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979-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倔强的抿抿嘴,虎子和丽丽继续对马齿苋奋斗,终于马齿苋被他们弄得叶和根分成了两部分,小孩受不住冲劲,一屁股兜在地上。

虎子站起身,顺便拉下丽丽,随后拍拍屁股,跟没事人一样,泪花都没见一点。丽丽将叶子丢进背篓里,笑开嘴,又和虎子将目标转向另外一根马齿苋。

李然停下动作,明白想通过这让他们两个受下所谓的挫折是不可能了,于是将他们两个抱起,站好,交代不准乱动,等会就带他们去玩。

一边说着,一边从背篓里拿出水袋,让丽丽将黄皮拿了出来,洗干净了,给两小孩吃。有了吃的,他们两总算安静了。

回到家,看了眼猪槽,里面的东西早被吃得干干净净。多的螺丝,也被李然用水盆养了起来,做猪下一餐的伙食用。在田坡旁,李然又顺手捡了些,现在也扔在了里面。

只希望这猪吃这后能加快速度长肉了。

将菜放进了厨房里,李然就没事做了。他以前的工作是仓库管理员,忙起来是忙,可大部分时间是闲着的,所以他也是个闲得住的人。

可一想到李爹他们都在外面劳作,李然就觉得椅子上像长了针似的,咯人。

四哥也就15岁,五姐更只13,他们两个都在做事,李然觉得实在没脸在家悠闲。

院里鸡无聊的踱步来踱步去,偶尔用嘴啄啄地上的小颗粒,李然看着这,想到考虑过要挖蚯蚓养鸡的。得,又有件事做了。而且山上那湖里应该有鱼,要是能捕上条,今天晚上还能改善下伙食。

说做就做,李然重新背起小背篓,想到一个人没法带两个小孩子,就让虎子指路,去旁边找胡建军。这里他熟识的小孩就他一个。

胡建军现在正头上顶着个绿色的帽子,手里拿着樟树木材做成的一把木抢,和朋友玩“八路军和鬼子的游戏”。

以他的地位,自然是正义的八路军,现在他已经抓到了鬼子,正举着枪放在鬼子额头上,嘴里念念有词:“说,你们的那个王八少校在哪?带老子过去,老子要去将那个王八蛋的皮拨了。”

演鬼子的小孩委屈的瘪嘴:“我不知道,”接着又低声道:“为什么总是我演鬼子!”

胡建军和别的小孩猖狂的大笑起来:“还能为什么,就因为你小子长得最像啊。”那一口一句小子,也不知道是在哪学的。

李然仔细看了看演鬼子的那小孩,他人很瘦,而腮又很尖,实应了一个词尖嘴猴腮。以中国人对鬼子的恶感,估计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这是鬼子最普遍的长相。

不过李然也对那时不时就跪呀跪的国家无感。

李然将手围成拳头,放到嘴边咳咳两声,吸引胡建军注意。

胡建军转头见是他,惊讶:“你怎么来了?找我有事。”

听到李然要他带他去山上,说道:“我现在可不欠你了,为什么要带你去山上。”见李然脸上露出失望的神情,才得意的接到:“不过看在你是我表弟的份上,帮你了。”

说完,将枪递给演鬼子的小孩:“来,顺子,今天你来演八路军,将他们狠狠的打回去。”

顺子接过枪,惊喜的点头,表情可以用感激涕零来形容:“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明白。”

胡建军享受着顺子崇拜的眼神,整个人悠悠然,似踩在云端。

李然看着他这打一棒子再给一甜枣的做法,只一个想法:这孩子真是奄坏。

李然先叫胡建军回他家一次,拿鱼篓。

胡建军疑惑:“鱼篓,你要那个干嘛。”

等李然说出打算捕鱼,胡建军连忙环顾左右,幸亏他们已经走了会,旁边没人。随后他夸张的对李然鞠了个躬,说道:“大爷,别开这种玩笑好吗?”

李然听这话,不明白:“怎么了,不就是抓条鱼吗?”

