,但是不好弄权的贤王形象。
“殿下,难道陛下真的有意联姻大周?”一位武将问道,他是赵定中,出身寒门,从小兵爬到将军,除了谨王的后几年有意提拔外,完全是靠自己真刀真枪挣得功劳,不过武将关注问题的重点永远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如果大齐和大明联姻,估计大齐和大明就有好几年打不起来。
“这计策还是王爷设计让恪王献上的,还用问吗?”一个年轻文士没好气的白了赵定中一眼,只是他偏向女气的阴柔艳丽外表让这个白眼直接成了媚眼,让赵定中这个武夫不由脸一红。常泽燕,表面上的身份是世子的夫子,但是实际上掌握着谨王的地下势力,司暗杀,本人也是一个一流高手,因此在座的几个人无人敢因为他的外表而小觑此人。
还有一位长相不出众的中年男子则保持沉默,他是孙涛垒,表面上的身份是依附谨王饿商人,实际上也是个商人,手中经营着谨王不在明面上的店铺和商队。
“需要我派人杀掉他吗?”常泽燕笑问道,但是眼睛中满是认真。
“我不建议这么做。殿下如能笼络此人会更好。”刘彦不赞同的说道。他真的很喜欢这个李靖安,他那个对于大齐的分析十分和他的胃口。而且他对大齐国内看的也很清楚,刘彦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自己看着长大的殿下送上九五之尊之位,因此他需要这个看的十分明白的李靖安。
“他是大明官员。”张默仁觉得笼络此人的可能性不大,“贰臣”从来不是一个好听的名头,况且只凭这三问还不值得他们主公冒险,“大明灭亡后殿下可再招他为己用。”
刘彦指着写着李靖安与南楚太子谈话的那张纸,问道:“如果大明太子重用他呢?”
“杀了即可。”常泽燕冷笑。
“杀了太可惜。”刘彦从袖子中抽出一张纸递给楚原明,楚原明只看了一眼便瞪大了眼睛。
因为那张纸上面写着李靖安南下之时对大齐的分析。正是这分析刘彦才让手下的探子特别注意这个并不起眼的李靖安
“殿下觉得如何?”
“贤能。”
刘彦摇了摇头,又递上了一张纸,上面是一幅图,中国版图的地理图,上面标注着山脉河流,旁边还有小字注释,而且能看出这是个半成品,因为上面还有一些奇怪的小点,没有注明意义。在二十一世纪人看来十分平常的图,几乎可以在小学生的地理图册上找到,却一下子让楚原明移不开目光。
“殿下觉得如何?能画出这样地图的李靖安只是贤能吗?”刘彦反问道。
“国士无双。”楚原明叹息,在这一刻李靖安之才在他心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2再遇(修)
不知道自己在大明太子和大齐谨王心中得到“国士无双”评价的李靖安已经把太子的来访扔到了脑后,每天在翰林院混日子看书,太子出现过一次后也在没有找过他,他也乐得逍遥。
冬去春来,一转眼,便到了三月,南方的春天来得早,三月之时已经便是一派春意盎。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诗词。李靖安十分喜欢,觉得也十分适合这个大明,虽然这里是临安城,而不是乡村野外。
这日李靖安休息,准备去人市买几个小厮使,虽然李靖安雇了长工,自己独立能力也很强,但是文人没有书童实在说不过去。前任的书童在来临安前便被遣散了。他自己起初不在意,但是日子长了还是有些不方便,买笔墨纸砚总不能交给长工吧?
来到人市,随便走几步就能看到头上插着稻草的人,还有许多人在买卖,即使不是奴隶社会,这里已经存在着拥有卖身契的奴隶。
李靖安虽然不喜欢这种毫无人性的行为,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根本无力改变。
目光扫过那些神情呆滞的被卖者,李靖安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方,毕竟他要的是机灵懂事的书童,而不是一个活死人。就在李靖安犹豫要不要换个地方时,他的目光扫到了一个人。
一大堆小孩像是等待被人挑选的鸡仔一般被人圈着跪在大街的一角,最大的不过十三四岁,最小的才五岁左右,而他注意到的那个大约十岁,长相清秀,其它的孩子都是一脸的认命与麻木,而这个孩子眼中隐隐有不甘之色,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他认识,就是他来临安第一天遇到的那个卖身葬父的小孩。
这算另一种缘分吗?
李靖安犹豫了一下,走了上去,问那卖人的汉子,“这个小孩多少钱?”
那汉子扫了一眼李靖安的衣着,立刻露出了讨好地笑容,“公子您眼光可真好,这个小子可机灵了,还识字,买回去当书童正好。”
那小孩见到李靖安不由一愣,低下头不再看任何人。不知是心虚还是什么。
“多少钱?”李靖安不想和这个人多废话,再次问道。
“嘿嘿,十两。”
李靖安一皱眉,“十两完全可以买一个长相不错的婢女,你认为他值十两?”怀疑的语气,不满的眼神。
“可这个孩子他识字。”汉子狡辩道,毕竟就算是在临安这样文风强盛的地方,普通百姓认字的也很少。
“我身上有功名,你认为一个识字的书童对于我算是好事情?”李靖安白了那个汉子一眼,“五两。”
“五两也太少了。”汉子不满意,陪笑道“要不,您再加点,九两?”