经过胡建军的解释,李然才知道自己放了个大错。现在是人民公社时期,一切都要听从生产大队安排,山上的湖泊作为“天然水库”是不允许私自捕鱼的。

等到了时间,生产大队会将分工安排好,一起去那捕鱼,然后依据公分,分配鱼到各家各户。

即使因为近几年人民公社管理越来越松,家家户户自己养起了禽畜,可鱼作为要平均分配的物品,还是没人敢动的。

一条鱼没什么,主要是有这人开了头,那以后估计就管不住了。为此,开头的那个肯定会成为倒霉的鸡,用来儆猴。

胡建军见李然表情发黑,好心安慰道:“等天气好了,生产大队会安排放干净水一起去捉鱼的,真想吃鱼,到时再吃也行啊。”

李然知道胡建军这是在找好话安慰他,真到放水时,那起码得是水季了,夏天,只会嫌水少,不会嫌水多,怎么可能将水清干净。

他现在之所以表情发黑,是因为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他在发家之前,先得搞清楚这里的规则。

以后的日子里,可不会在他遇见任何一件事的时侯,都有人给以解释的。这两天摔下了坡,人都只当他脑子有点犯浑。可以后,若没人指出,他在做后才知道做错了,那实实在在是在挑战规则了。

还好,破四旧后,大家起码明面上都表示不相信非科学的东西,没人怀疑李然这身子里子给被换掉了。

即使是顶着别人的皮过日子,李然也觉得比真正的死去要好。而且,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弥漫着股温馨感,让他舍不得。

不能去抓鱼,李然就和胡建军一起去进行挖蚯蚓大赛。

胡建军身上本来就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建议再加点。两个小的,恐怕都还不懂什么是脏,等李然用锄头挖出蚯蚓,就直接伸手拿。

李然在一旁看着这个动作纠结,拿出小罐子让他们将蚯蚓放进去后,就从旁边折了几根细树枝,做成筷子的模样,让他们用这个夹。

胡建军嫌麻烦的将树枝打开:“好了,就用手拿,它又不咬人。鸡吃了真会多生蛋?”

李然肯定的点点头。胡建军高兴的说道:“那就好,我想鸡蛋想死了。我妈都拿去换钱了,一个也没给我留下。”

这话李然听在耳里,却不相信。

胡建军一看就是个被家里宠得胡天胡地的人,既然这样胡妈怎么可能真的一个鸡蛋都不给他留下,要么是没让他看见,要么是他自己不知足而已。

不过李然自然不会把心里话说出来,三次见面,胡建军这小子调皮到什么程度,他已非常清楚。

 等待1980

晚饭过后,二姐和二姐夫打算离开,二姐婆家也还有活,李妈抱着丽丽舍不得松手。现在农活忙,这次回去了,即使村子离得近,也得几个月后才能见面了。

丽丽今天和虎子、李然相处得很要好。见要回去,抱着李妈的脖子不松手,眼泪汪汪的看着李然,嘴里嚷着舅舅,让李然一阵心酸。

等二姐真要走了时,李妈拿出家里藏着的花生匀出一部分,让二姐带回去吃。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将他们送出了门。

李爹在屋外抽烟不做声,明明女儿没嫁多远,可为了活命,除了过年那段时期,大家连好好相处在一起的时间都少。

李然看着这情况,心里暗想,就快好了。只要过来1980年,土地承包制下来,农民的生活就会好很多。到时不用一年365天的上工,想在一起相处多久就可以在一起多久。

七月的天气有很多辣?

站在下面的人和在下面劳作的人有完全不同的想法。

早上吃了早餐,李然不顾李妈的阻止,坚持要出来做工。现在做工是以生产大队为结算基础,按农民的劳动量和技术含量来决定其工分。

最高的是10分,一般的是8、9分,老人、半大孩子5、6分。

李然这种半大小子一天只能获得5或6分的样子,五姐是女流,天生力量没男人大,也只能得到6分。

四哥虽然年龄不大,却已经够力气做成年人的活,所以一般为7或8工分

再算下李爹李妈和大哥大嫂的,李然家每年能获得的粮食也只够糊口的。因为除了吃饭这种基本消耗,他们还得买衣,过节日,小孩上学的话还得加学费。做活只够糊口,可不做更会完全没吃的。想生活得好点?行,努力做工。这就是这时的生活法则。

早上天气凉爽,太阳才刚出来不久,想火辣都辣不起来,走在田野间,偶尔还有点微风,吹在人身上后还显得挺舒坦。

李然和李爹们一起先去了一大块空地,那里早已稀稀落落等了群人。

李爹李妈们到后就径直向一个方向走去,见到他们,那里立马热闹了起来,一个村里亲戚多,打招呼的声音络绎不觉的传出。

有个留着长长胡子的汉子来到李然旁边,用手摸他的头,打趣道:“哟,李家第一个摔下坡的娃子过来了,叔还以为娃子以后都不敢来了呢。”

旁边听这话的人接着起哄道:“怎么会,六娃子多么勇敢的一孩子,怎么可能会不来嘛。”

站在中间的一个稍显丰满的中年妇女走到李然身边,将他从那叔手下扯了过去,怪道:“胡说什么呢?六娃子这孩子可宽厚了,就是人家说的大官的肚里能撑船,我家建军回去告诉我,你原谅他了,那就好”妇女用手带着赞赏宠物似的的味道拍拍李然的头:“我跟你表哥说过,你要是没原谅他,那姨妈以后就不给他这兔崽子再买吃的。这小子后来是不是屁颠屁颠的就跑去找你?”

李然点头不是摇头不是,屁颠屁颠可不是好词,只能委婉的为胡建军说好话:“表哥帮了我很多忙。”

妇女欣喜的继续拍他头:“大家看,六娃子多宽厚,又有礼貌,还叫表哥。国小子,你要多学学。”

那国小子也就十来岁的样子,听话题扯到自己身上连忙跑了开去。李然头还在这姨妈的手下,不敢拿开,眼里充满忧伤,努力将求救的光芒射向站得很远的四哥和五姐。

四哥和五姐陪着虎子,来这后立马找了个人少的空位躲起来,唯留下搞不清状况的李然跟李爹他们走了上去。

李大哥都是有孩子的人了,即使辈分小一辈,也没人拿他开玩笑,打发时间。李然过去后,就成了吉祥物,谁都逗一下。

四哥见李然求救的目光射向这,转个方向,视而不见。五姐起初也想当没看到,最后终于看不过去,找了个蹩脚的借口将他拉走,随后告诉他:“你以后别凑那了,全是长辈,你得被人打趣死。”

李然理解的点点头。谁说的这时代娱乐缺乏,其实他们一点都不缺乏。小辈多,供娱乐的材料也多了。

慢慢的,随着天越来越亮,整块空地上人越来越多。不久,李然见到了穿过来第一眼见到的那个生产小队队长。

他照样穿着身蓝布衣服,只是补丁少了些。等人站好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对着下面分配起任务来。

现在是七月份,农活多。

这队长一开口就是一连串事说了出来:“这一块的李翠花,胡红还有后面的,你们去东边将收玉米收了,小心点。还有你们那一块男的,去田里刨地瓜,给我将它全刨出来了,一个也不能剩。还有你们,你,你,你,你们那一大块,去将地翻了,过几天准备种东西了,速度快点,别慢悠悠的啊。”话毕,关起本子:“好了,快点动手”

而李然和五姐一个因为年龄小,一个因为是女子,都被派去掰玉米。

出门时,李妈就要求所有人穿好了长衫,现在两人又加上了口罩,手套,将人包得严严实实了才走进玉米田里。

掰玉米先是要将玉米掰下来,随后将玉米秸砍倒,等砍出一条路了,就将手推板车推进来装玉米棒。四人一小组的分工合作,速度挺快。可看着看不到尽头的玉米田,李然心想想掰完是不可能的了。