“六两,一口价,不行的话我找别家。”
“那好,就六两,公子您以后可要多关照小人的生意。”汉子妥协了,把那个小孩拎了出来,并把卖身契交给了李靖安。
走出了人市,李靖安找了个茶馆坐下,看着默默跟在自己身后、衣衫褴褛的小孩,不由叹了一口气,他的心还是太软了,拿出卖身契和几个热包子一起推到了那个小孩面前,淡淡的说道:“拿着,走吧。”
小孩惊讶的抬起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李靖安。
“我不管你那日的卖身葬父是真是假,作为还算相识的人,我能帮你的只是如此。”
说完,李靖安站起身便离开了。
那小孩没有跟来。回到自己的宅子,李靖安有些失落,但是很快就释然了,他有没有“王八之气”不可能一点小恩小惠就让人甘心为他效命,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给人当奴仆的。
李靖安不知道的是,那个本想追上他的小孩在一个拐弯处被一个人拦了下来,正是他曾经见过的那个王远明。
“你根骨不错,要不要跟我练武?”
13太子之忧(修)
大明崇显三十年六月,大齐三皇子仪王出使大明,带来了大明皇帝的联姻请求,欲把竟陵公主许配给大明的太子赵恒,。
夏日炎炎,即使是在多水的南方,李靖安一入夏季便感到身体十分疲倦,提不起精神,这和这具身体是早产儿有关,李靖安只能慢慢调养,于是便按照在翰林院找到的古方酿造了养身的薄荷清酒。当听到大明仪王来到临安这个消息,他正在和翰林院的同僚分享他新酿出的酒。
“你说陛下会同意大齐的联姻请求吗?”
“应该会吧,大齐竟陵公主可是贵妃所生,听说十分受宠,才分封竟陵,那可是一块十分繁华的封地,就连大明的皇子的封地都比不了。”有消息灵通的同僚介绍道。
“这个竟陵公主身份是可以匹配我们太子殿下,只是这血统……”
“太子不是还有侧妃的嘛。“
听着同僚的谈论,李靖安不由在心中琢磨是不是辞官归隐算了,因为不管这个竟陵公主将来不会不生下子嗣,都会成为大齐制约大明的重要一步。看太子那比自己还要弱的身体,李靖安觉得他留下子嗣的可能性不大,估计到时候镇南王不想和太子争也会被迫争。
至于大明会不会拒绝联姻,李靖安根本没有考虑大明拒绝的可能。
大齐的使者可是仪王,也就是周帝的三皇子楚原显,文采出众之人口才必定好,再加上大明不会轻易得罪大齐,尤其是大齐下嫁的还是那样一位身份尊贵的公主。
突然一个侍从急急忙忙走了进来,“李大人,李大人。”这个侍从看上去十分着急,从众人一行礼,立刻冲到了李靖安面前。
“你是明灿兄的侍从?”李靖安立刻从自己的资料库内找到了这个人的信息,不由一阵疑惑,他和那个看上去很高傲也很会钻营的徐明灿可是没什么交情,顶多算是泛泛之交,他的侍从找自己干什么?“明灿兄找本官有事?”
“李大人,陛下钦点我家大人陪同大齐仪王游玩临安,我家大人唯恐失礼,特意请李大人一起陪同。”
李靖安不由心生无奈,陪同?恐怕是让他去给徐明灿当绿叶陪衬的吧?但是他能拒绝吗?不能,徐明灿都把皇帝陛下搬了出来。问明白时间和地点,打发走侍从,李靖安也和同僚告辞,准备回去准备一下,毕竟陪同仪王游玩不能穿官服吧。
可是让李靖安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回家的路上就被人拦了下来。坐在酒楼包间内,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人,李靖安真想拎着徐明灿的衣领吼上一吼,你这个江南第一才子为什么不再光芒万丈些,把眼前这个家伙吸引走?
“李先生似乎不愿意看到明心?”赵恒一笑,问道。
的确不愿意,但是自己敢说吗?李靖安在心中非议了一下眼前这个太子,脸上却挂起了谦和的微笑,“哪里,赵公子谈吐不凡,让下官耳目一新,岂有厌烦之理?”
“那就好,明心佩服先生之才,还愿多聆听先生高见呢。”
“哪里哪里。”李靖安嘴上谦虚,心中确实疑惑不已,他到底哪里让这个太子看重了?怎么又来找自己了?
“相信先生也有耳闻,大齐想要和我们大明联姻,明心忧心不已,虽然大齐看上去肯有诚意,,联姻的公主也是出身高贵,十分受宠的竟陵公主,但是明心相信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明心惶恐,想聆听一下先生的高见。”赵恒一脸期待地问道。
李靖安真想一口鲜血喷出来,他穿越之前又不是军事家,更不是宫斗高手,当然也不是阴谋家,即使因为兴趣度过几本关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书籍,也不可能现在眨眼之间就能明白那个大齐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吧?看着赵恒一脸的期待,李靖安觉得自己还是辞官吧,有这样一个不知为何盯上自己的太子,,再来几次李靖安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短命。
“赵公子,我们大明的储君至今没有子嗣。”李靖安没办法,只能含糊其辞,反正这样看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