将近十一点时,太阳就辣得人嗓子快冒出火来。

李然扯下口罩,拿出水袋往嘴里灌水。刚喝下去的时候,还有点感觉,可不一会儿整个人又开始觉得口干舌燥。

第一次做农活,就遇到强度这么大的工作,李然觉得整个人都快脱力。

玉米秸虽然被砍倒了,可玉米田里还是闷热得让人不停的流汗,身上发痒。

李然眼前的视线慢慢被汗弄得模糊,可手上带着手套,上面还有着叶子、渣子在上面,李然实在不敢用手套擦,只能让汗顺着脸颊留下来,滴进地里。

等到听到劳作结束的哨子声时,李然也顾不得脏,一屁股坐在地上。

侧头看五姐,她也是整个人喘着粗气,见李然看她,还露出笑容:“怎么,很累吧?没事,等会就好了。”说完,脱下手套,将眼上的汗抹去。

李然气还喘不过来,只能小声问道:“每天都这样吗?”

五姐好笑道:“当然不是,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活,怎么可能一直掰玉米,六儿,别再问这种笨得要命的问题了,我都不好意思答。”

想到五姐和四哥的年纪,李然继续问道:“你和四哥不打算上学了?”

“上什么啥子学,我跟四哥早就跟爸妈说了这学期不去了,反正学不进,还要交钱,家里怎么供得起。你一个人要在学校好好呆啊,谁打你了,你就打回去。没人帮忙的话就找建军,他打架厉害。”

李然点头,陷入沉默。这个女孩虽然他嘴里叫着五姐,实际上也是当小辈看的。可现在李然觉得她的确够资格当姐姐,不管是因为她的牺牲还是因为她的心里年龄。

五姐站起身,将李然拉起来:“好了,我们回去做饭。爹妈们12点才能歇息,我们得快点赶回去将饭菜弄好,然后再送过来。”

李然站起来跟了上去。在路上,李然看着五姐跳跃的背影,不禁问道:“姐,如果还可以上学,你去不去?”

五姐停下脚步,最后利索的答道:“当然去,不过这不可能,别做这种白日梦了。”

李然跟着她的脚步,却不知道她话里的绝对是针对读书还是这只是个白日梦。

 开学与买肉

又是个明媚的早晨,李妈特地向公社请了假,去送李然去学校报道。

李然没有拒绝,他只知道学校是在镇上,可来到这里两个月了,他也只是将土坡村混了个熟,别的村是完全没有去过,自然需要李妈陪着去。

背上李妈忍痛拿布票买了新布,亲手做成的单肩背包,李然将水袋放进包里,就做好了去学校的准备。

李妈仔细给他整理下衣领,眼里露出自豪:“六儿长得真俊!好了,我们去旁边等建军,那孩子和你一个年级,你两估计又得凑一块了。”

虽然暑假这两个月,李然表现得异常乖巧,可想到李然以往的劣迹,李妈还是忍不住叮嘱道:“到了学校不准惹祸,知道吗?”察觉到语气太过严厉,又将李然楼在怀里,细声细语的说道:“妈知道六儿最乖了,肯定听妈的话。”

李然在李妈怀里努力将头往外抬,拼命呼气,李妈搂得太紧了,李然觉得自己有点喘不上气:“妈,我知道,我肯定听话。我们去找表哥吧,他应该起来了。”

李妈赞同点头,松开李然,牵着他的手向屋外走去。

这动作让实际年龄31的李然不是一般的不舒坦,却也无可奈何。

到了屋外,胡建军那小子竟然早就站在了李然院门口,看见李然,挥舞着手臂跑了过来:“你小子速度真够慢了,我在这不知等你多久了。”

胡妈站在胡建军旁边,见他见着李然第一句话就带着小子二字,一掌拍在了他头上:“怎么说话的?什么小子,小子的,他是你表弟,你给我拿出做哥哥的样子来。”

胡建军摸着被打的脑袋,对着李然露出讪笑:“好了,表弟,我们去学校吧。”等胡妈和李妈走在前面,两人凑一起说话,看不到后面的情况。他便侧头对李然露出白得耀人的牙齿:“你小子就装乖吧!”

李然与他相处了两个月,已经习惯了他的幼稚的举动,完全不予理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